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

“必須加快推行全城義務教育!”

政事堂內!呂大防一臉迫切道。

醫家擴建太醫局分局,醫學院免費教育,引起了全民熱捧,這讓一衆士大夫頓時顏面無光。

按照範正的義務教育的規劃,第一步則是全城義務教育,第二步則是全國義務教育,第三步則是推行全國免費義務教育,讓大宋的文治達到了頂峰。

然而如今醫家已經已經推行到免費教育這一塊了,而儒家計劃的第一步全城義務教育還沒有起步。

“呂相公莫要心急,大宋城池衆多,醫家修建醫院也足足用了三年的時間,纔將醫院佈滿整個大宋,如今全城義務教育才剛剛開始,目前只有開封一城推行,我等任道而重遠呀!”章惇鄭重道。

新黨和舊黨雖然水火不容,然而卻同是士大夫一脈,在推廣全城義務教育這一塊,新黨和舊黨的立場是一致的。

“然也,醫家船小好調頭,需要的學堂並不多,再加上醫家本身就可盈利,哪怕是免費學醫醫家依舊能夠供應!我等只能靠教育國債維持!”楊畏無奈道。

這一點來說,醫家的確要比儒家更有優勢,而且醫家各大醫院遍佈大宋諸城,就業根本不成問題。

“對了!範正承諾發行的國債可曾到位!”呂大防忽然問道。

蔡京點頭道:“第一批教育國債百萬貫的教育國債全部都被皇家銀行承銷,如今已經到了戶部之中,國子監隨用隨取。”

“好!傳令下去,國子監以大宋四京爲中心,加快推廣全城義務教育。”呂大防下令道。

當下,大宋四京中,醫家和儒家如同競賽一般,加快學院的修建,醫家和儒家開始有意識的爭奪人材!

儒家有做官的優勢,醫家有免費的優勢,二者可謂各有千秋,一時難分上下。

“啓稟官家,全城義務教育在民間大受歡迎,然而卻遇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沒有夫子!”國子監博士張雍無奈上奏道。

在海量錢財的支持下,其他三京的全城義務教育推廣的很快,然而問題也很快的呈現出來。

有了錢財的支持,全城義務教育根本不缺少學舍,也不缺少生源,唯獨在夫子這一道遇到了難題。

“沒有夫子?”趙煦不由將目光看向一旁的範正。

要知道當初範正給其父親提議在開封城推廣義務教育,可是大獲成功,根本沒有缺少夫子一說。

範正攤攤手道:“啓稟官家,當初家父推廣義務教育也曾遇到了缺少夫子一事,爲此家父就招收前來進京趕考的舉人爲夫子,如此一來,既可以讓這些舉人有了謀生之計,又可以讓這些舉人減少往返家鄉浪費的時間,在京備考?!?

百官不由一抽,難怪開封城並不缺少夫子,單單進京趕考的舉人就是天下最優秀的夫子,而且人數衆多。再加上本地的夫子,所以開封城非但不缺少夫子,而且競爭頗爲激烈。

“既然如此,其他三京何不採用開封之方?”趙煦問道。

張雍卻苦笑道:“官家有所不知,開封城之所以不缺少夫子乃是因爲很多開封城乃是天下首善之地,夫子的俸祿較高,再加上很多較遠地方的舉人不願意浪費往返的時間,這才願意留在開封擔任夫子,然而其他三京可是不是殿試之地,願意擔任夫子的考生很少?!?

呂大防皺眉道:“其他三京雖然不是殿試之地,然而卻是院試之地,根本招不來舉人難道還招不來秀才麼?”

張雍攤攤手道:“的確有秀才來三京參加院試,然而秀才都是本府之人,來往的所需的時間並不多,而且留在三京的花費頗多,根本得不償失?!?

“那他們就更需要夫子這份工作了?!闭聬櫭嫉?。

張雍點了點頭道:“的確如此,擔任夫子的確可以維持生計,然而擔任夫子同樣還需要教書育人,如此一來,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根本不利於考生備考。所以………………?!?

範正補充道:“所以他們寧願回家背靠,也不願意呆在三京擔任夫子,等待院試。”

滿朝百官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考科舉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稍有疏忽就會落後於人,如果是他們,他們恐怕也不願意擔任夫子來耽誤科舉。

“那該如何是好?”一衆士大夫皺眉道。

全城義務教育可是一衆士大夫文治的功績,如今纔剛剛開始就爆出最大的短板。

“範太丞,你可有良方?”趙煦習慣性的向範正問策道。

範正朗聲道:“想招夫子很簡單,諸位大人心中也知道此方,只是諸位大人不願意用罷了!”

