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7章 大勢(一)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大秦之帝國再起》更多支持!

實際上不但是秦國,華夏大地上除了漢國之外就沒有一個國家過得舒心的。或許應該這麼說,因爲大家都過得不舒心了,天下大勢的變幻也開始影響到漢國,面臨大勢全面的變動,估計是沒有一個國家能安安穩穩過自己的小日子了。

對於漢國來說南邊那邊的的意外僅僅是整個大局中比較小的一部分,最大的影響就是秦國即將面臨的劇變將可能把漢國拖進一場規模更大的戰爭之中。

始皇帝病重三年,也不曉得秦國的御醫是用了什麼法子吊命才讓嬴政堅持了那麼久?不過似乎三年已經是秦國御醫所能做到的極限,無論是趙高那邊傳來的信息,還是燕彼自行窺探到的情報,昂或是一些秦國氏族傳來的消息,率領秦國曾經一度統一天下的嬴政,這位天下間第一位皇帝,似乎是撐不了多久了。

與之歷史上的秦國不同,正版歷史上的始皇帝一直沒有正式冊立太子,其本人也是在巡視途中突然暴斃,結果趙高矯詔殺扶蘇囚蒙恬,秦國纔在一連串的變故中走向末路。

在這個版本的歷史上,始皇帝也是一直到頻繁昏厥才正式冊立扶蘇爲太子,因爲各地提前陷入混亂和割據,列國也提早相續復國,始皇帝自然也是沒有到處巡視。同時,趙高的命運軌跡也得到改變,他因爲有呂哲存在的關係雖然也和扶蘇交惡,但是並沒有被殺的擔憂,自然是不會被逼得搞東搞西。

雖然不知道正版歷史上列國有沒有勾結匈奴(實際上是有),但是以匈奴爲首的胡人確實是在差不多的時間節點南下。那麼歷史似乎只在草原胡人南下這麼一件事情上沒有得到改變?不過與之正版歷史上蒙恬能夠率領三十萬秦軍且得到足夠的物資支撐情況下相比,這個版本的蒙恬可謂是窘境多了。

大概是在前兩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八年,頭曼從陰山朝上郡方向進攻不利撤退,又在去年(公元前二一七年)從趙地方向入侵秦國,蒙恬只用不到十萬的秦軍苦苦抵擋了四個月,最後還是因爲中原方向的秦與齊、燕、趙之間的會戰提前結束,扶蘇才率軍疾援蒙恬。

中原軍團被扶蘇帶走二十萬,徐巖這個中原軍團的軍團長手頭的兵力下降到六十萬,六十萬之中的戰兵也就是二十五萬不到。在面對尚有百萬大軍的齊、燕、趙聯軍時,他選擇的是在三川郡和碭郡陣線上鞏固戰線。

事實也證明徐巖決策的正確性,因爲扶蘇率軍去支援蒙恬的長城軍團,秦國本土或是從呂哲那邊購買的物資傾斜性必然是由極力提供中原軍團改爲供應長城軍團,兵力足夠但是物資緊缺的中原軍團不再適合打野戰,他們鞏固戰線不到三個月,也就是在公元二一七年的夏季齊、燕、趙三國聯軍果然是發動了反擊。

齊、燕、趙是三國聯軍的攻擊方向正如呂哲所猜測的那樣,第一批大概六十萬聯軍是從碭郡方向進軍,他們的進攻目標是泗水郡邊境線上的第一座城池碭縣。

碭縣本來的城牆早就在公元前二二一年被始皇帝下令拆除。徐巖在構築防線的時候因爲物資奇缺也沒有再次建立城牆,只是在碭縣佈置五百秦軍作爲警戒,其結果當然就是齊、燕、趙三國聯軍輕易攻取了碭縣。

徐巖佈置的五百秦軍在完成自己點燃烽煙的使命後全軍覆沒,齊、燕、趙三國聯軍初戰告捷後選擇兵貴神速。第一時間又發兵芒縣並再一次輕易攻取,隨後狂喜當中的聯軍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慄縣又一次不費吹灰之力攻佔下來。

十天之內連續攻取三縣,齊、燕、趙三國聯軍在沒有遭遇秦軍像樣抵抗的時候懵了,而這個時候新成立不久的漢國搞了一處誰也不是那麼看得懂的事情。那就是五萬漢軍借道魏韓疆土開進了相縣。

這個時候漢軍將軍隊部署在戰場附近是想幹什麼?而似乎統率漢軍前來的是漢國的一等男爵季布,也就是漢國北部軍團的新一任軍團長。

齊、燕、趙三國聯軍針對秦國的攻城掠地太過容易了,本身心裡就有點犯虛。且攻取的縣城似乎也被秦國堅清壁野,一切的一切看上去好像是有什麼陰謀,在這時季布這個在漢國身份地位能排進前十的人又統率軍隊逼近,由不得他們不疑神疑鬼。

