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

但平涼府雖說守軍不多,可問題是那裡沒有宗室封藩,再加上連年大旱,基本上沒有什麼糧食。即便是打下平涼府,也沒有地方取得叛軍眼下最急需的補給。整個隴右都是如此,否則拓跋繼遷早就出擊整個隴右了。沒有糧食,他的軍隊即便是完成整訓,餓也是要餓垮的。

所以在慶陽一戰慘敗之後,正在靈州駐軍整訓的拓跋繼遷不是一般惱火。甚至不惜親自統帶五千精銳騎兵,繞路平涼府境內直撲環州身後。拓跋繼遷的打算很明顯,就是要斷掉前邊眼下正固守環州馮舟山的糧道。在配合環州正面的兩萬叛軍,先奪回環州以打開南下的通道。

之所以拓跋繼遷親自帶隊,是因爲在慶陽府大敗之後,叛軍內部出現了一些變化。之前叛軍連續兩次大敗進剿滅的隴右衛軍,所以除了叛軍內部,少數冷靜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對朝廷的進剿大軍,都已經不看在眼裡。驕橫、輕敵的思想,充滿了這些人的頭腦。

馮舟山與杜涉之所以,能夠聯手在慶陽府大敗叛軍,利用的便是慶陽叛軍首領,過於輕敵的狀態。採取以騎兵夜襲敵軍大營的戰術,一戰便沖垮了叛軍大營。城內的杜涉在趁亂殺出,內外夾攻擊破了慶陽府外三萬敵軍。而慶陽這一戰之後,像是一盆雪水潑在臉上一樣。

直接讓那些叛軍高層,原本日益高燒的體溫,一下子便降了下來。甚至因爲降的過快,一下子降的有些過度。原本的驕橫跋扈,整日嚷嚷著奪取隴右席捲陝西的叛軍將領,一下子變成了畏戰不出。不過五千騎兵,居然能打破他們三萬大軍,還一路毫無忌諱的追殺上百里。

這讓各級叛軍將領,對西京大營精兵,從原來的輕視變成了現在的畏懼。他們這才知道,朝廷的精兵與那些衛軍,真的是兩碼回事。精銳是真的精銳,是垃圾遠遠都比不上的。因爲他們都很清楚,在慶陽一戰三萬叛軍,其中真正的黨項人,組成騎兵就足足有七千人。

就算那兩萬多漢軍,不敢與朝廷抗衡。可那七千騎兵,都是最正宗的黨項人。在他們眼中,自然是最精銳的一部分。結果,這七千騎兵再加上兩萬多漢軍,被朝廷不過五千大軍,再加上兩千殘兵敗將大敗。負責指揮折羅的兩個頭人全部被戰死,大批的蕃官被俘、被殺。

三萬大軍之中,僥倖跑出來不足兩成,大部分還都是騎兵。而這六千多殘兵,在其後朝廷大軍一路追殺之下,真正跑過甘河的已經剩下不足千人。七千純正的黨項人,戰死被俘跑散了的將近六千。慶陽一戰,這讓叛軍原本還很高的士氣,在短短幾日之內快速的下滑。

原本認爲朝廷不足爲懼的那些頭人,對於朝廷大軍態度又迅速的轉變爲畏懼。而內部的漢人,也多少有些不穩。他手中的叛軍,眼下雖說有十餘萬兵力。但拓跋繼遷一向認爲,漢人大部分都是不可靠的。朝廷大軍一到,哪怕戰局只是稍有不利,這些人也會反水。

只有叛軍中的黨項人,纔是他真正的骨幹。而在他手下的這十餘萬叛軍,其中純正的黨項人只有五萬餘人。這一戰便去了將近兩成,雖說並不屬於他的平夏部。與他只是同族,現在還遠不到心腹的地步。但問題是他需要黨項人,作爲骨幹來控制軍中半數多的漢軍。

這一戰黨項人損失慘重,折羅部幾乎是家家戴孝,青壯年幾乎全部戰死。而折羅部是整個寧夏府境內,最早歸順他的黨項諸部之一,也是他鐵桿的支持者。這一戰折羅部全軍覆滅,幾乎可以說讓他折斷了一個臂膀。也讓其他歸附於他的黨項部落,有種脣亡齒寒之感。

