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章 羅士信戰前的要求

: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d”並加關注,給《大唐虎賁》更多支持!

侯君集早年不學無術,以勇武自稱,後入秦王府,讓擅於識人的李世民發現了獨特之處,另眼相待,成爲地位等同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一般的人物,還特地將之介紹給李靖,讓李靖傳授他軍法韜略。侯君集在李世民麾下受到了特殊待遇,也養成了心高氣傲的性子,便是房杜二人都不在他眼內。

此次大唐陷入危機,侯君集立刻意識到這是他的機會。

唐朝風氣尚武,驍勇善戰的大將數不勝數,但是能在這危局中力挽狂瀾充當主帥有威望且深得人心的名將,卻也是數量有限:李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次之是羅士信、李世績在就是他了。

這李世績鎮守北疆,懾服草原,不能輕易妄動,可以撇去。剩下的三個名額中,羅士信肯定是負責高句麗這一路,這個毋庸置疑。

高句麗論及實力並不強悍,但是不強悍的他們卻能屢敗中原,歸根究底便是在於他們的地形險峻,氣候環境惡劣,幾乎所有城池都是依山而建,易守難攻。此次征伐,兩路對敵,高句麗的難度最大,而羅士信是衆人中唯一一個親自到過高句麗,鬧得高句麗滿城風雨從容而退的人。他較之諸人有著先天性優勢,這路是跑不了的。

這一點侯君集可以明確的判斷出來,畢竟行軍作戰一點點微末的細節都會成爲扭轉乾坤的關鍵,尤其是在李靖、羅士信、李世績這樣的統帥面前。羅士信在高句麗有著先天優勢,就沒有去吐谷渾的可能。

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於李靖,在當今的李唐能夠壓住羅士信的也只有李靖一人,李靖作爲大唐的兵部尚書,不論戰功還是威望這李唐第一將是一定的。他若是去高句麗,主帥必定是他,同樣去吐谷渾也是一般。侯君集昨日的提醒,便是存著將李靖趕去高句麗的心思。這李靖若去了高句麗,吐谷渾這路大軍的主帥就非他莫屬了。

一直以來,侯君集都覺得自己缺乏表現的機會,這一次若能率軍出征,定要打出威風,讓世人知道大唐不僅有李靖、羅士信、李世績還有他侯君集,而且他侯君集比羅士信、李世績更要出色善戰。

然而事與願違,李靖竟然被安排在了吐谷渾這一路,而他也指命爲李靖副手,協助他出戰,心中鬱悶,自是無言而表。

在龍椅上的李世民留意到了侯君集的表情,暗自搖頭嘆息:侯君集的能力,他早已察覺,在軍事上的水準,比之羅士信、李世績沒有半點的不如,很多地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然而性格上卻存著巨大的隱患,太過偏激太過驕傲,對於功利看的太重,有獨當一面的才華,卻沒有獨當一面的氣量。不如李世績持重沉穩,更不如羅士信善於用人,深得軍心將心。

羅士信沒有覺悟的時候,李世民無人比對,覺得作爲自己人的侯君集有著前途無量,不但能夠爲他開疆擴土,在年歲上不出意外還能託孤輔佐下一代。然而羅士信的意外崛起,讓李世民有了鮮明的對比,發現身爲自己人的侯君集在很多地方都比不上同樣的自己人的羅士信……

這一次任命他便猶豫過:吐谷渾、高句麗兩國,高句麗的難度更甚。將吐谷渾交給侯君集打,安排李靖、羅士信征伐高句麗。憑藉李靖智謀羅士信之智勇,定將會事半功倍。但是侯君集的性格,讓他很不放心,這征戰之事,關係國家,尤其是當前危局,更不能有半點誤差。這能力出衆,並不意味著戰無不勝。歷史上因爲性格原因,慘敗的例子數不勝數,就算是能征善戰的名將,亦不例外。也是因此,他猶豫不決,直到發現李靖的感覺與他一致,方纔決定下來。

現在見侯君集一臉懊惱的模樣,暗歎之餘也覺得如此任命確實合乎情理,吐谷渾那邊有李靖總攬要務,因無大的問題。羅士信那裡任務雖然繁重,但他智勇兼備又有長白山援兵可用,勝算還是極大的,就算一時取不得大勝,也不至於讓高句麗打敗。

羅士信見李世民任命他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負責對高句麗的軍事要務,也並沒有覺得很意外,現在在唐朝能壓住他的只有李靖一人。此次征戰除非是李世民御駕親征又或者安排李靖爲主帥,不然主帥的位置鐵定是他。

當前這個危局,李世民是不可能橫生事端御駕親征的。李靖當任主帥,羅士信也不會有多大的牴觸,作爲他的啓蒙恩師,他對李靖的能力還是極爲信服的。至於其他人,羅士信還不信有誰能在他之上。

