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章 改穴換脈

寇仲和跋鋒寒翹首上望,在明月嵌於其中的星空照耀下,徐子陵熟識的影子由小變大,忙蓄勢以待準備接應。

衣袂飄拂聲中,徐子陵來到他們頭上三丈許處,忽地一個翻身,奇蹟般減緩速度,再輕巧如落葉般飄前丈許,落到地上。然後搖晃了一下,差點跌坐地上。

寇仲和跋鋒寒同時目瞪口呆。

這山崖雖不算高,但至少有三十丈的高度,兩人自問跳下來雖不會跌死,但多少會受點震傷,那能像徐子陵現今的樣子。

他們掠過去時,徐子陵已先一步竄進對崖樹林去,兩人那還不知機,慌忙追隨。一口氣奔出二十多裡後,三人才在一座山腳的密林處停下來。

徐子陵攤開左手,微笑道:看!藺相如就是因此寶而名傳千古。

兩人目不轉睛地瞪著徐子陵手上的寶貝。

寇仲探手取過,呵!的一聲道:我的天!爲何這麼燙手的。

徐子陵一呆道:沒有理由,明明是冷得像冰塊般。

寇仲遞給跋鋒寒道:你來作公證人,究竟是寒還是熱?

跋鋒寒小心冀翼的接過,先細觀印文,道:一般的漢字我還認得,但這八個鬼畫符般的文字,你們說是甚麼意思?

寇仲探身來看,搖頭道:這是鳥形篆文,要王通來讀才行。老跋啊!我現在是要你感覺一下這鬼東西是寒是熱,而非研究上面刻的是甚麼字?

跋鋒寒微笑道:我現在心中一片詳和,輕鬆寫意,可知傳說中和氏璧能安鎮(zhèn)心神之說,非是杜撰。

徐子陵伸手輕拂璽印上鐫刻的文字,以指尖順著其中兩個最簡單字形的筆畫寫道:

這兩個字縱使認不出也估得到,該是於天兩個字。真奇怪,剛纔這鬼東西仍能令人心煩欲死,現在卻只予人心平氣閒的感覺。

寇仲亦伸手來摸,道:前頭兩個字應是'受命',而最後則是'永昌'。哈!

'受命'於天,甚麼'永昌',就只兩個字認不出來,我們合起來該等於八份六的王通。

跋鋒寒一直全神的盯著手板上平放的寶璽,目射奇光道:現在你們感到它是寒還是熱呢?

寇仲道:當然是熱啦!

徐子陵愕然道:究竟出了甚麼問題,那有熱的玉石?

兩人轉而瞧著跋鋒寒,等待他的答案。

跋鋒寒整塊臉亮了起來,道:我從未見過這種質地的玉石,寒中帶熱,熱中含寒,裡面更似隱藏著無窮盡的能量。若能據之爲己有,細心參研,定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收穫。

寇仲苦笑道:問題是連慈航靜齋和淨念揮院的師姑和尚都拿它沒法,我們可以有甚麼作爲?

徐子陵淡然道:我有辦法,趁現在離天亮尚有一個時辰,我們立即著手參研,冀有所得。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功力大進,明天將是我們的受難日!

三人走到離淨念禪院東約五十里的一座山巔的隱秘處,圍著一塊扁平的大石盤膝而坐,那罕世奇珍則擺在扁石的正中處,在天亮前漆黑的星空下異彩漣漣,使人有種超凡脫俗、秘不可測的奇異感覺。

跋鋒寒聽罷徐子陵描述進入銅殿盜寶的經過和感受後,欣然道:子陵這種情況先賢早有說過,美其名爲脫胎換骨,又或洗髓易筋,其實只是強化了經脈負載的能力,使真氣的容量以倍數增加,又或加快氣勁行走的速度。看來子陵適前那場造化已莫定了日後成爲頂尖高手的基礎。通常這類過程都須一段艱苦奮鬥的悠長歲月,而你則只須數息的時間,實是武林史上前所未有的奇事。

寇仲喜道:那子陵是否已功力大進?

跋鋒寒搖頭道:功力或者增強了一點,卻仍要再經時間修練,但已是非同小可。

要知人力有時而窮,等若一個木桶,只能容一定份量的清水。而經和氏璧改造後,子陵已從一隻木桶,變成一個沒有人知道有多深的水潭,以後就要看子陵能汲取得多少水了。

徐子陵心悅誠服道:我的感覺也是如此,鋒寒兄斷得真準。

寇仲深吸一口氣道:現在該如何入手對付這好寶貝?

