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31 進攻波蘭兵團

面對嚴陣以待的太平軍軍陣,跟太平軍打了這麼久仗的波蘭統帥心裡還是有點逼數的,十分理智的取消了抵達戰場後立刻進攻的計劃,遙遙跟太平軍形成了對峙,等待通訊的騎兵送來俄羅斯盟友的具體消息。

然而,太平軍的指揮官向東強顯然不會就這麼幹等著,叢林伏擊騎兵突襲,加上兩面大軍合擊的計劃固然可怕,但同時也爲太平軍帶來了一勞永逸的機會。

既然對方已經由於自身原因犯下了‘配合’上的時間錯誤,向東強如果再不抓住機會擴大戰果,就不配坐在太平軍師座這個位置了。

隨著向東強進攻的命令下達,層層疊疊的太平軍橫陣隊列頓時響起了激揚的鼓樂聲,太平軍精銳火槍手排著洪天成從後世經驗中帶來的大橫隊戰術方陣,踩著鼓點聲手舉燧發槍亦步亦趨的向前邁進。

行進的動作如同後世電影演播中事先排列一般整齊,真正的戰場上因爲人類恐懼的心裡和新兵的緣故,走出來的隊形不光需要軍官不斷呼喝調整,整個橫隊還會走出凹凸不平的扭曲斜線來,橫平豎直那是儀仗隊的特技,在戰場上的士兵心裡更多的是想著如何讓自己活下來,而不是怎麼把隊列走好,口號喊響……

當然,21世紀的儀仗隊踏正步的儀式也是脫胎於排隊槍斃時代,這個時代也是首次將排隊扛槍受閱的方式放在城市中,那時候的儀仗隊往往是王室的近衛軍充任,自然是挑選戰鬥力最強軍紀最好的部隊,走隊列的美觀自然也不在話下。

後來隨著戰爭逐漸變少,爲了繼續保持閱兵儀式振奮民族情懷的用途,就誕生了‘儀仗隊’這麼個專業兵種,他們雖然也是軍人,但卻比真正的百戰老兵缺少那麼一絲血腥味。

漸漸地,很少上戰場或者說根本不上戰場的儀仗隊就成爲了一線士兵嘲諷的對象,當然,戰時的國家也不會總是用儀仗隊充場面,因爲戰時的國家有的是精英老兵可以進行閱兵。

跟後世中排隊走正步受到廣大羣衆喜聞樂見,在17世紀這麼直挺挺的扛著火槍走到對方有效射程之內的戰鬥方式,不知多少次被士兵乃至軍官們暗地裡咒罵千萬遍,沒有人願意用正常走路的速度挺直身板在槍林彈雨中穿梭,那樣做即便可以體現出自己多麼英勇,但生命對他們而言卻只有一次!

除了真正狂熱的宗教瘋子外,沒人願意用只有一次的生命去換取戰場上剎那的芳華綻放!

由於波蘭兵團是急行軍趕到這裡,自然沒有攜帶火炮這類重武器,在太平軍進攻前進中,正對面的波蘭兵團只能就地反擊。

畢竟,太平軍的人數看上去並不多,實際上,波蘭主力兵團這次派來夾擊太平軍的兵力,是太平軍中去掉立陶宛士兵後的兩倍多!

在聯軍原本的計劃裡,立陶宛民兵根本沒被他們放在眼裡,沒人會相信一羣剛拿起武器的農夫在伏擊戰中會有多強的戰鬥力,理所當然的,用四萬人夾擊一萬多太平軍精銳,還處於先發制人的優勢,怎麼看都不至於戰敗吧……

波蘭主力兵團的指揮官擺出來的是這個時代標準的三道戰線的陣型,第一條陣線混有一定比例的精銳和過半的雜兵民兵僱傭兵這種士兵,精銳主要是負責肉搏的士兵,站在那些雜兵後方,雜兵民兵等炮灰則手持火槍、弓弩等遠程投擲武器站在第一線。

先用火槍火炮消耗敵方有生力量,再派出肉搏部隊一決勝負,這就是17世紀歐陸的普遍步兵戰術,當然,有騎兵的話,優勢就更大了。

波蘭主力兵團的騎兵部隊一直隱藏在側後方,以太平軍的位置是看不到的,這些騎兵部隊與俄羅斯貴族騎兵是互通的,他們將在必要的時刻投入戰場,挽救己方士兵搖搖欲墜的陣線,或者是在己方佔據優勢時穿插瓦解敵人最後的抵抗。

波蘭兵團的第二道戰線是彌補第一道戰線缺口的預備隊,第三道陣線的兵力最薄弱,純屬一股殿後部隊。

一旦前兩道用來作戰的部隊雪崩,第三道展現的殿後部隊就是波蘭人最後的自救手段,這裡人數雖少,但卻有作戰意志堅定的波蘭貴族以及騎士貫徹期間,他們會在致命的時刻頂住敵方追擊的前鋒,爲友軍潰兵爭取逃命的時間。

戰場上最大的人員傷亡永遠發生在追擊戰中,哪怕是排隊槍斃時代,火槍的大面積使用讓人員傷亡戰鬥時急劇增加,追擊時殺傷的敵軍士兵也佔據多數。

因爲沒有任何一支部隊,會在火槍對射中堅持到最後一刻,一般來說,能堅持到傷亡過半,就算是近代軍隊中的精銳了。

這種傷亡比例在當時來看已經很可怕了,要知道,古代封建時代的普通正規軍,往往傷亡達到一二成的時候,就有很大概率會崩潰,哪怕是精銳軍隊,頂多也就堅持到傷亡三四成罷了。