這下了早朝,羅士信直接找到了李世民。

李世民現在可沒閒情雅緻將羅士信請到花園裡,準備酒菜邊吃邊聊,直接就在兩儀殿接見了羅士信。

“大總管身負重任,爲何不去備戰?”李世民笑著擡頭說著,手中的筆卻沒有放下,顯然這大戰即來,很多事情需要他這位皇帝處理。

“昨天想了一夜,已經想的差不多了。來找陛下是針對此次兵伐高句麗提出的點點要求?!绷_士信從不拿征戰之事,當做兒戲,對於每一個兵卒的生命都極爲重視。這也是羅士信深得兵心將心的原因所在。身爲三軍統帥,他早作一點準備,很有可能便能挽回上百條兵卒的性命。在這一點上,羅士信絕不嫌麻煩,更不馬虎大意,掉以輕心。

昨天一整夜,羅士信都在研究腦海中李世民攻伐高句麗的戰役。

李世民的用兵水準,自不用說,決定大唐一統天下的六大戰役李世民指揮了四個,其中包括虎牢之戰以三千破十萬的經典戰役,一舉擒獲了中原、河北兩大諸侯王。他親征高句麗的時候,指揮著麾下諸多精兵良將步步爲營,同樣取得了輝煌的戰績,初戰便攻下了蓋牟、卑沙,隨即又攻取了楊廣曾久攻不下的遼東,緊接著駐驊山大破十五萬高句麗兵卒,最終在安市城下,受到了安市城主頑強的阻擊,久攻不克。

論戰績這一次李世民打的並不差,唐軍在這次東征中,出動十萬兵馬六萬步騎,四萬水軍共攻拔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城,遷徙遼、蓋、巖三州戶口七萬人入山海關內。共殲敵四萬,降其大將二人,裨將及官人酋帥子弟三千五百,兵士十萬人。又獲牛馬各五萬以及大量的糧食。唐軍自身損失兩千餘數,但是戰馬因爲受不了苦寒氣候,折損十之七八。

面對惡劣的環境,李世民下令撤軍。換做任何朝代,這種戰果都是足以書寫的勝利,然而在李世民看來沒有滅了高句麗就是他的失敗,此次戰役也以失敗而記載。

針對這前車之鑑,羅士信琢磨了好一陣子,想了整整一夜,對於應付高句麗的惡劣氣候有了一定的裝備。

“這是我花了一整夜整理出來的東西,希望陛下能夠滿足!”羅士信從袖中取出一封一親筆寫的奏章。

李世民讓內侍下堂取來,接過翻開一瞧,便笑了起來:“你這字寫的還是那麼難看!”他吐槽了一句,認真瞧了下去,纔看到第一條,忍不住道:“這減少騎兵的數量?沒寫錯吧?”

現在大唐不缺馬,一個張萬歲擡起了大唐的馬政,大唐平定草原之後,每年又得草原人進貢牛羊馬等物。如今的大唐在甘肅、夏州、河套一帶的諸多養馬場共計圈養了戰馬近乎三十萬,比起巔峰時的的七十多萬匹,雖是遠遠不如,但已經足夠大唐軍事上的開銷了。

這大戰來臨,羅士信這裡不是要錢要糧要馬,而是減少自己的軍馬數量,這讓李世民大感訝異。要知道大唐的騎兵威震天下,毫不亞於草原上的騎兵。

羅士信道:“高句麗苦寒,而且他們不像草原部落一樣,沒有像樣的防禦措施。相反他們吸取我中原城池的特點,針對他們自身的地形特點加以改良,依山而建。十座高句麗的城池就有九座傍著山險,戰馬的用處不大。打高句麗戰馬足夠就行,不需要太多。太多反而會給後勤製造壓力,給我大唐帶來不必要的消耗!至於後面不要河曲馬,只要北地矮小馬也是因爲河曲馬固然力量足,速度快,但是不耐寒不耐餓,受不了在嚴酷環境下的劇烈軍事行動。反之北地馬在風霜雪雨的大草原上習慣了惡劣的環境,能夠受得了高句麗的環境?!?

李世民深深看了羅士信一眼,繼續看了下去,認真的反覆看了三遍:長長千餘字的要求,不是漫天要價,不是強他所難,而是在大唐支持的範圍內竟可能的需求一些攻打高句麗至關重要的東西。

長長的吐了口氣,李世民動容的道?!坝心氵@樣的臣子,是我李唐之幸。所有要求,一律準了……朕在長安等候大總管凱旋歸來的消息!”

羅士信昂揚道:“決不負陛下期望?。?!”

