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姬,未來的中興之主,唐代開元盛世的開創者。同樣也是她拉開了唐朝衰敗的序幕,讓這個龐大的帝國逐步走向黃昏。
但是現在還是公元704年,距離神龍政變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距離李隆姬發動政變奪取最高寶座也還有好幾年,難道得等那麼多年嗎?
許鈺表示如果可以他並不想等那麼多年,雖然時間的流速並不一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失控的時間神力侵染的現象會加強,到時候會發生更多的變故。
那麼,目前想到的最好辦法就是李隆姬儘可能快地成爲皇帝。
許鈺停下腳步,眼光灼灼地看著朝自己走來的李隆姬,這灼熱的目光讓李隆姬的腳步頓了頓,她感覺到許鈺現在的目光很奇怪。
“你怎麼出來了?跟我回去。”
李隆姬語速很快,因爲她身後的一羣大小官員們已經將目光投向這邊來了,從古到今,熱愛八卦永遠是許多人們的愛好之一。
這一點不分男女老少,不僅僅是你春節回家的七大姑八大姨們有這種熱情,你身邊的同學舍友或者同事都是一樣,如果你沒有看到那麼只是可能你就是她們口中的八卦而已。
許鈺沒說話,他同樣也發覺了官員們的目光,只是跟著李隆姬走回楚王府。
按道理,一個王爺如此落魄,連馬車甚至連匹馬都沒有實在是有點說不過去,不過李隆姬對此並不在意。
因爲當朝的武后並不是一個寬容大度的人,準確來說在權利面前,沒有誰會相信別人。想在這個權傾朝野、獨一無二的女皇帝面前,以李氏皇族的身份存活下來,還是能多低調就多低調。
李隆姬做的就是韜光養晦,畢竟在武后的高壓政治下,告密誣陷之風盛起,李氏的人死了一批又一批,她只能不參與政治,不多說話,不與臣子來往,朝廷給什麼爵位就給什麼爵位,什麼官就都默默接收,不發展任何勢力,因爲她知道現在的她一舉一動都在武后線人的眼皮底子下。
當然,在未來的幾個月後,張柬之等人將用他們的生命做一場豪賭,現身說法一場合格的宮廷政變是如何謀劃的,權力的交替又是何等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