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1章 解脫有三

全體提升一個小境界,雖說有衆(zhòng)人都積累已久的因素,但這個難度可非同一般,這份人情大了去了。

陳履安和雲軼奇在得知後也是大出意料之外,十分驚喜,親自找到了樹大師表示感謝,大師只說這是紫金鉢盂帶來的福緣。

口頭道謝是遠遠不夠的,如此厚意只能日後再報了。

樹大師送了這樣一份大禮,陳履安和雲軼奇作爲師門長輩,也不能吝嗇了,正好大家需要穩(wěn)固提升起來的修爲,說好三天之後出發(fā)前往廣濟寺,於是在這段時間內分頭指點弟子們修煉。

陳履安重點關注了華瀾庭,他把華瀾庭和風清雋叫到一起單獨進行了指點。

雲軼奇和風火倫作爲華瀾庭的授業(yè)師父,想起他在和黃奕的對戰(zhàn)中面對的危險更是後怕不已,兩人商量後,決定由雲軼奇出材料、風火倫出力氣,爲華瀾庭打造一件防身利器。

三天的時間一晃兒就過去了,出發(fā)前一天的晚上,萬象門弟子按照佛道雙修的陳履安的吩咐集中在了一起,繼續(xù)聆聽樹大師講授佛教有關的知識。

藝不壓身,兼聽則明,向活佛請教的機會並不是很多。

樹大師今晚解答的是關於學佛的一些疑惑,他沒有講自己的體會,而是用了神域佛門中一位高僧大德宗翎法師開示衆(zhòng)生時的內容。

這位宗翎法師曾是一位將軍,同時佛學深湛,後來才遁入空門,年輕時曾有一句名言:

上馬殺敵!下馬學佛!

宗翎法師認爲:學佛是一件很有邏輯的事情。

法師說人們禮佛的動機多種多樣,有人聽說信佛能治病,有人聽說佛很厲害,可以保佑自己升官發(fā)財,有的在寺院感受到了久違的平安喜樂,有的說看了一句心靈雞湯佛語很有感悟,還有的只是因爲他想靜靜。

但是當人們的需求短期內沒有滿足,或是遇到其他心靈替代品,很多人就放棄了。

法師認爲正確的動機,是建立在正確的邏輯和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比較世俗中貪官污吏的三觀和佛教的三觀,會發(fā)現二者都很理性,邏輯過程的本質都是要“離苦得樂”。

唯一的不同,是它們所基於的世界觀不同——佛教認爲有輪迴,而世俗之人認爲沒有。

每個人都可能是“貪官污吏”,因爲人的慾望無限。

一個痛恨貪官的普通人,如果有一天也坐上同樣的高位,面對同樣的誘惑,大概率事件是他也會成爲貪官。

有意思的是,貪污腐化常被犯事者歸結於外在的制度,他們認爲自己是沒有問題的。

如果“向內求”,根源不在制度,在自身的世界觀。

表面看,有些人不信佛或沒有信仰是因爲怕自由被限制,再往深處探究,是不相信有因果,覺得任性而爲不會有“惡報”,持戒行善不會有“善報”。

法師在講法時開玩笑說,每個人在被打昏失憶後都是智者,因爲他們一醒來就會接連問出人生三大命題:我是誰?我在什麼地方?我爲什麼會在這裡?。

如果是大夫,三個問題的答案:你是胎兒;你在子宮裡;因爲避孕失敗。

而法師的答案是:你是凡夫;你在輪迴;因爲業(yè)力。

如果不相信輪迴的存在並決心出離,抄經只是練字,打坐只是靜靜,吃素只是減肥。

如果輪迴因果不存在,宗翎法師說自己絕對率先退出佛教,堅決選擇“做混蛋,愛生活”。

法師說佛教是宗教中最複雜的。經論浩如煙海不說,而且理論高深莫測。乍一接觸,有種鋪天蓋地、無處下手的感覺,佛經都讀不完,讀完了也搞不明白,搞明白了也不知道怎麼實修,實修了也沒人能指導,不知道對錯。

