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章 打高句麗如拔釘子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唐虎賁》更多支持!張士貴瞧著面前年紀差他幾輪的人物,心中暗歎:“果然英雄出少年,陛下這是多慮了。

李世民有些擔心羅士信的年紀會成爲他統率三軍的劣勢。畢竟羅士信今年不過二十五,雖有足夠的戰功作爲依仗。但很多時候年歲資歷是衡量問題的關鍵。以往羅士信率領的都是自己一手提拔出來的心腹,自然不存在這種問題。而今他率領的卻是來至於各地同樣都有赫赫戰功的老將大將,他們要功績有功績,要資歷有資歷,萬一不服羅士信這個他們眼中的“毛頭小子”,導致將帥二心,將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這種情況在歷朝歷代數不勝數,就連氣量如江東周郎者,也因爲老將程普的不服不滿,與之鬧得幾敗國事。

爲了避免這一情況,李世民特地找到了資歷最高最老的張士貴,讓他多多配合羅士信,以防萬一。

今日將羅士信方剛抵達前線,已經憑藉猶如春風拂面般的柔和手段,得到了大衆的支持,暗歎之餘,亦是不得不服:大總管年紀輕輕,能夠取得如此戰功戰績如此成就,果然有著常人莫及的手段。

羅士信招呼的衆人往軍營走去,途中對李道宗問道:“都來齊了吧!”

羅士信領著二十一將往軍營中走去,他說的來齊了是指大唐的兵卒,大唐採用的是府兵制度。除了些許茂守長安洛陽等幾大都會的常備兵,其他府兵遍佈大唐各地。這戰事起時,府兵在各地衝折府的率領下,趕往約定的集合點。

此次羅士信授命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並不是從字面意思說只負責遼東道一塊地方,而是整個戰事都歸他總領,包括幽州這個攻打高句麗的跳板。

“還差最後一批運輸艦沒有送達!”李道宗應答著。在羅士信這個主帥抵達之前,這軍營中的大小事務都由他全權負責。緊接著他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姜將作已經傳來消息,明日一早,運輸艦便可抵達。運輸艦上有大人需要投石車,攻城車。”

羅士信點了點頭,李道宗口中的姜將作是將作大匠姜行本,乃是隋末宇文愷的親傳徒弟,精於各種工匠絕技。上至投石車攻城車,下至修橋鋪路,都是他的強項長處。

在羅士信提出的幾個條件中,其中就有調給他一個工匠團隨時聽用這一點。

姜行本正是工匠團的首領,在未出徵之前,負責戰艦的調查整備。

“我們先開個會,瞭解一下最先應對的情況。”羅士信也是雷厲風行的主,不墨跡馬虎,在抵達之後沒有做多餘的休息,直接開起了軍事會議。

二十一位大小將領。整齊的排列。

這帥帳作爲議事之所,位子寬闊光線明亮,融入二十餘人。毫不見擁擠,在右上方還斜掛著一幅巨大的皮革地圖,正是幽州遼東一代的地勢地形圖,擺放的位子正好能夠讓所有人都看得見。

羅士信先來到舊圖面前,詳細的瞧了瞧,將一把老他扯了下來,讓人送上了一幅嶄新的地圖掛了上去,道:“我親自去過遼東高句麗,那裡的地勢惡劣。情況複雜。這老舊的地圖不足以盡顯關鍵,這幅新地圖是生活在長白山的朋友用十年時間繪製的。當中又根據往來東西交易參客所掌握的些許小徑小道,繪製而成的詳細地圖。你們可以認真細察。有個大概的瞭解,回頭也可以從我這裡領取。”

李道宗、張士貴、張鎮周等大將先後圍在了地圖盤,與他們腦海中的地圖做詳細的比對,大體上一致的地圖細節上卻相差不止千里,一個個眉飛色舞,瞧得是津津有味。

這善用兵之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看圖。

從有兵法開始,便有無數用兵行家強調地形地勢的重要。面對一個從未涉足的全新地方,只能從地圖瞭解地形地勢,看的越清看的越明白,掌握的優勢也就越大。

李靖的《六軍鏡》中也彷彿強調地圖的重要,用他私下裡的話來說,一個連地圖都看不懂的人,永遠當不了將軍。就算你大字不識一個也不要緊,行軍作戰,比的不是文化,然地圖這基本的知識卻必需要看的明白。

二十餘大人都是久經戰陣的好人物,對於地圖的重要都很是瞭解,驚訝羅士信的準備充分之餘,看的也格外認真,不時還與身旁的親信做低聲的商討。

羅士信也沒有出聲打擾,而是讓他們認真的看著地圖:一個優秀的將軍,對著地圖的時候,腦中往往都會在想著戰術打法,如何調兵如何用兵,對於地圖上的地方城池如何攻打。

這一路來,他一直在看圖思考著戰術打法,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路:只是他向來習慣集合衆人之智,選擇最好的打法,而不是獨自一人當諸葛亮,將一切一人承擔。

