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

“都醒一醒吧!都看一看。這就是朕的大唐天下,這就是我們君臣治理的江山,如今連朕派去的欽差大臣都給殺了。而且是在驛站裡殺的。”乾清宮內,羣臣雲集,各個坐在錦凳之上,或者是站在大殿之後。但是卻又是各個都沉默不語,不是因爲其他的原因,而是各個都害怕了,各個都心存恐懼了。如今雖然邊疆仍然有戰爭在爆發,但是在國內卻是太平盛世,可是如今的太平盛世顯然被一羣盜賊給抹殺了。

刑部郎中王志和刑部的百名衙役被人謀殺在前往洛陽的驛館之中,這足以說明一個問題,帝王的威嚴遭到了嚴重的挑釁。這不光是在打皇帝的臉,更讓這些吃驚的是,以後的欽差是不是輪到自己了。個人的安全也受到了威脅。這是在踐踏官場上的規矩啊!他們在害怕之餘,更多的是憤怒。

“怎麼,都沒有人說話嗎?”盧照辭聲音之中聽不出有半點表情來,但是衆人卻是從其中聽出一絲殺氣來,只聽他咬牙切齒的說道:“朕現在很害怕,朕害怕的是,有朝一日,朕的腦袋會不會也像王志一樣,被人砍掉了還不知道是誰砍的。

朕記得也只有一個王朝沒落的時候,皇帝的聖旨出了京師就不管用了。大唐纔開國多少年,朕的欽差纔出京多少裡,就被人殺掉了。這是什麼?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臣等百死。”岑文本等人連連拜下。

“萬死是沒有用的,還是去查一查,是何人殺了朕的欽差”在這後面還有什麼東西在裡面。”盧照辭雙目中寒光閃閃,盯著衆人說道:“你們可有什麼好的人選啊!”,“冉下,臣舉薦一人,或可破案。”,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紅衣官員躍步而出,卻是刑部右侍郎鞏高。

“你想舉薦何人?”,盧照辭神情一動,臉上頓時要出一絲笑容來。

“臣舉薦的是原宣德殿大學士,刑部尚書韋挺韋大人。”,鞏高得意的說道:“韋大人執掌刑部多年,經驗豐富,斷案無數,有他出馬,必定能將此案偵破。”

“韋大人倒是不錯。”

“是啊!畢竟是老刑部尚書了,走過的路,比我們見過的人都多啊!”,鞏高話音一落”大殿內頓時議論紛紛,顯然衆人對他推薦的人選也是贊同的。畢竟他是一個老刑部尚書,斷案卻是斷過了不少。這麼複雜的案件,交給他確實是一個好的人選,就是盧照辭心中也是一動,讓韋挺查案也不是不可以。

“急報,急報。”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殿外傳來一陣急報之聲。盧照辭心中一沉,面色頓時沉靜如水,掃了周圍一眼,朝秦九道點了點頭。

“宣進來。”秦九道點了點頭”朝外喊道。

半響之後”就見一名御林軍手上捧著兩本奏本”大聲說道:“陛下,洛陽急報,洛陽令趙士達在洛陽自殺身亡,連帶著還有洛陽戶曹衙門也被燒了。這裡所呈上的是趙士達的遺書”還有洛陽前留守鄭仁基大人的奏本。”

“啊!”居然發生這麼大的事情了,大殿內衆人頓時再次議論紛紛起來”臉上都露出驚訝之色。就是坐在前面的幾個宣德殿大臣臉上也都露出複雜的神色來,各個雙眼睜的老大,不知道如何是好。

此事發生的太過駭人了。前面的欽差被殺,也許是盜賊作亂也可以說的過去,但是後面的趙士達自殺身亡,連帶著戶曹衙門被燒,只要是稍微聰明的人都能明白這其中必定是有大緣故,必定是有大原因的。必定蘊藏著大秘密。弄不好,就是大唐內部的一場大的紛爭。

