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

若是自己得罪了他,讓這家店關門只不過一句話的事情。就算是這西京城內,不少的名門大戶都是自己的客戶,可未必都能救得了自己。這個人雖然年輕,可偶爾顯露出來的霸氣,與那種一看便是久居上位養成的氣質,一看就不是那種公侯世家出身的人,可以養成的氣質。

在一想,如今當朝儲君便在這西京城內。雖說一國太子,不可能出現在自己這家小店裡面,可萬一是他的兄弟或是堂兄弟呢?這算下來不是親王,便是一個郡王。這種皇親國戚,又豈是自己能得罪得起的?都說人老精、鬼老滑,此話當真不假,這個掌櫃的眼睛可謂毒辣的很。

雖說沒有看出眼前這一位,就是如今當朝剛出爐的儲君。更沒有想到,當朝太子真的來他的府邸了。可他這雙老眼卻看出了,黃瓊應該是皇室的子弟。甚至都判斷出,面前這位年輕人,極有可能是一位親王。所以,黃瓊的邀請,雖說有些不情願,但最終還是坐了下來。

只是黃瓊要給他倒酒時,他卻是死活不讓,自己動手倒了一碗酒。恭敬的與黃瓊、劉昌碰了一下之後,一口乾了後嘆息道:“這五年陳釀的柳林酒,當真是這世上難得的好酒。便是我在這家店,整整做了三十年,做跑堂做了十年,做到掌櫃做了二十年,也還是第一次喝到。”

“今年年初,東家偶爾得了十壇這酒,除了留下三壇自己喝之外,都拿到店裡面賣。只可惜價格太貴,就這麼三斤裝的便要三百貫一罈。東家又不肯讓散賣,只允許整壇賣。所以至今也不過賣出了三壇,到如今還剩下四罈子在店中。小的也是聞名已久,可卻一直無緣品嚐。”

“說句不怕讓大老爺見笑的話,小的平日裡面雖說不是嗜酒之人,可這五年陳釀的柳林酒實在太過難得。之前這位大老爺開壇的時候,便是小的也被這酒香給吸引住了。心中也想著,若是能讓我飲上一碗,平生也算是足以。卻沒有想到,這麼快便藉著貴人的光飲上此酒。”

對於掌櫃的回答,黃瓊倒是一笑了然。其後,便是各種勸酒。而已經跟了他幾日的劉昌猜測出他心思之後,也是頻頻舉杯。一方面固然是爲了幫這位太子爺套話,一方面也是爲了自己解饞。那一罈酒,黃瓊幾乎可以說沒有喝上幾口,大半都是進了劉昌與掌櫃二人的口中。

儘管內心之中對於黃瓊一直都很防備,在開始回答黃瓊問題的時候,一直都很小心謹慎。可卻沒有想到在他坐下之後,黃瓊除了談及美酒、美食的事情之外,政事上一點都沒有談及。對於他原本應該車水馬龍的店,爲何今日卻是門前冷落車馬稀的事情,更是閉口不談。

黃瓊的刻意不提,再加上平易近人的態度,讓這位自以爲人老成精的掌櫃,慢慢的放下了防備。再加上實在抵禦不了這美酒的誘惑,以及黃瓊花樣百出勸酒方式之下,不由自主的慢慢的越喝越多。這柳林酒再比不上蜀中白酒度數高,可他不管怎麼說也是酒,也是有度數的。

一斤多酒下肚後,不用黃瓊刻意套話,這位舌頭已經大了的老掌櫃,便有什麼說什麼了。直言告訴黃瓊,他們家店之所以現在沒有客人,是因爲府尹大老爺這幾日的佈告。府尹大老爺,明令近日因爲儲君在西京城內,外城的店鋪要繼續開張,但不允許接待任何客人。

所有的客人無論是飲酒,還是尋歡作樂或是購物,都一律要進內城。若是外城那家店鋪不開張,或是擅自接待客人,一律以大不敬論處。對於這道佈告,這位掌櫃很憤怒。他直言說這是那位長安府尹,在刻意營造西京繁華。是做給太子爺看,告訴太子爺他的政績如何好。

