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這會兒再聽這句話,就沒有任何疑問,並不是原詩的意境,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水從天上來指的是雨,奔流到海不復(fù)回,意思就是要將水引入海中,就不會再流回來。
蕭長彥一念至此,外間響起了仲平直的聲音:“老臣求見太子殿下。”
“請仲公進來。”沈羲和語氣微緩。
仲平直被請進來,向沈羲和與蕭長卿二人見了禮。
沈羲和道:“仲公,殿下昏迷不醒,可有要事?信王與景王在此,仲公不妨直言。”
“太子殿下因何昏迷不醒?”仲平直先關(guān)心蕭華雍。
沈羲和麪露猶豫之色,不知如何啓齒。
蕭長卿道:“是一樁怪事……”
從頭到尾,蕭長卿講述給仲平直聽,略過了《異夢經(jīng)》,改成坊間傳言。
仲平直年過六旬,仲家雖不是簪纓世家,卻也是幾代耕讀,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讀書人出身,若是讓他知曉扯上這等不堪入目之物,蕭長卿怕老人家氣出個好歹。
仲平直也是爲(wèi)官數(shù)十載,哪裡能夠不明白,這就是沈羲和與蕭華雍設(shè)計好的計,爲(wèi)的就是讓百姓信服,幹勁十足地聽從安排挖渠掘道。
心中不要暗讚了一聲,再沒有比這個法子對百姓更有說服力。
換了旁的法子,哪怕百姓迫於無奈齊心協(xié)力挖掘渠道,心裡也會有隱憂,這麼多人出力,未必不會有人害怕從而敷衍了事。
要知道他們暫時不修水道,只是先挖,先將日益嚴重的積水引走,挖的水道一旦有半點不盡心,都可能導(dǎo)致引流失敗。
原本仲平直就想著要怎麼才能說服百姓,實在不行,大不了他和陶公兩個老骨頭,引水之前,仔仔細細每一處親自檢驗一遍,只盼著老天爺能夠多給他們些時間。
現(xiàn)下這個法子可謂一勞永逸,可以想見,今日這怪異之事傳出去,不知是百姓,便是縣內(nèi)的差役也會懷著對神明的敬畏之心,倍加仔細與賣力。
如此一來,渠道挖成之日,他與陶公只需在關(guān)鍵之處檢驗一番,當(dāng)日就能引流!
想到此,仲平直心裡就一陣激動,忙開口道:“說來也巧,臣與陶公商議出如何解決水患之策,正與太子殿下此事吻合……”
仲平直將精簡的輿圖拿出來,展開在了蕭長卿與蕭長彥的面前,詳盡爲(wèi)二人解釋如何解決水患,還有這個法子後續(xù)的修補,長遠帶來的好處等等。
蕭長卿是早有心理準(zhǔn)備,再來看待這件事情,就越看目光越亮,他沒有顧慮與擔(dān)憂,看到的都是成了的好處與帶給百姓的福祉。
至於能不能成,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jīng)不在他的顧忌之中,因爲(wèi)蕭華雍與沈羲和出手了,那麼就是勢在必行,容不得任何人去阻攔。
蕭長彥心裡沒有準(zhǔn)備,看了的第一念頭就是若不成帶來的嚴重後果,他的劍眉逐漸聚攏:“此事幹系重大,非得稟明陛下,由陛下做主纔可。”
這麼大的事情,他們要是不通知陛下就擅自決定,敗了就是萬死難辭其咎,便是成了也得到陛下的面前請罪。
“殿下,此事已然耽誤不得。”仲平直效勞祐寧帝多少年了,對祐寧帝的脾氣還不瞭解?
若是祐寧帝親自在這裡,看到這裡的慘狀,或許會孤注一擲。可祐寧帝不在這裡,哪怕他們把這裡的情形說得再刻不容緩,都還沒有出現(xiàn)水患與人員傷亡,比起往年那些洪澇,可謂不值一提,祐寧帝不會輕易鬆口。
然則這裡與往常不同,往常來勢洶洶,他們抗擊得也義無反顧,雖然有損傷,可到底不算慘烈。
現(xiàn)下這裡卻是看似溫和無害,是還未到爆發(fā)之時,一旦爆發(fā),那就是毀滅性的災(zāi)難!
他們將會毫無招架之力,只能眼睜睜看著整個城被水吞沒。
“如此大事,若不稟明陛下,你我眼裡可還有君上?”蕭長彥堅持。
“殿下,此法可行。然則挖掘渠道之時,需得將這些地方的積水暫時堵在一處,待到渠道成後放水。”仲平直還是極力勸說蕭長彥,“大雨一直未曾斷絕,臣與陶公按如今的雨勢推測,最遲兩日,必得動工挖掘渠道,否則渠道未曾完工,我們要先受堵住的積水反噬,此法就再難成事!”
“仲公,小王知曉仲公心繫百姓,小王這就去傳信與陛下。”蕭長彥說著抱手一禮。
他才邁開步伐,就被莫遠擋住了去路,蕭長彥目光銳利地看了一眼莫遠,轉(zhuǎn)頭看向沈羲和:“皇嫂這是何意?”
“太子殿下情勢兇險,我既然知曉解救他之法,就不可不試一試。”沈羲和淡然回視,“百姓尚且還有一日等,可我卻不知活人一直無脈象,能等多久。亦或是……太子殿下有個三長兩短,景王殿下以死謝罪?”
“皇嫂!”蕭長彥面色一沉,“子不語怪力亂神,神明指引一說,子虛烏有,皇嫂何故藉此生事?”
“神明指引,子虛烏有?”沈羲和似譏似諷道,“這話,景王殿下似乎說得有些晚。我與太子殿下尚未來登州之前,未曾聽聞景王殿下如此義正言辭說子不語怪力亂神。”
蕭長彥一噎。
都忘了蕭華雍是因何而來登州,這不是出了個天降奇石?
陛下都默許了蕭華雍按照天降奇石的意思來登州,那會兒沒有覺得怪力亂神荒謬。現(xiàn)在又說不能信這些,豈不是自打嘴巴?
一時間,蕭長彥也無法反駁沈羲和。
“天降奇石,是景王殿下傳回京都,是陛下認可,纔會命太子前來。有此在前,便是陛下授命,聽從天意。此刻我亦是奉皇命而爲(wèi)。”沈羲和說得理直氣壯。
瞥了蕭長彥一眼,轉(zhuǎn)而對蕭長卿與仲平直道:“水患一事刻不容緩,信王協(xié)助仲公,調(diào)派人手,即刻行事。”
頓了頓,她眸子微轉(zhuǎn),斜向蕭長彥:“若有人從中阻攔,一律按違抗皇命處置——格殺勿論!”
? ?今日四千字一起更,晚安。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