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8章 爭論又起

這一次朱由檢不找陳燮要法子了,自己回去琢磨去,反正這個官職和科舉必須結合起來,如何平衡其中的利弊,這是皇帝該做的事情。這點事情都要問,他覺得挺丟人的。你還真別說,朱由檢回去一趟,在皇宮了跟著魔似得,弄張大白紙,自己在上面畫來畫去的。

誰都不知道他要幹啥,就是這麼從下午一直折騰到半夜,王承恩都勸了七八回,這纔不甘心的去睡覺。第二天一早起來,早朝也沒上,繼續琢磨這個事情,也不找內閣大臣們商量,就自己琢磨。又折騰了一天,總算是有個準譜了,朱由檢這才讓在一早給陳燮叫進宮來。

見了面禮都沒來得急行,朱由檢就遞過來一張畫了表格和寫滿字的紙,急道:“你看看,這麼搞如何?”陳燮仔細的看了起來,你還真別說,老朱家的人玩別的可能不行,玩人心絕對都不差。朱由檢這個東西,就把人心琢磨的很透。

整個構想,就是抓住了一個“年齡”的要點。有條紅線,四十歲。這年月的人壽命不長,條件好的家庭能,五六十歲比較多一些,人生七十古來稀,這話不是亂說的。

不管是什麼人,四十歲是一道紅線,達到這個年齡,就失去了科舉的資格。在這個年齡之前,你考到什麼算什麼。如果中進士,你就去做官。從七品做起。如果是舉人,對不起,不能繼續考了。但是可以選擇去做官,從八品開始做,秀才呢,則從九品開始做。

如果僅僅是這樣就不算是一個好的制度,這裡頭還加進來一條,這些小官是可以升職的。而且還不受功名高低的限制。如果你是個九品官,任期爲五年。做的好,你就升一級。有特殊表現的。則可以不用做滿任期就升職,當然前提就是看個人的能力和運氣了。

第二條紅線,還是年齡,這條紅線是六十五歲。如果六十五歲之前,不能入閣,對不起,你就失去了入閣的資格,參加廷推的資格都沒有。失去資格之後,並沒有完,達到六十五歲的年齡不能入閣者,不管你擔任什麼職務,就必須在三年後退休回家養老。也有例外。就是皇帝下旨挽留,這個叫奪情。

科舉的東西弄完了,朱由檢又琢磨這個鄉鎮的事情。原則上就是把縣分成幾個大塊,然後成爲一個鄉或者鎮。這個級別的官員爲九品,沒有從九品了,就它最低了。只要是秀才,都可以出任這個職務,如果一個職務出現兩個以上的競爭者。那麼大家要考試決定誰來做。這個考試,就不考八股文了。算學、農學、水利、格物都在其中,看縣令的意思,決定考什麼都可以,但是不能少於兩門。

陳燮很認真的看完了,真心話,朱由檢能搞出這個東西,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還有一點點瑕疵,但已經無傷大雅了。“陛下天縱之材,此制度趨於完美,臣都很難挑出毛病來。”陳燮看似在捧,實則還是藏了話。朱由檢聽出來了,擡手攔住他要跪下拍馬屁的趨勢道:“你等等,說說,有啥瑕疵。”

陳燮真是把朱由檢給琢磨透了,此君剛愎的緊,要不是這十來年連續受到沉重的打擊,以他的性格能接受陳燮的建議那都是見鬼了。

“既然陛下問了,臣就直說了。這個制度很好,但是有一點,縣令的權利過大,誰來監督縣令在任命的過程中不會偏私?一旦縣令把這些小官都抓在手裡,勾結起來營私舞弊,那就很那查到他的蛛絲馬跡。”

朱由檢這下真的急了,怒道:“陳思華,基層的權利在士紳和小吏的手裡,你說縣令容易被架空。現在權利在縣令的手裡,你又說權利過大,你到底要說什麼?”

陳燮笑了笑,沒有立刻說話,朱由檢發現自己有點失態了,鎮定了一下道:“好,你說。”

陳燮這才笑道:“其實事情不矛盾,臣以爲,陛下把那些舉人給忘記了。舉人可以出仕,擔任八品官。既然擔心縣令的權利過大,爲何不增設縣令的副手職位呢?一個縣只有一個縣丞,臣以爲可以至少設左右兩個縣丞,級別一樣,分管一攤。形成縣令抓總和管人事,縣丞和其他官員管事的結構。這樣一來,責任到人了。出了問題,誰也推脫不掉。具體到事情怎麼做上頭,那是縣丞該管的,怎麼做,縣丞說了算。縣令都不能過分的插手,只能建議。”