跋鋒寒亦皺眉道:我仍應否等待這寶璧變得狂暴兇烈時才下手採取它的能量?

徐子陵胸有成竹的道:那是不必要的,且亦太危險。難道要我也來全力搗你們一杖嗎?

寇仲點頭道:我明白了。小陵可向老跋詳述你的心得細節(jié),我則去四處踩查,免得給人伏在附近都不知曉。

寇仲去後,徐子陵道:我這招數是從涫涫處偷學來的,就是把所有真氣收束在氣海下的生死竅穴內,令經脈內沒有半點真氣,便可重演剛纔和氏璧發(fā)生在我身上的情況並汲取得它的能量。

跋鋒寒默然半晌後,嘆道:我現在才明白甚麼是真兄弟生死之交,若換了任何其他人,不想盡辦法獨佔寶物纔怪。但你們卻像請吃飯喝酒般,毫不在乎,單是這種襟懷已令我跋鋒寒傾心折服。

徐子陵笑道:這叫有福同享嘛!

接著仔細描述瞭如何行功的細節(jié)。這時寇仲及時回來,三人列陣而坐,徐子陵居前,寇仲在後,跋鋒寒於中,後兩人以掌按貼前面一人的後心,而徐子陵則把和氏璧握在手上。

徐子陵深吸一口氣後,道:開始哩!

猛地運功,右足立時火般灼熱,真氣貫注全身,送入和氏璧內。

寶璧立時瑩亮生輝,彩光流溢。

三人同時劇震一下,有若觸電。

那是難以描述的一種強烈感覺。

就像和氏璧活了過來般,放射出無與倫比的精神異力,要侵進他們的腦袋和體內去。

奇怪而陌生的景象紛紛呈現,令人煩躁得幾欲瘋狂大叫,似若陷身在不能自拔的噩夢裡。

徐子陵來自長生訣的真氣,催發(fā)了寶璧狂暴的一面。

但此時已是勢成騎虎,欲罷不能,三人惟有散去全身氣勁,緊守靈臺祖竅穴的一點清明,堅持下去。

首當其衝的徐子陵先感到和氏璧內的異能以比上次更兇猛倍增的來勢不斷洶涌澎湃,有若脫疆野馬般注進他手心去,再循每一道大小經脈闖進自己的體內。

徐子陵那想得到有此情況,剎那間意會到必是與自己強化了的經脈真氣有關時,全身的氣血似都凝固起來,而和氏璧的寒氣卻是有增無減,源源不絕。

跋鋒寒立時發(fā)覺情況有異,知道徐子陵對和氏璧的異能已完全失控,忽然間他面對著畢生以來最痛苦的決定。

假若他把手掌移離徐子陵變得寒若冰雪的背心,那他便可安然全身而退,但徐子陵則肯定完了。

如他依徐子陵所授心法施爲,結果可能是遭遇到不癡擊出那根禪杖的命運,自我犧牲的承受了那記重擊。

猛一咬牙,跋鋒寒運功猛吸。

寒流像暴雨後的山洪般狂衝進跋鋒寒體內。

跋鋒寒譁一聲噴出一蓬血兩,噴得徐子陵的頭、頸、背殷紅一片,觸目驚心。

手心則似橋樑般把兩人的經脈連接起來。

最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

異氣透入手心時,仍是冰寒澈骨,但倏又變成寒熱纏卷而行的氣流,像千萬頭頑皮可惡的鑽洞鼠般在他的體內亂竄亂闖,沒有一道經脈能得以倖免。最奇怪是明顯地那股寒流要比熱流強大多了。

以跋鋒寒堅毅不移的意志,亦差點忍不住慘叫呻吟。

全身氣血膨脹,經脈則似要爆炸開來般,那種痛苦超出了任何人能抵受的限度。經過徐子陵體內的和氏璧異氣,再輸出時自然而然以螺旋的方式催發(fā),以倍數計地增強了放射性的破壞力。

最後面的寇仲先見跋鋒寒噴血,接著是兩人劇烈顫抖,跋鋒寒的背心則陣寒陣熱,已心知不妙。

不過他卻沒有像跋鋒寒般要經過天人交戰(zhàn),想都不想,立即全力吸取跋鋒寒體內的怪氣。

譁!