更心累的是,佛教理論的思辨性非常強,基本上每個觀點都會自行提供兩種以上的視角,說法可能有一二三四五,而且相互還不矛盾。

這其實不難理解。比如你做了一個吃蘋果的夢,在夢中覺得蘋果是真的,醒來又覺得蘋果根本不存在,所以蘋果“有”也對,沒有是“空”也行,就看從哪個角度了。

再比如,什麼是推動世界運行的根本力量?佛教認爲是一個叫“業(yè)力”的東東。而業(yè)力在運行的時候遵從因果的法則。

簡單地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碰到啥稀奇古怪的現象,一句“業(yè)力使然”,咣噹就把你的嘴堵上了。

業(yè)力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與某些宗教不同,佛陀不是造物主,也不認爲自己是“萬能”的,所以世間的苦難賴不到佛的頭上。

佛教認爲,宇宙中有無數的世界,但凡夫的世界大體可以劃分爲“六道”。一般衆(zhòng)生死了,會根據業(yè)力投生到其中的某一道,只要還沒修行到一定程度得到解脫,都會在“六道”之中來回轉悠,即所謂“輪迴”。

宗翎法師發(fā)現佛教認爲大多數普通人由於“隔陰之迷”,是無法記起前世的,但還是有個別人由於特殊的業(yè)力能夠記起前世。就好像大多數人無法記起三歲之前的事情,但還是有個別人能夠記起。

他研究了大量案例,結論是輪迴存在的機率遠大於不存在。也就是說,佛教“輪迴說”中的一部分內容有較大的機率可以被證真,而另外的部分並不能被證僞。

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之一就是“緣起性空”。

簡單說就是:世間上沒有能夠不依附於其他條件獨立存在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因此,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從物質到精神,從空間到時間,都是如此。

世俗觀點認爲:物質真實存在,時空都是實有的。物質獨立存在,與人的認知無關。

而佛教與這兩大世俗觀點的立場完全不同。

一輛馬車明明停在那裡,佛說那是“空”的。

繼續(xù)分析下去,發(fā)現馬車由馬、車廂、軲轆、車轅、座子等等通過設計和加工組裝而成,只有當這些“因緣”全部聚合在一起時,纔在瞬間出現了一個名爲“馬車”的東西,所以說是“緣起”所成。

通常人們會執(zhí)著認爲在一輛馬車的使用週期內,確定存在著“這輛車”。但從緣起性空的角度來說,真實的場景是:

組裝前,那還只是部件一二三四五……不存在“這輛車”。

組裝後,在第一個剎那,由於各種緣起聚合形成了“新車”;第二個剎那,部分緣起變化,產生了“半新不舊車”;第三個剎那,變爲“舊車”;然後變爲“散架廢舊車”。

並不存在“這輛車”。

馬車被廢棄後,會分解爲部件六七八九十…….於是也不存在“這輛車”。

如果繼續(xù)分拆到肉眼不可見的塵埃層面,你會發(fā)現車早就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個生滅無常的“極微”粒子。

極微粒子如同跳動的琴絃,而萬物只不過是琴絃彈奏出的音樂。

弦以不同頻率震動,就讓人們產生一種錯覺——存在各種極微粒子,而這些並非實有的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們不斷地產生,又不斷地湮滅,在我們眼前呈現了五彩斑斕的世界,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幻化的遊戲。

空間和物質是“虛幻不實”的,時間也是一樣,時間只是一種錯覺。用佛教的話說,時間是妄想所成,本無自性。

時間的本質並非像很多人認爲的那樣是實有和延續(xù)的,否則一個人根本不可能預見未來的事情,也不會有那麼多解釋不了的靈異事件發(fā)生。

目前一些自然研究的觀點,已經與佛教的宇宙觀漸漸殊途同歸。

普遍的觀點是論我們是否觀察,誰去觀察,外部都真實存在著獨立的“客觀世界”,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轉變。