在慎會獵中被俘虜事後又被贖回去的田榮給出了兩個建議,其一是派出使者前去相縣問清楚漢軍的來意,其二自然是不管秦軍有什麼陰謀不能停止進軍的腳步。

說實話,季布率軍來到相縣是緊急得到來自呂哲的命令,概因這個時候的秦軍還沒有佈置好軍隊,一些軍隊的調動和物資上的準備都處於被動階段,那麼來勢洶洶的齊、燕、趙三國聯軍極可能在中原軍團沒來得及調動完畢的情況下直接攻下碭郡的首府睢陽,這個是漢國絕對不樂意看見的。

呂哲統治下的漢國爲什麼要販售物資給予交戰雙方?還不是要爭取時間的同時讓秦與齊、燕、趙在物資不被困擾的前提下拼得血流成河。前一次秦與齊、燕、趙的陳郡會戰停止得太過突然,完全就,沒有達到漢國預期的目標,這一次好不容易齊、燕、趙三國主動奮發而起,必須全力抵抗的秦這一邊卻脫節了,這怎麼能行!

那個時候的呂哲還是太高估自己了,以爲會獵之上打出來的威嚴會嚇住齊、燕、趙……似乎措詞出現錯誤?齊與燕確實是被當時的呂哲軍現在的漢軍嚇住了,但是並沒有到漢軍一出現他們就尿褲子的地步,且齊、燕、趙三國投入那麼大人力物力怎麼可能會季布率軍一露臉就嚇得齊、燕、趙停下繼續進軍的腳步?

齊、燕、趙三國聯軍派出使者又留下十五萬部隊恐防不測,其餘部隊也沒分兵就直撲睢縣,這一次他們遭遇到了來自秦軍的抵抗。

季布眼見沒有成功阻嚇齊、燕、趙三國聯軍停步不前並沒什麼不滿意,齊、燕、趙不是被嚇得在兵力緊缺的時候還留下十五萬嗎?那一刻不但是季布,所有漢軍將士的虛榮心都得到極大的滿足,畢竟那是齊、燕、趙認爲只有三個士卒才能抵上一名漢軍的戰力。

齊王派來的使者問季布爲什麼要率軍靠近戰區,季布當然不能直愣愣說是來嚇人爲秦軍爭取時間或拖住部分聯軍部隊的。季布給出的答案是,漢軍是受到魏王與韓王的共同邀請,來確保齊國、燕國、趙國與秦國的戰事不會像上次一樣在魏國和韓國的土地上重演。

齊國使者一聽季布的回答立刻就是一陣尷尬,上一次他們交戰的土地是在魏韓國土之內,說實話確實是一件非常踐踏他國尊嚴的事情。上一次他們敢在魏韓的國土上交戰,其實也是不怎麼把呂哲看在眼裡,更是無視了魏國和韓國的感受。

自那次會獵被揍得滿地找牙之後,齊、燕、趙三國倒是敢一如既往的蔑視魏韓,但是是怎麼也不敢再輕視呂哲(漢國)。今次聯軍選擇的進軍路線是離魏韓國土近一些,可是早就提前嚴令聯軍將士不得踏入魏韓的地界。

雖然很清楚事情不是那麼簡單,可季布給出的理由無可挑剔,齊國使者也只能灰溜溜的回去稟告,至於奉勸漢軍之類的事情一點都沒幹,畢竟漢軍是離戰區近,但駐紮地點是魏韓國土,他們有什麼理由讓漢軍離開?如此一來,聯軍留下十五萬部隊保證不出意外也就無可避免。

四十五萬聯軍自然也不可能是同一時間抵達碭郡首府睢縣的戰場,與之睢縣秦軍最先爆發交戰的是田橫的前軍,五萬齊軍是在睢縣十里之外的睢水遭遇三萬秦軍,雙方普一發現對方都是毫不猶豫就發動進攻,總共八萬將士一直是廝殺到臧荼帶著燕軍逼近才由秦軍率先脫離戰場得到終止。

在臧荼帶著燕軍終於抵達戰場之後,他看到的是屍橫遍野的河灘,找到田橫一問又有點傻了眼。原來五萬齊軍對上蘇角帶領的三萬秦軍被打得無比悽慘,田橫本人若不是見機得快也差點被蘇角幹得挺屍。

首次遭遇到秦軍攔截,田橫率領的齊軍前鋒在秦軍撤退後一點人頭,原本的五萬士卒之剩下二萬不到,事後收拾戰場倒是能點算數傷亡數字,那就是幹掉三千餘秦軍,己方戰死一萬二千餘人、輕重傷七千餘人、其餘則是失蹤。

根據田橫的描述,秦軍作戰兇悍的程度遠超秦一統時期,經常是秦軍哪怕快死了只要有一把力氣就絕對會拖住一個人陪葬,齊軍的士卒根本就不適應這樣的戰鬥,結果雙方的戰損比就是臧荼看見的結果了。

田橫遭遇蘇角的截擊只是第一起,在之後各個方向也都出現秦軍的身影,分佈到三十里左右範圍的齊、燕、趙三國聯軍處處遇敵,之前的主動一去不返,到了那個當口也才意識到少了防備漢軍可能發生突然襲擊的那十五萬部隊,他們竟是發現軍隊不夠用了!