朱由檢聽著有點暈,下意識道:“等等,你說管人?”陳燮點點頭道:“沒錯,縣令負責管人事,還有把握大方向。這個管人事,不是簡單的考覈官員的成績,讓他們出任什麼職務。臣總結了一個詞,叫做意識形態。什麼叫意識形態,在大明,意識形態就是以忠君報國爲主體,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宣傳和引導。這麼說吧,三綱五常,就是意識形態的一種。再比如,陛下要鼓勵工商,大興格物,具體到縣令那,他就要負責把陛下的心思傳達給全縣的每一個人。這個事情呢,必須要有專人負責,輿論這個東西太重要了,不能落在別人的手裡。人,都是短視的,更多的人能看見的只是眼前的利益,要求他們有心懷天下的遠見是不現實的。那麼怎麼辦呢?宣傳,引導,佔領輿論陣地。”

朱由檢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怎麼扯出這麼個東西來了。不過有一點他聽明白了,就是要讓縣令把皇帝的意思,傳達給全縣的人都知道。這一條很對朱由檢的心思,但是增設縣丞這個事情,朱由檢覺得還要跟內個商議再說。

陳燮趕緊轉移話題,這事情其實很複雜,真的要去認真的說,三天三夜說不完,還是不要自己傷腦筋費口水吧,讓朱由檢和內閣大臣們去受罪。陳燮要辦自己立刻就想辦的事情。

“陛下,臣這裡有個奏本,您看看再說。”陳燮摸出一份材料遞過來,朱由檢接過來,這一看就進去出不來了。陳燮這奏摺說的啥呢?他要去一趟遼東,然後奔著朝鮮去,再去一趟日本。幹啥呢?把這三個國家湊一塊,搞一個自由經濟貿易區,然後再搞一個共同防禦。

這個好處在哪裡呢?這玩意一旦弄出來了,三國的商人可以互相亂跑,只要有各國政府簽發的所謂“護照”,證明身份是合法的,就能在三個國家範圍內隨意的進行貿易活動。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打仗了,一旦有外敵入侵,三國共同出兵揍他。這樣一來,整個大明來自後方的海上威脅就不存在了。

三國友好,但是這個友好是有前提的,得把家裡的好東西藏起來,把別人的好東西往回扒拉。憑什麼啊?兩個字,貿易。互通有無,說的很好聽,實際上日本和朝鮮能賣給大明的東西不多,都是原材料,要不就是人口。

辦這個事情呢,陳燮需要一個授權,這事情屬於禮部下屬的鴻臚寺的業務範圍,陳燮不好亂來的。因爲陳燮說的很清楚,從朝鮮和日本來的原材料,製成產品之後再賣給他們,得到的利潤要遠遠超過他們賣資源的利潤。朱由檢這個財迷心動了,至於其他的,都不太注意了。尤其是想到今後倭寇將成爲歷史名詞了,朱由檢就忍不住的動心。更不要說,陳燮在裡頭還說的很明白,沒有了後顧之憂,陳燮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南下,去搶錢搶糧食搶地盤。陳燮用了個比較文明的詞“生存空間”。朱由檢被陳燮灌輸過這個概念,大明的失地農民破產是唯一的結果,這些破產農民,搞的不好就是星火燎原,再現當年的流賊。

“這事情朕準了!”朱由檢很支持陳燮去別的國家去搶的行動,陳燮得到了朱由檢的聖旨,代表大明與朝鮮和日本簽署合約。陳燮就是要個名義,有這個東西就行了。

朱由檢這邊剛答應,授權之後陳燮就閃了,朱由檢這邊還在商議科舉制度和官員制度,結果發現這貨已經先跑了,招呼都沒打一個就閃人,真是過分的很,還打算跟他商量事情。

陳燮這一走,朱由檢就只好赤膊上陣跟內個大佬們叫板了。本來有個打手陳燮,現在指望不上了,只能自己來。跟大家說明利弊,然後一條一條的討論,浪費了無數的口水,費時費力費精神,商議了一個多月,最後連六部、六科都捲進來了。尤其是禮部,因爲涉及到官員的任命問題,這邊也要較勁。

那就吵唄,朱由檢已經習慣了,反正鐵了心要做這個事情,不管怎麼反對,就是一個利益權衡的過程嘛。而且朱由檢現在也學壞了,讓人在京師裡也辦了一份報紙,叫做《京師時報》,這報紙是宗室出面,打著民辦報紙的旗號辦起來的。但是朝廷裡爭吵的事情,報紙上第二天都能看見,誰泄露的?朱由檢唄!