“真是好膽。”,盧照辭面色一陣大變。不是因爲他,因爲他這次派遣欽差前往,主要的目的就是徹查洛陽之事,根據魏徵提出的名單,可以看出,在洛陽貪污案中,趙士達就是名列榜首,沒想到,如今榜首居然死了,而且是自殺身亡,是心懷內疚,或者是其他的,盧照辭突然不敢想象起來。

“將奏章呈上來。”,盧照辭突然對秦九道說道。那秦九道不敢怠慢,趕緊上前,將奏章收了上來恭恭敬敬的放在盧照辭的手上。

盧照辭首先打開的是鄭仁基的奏章,只見上面寫著關於趙士達自殺身亡的一幕幕,包括趙士達曾經在出事前,和他交談的內容都說了。言語之中,卻是沒有爲自己開脫之意,而是將事實說了出來,盧照辭點了點頭,但是卻沒有下任何的評語。將它丟在一邊,又打開趙士達的奏章,只見上面寫的都是一些認罪的話,辜負了聖恩,什麼罪該萬死之類的,最後倒是提了,將自己貪污所得的十萬貫銀錢盡數上繳國庫。然後是讓盧照辭看在他已經認罪伏法的份上,請饒恕他一家老小。

“哎!”盧照辭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奏章丟在桌子上,正待說話,忽然雙眼一亮,將趙士達的奏章拿了起來,又看了一遍,臉上現出一絲猙獰來。冷哼哼的說道: 今天就到這裡吧!宣德殿的幾位先生到御書房見駕。”,說著就擺了擺手,將兩封奏摺收了起來,頭也不回的朝後殿走去。

“哎!原來以爲還是一場大案呢!如今看來,陛下的聖旨還沒有出發,人就已經死了。這個趙士達真是沒用之人。”

“是啊!有膽子貪墨,卻沒有膽子享受,真是可憐。”

“這樣也好,免的要讓我等出京了。欽差雖好,可是哪裡有京城舒服。”,大殿內傳來衆人的議論紛紛的聲音。卻是沒有注意到宣德殿的幾位大臣面色凝重,紛紛站起身來,朝御書房走去。

“你們看看,這裡是趙士達的遺書,你們看看,可能看到什麼來。”御書房內,盧照辭嘴角露出譏諷之色,將遺書遞給了岑文本。岑文本不敢怠慢”趕緊伸手接了過來,仔細的看了一遍,又將奏摺遞了下去,瞬間就傳到房玄齡、魏徵、陳光蕊手中。

“皿位先生都是聰明之人,想必能從這上面看出點什麼來吧!”,等到四個人都看完之後,盧照辭才淡淡的說道。

“真是駭人聽聞。”魏徵鬚髮飛揚,冷哼哼苒說道:“在這背後,一定還隱藏著什麼。”房玄齡等人也點了點頭。

“興建東都,所耗費的何止是這十萬貫的銀錢,也不知道耗費了多少。這個趙士達卻只說自己貪污了十萬貫而以,剩下的東西都哪裡去了,還有,就他一個人貪污了嗎?顯然不是,裡面還有哪些人,這些都是要知道的。

還有”既然趙士達自己都已經承認了貪污修葺東都洛陽的銀錢,到了後來,臨死的時候,爲什麼還燒了戶曹衙門,將裡面的一切文書都燒的乾乾淨淨,這又是爲什麼?”,盧照辭淡淡的說道。

“陛下還少說了一點。”,岑文本雙目中閃爍著一絲智慧的光芒來”冷笑道:“刑部郎中王志的死”也還是一個漏洞。趙士達既然已經認罪,那爲什麼要殺死王志呢?臣以爲此案中,趙士達只是一個付出水面上的人物,在他的後面,還有許多人。久經是何人殺了王志”也是一個問題,所以臣認爲”這是兩個案件,但是同樣也是一件案件。”,房玄齡和魏徵等人恍然大悟,也都點了點頭。

“岑先生所言甚是,不是岑先生體現,朕差點都漏了這一點。”,盧照辭雙目中閃爍著寒光,說道:“朕好像感覺到這裡面有一股陰謀,這背後之人所圖甚大,諸位先生以爲該如何是好,從哪一方面著手,又讓何人去查?”