耐心的等了足足半個時辰,羅士信見差不多了,方纔道:“高句麗的情況,相信你們再此之前也有過了解。高句麗實力不強,但是能夠讓楊堅慘敗,能夠動搖隋朝根基,可見其卻有特別之處。我們此次肩負的重擔,決計不能重蹈覆轍,要正視高句麗,正視他們難以對付的地方。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加以克服。”

李道宗頷首道:“大總管說的在理,高句麗是塊難啃的骨頭。這一戰依照我的看法是穩重求勝,先步步爲營,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不給高句麗可趁之機,然後在穩中求勝,尋找取勝的戰機。”

張士貴頷首道:“末將認同任城王的提議,末將最近仔細研究過前朝與高句麗的戰事,發現他們他們彼此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輕敵。楊堅繼承了北周政權的實力,篡位之後周邊除了突厥沒有一點像樣的威脅。輕易滅了南陳一統後,唯一的勁敵突厥也在他們的策劃下分裂,還讓突厥尊爲聖人可汗。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一個開國皇帝有楊堅這般容易的。高句麗的實力並不強,楊堅又太過風順,所以當初高句麗挑釁前朝的時候,楊堅毫不猶豫的就調集了三十萬大軍征伐。從派遣的大將也可以看出楊堅根本沒有將高句麗放在心上……”

諸將知道那一段歷史的,無不點頭贊同。

當時,隋文帝楊堅以漢王楊諒協高熲、王世積和大將周羅睺率三十萬海陸大軍攻打高句麗。楊諒固然是主帥,但三軍之衆,明顯在高熲、王世積手上,只是依照慣例以王爺掛名而已,當初平陳楊廣爲掛名主帥一樣。

高熲、王世積都是身經百戰的名將,前者是熲精明強幹,攘外安內,蕩平南陳,戰功尤爲彪炳;後者滅陳,定豫章、廬陵、潯陽也是戰無不勝。但是他們在攻打高句麗的時候卻是長驅直入,以水陸三十萬大軍齊頭並進。結果水軍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隋朝水軍一拋錨休整,讓高句麗的先遣部隊襲擊。水路統帥周羅睺先前已損兵折將,元氣大傷,讓高句麗擊潰。而高熲、王世積過於深入腹地,導致陷入日後李世民一樣的悲劇,關鍵的要塞攻克不下,大軍讓高句麗徹底拖住。因爲過於深入腹地,以致戰線拉長,糧草供應不上,直接導致三十萬大軍潰敗,九成的兵馬遺留在了高句麗土地上。

平心而論,若不是大意小覷了高句麗,以高熲、王世積的軍事水準,就算拿不下高句麗如李世民後來一樣,取得豐厚的戰果從容而退也不是難事,便是因爲以往兵力雄厚,能夠以石擊卵,大意輕敵,結果讓卵打裂了石頭。

“至於後來的楊廣數次百萬大軍伐高句麗……嘿嘿,那就是笑話!”張士貴撇了撇嘴,“他們都小覷了高句麗,或許高句麗不強,可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優勢。而且很會利用這種優勢,絕對不是小覷的對象。穩纔是對付高句麗的最好打法。”

羅士信讚歎,果然這個時期能夠排的上名號的將軍,沒有一個是庸才,他們與羅士信有著相同的看法。

高句麗與突厥的性質正好相反,打高句麗求的是快,出其不意的快,而打高句麗則求穩,一步一個腳印,不給擅於防守反擊的他們反擊的機會,然後在尋求決戰的機會。

“兩位總管說的,與我的想法不夠而合!”羅士信目光在衆人面前一掃而過道:“在我看來,這高句麗就是一根根定在木頭裡的鐵釘。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拔釘子,將釘子一根根的拔掉,便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拔不掉就容易重蹈覆轍。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拔掉這阻擋在他們面前的第一根釘子。”

羅士信話說到這裡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在了那張全新的地圖上,絕大部分的將領都看在一個點上。

羅士信走到地圖前,在遼水那一代畫了一個圈道:“遼水長城……是我們遇到的第一個釘子,能不能打出開門紅,就看我們能不能拔掉這個釘子!”