第276章 悲催的羅藝一百九十一章 李藝下獄第262章 計劃開始第13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調虎離山第202章 鎮服第207章 攻克當塗第6章 撤軍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133章 上邪 拒婚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38章 兵無戰心第28章 五行遁術第6章 撤軍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29章 花言巧語第36章 追擊神速第44章 小丑一樣第28章 認可第130章 權謀之鬥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41章 血戰安市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66章 喜得助臂第45章 請求與恐嚇第49章 斬首第62章 碾壓性的勝利第18章 以肉爲糧第18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第192章 唱雙簧第221章 除惡等於行善第5章 三方密謀第47章 立威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280章 連環突擊之術第4章 妙法應對第131章 上元燈會第39章 故人到來第36章 各有謀算第2章 遇襲第37章 給臉,不要臉第205章 奇招放火第32章 親自開路第122章 夠格嘛?第5章 三方密謀第286章 埋下種子第247章 碾壓第54章 耍什麼聰明第264章 東宮爭論第30章 再得人才第44章 除惡大英雄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49章 斬首第60章 竟是羅士信?第25章 怕得誰來第74章 贈馬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27章 平陽駕到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48章 各有進展第30章 趁勢攻城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90章 錯漏一人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193章 奇人異士第5章 我也上戰場第3章 攻城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179章 殿下選誰?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36章 開啓貞觀王朝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225章 錯綜複雜一百九十一章 李藝下獄第182章 生命的奇蹟第59章 一石數鳥第6章 薛延陀崛起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18章 女從天降第192章 唱雙簧第15章 也許是湊巧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1章 平陽產子第156章 單騎退十萬第203章 不經意間的依賴第5章 石灰顯威第15章 一匹母馬引發的血案第28章 指點薛仁貴第47章 縱慾過度第232章 語驚四座 心服口服第237章 幻覺與繼續消失第43章 分析與細節第37章 高歌一曲第3章 下套出招第33章 自作聰明第233章 力挽狂瀾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
第276章 悲催的羅藝一百九十一章 李藝下獄第262章 計劃開始第13章 萬事俱備第85章 調虎離山第202章 鎮服第207章 攻克當塗第6章 撤軍第14章 契吳山馬賊第56章 不謙虛 不稀罕第133章 上邪 拒婚第56章 想要個孩子第38章 兵無戰心第28章 五行遁術第6章 撤軍第32章 真實的蕭後第29章 花言巧語第36章 追擊神速第44章 小丑一樣第28章 認可第130章 權謀之鬥第52章 黃雀背後的獵人第41章 血戰安市第294章 以鼓破琴第33章 穩定不拖後腿的大後方亦是取勝關鍵第66章 喜得助臂第45章 請求與恐嚇第49章 斬首第62章 碾壓性的勝利第18章 以肉爲糧第18章 將羅士信給我叫來第192章 唱雙簧第221章 除惡等於行善第5章 三方密謀第47章 立威第54章 意外的發現第280章 連環突擊之術第4章 妙法應對第131章 上元燈會第39章 故人到來第36章 各有謀算第2章 遇襲第37章 給臉,不要臉第205章 奇招放火第32章 親自開路第122章 夠格嘛?第5章 三方密謀第286章 埋下種子第247章 碾壓第54章 耍什麼聰明第264章 東宮爭論第30章 再得人才第44章 除惡大英雄第173章 事事以了第49章 斬首第60章 竟是羅士信?第25章 怕得誰來第74章 贈馬第174章 黃河決堤第27章 平陽駕到第27章 出將從文成美談第48章 各有進展第30章 趁勢攻城第242章 不知怨誰恨誰第90章 錯漏一人第106章 晉升大將軍第58章 虎嘯狼無影第193章 奇人異士第5章 我也上戰場第3章 攻城第186章 偷天換日第179章 殿下選誰?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36章 開啓貞觀王朝第66章 軍人的意志第225章 錯綜複雜一百九十一章 李藝下獄第182章 生命的奇蹟第59章 一石數鳥第6章 薛延陀崛起第167章 不介意當次**第18章 女從天降第192章 唱雙簧第15章 也許是湊巧第30章 康蘇密投降第1章 平陽產子第156章 單騎退十萬第203章 不經意間的依賴第5章 石灰顯威第15章 一匹母馬引發的血案第28章 指點薛仁貴第47章 縱慾過度第232章 語驚四座 心服口服第237章 幻覺與繼續消失第43章 分析與細節第37章 高歌一曲第3章 下套出招第33章 自作聰明第233章 力挽狂瀾第198章 跳樑小醜 不值冒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拉萨市| 沅江市| 中宁县| 淳安县| 安徽省| 虞城县| 金门县| 邳州市| 全椒县| 荥阳市| 桦川县| 南澳县| 鹤壁市| 永胜县| 元氏县| 北京市| 阜城县| 松溪县| 柘城县| 晋城| 石城县| 苗栗市| 木里| 红河县| 子洲县| 鹤壁市| 宜黄县| 彰化市| 彭水| 凤冈县| 抚顺市| 建瓯市| 唐山市| 安塞县| 澜沧| 山阳县| 河北省| 沁阳市| 衡阳县| 筠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