眼下他雖說將寧夏府境內。幾乎所有的黨項部落,都拉到了自己的麾下。可這些黨項人,更多還是聽自己族長與頭人的。便是他麾下的純正黨項人,也遠未做到臂如指使。慶陽府一戰,折羅部青壯幾乎折損餘燼。可他親自統率的平夏部軍馬,卻是連一根汗毛都沒有丟。

這讓各部頭人與族長,心中多少有些不滿,認爲他在借刀殺人。所以眼下叛軍,急需一場勝仗鼓舞士氣,更要打消各部族長與頭人懷疑。此次拓跋繼遷爲了鼓舞士氣,也爲了打消內部的紛爭,便親自統率平夏部五千騎兵,深入環州背後以斷掉馮舟山的糧道。

以便與甘河對岸的兩萬大軍兩面夾擊,爭取奪回環州。在他看來,只要能以他平夏部爲主,奪回戰略要地環州。不僅可以依靠環州的地形,在朝廷大軍進抵之前構成一道防線。也可以鼓舞眼下日益低落的士氣,更可以消除眼下叛軍內部的紛爭,也爲將來再一次南下做好準備。。

一個急於在朝廷主力大軍趕到之前,奪回慶陽府門戶環州。一個急於趕往環州,準備親自審訊被俘黨項蕃官,以便儘可能多掌握叛軍內部情況。就在黃瓊率軍剛渡過鹹河之後,兩軍便在鹹河、甘河之間遭遇。而且此次遭遇,則成爲拉開了此次西北大戰的真正序幕一戰。

兩軍遭遇其實很偶然,在深入環州之後。即爲了刺探從慶陽府到環州沿線的軍情,也爲了自保。慶陽那一戰之後,也多少有些心虛的拓跋繼遷,廣遣遊騎四處偵查。只是這些遊騎沒有發現向環州運送糧草的隊伍,卻先於對手發現了,正在向環州疾馳的黃瓊這一千騎兵。

接到偵騎傳回的在鹹河邊,發現朝廷一千騎兵,而且這些騎兵的盔纓顏色,與常見衛軍不同的消息。原本急於一場勝利,本應該利用眼下己方兵力優勢,以及先敵發現的優勢全軍壓上,一鼓作氣將這一千騎兵吃掉的拓跋繼遷,非但沒有立即出動,相反卻很是慎重。

拓跋繼遷雖說常年居住在偏僻的寧夏府,可並不代表他沒有見識。盔纓與衛軍不同,那這支騎兵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西京大營調出的精銳。而慶陽一戰,西京大營的精銳,除了給叛軍上下帶來很大陰影之外,給他同樣也造成了一定,甚至是不小的影響。

這一千騎兵,在他眼中可不是隨便讓人吃掉的魚腩,而是實打實的一塊硬骨頭。自己手中這五千精騎,都是他從平夏部內精挑細選出來的子弟。各級武官,也都是他的宗族子弟。在佔領整個寧夏府之後,他想盡辦法將這些子弟,配備了最好的刀劍、盔甲,以及最好的戰馬。

這五千精騎,與甘河對岸那兩萬大軍之中,同樣出身平夏部的三千鐵騎、是他在必要時最後的本錢,更是他在寧夏府安身立命的根本。而這八千騎兵之中,幾乎囊獲了他平夏部全部的青壯,以及他拓跋家的全部子弟。失去這些子弟,他的整個平夏部,幾乎就等於被滅族。

而沒有這些鐵桿心腹,他會被眼下還向自己卑躬屈膝。一旦自己實力耗盡,搞不好轉眼就會翻臉的,將自己生吞活剝各部族頭人生吞活剝。在黨項人之中,弱肉強食纔是祖宗留下的祖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時,他絕對不想讓這五千精騎出現什麼意外,哪怕折損過大都不行。

只是拓跋繼遷一直會在猶豫,但他身邊的那個一身漢人書生裝打扮的謀士,在聽到這個消息後卻是眼睛一亮。在確定這一千朝廷騎兵之中,肯定沒有運糧大車,全部是輕裝騎兵之後,他貌似突然想起來了什麼。微微沉思了一下,便伏在拓跋繼遷的耳邊,小聲嘀咕了起來。

聽到這個傢伙的耳語,拓跋繼遷神色上頗爲有些不太相信。不過這個人,卻是陰狠的笑了笑道:“大人,此人一向愛親身涉險。鄭州之變時,此人在明知道虎牢關,已經被叛軍控制的情況之下,還敢親身冒險奪關。並且在隨後的虎牢關之戰中,就在城頭親冒箭矢督戰。”