寇仲像跋鋒寒般鮮血衝口而出,灼熱至似能把他的經脈燒溶的狂流,立即貫滿全身。

剎那間,寇仲知道三個人的命運全操在自己手上。

假若他任由異氣征服了他,那三人只會有全身經脈盡裂而死的下場。

他必須把異氣反送回跋鋒寒體內,再由他輸回徐子陵處,最後讓徐子陵反贈給像魔神般可怕的和氏璧去,造成一個此來彼往的循環(huán)。

三人的經脈這時已毫無阻隔的接連起來。

寇仲此念剛起,他蓄藏在氣海內的螺旋寒勁全力涌出,迎向疾如閃電般破入他經脈內的熱能。

轟!

三人全身神經像給激雷疾電猛劈了一下般,不由同時噴血。

跋鋒寒感到寒熱交纏的螺旋勁氣倒卷而回,但今次已沒有偏寒的感覺,而是恰到好處的寒熱平衡,有種令他說不出來的舒泰,顯然已大大減弱了它的傷害性。

他本已打定不免一死,現在得此轉機,精神一振,藉著來勢,先把氣勁引往丹田,再循經脈輸進徐子陵體內去。

徐子陵本像結了冰的經脈立時和暖了少許,也就藉這些許差異,使他回覆生機,忙以意行氣,右足涌泉穴火般灼熱,貫入體內去,同時把寒流物歸原主,反注往給他兩手緊握的和氏璧去。

最後方的寇仲則不斷引發(fā)從天靈穴貫入的寒氣,盡力中和入體的熱流。

包奇異的事發(fā)生了。

和氏璧的亮度不斷劇增,亮得有如天上明月,彩芒閃耀,詭異無比。

奇怪的氣流在三人問的經脈循環(huán)不休,由冰寒分化爲寒熱交流,到寇仲體內時則化爲熱勁,且愈走愈快,到後來完全脫離了三人的控制,循環(huán)往復,沒有絲毫會停下來的跡象。

徐子陵左足的涌泉穴愈是灼熱,而寇仲的天靈穴則倍添冰寒。

在一般情況下,兩人絕難忍受這忽寒忽熱的變化,但這刻卻是覺得愈寒愈好,愈熱愈妙。

腦中諸般幻象,更是此起彼消,異景無窮。

幾個循環(huán)後,跋鋒寒體內的寒熱流已趨近平衡,強弱相持。

以跋鋒寒行遍萬里路,見多識廣,亦不明白此刻究竟發(fā)生了甚麼事。

總之由徐子陵方輸來的寒氣,進入他體內使成偏寒的寒熱流,由寇仲處反輸來時,則成偏熱的寒熱並流。

而他要做的和可以有作爲的唯一之事,就是設法以己身真氣令兩股寒熱氣流達至平衡。

由於寒熱的強弱不住變化,跋鋒寒便像個踩索子橫過高崖的耍雜技者,要施盡揮身解數,才能保持平衡,否則立是失足墮崖跌個粉身碎骨的慘局。

徐子陵此時已能再運動本身的真氣,只沒有能力截斷從和氏璧洶涌而來的龐大氣能。

幸好脈分陰陽,和氏璧的寒氣從陽脈而來,送入跋鋒寒手心去。從跋鋒寒回來那寒熱捲纏的真勁,則從陰脈回輸到璧內。

氣流的每一個循環(huán),令三人的經脈都似乎膨脹了些許。

愈轉愈快之後,忽又轉趨緩慢,如此由快變慢,由慢變快,也不知經過了多少次和多少時間。忽地三人頓感到像天崩地裂般一陣劇痛,全身經脈若爆炸開來似的,身體同時彈開。

徐子陵前僕,寇仲後跌。

跋鋒寒則整個給拋上半空,再重重跌在草地上。

三人躺在地上,只懂喘氣,一時都爬不起來。

但都知道一些極端奇妙的事情已在自己身上發(fā)生了。

跋鋒寒呻吟一聲,首先爬起來,發(fā)覺自己渾身溼透,汗珠色黑味腥,但身體卻舒泰輕鬆至極點。

睜目一看,整個天地都不同了。

山頭遠近的山林像變成另一個世界似的,不但色彩的層次和豐富度倍增,最動人處是一眼瞥去,便似能把握到每一片葉子在晨光中柔風下拂動的千姿百態(tài)。

跋鋒寒感動至渾體猛震,跪了下來,熱淚不受控制的奪眶而出。

他閉上眼睛,內外的天地立時水乳交融的渾成一體。

和煦的陽光從東方射來,投到他身上,從沒有一刻,他像目下般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生命的意義。

跋鋒寒展開內視之術,立時大吃一驚,又是一陣狂喜和不再作他求的滿足。

正如他先前所說的,他的經脈是以倍計地強化了,雖並沒有立刻功力大增,但只要再像一貫般精修勵行,必能事半功倍。

要知人力有時而窮,到了跋鋒寒這般級數的高手,想有寸進亦是難比登天,但經過剛纔的奇異改造過程,他便似由一泓水窪,變成了一個無底深潭,每個竅穴,每道經脈,都脫胎換骨地變成有無可限量發(fā)展?jié)摿Φ膶毑兀悄懿涣钏缾側缈瘛?