第九十七 特立獨行第428章 難題第357章 定論(下)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9章 隔牆有耳第451章 小心無大錯第460章 無奈啊(上)第32章 箇中曲折第九十七 特立獨行第701章 戰匈奴(五)第747章 後方第958章 烏孫將亂第808章 打一架吧!第887章 預料中的反彈第21章 爲將之資第660章 伸手可及的夢想(上)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96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705章 戰匈奴(九)第673章 最後的機會(四)第1031章 軍方的憂慮第245章 攻敵於心第81章 ‘呵’的意思第447章 蠢貨(下)第928章 不懷好意第26章 就差一點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296章 作孽第504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67章 態度不明第964章 即將踏出的第一步第699章 戰匈奴(三)第134章 心態問題第44章 江山北望第825章 緊鑼密鼓第867章 事情的嚴重性第873章 使節團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60章 下位者鄙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39章 第一次(上)第312章 名聲?呵!第233章 都在等待第119章 天賜良機第735章 被更改的劇本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199章 中原軍團第1028章 信心的底蘊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381章 楚使(下)第315章 變局(中)第888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217章 呂哲的應對第610章 什麼叫震撼(下)第539章 教你打戰(上)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570章 平淡而真實第683章 餘音(四)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300章 丹陽攻防(上)第585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上)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01章 丹陽攻防(下)第401章 百家?(下)第869章 緩口氣第471章 都是些什麼玩意第851章 錯誤的驚覺?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第301章 丹陽攻防(下)第171章 大大不妙第791章 可以說粗話嗎?第675章 最後的機會(六)第296章 作孽第192章 逼到牆角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456章 三個故事第1080章 黑頭髮和黑眼睛第119章 娶公主?做夢!第5章 原來如此第132章 天命在我第853章 好時代也是壞時代第1059章 瞎說什麼大實話!第552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語出驚人第331章 大事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546章 怎麼就沒必要!第647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三)
第九十七 特立獨行第428章 難題第357章 定論(下)第981章 帝國的態度第49章 隔牆有耳第451章 小心無大錯第460章 無奈啊(上)第32章 箇中曲折第九十七 特立獨行第701章 戰匈奴(五)第747章 後方第958章 烏孫將亂第808章 打一架吧!第887章 預料中的反彈第21章 爲將之資第660章 伸手可及的夢想(上)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439章 攪局者(下)第796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1094章 小夥伴們第705章 戰匈奴(九)第673章 最後的機會(四)第1031章 軍方的憂慮第245章 攻敵於心第81章 ‘呵’的意思第447章 蠢貨(下)第928章 不懷好意第26章 就差一點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651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六)第296章 作孽第504章 說不清道不明第271章 秦人?楚人?第67章 態度不明第964章 即將踏出的第一步第699章 戰匈奴(三)第134章 心態問題第44章 江山北望第825章 緊鑼密鼓第867章 事情的嚴重性第873章 使節團第857章 善始善終第467章 鐵器時代第60章 下位者鄙第750章 尷尬之舉第739章 第一次(上)第312章 名聲?呵!第233章 都在等待第119章 天賜良機第735章 被更改的劇本第770章 必要的血腥第199章 中原軍團第1028章 信心的底蘊第609章 戰匈奴(十三)第937章 啥?都是炎黃苗裔?第381章 楚使(下)第315章 變局(中)第888章 性格決定命運第217章 呂哲的應對第610章 什麼叫震撼(下)第539章 教你打戰(上)第107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第107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第570章 平淡而真實第683章 餘音(四)第943章 立身,立志第300章 丹陽攻防(上)第585章 超乎想像的複雜(上)第665章 當猜測成爲事實第301章 丹陽攻防(下)第401章 百家?(下)第869章 緩口氣第471章 都是些什麼玩意第851章 錯誤的驚覺?第594章 都挺不住了第301章 丹陽攻防(下)第171章 大大不妙第791章 可以說粗話嗎?第675章 最後的機會(六)第296章 作孽第192章 逼到牆角第795章 航海時代第147章 未雨綢繆第762章 關於宗教和信仰第294章 巨盜與嘆息第456章 三個故事第1080章 黑頭髮和黑眼睛第119章 娶公主?做夢!第5章 原來如此第132章 天命在我第853章 好時代也是壞時代第1059章 瞎說什麼大實話!第552章 討價還價第51章 語出驚人第331章 大事第541章 教你打戰(下)第118章 安得猛士第505章 繞不過的坎第546章 怎麼就沒必要!第647章 歡迎來到新時代(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东乡| 昆明市| 平陆县| 介休市| 淄博市| 宜兰市| 兴安县| 克什克腾旗| 太康县| 海林市| 铅山县| 施甸县| 道真| 霍州市| 汉源县| 平泉县| 义马市| 五指山市| 旬阳县| 读书| 井陉县| 桃园市| 旬阳县| 中江县| 武宁县| 政和县| 剑川县| 周口市| 全南县| 常州市| 昌平区| 和政县| 名山县| 南漳县| 方正县| 太原市| 岳池县| 和静县| 额尔古纳市|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