“大總管,屬下有一計,可以拔掉這釘子……”羅士信話音方落,在下首的劉仁軌率先站了出來。()

第51章 投降第45章 突厥兵至第119章 吐谷渾使者第206章 付之一炬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121章 虎口救人第38章 羅藝之死第54章 機關算盡第38章 楊萬春的底氣第47章 圖謀不軌第24章 回京途中第25章 怕得誰來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53章 論功行賞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111章 大刀闊斧第91章 乙支文德第187章 興趣相投第58章 "大仁大義"羅士信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22章 攻克青林第16章 初戰告捷第286章 埋下種子第34章 三面夾擊第10章 小人心思第114章 朔望朝參第175章 救災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47章 太天真了第93章 血戰第49章 跟老子比橫第116章 引蛇出洞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195章 情迷第41章 尉遲敬德第7章 北上進兵第199章 超級高手第221章 除惡等於行善第4章 坑了自己人第130章 權謀之鬥第32章 安撫民心第209章 更爲可怖第203章 不經意間的依賴第43章 鄭麗琬駕到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188章 屋上有人第47章 立威第56章 先是華夏子民第1章 悲劇第35章 夜街偶遇第11章 願聽大總管號令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55章 從龍之功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219章 力拔大棕熊第4章 霸王之勇第6章 破唐之策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67章 捷報傳達第39章 突厥乞降第38章 兵無戰心第153章 退兵,我不幹!第74章 贈馬第5章 石灰顯威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178章 豬一樣的指揮,神一樣的隊友第254章 風雨欲來 關鍵所在第158章 喜得助臂 漁陽落陷第278章 所見略同?第293章 力扛巨鼎第12章 步卒破營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7章 北上進兵第13章 “大功臣”王君廓第184章 有了情郎,忘了爹孃第61章 走近路第21章 放心查,大膽查第80章 換位思考 鷹神之說第34章 算無遺策第34章 說親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7章 邊兵疲弱的因由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268章 易儲之念第59章 一石數鳥第31章 白眼狼第285章 一個噴嚏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32章 爲君分憂第50章 滾第10章 羅士信戰前的要求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48章 天可汗應該是你的
第51章 投降第45章 突厥兵至第119章 吐谷渾使者第206章 付之一炬第283章 輝煌的勝利第121章 虎口救人第38章 羅藝之死第54章 機關算盡第38章 楊萬春的底氣第47章 圖謀不軌第24章 回京途中第25章 怕得誰來第185章 平陽的養胃茶第53章 論功行賞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111章 大刀闊斧第91章 乙支文德第187章 興趣相投第58章 "大仁大義"羅士信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222章 攻克青林第16章 初戰告捷第286章 埋下種子第34章 三面夾擊第10章 小人心思第114章 朔望朝參第175章 救災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47章 太天真了第93章 血戰第49章 跟老子比橫第116章 引蛇出洞第211章 登城之戰第195章 情迷第41章 尉遲敬德第7章 北上進兵第199章 超級高手第221章 除惡等於行善第4章 坑了自己人第130章 權謀之鬥第32章 安撫民心第209章 更爲可怖第203章 不經意間的依賴第43章 鄭麗琬駕到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231章 驚現神論第31章 跪獻傳國玉璽第188章 屋上有人第47章 立威第56章 先是華夏子民第1章 悲劇第35章 夜街偶遇第11章 願聽大總管號令第48章 人馬俱碎第183章 都是我羅家的人第55章 從龍之功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219章 力拔大棕熊第4章 霸王之勇第6章 破唐之策第11章 萬般謀劃皆是浮雲第67章 捷報傳達第39章 突厥乞降第38章 兵無戰心第153章 退兵,我不幹!第74章 贈馬第5章 石灰顯威第19章 誰也不能欺負我的兵第178章 豬一樣的指揮,神一樣的隊友第254章 風雨欲來 關鍵所在第158章 喜得助臂 漁陽落陷第278章 所見略同?第293章 力扛巨鼎第12章 步卒破營第270章 玩過火了第136章 暗流洶涌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7章 北上進兵第13章 “大功臣”王君廓第184章 有了情郎,忘了爹孃第61章 走近路第21章 放心查,大膽查第80章 換位思考 鷹神之說第34章 算無遺策第34章 說親第241章 鄭麗琬以身試毒第59章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第7章 邊兵疲弱的因由第123章 來至於角鬥場的勇士第268章 易儲之念第59章 一石數鳥第31章 白眼狼第285章 一個噴嚏第14章 虛中有實 實中有虛第32章 爲君分憂第50章 滾第10章 羅士信戰前的要求第99章 返回北平 秦王迎接第48章 天可汗應該是你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邮箱| 南开区| 阳原县| 茌平县| 舞阳县| 瓮安县| 屯留县| 进贤县| 海晏县| 十堰市| 泾川县| 辉南县| 乌拉特前旗| 元谋县| 安岳县| 循化| 河西区| 宜昌市| 东方市| 绵阳市| 南安市| 怀安县| 汝阳县| 密云县| 山西省| 碌曲县| 余庆县| 米林县| 清苑县| 嘉禾县| 饶河县| 紫云| 阳信县| 桐城市| 新田县| 长武县| 贵溪市| 宝兴县| 防城港市| 江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