即便是在這大災之年,西京在他治理之下,也絲毫不比往日差。反正那位儲君,整日裡面在太極宮內。即便是出宮,尊腿輕易也不會,邁到治安和環境都比較差的外城來。只要內城做足了架子就夠了,只要等到太子爺離開之後,長安府會給他們減免一定的酒稅作爲補償的。

至於爲何在這種情況之下,還堅持讓他們開張,是爲了擔心萬一,畢竟天威難測。誰也保不準,太子爺就真的一步不會到外城來。更爲了避免,太子爺身邊的人來外城辦差,或是做其他的事情。看到店鋪都關張,想買的東西買不到之後,在太子爺面前說些什麼不中聽的話。

在這個掌櫃的看來,其實這位長安府尹,其實官品和能力都不錯,就是太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因爲在府尹位置上已經做滿一任了,不想給平調到那個清水衙門,還是想要升一級。所以纔在如今這位掌握著實權的儲君,在西京這段日子裡面,想方設法給自己擦胭抹粉。

刻意營造西京的繁華,以便爲自己升官創造便利。畢竟職位不一樣,眼光也是不一樣的。作爲從三品的長安府尹,對朝廷下發明折與邸報都能接觸到的他,自認對這位太子爺有更深刻理解。認爲這位太子爺很討厭,那些什麼祥瑞、請安一類的花架子,反倒是很重視民生。

所以,這位府尹大老爺,也不知道聽了那位師爺的話,才弄出這麼一手。就是爲了給太子爺,留下一個好印象。按照本朝慣例,無論幾等,知府一律爲正四品官員。但京兆府與長安府這兩個京府,主官稱府尹而不是知府,在品級上比其他知府高一級,都是正三品的實缺。

長安知府離任,可以平調六部當侍郎,也可以轉任諸路的轉運使和按察使這樣實權缺。當然,也可以調任左右參政、學政這樣沒有實權,或是調往京中任光祿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常寺、太僕寺等九寺這樣的清水衙門。也可以升上一級,到那個路任安撫使,或是大學士。

傳說這位知府大老爺,要以三品銜平調太僕寺正卿。可他卻不甘心調任這樣的清水衙門,更不甘心自己做了一任之後的正三品,調任之後還是正三品。所以纔想著趁著太子在西京期間,搞出這麼一出事情來。畢竟這位儲君手中真正的實權,可不是他前任那個空架子相比的。

如果這位儲君能夠幫著自己說話,就算調任不了六部尚書,哪怕平調到那個路任轉運使,也比在那個清水衙門中苦熬強的多。太僕寺是管什麼的?太僕寺原本還管著羣牧監,以及皇帝車駕,可本朝養馬事務劃歸了兵部。現在的太僕寺,實際上除了皇帝的車駕什麼都管不到。

可就這一攤,宮內還有著內侍省在管,基本用不到。所以太僕寺在本朝,號稱與管皇帝儀仗,其實大部分一樣都歸內侍省管的衛尉寺,管農的,但原本歷朝歷代所管的糧倉,在本朝卻劃歸了戶部的司農寺。還有隻管老學究和贊導相禮,但大部分都是禮部在管的鴻臚寺。

號稱本朝最窮、最閒,也是最冷的四大衙門。甚至還不如翰林院,或是詹事府詹事都不如。那兩個衙門雖說窮了一些,可一個是皇帝身邊的人,一個是儲君身邊的人。窮雖說窮了一些,可一旦熬過來飛黃騰達都指日可待。很多官員寧肯放著六部主事,或是四品知府都不願意做。

也想方設去這兩個衙門,做一個翰林或是一個少詹事。尤其是那些進士及第,所謂正牌子出身的官員。調入翰林院,想的都快發瘋了。這個太僕寺看著高大上,實則大部分時間連皇帝邊都摸不到。除了幾乎所有京官都要參加的大朝會之外,便是連聽政與常朝都不用去。

更別提與同樣爲九寺之中的,管著府庫和貿易事宜的太府寺,管著案子的大理寺,管著侍衛御膳的光祿寺都不如。這三寺雖說實權也不大,可架不住肥啊。大理寺每年管著秋決,還有三司會審的事情,一個案子下來便是腦滿腸肥。一場御膳下來,光祿寺可以進賬多少?