岑文本和房玄齡等人相互望了一眼。雙目中露出思索之色,他們不但要尋求一個最佳的查案人選,更爲重要的是,這個人選要符合盧照辭的心意,這纔是最重要的。

“前任刑部尚書韋挺如何?”房玄齡想了想,說出一個人選來,臉上也露出一絲爲難之色來。剛纔在朝堂之上,已經有人提出了這個人選,但是盧照辭當時並沒有說話,這到底是什麼意思,房玄齡並不清楚,說實在的,在整個朝廷之中,韋挺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精通朝廷律法,熟悉刑部之事,更爲重要的是,此人有聲望,並不像王志一樣,只是一個普通的刑部郎中,在關鍵的時候,根本就顯示不出任何的作用來。

“他,不行。”,盧照辭想了也不想的就搖了搖頭。

“韋挺此人不行,不光是韋挺不行,任何一個朝廷大員都不行。”岑文本也搖了搖頭,說道:“這個趙士達臣知道,他是趙郡李氏的女婿,能讓這樣的一個人甘願聽命,寧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掩飾的人物,絕對不是普通的人,韋挺雖然有能力,但是牽扯太大,有的時候,並不是最佳的人選,還請陛下明察。”,“岑先生所言甚是。”盧照辭雙眼一亮,點了點頭,道:“此人確實不是一個好人選,不知道先生可有什麼好的人選推薦的。”誰知道在趙士達的背後是什麼人,不管是關東世家的也好,或者是關中世家的人也好,都不是一個好的人選。若是關東世家,韋挺抓住之後,肯定會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以達到打擊關東世家的目的,要知道,隨著洛陽新都的建造接近尾聲,遷都的日子也提上了日程,關東世家眼看著就要崛起,關中世家的那些人可是隨時尋找著機會來打擊關東世家,這個時候讓韋挺去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若是趙士達的背後是關中世家的影子,那就更不好了,誰知道韋挺最後會不會下手,也許會弄一個替死鬼也說不定。有這兩點,足以說明,韋挺絕對不是最佳的人選。

“許敬宗如何?”岑文本思索了片刻,心中一動,頓時想起了一個人來,雙眼一亮,趕緊說道。衆人心中一動,都驚訝的望著岑文本,許敬宗可是一個人物,只是此人主掌著工部,雖然身著朱紫,可是並非是宣德殿的人士”更兼生性狡詐,在朝中並沒有人喜歡他,讓他去查案,最後的結果不重要”最重要的走過程,弄不好要出亂乎的。

“許敬宗?”盧照辭雙眼一動,沉吟了片刻,又說道:“傳旨,加許敬宗爲宣德殿大學士,前往洛陽查案,加北京留守秋仁杰領刑部右侍郎銜,爲副使,一起會同辦案吧!”,衆人趕緊領旨,心中卻是一陣驚訝。先不說許敬宗爲宣德殿大學士的事情,此人也算是盧照辭身邊的老臣,讓他成爲宣德殿大學士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讓人驚訝卻是秋仁杰,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當初在太子那裡現出了一點本色來,最後被調到北京,與祖明一起主持北疆之事,此刻卻是領了刑部右侍郎的官銜,這進步的速度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比較的。更爲重要的是,盧照辭此舉是將狄仁傑當做未來的輔政大臣來使用了,此行不知道是以許敬宗爲首”或者是以秋仁杰爲首呢!不過這些都不是衆人所要考慮的問題”衆人只需要下聖旨就可以了。

“恭喜許老大人”從此位列臺閣。”,聖旨很快就下來了。許敬宗府華之中,熱鬧非凡,一箇中年官員,面色英俊”笑呵呵的朝許敬宗拱手道。正是監察御史李義府。文采斐然,與來濟二人聞名於朝。