“哦!竟有此事!”趙煦不解道。

一衆百官也紛紛沉默不語。

蔡卞乃是老好人,無奈道:“範太丞所說的方法,定然是招募秀才不夠,就去招募童生,童生不夠,能夠識字之人即可?!?

範正點頭道:“不錯,三京乃是我大宋重地,識字之人頗多,想要找到童生擔任夫子我想是綽綽有餘?!?

楊畏率先反對道:“此法雖然能夠招夠夫子,然而卻良莠不齊,全城教育乃是大宋百年大計,又豈能濫竽充數?!?

其他百官也紛紛點頭,這正是他們顧慮之事,如果推廣全城義務教育,那天下夫子的缺口將會更大,降低標準不過是飲鴆止渴罷了!

呂大防補充道:“這才三京推行全城義務教育就遇到了如此難題,日後將義務教育推廣到大宋諸城,甚至將義務教育推廣整個大宋,恐怕所需的夫子將會是天文數字,又豈能如此輕率的解決?!?

範正揚眉道:“這麼說,爾等是想要讓秀才和舉人來擔任夫子?”

百官被猜中心思,不由有些郝然。

在大宋四京中,開封城的夫子很多都是舉人擔任,最低也是秀才,而其他三京則是童生擔任夫子,這其中的區別實在是天差地別,自然讓其他三京不滿。

範正嘿嘿一笑道:“諸位若是想要舉人和秀才擔任夫子,也並非沒有方法,只怕諸位不敢用!”

“傳授聖人之道,推廣全民教育乃是大宋百年大計,只要能夠讓天下百姓皆受聖人之道,哪怕是邪方,老夫也照用不誤!”呂大防慷慨激昂道。在呂大防看來,推廣全民教育可是文人最大的榮耀,他作爲當朝宰相,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那就好辦了!根據朝廷記載,我朝科舉考試中,平均中舉的年齡是二十九歲,而中進士的平均年齡大約在三十四歲,也就是說,人一旦過了三十五歲,其才華和學問都已經固定了,想要再進步幾乎微乎其微。”範正正色道。

很多官員微微點頭,他們親身經歷過科舉,自然知道範正此言不假。

呂大防二十二歲就考上了進士,章惇同樣也是二十二歲就考上了進士,結果同族的侄兒章衡考上了狀元,章惇深以爲恥,拒不受敕,扔掉敕誥回家。

兩年後再次科舉考試,最終再次進士及第,開封府府試第一名,這才爲官。

蘇頌更不用說,同樣是二十二歲進士及第。

甚至能夠位列朝堂,大多都是年少中舉,否則根本爬不到如此高官。

“所以朝堂想要秀才和舉人擔任夫子,那就必須限制科舉考試的年齡,範某認爲三十五歲的年齡最佳!”範正鄭重道。

“限制科舉考試的年齡!”

百官一片譁然,任誰都知道此方一出,天下舉子定然會一片譁然,畢竟他們窮首皓經一生,就爲了科舉考試,然而如今朝堂之上,突然說不讓考了,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

“不錯!只有限制科舉考試的年齡,過了三十五歲的舉人和秀才,纔會選擇去當夫子,否則一旦走上科舉之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認命的?!惫犝龜倲偸值?。

百官再度沉默,正如範正所言,除非是心灰意冷,主動歸隱放棄科舉,科舉考試中,黑髮稚童和白髮老翁同坐一室乃是常見之事,六七十歲中進士的官員並非沒有。

“可是若是限制年齡,豈不是遺留賢才!”趙煦擔憂道。

大宋皇家並非沒有想到過限制年齡的想法,然而讓無數年歲長者參加科舉,足以讓彰顯皇家的仁慈。

“不錯!當年姜子牙年過七十,直鉤釣魚,最終引來了西伯侯姬昌的欣賞,最後老年得志成就一番大業!”楊畏傲然道。

其他官員也紛紛點頭,紛紛列舉不少年老得志的例子。

範正解釋道:“姜子牙之例乃是因爲當年並無科舉考試,如今我大宋依文治國,科舉乃是歷朝歷代選材最爲公正,如果姜子牙在我大宋,定然不會再讓如此大才流落民間。”

趙煦不由面露得意,對於大宋的科舉乃是當世最爲公正,這一點讓他也頗爲自得。

“至於其他老年得志的例子的確發生,然而目前我大宋推行官員六十歲退休,唐朝年齡最大的狀元尹樞,其中狀元之時已經七十歲,如果發生在我朝,前腳授官,後腳退休,又有何意義!”範正言辭毒辣道。

“呃!”

