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半晌,崇禎才緩緩開口,語氣十分平靜。
這一刻,一股莫名的感覺從他的身體中流出。
“朕,已決心了斷自己。”
“不知能否陪朕在這涼山上走走,聊一聊,也好讓朕去見了列祖列宗,有一些談資!”
聽到崇禎的話,夏玄臉上十分詫異。
這一刻的崇禎,已經沒有了之前的頹廢和癲狂。
現在的他,身上散發的應該就是那所謂的帝王之氣。
看著崇禎平靜的背影,以及堅實的不乏,夏玄快速跟了上去。
老太監王承恩便留在了原地,替兩人把風。
夏玄很快便跟上了崇禎,卻發現他此時已經解開了自己身上的龍袍。
夏玄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他便一把仍在了地上。
如今大明亡了,罪已經成了。
他是不是帝王,有沒有龍袍,或許關係真的不大了吧。
突然,崇禎停下了腳步,轉頭看著夏玄,拱手而禮!
“陛下,這可使不得!”
“我現在已不是皇帝,我與你一樣,只不過是一介百姓而已。”
“請教問題,需以禮待之,還望夏先生成全!”
崇禎的話,宛如一個晴天霹靂,在夏玄的腦海之中乍現。
現在他知道崇禎爲什麼會脫去龍袍了。
他心裡已經不在把自己當成皇帝。
而如今他心裡也清楚,滿人入關,不管夏玄說的是否是真的。
但是他已經接受了大明江山落到別人手裡的事實。
或許,這纔是他最好的選擇吧。
夏玄鬆開了手,任由崇禎鞠下這一躬。
見到如此一幕,所有人都爲之震撼。
堂堂君王,崇禎竟然給夏玄行禮,不得不說,這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牛的場景了。
而很多人覺得,這恐怕都夠夏玄吹上一輩子了。
“牛了牛了,這一個鞠躬,夠夏玄吹一輩子了。”
“不巧,我也當這一鞠躬是面對後世千萬人的。”
“是啊,或許,這就是崇禎以夏玄爲後世代表,在和後世謝罪吧。”
“夏玄,我真的忍不住了,好難過,你快點告訴崇禎皇帝,後世天下是大家的天下,如今我們過得很好,一切太平。”
“是呀是呀,快告訴他,後世沒有滿漢之分,我們是一家!”
其實也有很多的觀衆能夠理解崇禎的這一個舉動。
就好像是王慶生,黃文強,以及那些歷史研究院的學生。
崇禎有問求於夏玄,脫去龍袍,代表自己是庶民,並不是君主。
這樣一來,自己行禮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再身爲君主,夏玄也就沒有了那麼的拘束。
自己問的問題,才能夠得到更加肯定的答案。
不得不說,他們還是很看好崇禎這樣的做法。
央臺放映室裡,楊天南整個人都驚住了。
“這,這夏玄到底是有多大的腦子,纔會想到崇禎行禮這個環節,妙啊,太妙了。”
“好一個夏玄,你還真是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做啊。”
黃文強也是一臉欣賞的說道。
夏玄身在後世,是後世晚輩,面對先賢,君王時難免會有拘束。
剛剛這一個舉動,這一幕,也就代表了,他和崇禎是兩個庶民在談論而已。
這有錯嗎?
沒錯!
所以,無論是是看到,或者聽到什麼,也不能夠怪罪夏玄。
畢竟,那只是兩個庶民之間的閒聊罷了!
行了禮,崇禎緩緩擡頭,看著夏玄。
“你告訴我,我死了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發生了何等變故。”
“這也好讓我在九泉之下,走的明白!”
崇禎轉過身去,繼續在前面走著。
夏玄距離他身後三步遠的位置,跟著他。
他心裡清楚,眼前之人是真正的崇禎,而並非什麼演員。
而《典藏華夏》這個節目,也算是開創了歷史先河了,皇帝行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夏玄現在能做的,需要做的,就是把崇禎想知道的告訴他。
畢竟,他是存在於真正歷史之中的人。
他應該選擇自己的方式,無論是死,還是茍活,這都不應該是夏玄干預的範圍。
見夏玄沒有出聲,崇禎又一次問道。
“請問先生,我死後,後事如何,大明如何,天下又如何?”
可憐崇禎內心是多麼的渴望知道,瞭解一些自己死後的事情。
他突然停下,站在江山最高處,看著天邊的血色殘陽。
那紅色,映照一切,並非什麼好兆頭! Wшw TTκan ¢Ο
夏玄深吸一口氣,看著崇禎。
“回陛下!”
“大明,還沒有亡!”
雖然此時的崇禎脫下龍袍,心裡不當自己是皇帝。
可是夏玄卻不能,他依舊用了陛下這個稱呼。
他深知,縱使崇禎帝衆叛親離,但他依舊是存在於華夏曆史之中的帝王。
雖然他是亡國之君,但是夏玄仍舊需要保持一個敬畏之心!
這也是夏玄非常好的一點。
崇禎聽到夏玄的回答,表情沒有任何的變化,情緒也沒有任何的起伏。
依舊十分平靜。
“我死後,這天下便無君主,國不可一日無君,這大明又怎麼可能不亡。”
說完這句話,崇禎眼裡多了幾分黯然之色。
他心裡覺得,夏玄無非是爲了安慰自己,才這麼說的罷了。
“陛下,還是讓我先回答你第一個問題吧!”
“您死之後,後事如何!”
夏玄努力的平復著自己的內心,努力的回憶著自己的歷史所學。
對著崇禎,緩緩道來!
“《南明史,義例》記載!”
“滿人入關,攻城略地,屠戮之慘,人理滅絕!!!”
“餘握管至此,幾於一字一淚。”
聽到這裡,崇禎閉上了雙眼,眼淚再一次奪眶而出。
與此同時,在電視機前,屏幕前,對於這段歷史,看過記載的人也都是潸然淚下。
王慶生教授更是跟崇禎一樣,閉上了雙眼,跟著夏玄一起,背誦那一段段文字。
“有不忍書而不忍不書者。”
“明室渡江,廟堂上下前仆後繼赴死,甘死如飴!”
“其義烈忠直足耀日星而動山嶽!”
夏玄所說,是史料記載,看過那一段的人,都會背。
更別說是王慶生這樣的歷史研究院教授了。
每每讀起,皆是字字痛心。
尤其是那一句“餘握管至此,幾於一字一淚!”
記載這段歷史的人手握著筆,每記載一個字,就會落下一滴淚。
這樣的場景,何其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