“呵呵!多謝李大人誇讚。”,許敬宗也是老大慰懷”笑呵呵的說道:“都是陛下聖恩,老臣唯有以死相報。”衆人也都連連稱是,但是心中到底是怎麼想的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呵呵!老夫明日要啓程去東都,等下還要進宮謝恩。諸位大人還是早些回去吧!”,許敬宗摸了摸鬍鬚,笑呵呵的說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衆人連連拱手,紛紛告辭而去。而那李義府卻是在外面轉了一圈,又走了回來。

“閣老。

”,李義府走進大廳,果然見到許敬宗仍然坐在那裡,臉上露出愁苦之色。

“義府來了,坐吧!”,許敬宗好像q就料定李義府肯定會前來一樣,臉上並沒有任何奇怪之色,指著旁邊的一個椅子說道。

“閣老,這個宣德殿大學士可是不容易當的啊!”李義府掃了一眼,被供奉在大廳上的聖旨,輕輕的說道。

“這是自然。”,許敬宗點了點頭,輕輕的說道:“今日上朝你也是知道的,這些人膽子實在是太大了,居然殺了欽差。”

“閣老,這個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此案背後所隱藏的一切。”李義府雙目中閃爍著一絲奇異的光芒來,說道:“今日朝廷之上,有人舉薦前任宣德殿大學士、刑部尚書韋挺前往東都查案,可是陛下並沒有同意,閣老,這裡面可是有大問題啊!滿朝文武之中,要想查明東都之事,非宣德殿大學士去不可。如今的宣德殿大學士本就少了許多。岑文本主掌國家大事,房玄齡還要監察著兵部,覈查軍功之事,魏徵更是不可能,此人剛烈有餘,陳光蕊雖然是宣德殿大學士,可是此人名望不夠,與關中世家關係太深,陛下心中忌憚,如此一來,只能讓老大人這位名望資質都能達到的人出任宣德殿大學士了。更爲重要的是,閣老大人與關東、關豐世家關係都很一般。出了事情,一定會秉公處置的。所以此人非老大人默許。”,李義府仔細分析一番,臉上的憂愁之色更是濃了。

“義府認爲此事與關東、關中世家有關係?”,許敬宗老眼之中閃爍著一絲精光,盯著李義府說道。

“那是自然。”李義府想了想不想的說道:“趙士達乃是趙郡李氏的女婿,能讓趙士達俯首認罪,保護身後的人豈是簡單的人物,不是關東就是關中。非這兩家不可。老大人,這次你去東都,可是要小心翼翼了。”,“這個自然。”,許敬宗點了點頭。

“閣老,這個秋仁杰到底是何許人物,居然能當閣老的副手?”沉吟了好半響,李義府又問道。

“此人年紀輕輕,一開始爲北京留守,與祖明將軍一起應付北疆事物。”,許敬宗聞言雙眼一亮,又說道:“當初李君羨叛亂,就是這個人發現的,而且還將李君羨擒拿了,此人確實是一個人物,若不是他,這個時候的長安城恐怕也遭了一次戰火的洗禮了。聽說陛下還準備將他作爲宣德殿大學士來培養。否則的話,也不會如此輕輕鬆鬆的就能領刑部右侍郎的官位了。此人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啊!傳聞此人善於斷案,在北京的時候,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就斷了不少的案件,此人端的不凡。咦!”許敬宗忽然沉吟了下來,雙目中露出一絲思索的神情來。