頓時趙煦無言以對,

其他百官也是默然,按照大宋的福利,官員六十歲退休,如果不限制官員科舉的年齡,最後還真的有可能發生範正所說的情況。

“既然是童生,那就限制在二十歲,二十歲還未考中秀才,那就讓其無需再考!”範正直接道。

“童生!”

百官嘴角一抽,如此一來,科舉考試恐怕再無出現頭髮花白的老童生了。

然而百官也無法反駁,畢竟童生顧名思義本就是年輕的學員,如果二十歲還沒有考中秀才,其日後想要中進士的機會微乎其微。

童生限制在二十歲,科舉考試限制在三十五歲,也就說只有十五年的科舉考試時間。

“只有十五年科舉考試時間,按照三年一屆,也不過五屆罷了,只有五次機會,那是不是太過於苛刻!”章惇反對道。

範正搖頭道:“我大宋科舉並非五次機會,朝中的恩科不斷,幾乎平均每三年就有兩次科舉,既然如此,那乾脆一點,每年一次科舉,十五次機會,正好和原本一個人一生能夠參加的科舉考試時間一樣,如此一來,其一生的科舉機會並未減少,哪怕是到了三十五歲還未能考上,還能有當夫子這條路可以走!不至於爲了科舉空耗一生的光陰?!?

科舉考試固然收益極大,然而落榜者的代價也是極大,很多人空耗一生,最終也不過是黃粱一夢,三十五歲之前提前止損,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一年一次科舉?”

百官不由一頓,不禁若有所思,如果直接讓天下舉人三十五歲限制科舉,定然會引起羣起激憤。

如果按照範正所言,讓天下舉人的科舉考試次數不變,定然可以平息舉子的憤怒,還能趁機解決落榜舉人的生計,順便解決全城教育缺少夫子的難題。

“可是如今已經超齡的秀才舉人又該如何安撫!”呂大防最終心動,如今最大的難題就是已經超齡的舉人,他們是損失最大的。

範正擡頭將目光投向趙煦道:“那就只有一個方法,恩科!”

“恩科!”

趙煦心中一動,知道這是最好的方法,想要讓超齡的秀才和舉人滿意,那就只有一個辦法,讓其再參加一次科舉考試,中舉者爲官,落榜者當夫子,也算是有了生計著落。

“諸位愛卿認爲此方如何?”趙煦環視百官問道。

百官的目光頓時集中在呂大防身上,如今呂大防想要推廣全城義務教育,讓秀才和舉人當夫子,此方恐怕是唯一的方法。

呂大防一咬牙道:“爲了聖人之道惠及萬民,老夫寧願做這個惡人!”

他知道哪怕是範正的邪方已經儘可能的惠及所有人,依舊會有人對此不滿,這個若是想要得到讓萬民皆受聖人之道的盛譽,那就必須當限制科舉考試年齡的惡人!

468.第468章 方臘473.第473章 滅佛?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468.第468章 方臘第59章 邪方:情詩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6章 質疑太醫令457.第457章 奸臣範正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375章 宋商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29章 新黨現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391章 母憑子貴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283章 曲劇!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76章 趙佶受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445章 猛虎宴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90章 邪方裝病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51章 遼國調和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1章 名正方邪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468.第468章 方臘473.第473章 滅佛?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66章 雁過留聲,人過留痕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468.第468章 方臘第59章 邪方:情詩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第257章 全城義務教育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26章 質疑太醫令457.第457章 奸臣範正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453.第453章 養廉銀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375章 宋商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448章 島鏈護絲路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29章 新黨現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391章 母憑子貴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283章 曲??!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76章 趙佶受傷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445章 猛虎宴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443章 西夏變法第76章 趙佶受傷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148章 勳貴的反擊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90章 邪方裝病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51章 遼國調和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28章 律法和誓言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73章 醫者自醫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1章 名正方邪第247章 無處不在的邪方第402章 西洋出???/a>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禾县| 龙山县| 磴口县| 石渠县| 九龙坡区| 克拉玛依市| 临泽县| 海晏县| 曲麻莱县| 山丹县| 马龙县| 西林县| 铁岭县| 印江| 民勤县| 措美县| 界首市| 乐东| 隆安县| 辉南县| 六枝特区| 山东省| 甘泉县| 湖南省| 全州县| 漾濞| 馆陶县| 梓潼县| 镶黄旗| 济宁市| 南华县| 东方市| 康保县| 含山县| 乐昌市| 阿拉善左旗| 洛南县| 宁安市| 孝昌县| 海丰县| 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