第705章 真誠無私第276章 大火燒營第453章 烏龍首輔第530章 不甘心失敗第776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58章 劃分地盤第753章 統治基礎第777章 滅藩第723章 怎麼就不敢?第592章 意外的輕鬆第22章 經營新概念第209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67章 照坑不誤第706章 夏至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644章 消耗戰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312章 搶的差不多了第352章 怎麼可能?第458章 敗了,還是敗了!第244章 重視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173章 後代的問題第九百一十章第819章 誰搶誰?(續)第321章 廬州血夜第114章 合理推斷遇見了開掛者第162章 手中有糧心不慌第591章 早就決定的殘忍第117章 這麼簡單都沒想到第165章 孫元化的苦惱第666章 彷徨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137章 管教他有來無回第525章 商業的問題用商業的手段來解決第678章 推薦第463章 脫胎換骨第24章 醞釀第803章 來自土著的奉獻第445章 缺口第99章 信心的來源第856章 皮埃爾遊記第334章 要去算點舊賬一百三十八章 怕你跑咯第733章 最高貴的民族第322章 臉腫了第871章 深遠的影響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307章 清障填壕第838章 蘇伊士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432章 各種心思第115章 時間軸(一)第890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三)第781章 忠誠和能力第41章 實幹型人才第428章 多點爆破第823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上)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634章 “熱愛和平”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56章 開公司當老闆第659章 雷霆第380章 所圖何在?第410章 進展順利第797章 帝國主義分子的習慣第124章 戰龍在野第238章 冒昧來訪第227章 剛性需求第九百零九章第388章 逼上絕路第686章 光明的異彩第737章 各國反應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第113章 跪舔第397章 再臨秦淮河第328章 小刀子割肉第601章 順手的事情第628章 爭論又起第461章 殺殺殺第748章 自救第836章 交易第796章 來發財的第290章 如何正確使用監軍第828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三)第830章 不是能講理的地方第735章 連條狗都不如第167章 技術官僚?那就談技術第304章 動不得第182章 良知丟進大海里第624章 強力變革第242章 摧枯拉朽第59章 好東西不白給第469章 跪求第274章 不怕犯錯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579章 大踏步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581章 教什麼,學什麼?
第705章 真誠無私第276章 大火燒營第453章 烏龍首輔第530章 不甘心失敗第776章 換個角度看問題第158章 劃分地盤第753章 統治基礎第777章 滅藩第723章 怎麼就不敢?第592章 意外的輕鬆第22章 經營新概念第209章 打鐵還需自身硬第67章 照坑不誤第706章 夏至第800章 還敢更裝一點麼?第644章 消耗戰第269章 明朝版登陸作戰第312章 搶的差不多了第352章 怎麼可能?第458章 敗了,還是敗了!第244章 重視第346章 新巡撫的來訪第173章 後代的問題第九百一十章第819章 誰搶誰?(續)第321章 廬州血夜第114章 合理推斷遇見了開掛者第162章 手中有糧心不慌第591章 早就決定的殘忍第117章 這麼簡單都沒想到第165章 孫元化的苦惱第666章 彷徨第372章 再次召見第137章 管教他有來無回第525章 商業的問題用商業的手段來解決第678章 推薦第463章 脫胎換骨第24章 醞釀第803章 來自土著的奉獻第445章 缺口第99章 信心的來源第856章 皮埃爾遊記第334章 要去算點舊賬一百三十八章 怕你跑咯第733章 最高貴的民族第322章 臉腫了第871章 深遠的影響第394章 告一段落第307章 清障填壕第838章 蘇伊士第387章 戰略人才第432章 各種心思第115章 時間軸(一)第890章 決定世界歸屬的一戰(三)第781章 忠誠和能力第41章 實幹型人才第428章 多點爆破第823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上)第236章 機會不容錯過第634章 “熱愛和平”第817章 誰搶誰?(中)第56章 開公司當老闆第659章 雷霆第380章 所圖何在?第410章 進展順利第797章 帝國主義分子的習慣第124章 戰龍在野第238章 冒昧來訪第227章 剛性需求第九百零九章第388章 逼上絕路第686章 光明的異彩第737章 各國反應第413章 蒙古騎兵至第113章 跪舔第397章 再臨秦淮河第328章 小刀子割肉第601章 順手的事情第628章 爭論又起第461章 殺殺殺第748章 自救第836章 交易第796章 來發財的第290章 如何正確使用監軍第828章 西海岸擴張計劃(三)第830章 不是能講理的地方第735章 連條狗都不如第167章 技術官僚?那就談技術第304章 動不得第182章 良知丟進大海里第624章 強力變革第242章 摧枯拉朽第59章 好東西不白給第469章 跪求第274章 不怕犯錯第34章 展銷會上的新鮮事兒(上)第579章 大踏步第653章 公正、意外第581章 教什麼,學什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四会市| 洪雅县| 惠水县| 方城县| 通山县| 西城区| 高阳县| 武定县| 沛县| 白河县| 樟树市| 延长县| 元氏县| 开阳县| 额济纳旗| 渭南市| 宁陕县| 宝坻区| 慈溪市| 湘阴县| 沾益县| 兰溪市| 汝州市| 双柏县| 江达县| 昌江| 平原县| 陆良县| 都江堰市| 丹凤县| 喜德县| 图木舒克市| 藁城市| 纳雍县| 桑日县| 马山县| 寿光市| 余姚市| 泗水县| 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