隨著太平軍軍陣逐漸接近,率先開火的還是波蘭兵團一方,身處第一線人挨著人站在一起的波蘭火槍手和弓弩手,以自由射擊的方式對準太平軍的人羣拉弓搭箭扣動扳機。

齊射並不是所有的軍隊都能使用的,齊射需要完善的西歐式軍官體系,良好的士兵紀律纔可以,俄羅斯帝國也是引入了大量西歐外籍軍官後,纔在射擊軍和其他正規軍中普及了齊射這個作戰方式。

可惜,重視騎兵忽視步兵發展的波蘭立陶宛王國,顯然沒有將軍隊步兵的齊射技能點點上……

不過,自由射擊的殺傷力也是蠻大的,自由射擊可是充分發揮了士兵們‘張揚’的投射能力。

074 哥薩克288 立陶宛崩盤危機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160 傭兵界的宣言196 起義的原因134 最重要的作戰目標008 士兵晉升195 基督教兄弟會236 一個師的獎勵123 戰前會議452 基洛夫出現270 栽贓與藉口342 雞肋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147 死不瞑目372 選擇目標455 海路和陸路425 各方局勢396 進攻工事072 收服186 一本正經的放屁100 翻臉下082 洗滌067 受俘483 東京入侵310 洪天成的應對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305 各取所需479 生化回收站036 純潔的成分092 登城下196 起義的原因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260 哥薩克元首075 帶頭作用312 兇悍的娘子軍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027 控制城頭158 立陶宛決戰320 開戰前的對抗066 反敗爲勝305 各取所需193 聖劍的榮光359 出乎意料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275 進攻上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116 登記的意義289 敵人不是傻子252 不堪一擊的農奴武裝113 抽獎中392 臆想424 達成目的247 即將封口194 背叛中的屠殺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38 不能這樣下去345 線列步兵時代392 臆想416 法蘭西版三國177 做對的下場014 任性的審訊195 基督教兄弟會137 主動辭職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161 鐵蹄與勇氣上240 復仇開始272 各國動態411 圍毆太平軍338 騎兵衝陣375 攻勢188 女王的危機288 立陶宛崩盤危機338 騎兵衝陣455 海路和陸路337 不敗神話?185 大公的選擇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239 躁動的兄弟會328 哈布斯堡出手398 牛皮的薩伏依395 意大利半島353 超乎想象386 應得的獎勵187 以防萬一429 進攻095 聲望任務319 沙皇的名義154 警察403 大逃亡079 中級權限437 不投降的英國佬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137 主動辭職461 震懾人心的炮擊098 表達誠意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48 哈布斯堡垮臺
074 哥薩克288 立陶宛崩盤危機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160 傭兵界的宣言196 起義的原因134 最重要的作戰目標008 士兵晉升195 基督教兄弟會236 一個師的獎勵123 戰前會議452 基洛夫出現270 栽贓與藉口342 雞肋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147 死不瞑目372 選擇目標455 海路和陸路425 各方局勢396 進攻工事072 收服186 一本正經的放屁100 翻臉下082 洗滌067 受俘483 東京入侵310 洪天成的應對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305 各取所需479 生化回收站036 純潔的成分092 登城下196 起義的原因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260 哥薩克元首075 帶頭作用312 兇悍的娘子軍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027 控制城頭158 立陶宛決戰320 開戰前的對抗066 反敗爲勝305 各取所需193 聖劍的榮光359 出乎意料419 後膛槍碾壓火炮275 進攻上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116 登記的意義289 敵人不是傻子252 不堪一擊的農奴武裝113 抽獎中392 臆想424 達成目的247 即將封口194 背叛中的屠殺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38 不能這樣下去345 線列步兵時代392 臆想416 法蘭西版三國177 做對的下場014 任性的審訊195 基督教兄弟會137 主動辭職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161 鐵蹄與勇氣上240 復仇開始272 各國動態411 圍毆太平軍338 騎兵衝陣375 攻勢188 女王的危機288 立陶宛崩盤危機338 騎兵衝陣455 海路和陸路337 不敗神話?185 大公的選擇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239 躁動的兄弟會328 哈布斯堡出手398 牛皮的薩伏依395 意大利半島353 超乎想象386 應得的獎勵187 以防萬一429 進攻095 聲望任務319 沙皇的名義154 警察403 大逃亡079 中級權限437 不投降的英國佬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137 主動辭職461 震懾人心的炮擊098 表達誠意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48 哈布斯堡垮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山县| 尚志市| 双柏县| 蓬安县| 太原市| 南雄市| 东城区| 双鸭山市| 广河县| 娄底市| 汉沽区| 三台县| 龙泉市| 南岸区| 海晏县| 察哈| 延吉市| 耒阳市| 武胜县| 吴堡县| 通海县| 罗甸县| 若羌县| 乐亭县| 抚顺县| 清流县| 宿州市| 尼勒克县| 浙江省| 沁水县| 康保县| 旬邑县| 临颍县| 闽侯县| 准格尔旗| 柞水县| 安阳市| 岳西县| 巴塘县| 西峡县|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