“閣老,閣老。”李義府見狀,驚訝的問道。

“呵呵!突然想起了一些事情,沒什麼,呵呵!義府,今日就到這裡吧!老夫要進攻謝恩了。嗯必陛下還有要事要叮囑老夫。”許敬宗卻是在送客了。李義府聞言也只得告辭而去。

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73回 獨孤懷恩的野望第123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330回 西域王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332回 佈局第42回 抉擇(三)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2回 壓海棠(二)第13回 困(一)第23回 收羣雄(三)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92回 長林軍(一)第500回 摧枯拉朽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26回 暗潮(一)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6回 金鷹堂(三)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621回 唐漢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273回 平衡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17回 取霍邑(四)第633回 中計第424回 納爲己有?扶持代理?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52回 壓海棠(一)第83回 滅宋金剛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30回 李靖(四)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三)第553回 盧照辭的帝王之術第315回 暗議第107回 小人物大作用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275回 突厥公主阿史那雲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344回 父子君臣第105回 是你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6回 太原王氏(三)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662回 金蟬脫殼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4回 六花陣(二)第2回 刁奴第673回 天子是不能有愛好的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190回 詭異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249回 西域第369回 長安亂(四)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65回 李淳風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207回 逼反江淮軍第221回 元吉妃楊氏第226回 都給朕老實點第576回 鄭麗婉在哪裡?第705回 條件第303回 暗戰(二)第392回 捷報第376回 殺機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38回 憤恨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353回 援軍到第273回 平衡第14回 借刀殺人(一)第413回 唐風第592回 鄭麗婉到底在哪裡第5回 覆滅(三)第526回 東宮內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406回 新羅的孔子和魚鱗陣第39回 臨汾郡公第64回 雙雄聯手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670回 奪權第10回 宋老生(二)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頭腦
第427回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288回 誰更聰明第693回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73回 獨孤懷恩的野望第123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330回 西域王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332回 佈局第42回 抉擇(三)第125回 處羅可汗之死第52回 壓海棠(二)第13回 困(一)第23回 收羣雄(三)第450回 各有算計第92回 長林軍(一)第500回 摧枯拉朽第29回 山洞春色(一)第26回 暗潮(一)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6回 金鷹堂(三)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621回 唐漢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273回 平衡第103回 詐死取慶州第17回 取霍邑(四)第633回 中計第424回 納爲己有?扶持代理?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52回 壓海棠(一)第83回 滅宋金剛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30回 李靖(四)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三)第553回 盧照辭的帝王之術第315回 暗議第107回 小人物大作用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615回 救還是不救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275回 突厥公主阿史那雲第655回 文武大變動第344回 父子君臣第105回 是你第347回 讓人滲得慌第6回 太原王氏(三)第639回 薛仁貴初嘗敗績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395回 善德女王第662回 金蟬脫殼第17回 取霍邑(三)第34回 六花陣(二)第2回 刁奴第673回 天子是不能有愛好的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190回 詭異第401回 倒太子進行時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249回 西域第369回 長安亂(四)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65回 李淳風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207回 逼反江淮軍第221回 元吉妃楊氏第226回 都給朕老實點第576回 鄭麗婉在哪裡?第705回 條件第303回 暗戰(二)第392回 捷報第376回 殺機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38回 憤恨第241回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353回 援軍到第273回 平衡第14回 借刀殺人(一)第413回 唐風第592回 鄭麗婉到底在哪裡第5回 覆滅(三)第526回 東宮內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252回 叔侄之邦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406回 新羅的孔子和魚鱗陣第39回 臨汾郡公第64回 雙雄聯手第537回 長孫無忌下課了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670回 奪權第10回 宋老生(二)第561回 大唐衙內的商業頭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州市| 淄博市| 彭州市| 宁晋县| 望都县| 石棉县| 杨浦区| 永福县| 万宁市| 本溪市| 玉林市| 丹东市| 高密市| 安西县| 南澳县| 金塔县| 临西县| 苏州市| 南溪县| 宜兰县| 安义县| 马尔康县| 德昌县| 津南区| 泰和县| 遂宁市| 乐都县| 永济市| 尚义县| 和平区| 墨江| 兴和县| 抚顺县| 寿阳县| 山阳县| 察隅县| 黄冈市| 新余市| 康定县| 泰顺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