耳中忽傳來寇仲的聲音道:我的娘!爲何我這麼腥臭的。

跋鋒寒睜開虎目。

徐子陵和寇仲坐了起來,一個呆頭呆腦的凝望著從東方緩升的朝陽,一個則正大力聞嗅手心汗水的氣味。

寇仲以一個非常滑稽的方式,手腳並爬的來到跋鋒寒旁,訝道:老跋爲何你忽然變得更英俊了?整張老臉像會放光的,看來和氏璧最好就是拿來作潤膚的補品。

跋鋒寒以衣袖拭去臉上淚汗難分的污積,失笑道:你雖沒有死,但是否瘋了?一點都不顧風範儀態(tài)。

兩人對視一眼,同時捧腹大笑,但爲何發(fā)笑,有甚麼好笑,卻是誰都弄不清楚。

徐子陵仍呆望朝陽。

兩人來到他旁,奇道:你在看甚麼?

徐子陵籲出一口氣,喃喃道:爲何我朝太陽直瞪,都不覺得陽光刺眼?

兩人忙朝太陽瞧去,平時刺目的陽光,變得溫暖舒服,大異往常。

寇仲夢嘆般道:我的娘!太陽原來是個大火球,爲何平時總看不出來。

跋鋒寒心中一動,問道:和氏璧呢?

徐子陵苦笑著攤開雙掌,上面沾滿粉末狀的東西,只餘下補角的小塊黃金,但亦像被某種力量擠壓得變了形狀。

兩人呆瞪著他掌上的殘餘,不能相信的齊聲道:這就是和氏璧?

名傳千古的異寶竟成了粉末?

徐子陵點頭道:這東西在我手內剛纔爆成碎粉。完了!和氏璧完了!

寇仲舐舌道:我們小心點把粉末從小陵的手掌上刮下來,待會拿酒送入肚子作補身,說不定另有奇效。

跋鋒寒和徐子陵同時笑罵。

寇仲哈哈一笑,彈了起來,擺出君臨天下的姿態(tài),大喝道:誰敢說我寇仲不是真命天子,連和氏璧也和我身璽合一,我就是受命於天的寶璽,寶璽就是我,我無論用手指或腳指畫的押,都是御印,哈!

跋鋒寒回覆冷靜,長身而起道:勿要得意忘形,我們因盜璧而來的煩惱纔是剛開始。目下先要找道溪流,洗淨身上的污漬和血漬,才設法編個像樣的故事,解釋昨晚到了那裡去。總言之死口不認和氏璧是我們偷的,否則尚未成爲真正高手時,已被慈航靜齋和淨念禪院的師姑和尚亂棍打死了。

寇仲哈哈一笑道:難怪說富貴人家份外怕死,不似窮人爛命一條。來吧!愈早回城就愈不惹人懷疑,我還約了一個人和要應付王世充那隻老狐貍哩!