“虎牢關那一戰,雖說讓他在官軍之中,享有了一定的威望,讓驍騎營上下成了他的鐵桿。卻也將他愛親身涉險,這個弱點暴露了出來。至於到底是不是此人,大人到時候一看便知道了。在下聽說今年年初,大人與此人也有過一面之緣。想必大人對這個人,也不算陌生。”

“是真是假,到時候一看便知。況且,就算那一千騎兵護送的不是英王,也肯定會是官軍的高級武官。以官軍嚴格的等級,非統帥是不可能帶這麼多軍隊作爲親兵的。否則這一千騎兵,若是單純是援軍的話,那麼爲何不攜帶環州官軍最急需的糧草?”

“在下不信,馮舟山不會將自己缺糧的情況,不如實的上報。現在的環州,對糧草的渴求,可是遠在援軍之上。所以大人,在下斷定這一千騎兵,絕對不是單純增援環州的,其中必然有大人物隨行。況且環州齊軍眼下面對的對手,可不是在慶陽府外,那三萬烏合之衆。”

“都是我黨項人之中一等一勇士。即便真是增援,也不會只有一千人。而且根據咱們密探所報,他們大軍連慶陽府都還沒有到,這一千騎兵又沒有護送糧草。所以,在下斷定這一千騎兵只能是護送一個重要人物,趕來環州。在眼下官軍之中,夠這個標準只有英王與賀元鋒。”

“他們大軍主力還在路上,這個時候身爲主將的賀元鋒是輕易不會離隊,單獨冒進的。而以在下對那個英王瞭解,認爲這一千騎兵護送的人,是他可能在七成以上。大人如今統帶的這五千精騎,雖說數量少了一些,可都是我平夏部最驍勇善戰的勇士,絕對不比齊軍精銳差。”

“其主力大軍如今才過寧州,離環州還遠著。環州雖說有四千精騎,但被甘河北岸我兩萬大軍牢牢牽制住,根本無暇顧忌其他方向。慶陽府如今守軍,加上馮舟山留下的一千人,也不過只有兩千餘人,固守慶陽尚且不敷使用,更不要說主動出擊。杜涉再能打也是無兵可用。”

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章 滑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
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二百四十九章 遠比自己想象的深第八百三十章 老爺子不肯說的秘密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九十章 結盟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思第七百四十四章動情的女人第五百零二章 五十少進士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媚營掌使第四十九章 賈權眼中的諸皇子第十三章 心情不好的母親第四百九十七章 歷練(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四百七十四章 往事知多少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四百四十一章 恐懼感第五十六章 該怎麼做便怎麼做第四百七十九章 就站在朕的身邊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七百四十五章 都是摯愛第五百四十章 這個孩子我來撫養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七百八十七章 先拿御史臺開刀第九十九章 密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十一章 溫德殿外第六百六十三章 齷蹉的辦法第五百九十章 我不是聖人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一百八十一章 不滿的殿前司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選擇了一個最壞的第三十五 賣身葬父的舉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二十三章 看戲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二十九章 有心還是無意?第六百二十二章 底氣的來源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噩耗與忠言第三百六十章 莫名其妙的聖旨第六百四十四章 杜涉的判斷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十章 滑頭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七百九十二章 交還給寡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第七百零五章 百年老店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屍餐素位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有不怕死的往上湊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三百五十四章 醜陋的株連第二十四章 與父親的第一次交流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一百一十三章 東風還是要借的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一百六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九百零四章 秣陵關(一)第八百二十八章 你這是後宮干政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九十九章 隱憂與安撫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八百七十八章 恨死你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七百五十二章 讓她哭吧第八百六十章 三人成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米脂县| 安乡县| 长沙市| 黎城县| 南安市| 璧山县| 青浦区| 宜黄县| 苍梧县| 钦州市| 闽侯县| 汨罗市| 盖州市| 彭泽县| 新余市| 阜康市| 西昌市| 大理市| 什邡市| 邵武市| 福贡县| 城固县| 海阳市| 长白| 正阳县| 尼勒克县| 丹寨县| 红安县| 安康市| 肇东市| 南溪县| 明水县| 虞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苗栗县| 沂源县| 专栏| 泰顺县| 石泉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