這滿天下的人,又有那個敢與皇帝算請客花了多少錢?更別提管著天下貿易的太府寺了。太僕寺正卿這個位置,看起來位高,可做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滋味。如今這位儲君大權在握,動動手指,就能將自己從冷板凳上拉回來。既然這位儲君重視民生,就給他搞出一齣戲來。

只要他滿意了,這個冷板凳想必就會換人做了。所以,這位長安府尹,才搞出了這麼一出來,就是想讓這位儲君滿意,給自己換一個位置。可他想著升官,卻不想想這些店鋪,按照他這個做法,一天得損失多少?若是這位太子爺,在西京待上一年,這店家不得都破產?

自己這座店,好賴房子是東家自己的,用不到額外出房租錢。可這臨街上的商鋪,有多少家房子都是租的。這沒有了進項,可房租卻是一文錢都不能免。還有人工錢,不讓關門,人傢伙計做一天事,就得給一天的錢。若是這種情況繼續下去,恐怕有的鋪子支持不了多久了。

聽到這個老掌櫃帶著六分醉意的話,黃瓊的臉色卻是多少有些鐵青。他沒有想到,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這位長安府尹居然爲了給自己政績擦胭抹粉,搞出這麼一出來。自己重視民生,他倒好,爲了所謂的投其所好,逼著店家即得開張,還不許正常接待客人,逼著去內城。

既然這樣,那麼自己倒是得好好的,給他找一個位置了。既然太常寺正卿,他嫌棄是清水衙門不願意去,想要去一個有實權地方。這好辦,那就讓他去換一個地方做知府吧。好像隴右甘州,現在還缺一個知府。他既然想要有實權,那自己就給他實權,一個甘州知府不錯了。

想到這裡,黃瓊淡淡一笑。只是他這個笑,已經醉了的劉昌,還有那位掌櫃沒有看到。而看到的高懷遠這兩個侍衛,卻被他這個淡笑弄的心驚膽戰。高懷遠覺得,自己這位舅父大人,這花樣實在太多了。想要套話不明說,等人家放鬆警惕後,幾杯酒便什麼都知道了。

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著實該殺第九十章 結盟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
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一百八十三章 少林寺第三百四十二章 被盯上了第六百八十八章 覆土禮第八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爲好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如相忘於江湖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三百二十四章 沒有不吃醋的女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一百三十九章 皇帝的領悟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三百零五章 章程第五百七十九章 爲何要苦苦逼我?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六十六章 你就當君心難測吧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六百九十八章 太極宮第二百三十九章 棄子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六百二十九章 本王替你說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人、換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二百七十二章 賞賜與威脅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六百二十一章 戰事起第七百四十六章 其實就爲了省錢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五百八十章 段錦的心思第五百零九章 意外得手第二百七十六章 衣錦不還鄉第二百四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七十九章 劉虎的誤會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六百三十章 敢言者無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六百二十四章 英王三箭定寧夏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讓我很失望第二百三十四章 傾斜第五百四十九章 還是不辦爲好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三百六十八章 避如蛇蠍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七百六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九百零二章 兵過如篦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想得罪人很難第九百零八章 落井下石的老爺子?第七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三百三十三章 避重就輕(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八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第三百一十八章 蜀王的憤怒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此人著實該殺第九十章 結盟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德妃教子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十二章 殺威棒是給誰的?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七十五章 火上澆油?第四百八十五章 什麼都做不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佛門成不了避風港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六百零一章 何家讓步第七百九十五章 屢遭打擊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母親的氣場第三百五十章 堅持第二百五十八章 心頭那根刺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九百零一章 直撲江寧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四十三章 再謹慎一些沒壞處第二百一十九章 遺屍第三百五十八章 交給我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二百六十五章 梅蘭竹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郴州市| 大竹县| 新闻| 霍城县| 遵化市| 广平县| 双鸭山市| 芮城县| 永昌县| 庐江县| 赤城县| 博白县| 小金县| 公安县| 太和县| 白城市| 元氏县| 广州市| 通辽市| 共和县| 金溪县| 南华县| 同仁县| 辉县市| 龙州县| 昭苏县| 襄樊市| 德庆县| 平阴县| 曲阳县| 绍兴县| 铜梁县| 海门市| 白河县| 平舆县| 依安县| 西乡县| 玉门市| 松潘县| 巨野县| 永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