三人笑語聲中,沒進密林去。

第三章 東都閒情第二章 心戰(zhàn)之學第七章 和平使命第三章 草原之盟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章 死裡求生第八章 山中十日第一章 不死七幻第十二章 活的戰(zhàn)書第五章 火燒長蛇第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六章 愛恨情仇第十一章 紙上談兵章 虛實之計第十三章 還看今夜第六章 關係破裂章 兄弟情義第五章 情孽糾纏第四章 避難桃源第六章 戰(zhàn)場夜話第五章 敵友難分第五章 風虎雲龍第十章 宇文成都第七章 一指頭禪第六章 絕地逃生第十三章 大勢已去第六章 絕地逃生第五章 情敵相逢第九章 沒有破綻第四章 造謠生事第七章 路轉峰迴第五章 悲觀離合第四章 安樂慘案章 玄武門之變第五章 飲馬驛旅第十一章 追兵忽至第五章 火燒長蛇第十二章 莫不有數第十章 糾纏不休第七章 雪原克敵第九章 擊掌立誓第八章 籠中之鳥第五章 偷龍轉鳳第十一章 細說從前第六章 當街獻禮第五章 龍泉之主第四章 明偷暗搶第二章 齊王回京第三章 花萼雙輝第十一章 荒村風雲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四章 不外如是第十二章 勢不兩存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世事難料第六章 甘心作賊第三章 名樓風雲第三章 卑鄙刺殺第十一章 天作之合第六章 寶庫風雲第一章 蒲山公令第十三章 獨尊古堡第三章 遠離揚州第一章 月夜深談第六章 寶庫風雲第四章 奇兵制勝第九章 井月得主第十二章 羽翼初成第十章 背河一戰(zhàn)第七章 不死夢醒第十章 躍馬橋頭第一章 分頭出動第二章 妖女逞威第十章 潦倒街頭第十一章 驟生突變第六章 愛恨難分第十三章 命中有數第七章 唐宮風雲第七章 臨場怯戰(zhàn)第七章 惡貫滿盈第二章 迦樓羅王第一章 異地逢故第三章 大敵伺隙第一章 戰(zhàn)必攻城第九章 悔之已晚第一章 魔長道消第四章 泥足深陷第四章 不外如是第三章 正邪之戰(zhàn)第三章 友敵難分第十二章 自天而降第三章 證實內奸第七章 一指頭禪第四章 糾纏不清第十章 封門斷路第五章 雨過不晴第十一章 龍泉上京第八章 交心之談第五章 兩全其美
第三章 東都閒情第二章 心戰(zhàn)之學第七章 和平使命第三章 草原之盟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二章 悔之已晚第九章 死裡求生第八章 山中十日第一章 不死七幻第十二章 活的戰(zhàn)書第五章 火燒長蛇第十一章 撲朔迷離第六章 愛恨情仇第十一章 紙上談兵章 虛實之計第十三章 還看今夜第六章 關係破裂章 兄弟情義第五章 情孽糾纏第四章 避難桃源第六章 戰(zhàn)場夜話第五章 敵友難分第五章 風虎雲龍第十章 宇文成都第七章 一指頭禪第六章 絕地逃生第十三章 大勢已去第六章 絕地逃生第五章 情敵相逢第九章 沒有破綻第四章 造謠生事第七章 路轉峰迴第五章 悲觀離合第四章 安樂慘案章 玄武門之變第五章 飲馬驛旅第十一章 追兵忽至第五章 火燒長蛇第十二章 莫不有數第十章 糾纏不休第七章 雪原克敵第九章 擊掌立誓第八章 籠中之鳥第五章 偷龍轉鳳第十一章 細說從前第六章 當街獻禮第五章 龍泉之主第四章 明偷暗搶第二章 齊王回京第三章 花萼雙輝第十一章 荒村風雲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四章 不外如是第十二章 勢不兩存第三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世事難料第六章 甘心作賊第三章 名樓風雲第三章 卑鄙刺殺第十一章 天作之合第六章 寶庫風雲第一章 蒲山公令第十三章 獨尊古堡第三章 遠離揚州第一章 月夜深談第六章 寶庫風雲第四章 奇兵制勝第九章 井月得主第十二章 羽翼初成第十章 背河一戰(zhàn)第七章 不死夢醒第十章 躍馬橋頭第一章 分頭出動第二章 妖女逞威第十章 潦倒街頭第十一章 驟生突變第六章 愛恨難分第十三章 命中有數第七章 唐宮風雲第七章 臨場怯戰(zhàn)第七章 惡貫滿盈第二章 迦樓羅王第一章 異地逢故第三章 大敵伺隙第一章 戰(zhàn)必攻城第九章 悔之已晚第一章 魔長道消第四章 泥足深陷第四章 不外如是第三章 正邪之戰(zhàn)第三章 友敵難分第十二章 自天而降第三章 證實內奸第七章 一指頭禪第四章 糾纏不清第十章 封門斷路第五章 雨過不晴第十一章 龍泉上京第八章 交心之談第五章 兩全其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青河县| 尉犁县| 吴堡县| 廊坊市| 英吉沙县| 余庆县| 东明县| 三穗县| 略阳县| 丹凤县| 娄底市| 万山特区| 休宁县| 江源县| 延安市| 临桂县| 栖霞市| 呼伦贝尔市| 甘泉县| 崇左市| 鸡西市| 图片| 长丰县| 盐边县| 新邵县| 商丘市| 承德市| 繁昌县| 梁山县| 军事| 宜都市| 诸城市| 黄石市| 儋州市| 孟村| 弥勒县| 元朗区| 来凤县| 广灵县| 孙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