但是佛教認爲,諸法因緣生,觀察者的業(yè)力也是其中一個條件(緣起),即每個衆(zhòng)生眼中的世界可以是不同的,並不存在所謂“客觀世界”。

例如,色盲看到的紅色可能是灰色,瘋子眼中的朋友腦袋就是個西瓜,狗覺得屎比其他什麼都香。

人們“看”到的,只是集成了外界波動、眼睛、神經、業(yè)力、妄念等諸種“緣起”,最終在心中形成的一個影像而已。

只有當觀察者及其觀察方式確定之後,他眼中的景象纔會確定。

佛教認爲,衆(zhòng)生在輪迴之中不可避免會遭受各種痛苦,尤其是惡道的衆(zhòng)生,其痛苦之深重是難以想象的。佛教認爲通過修行可獲得三個層次的解脫。

首先是終極解脫。

因爲那些痛苦和問題並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在一些條件(緣起)滿足下顯現出來的一場夢,其本質是“性空”的,連所謂的“我”也並非實有。那麼,只要通過深度禪定等手段把顯現夢境的緣起切斷,“苦”也就徹底消失了,從而得到解脫。

也就是說,佛教的解脫並不是解決了任何問題,而是最終發(fā)現原來根本沒有問題,如同從夢中醒來,發(fā)現原來夢裡的老虎根本不存在,夢裡的我也不存在。所謂“開悟”,如是而已。

與很多宗教必須等到死後才能“昇天”驗證不同,理論上佛教的最高境界,現生就可以通過實踐親身證得。

其次是中級解脫。

佛教修行者都希望現生就獲得究竟的空性成就,但畢竟每個人的根器不同,大多數人終其一生也未能實現,那麼只好退而求其次——求生淨土。

所謂淨土是指在六道輪迴之外,有一些更高級的生命居住的更高級的世界。

通過發(fā)願、祈禱、唸誦、禪修等修持方法,與這些高級世界、高級生命相感應,就可能在臨終的時候去往這些淨土,暫時離開“輪迴大糞坑”,在這些環(huán)境好、壽命長的高級世界裡進一步修行,朝著終極解脫的目標邁進。等修到一定程度,再重回“糞坑”救人。

宇宙中有很多淨土,但最爲出名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據說是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主持的“快樂大本營”。

第三是低級層次的解脫。

如果連淨土都不想去或去不了,那佛教還有最後一招:積善行德,在輪迴裡過點好日子吧,這就是所謂的人天善果。

其實談不上是真正的成就。夢是沒有醒來(開悟),但做個好夢總比噩夢強不是?

那麼,這些修行上的成就能否驗證呢?

很遺憾,雖然佛教理論本身不像某些宗教那麼漏洞百出,可以說是比較圓融的,但理論終究只是理論,最終修行者如果和普通人沒有任何區(qū)別,那雖然不能將佛教證僞,但也很難證真。

法師研究了佛教各層次成就後的特徵,答案是:很難全面驗證。

原因很簡單,因爲以修心爲主,開悟的高僧“看山不是山”的空性境界基本無法直接驗證,而往生淨土或是天道的人死後也不會回來報告。

基本上只有修行的一些附帶品可以直接驗證,比如修行人顯示的神通、瑞相等等。這就很多了。

“子不語怪力亂神”,其實法師個人對這些超自然現象沒什麼特別的執(zhí)著,反而很喜歡禪宗祖師的話:“擔水砍柴,皆是神通”。

見得多了,發(fā)現其中部分現象不但佛教有,其他宗教也有,至少是從事實層面部分驗證了佛教說的修行成就可能是存在的。

佛教的理論和修行體系非常廣大和複雜,不同教派之間觀點也有一些差異。法師認爲佛教的部分觀點可以被事實驗證,而其他觀點則很難被證僞,其理論本身也沒有明顯的邏輯漏洞,甚至提供了很多觀察事物的獨特視角。

正說到興處,棲霞寺的護寺法陣突然發(fā)出刺耳的警報鳴響。

這是,敵襲!

第142章 金絲鐵線第49章 冰毒花開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275章 雲端下載第35章 雪夜論道第239章 阿肯部族第299章 阿賴耶識第401章 動靜之機第136章 步步爲贏第170章 境由心造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302章 不吐象牙第123章 戰(zhàn)而勝之第358章 百變千幻第306章 四大奇書第422章 魔力粉晶第323章 先手爲強第293章 八支鐵軍第349章 鵬怒而飛第332章 庭前明鏡第58章 如煙往事第362章 樂空雙運第228章 身世秘聞第160章 算法爲王第116章 燈籠精靈第343章 對牛談情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90章 一半稱心第351章 天災人禍第172章 財運亨通第180章 茅臺瑜伽第22章 升堂入室第360章 命之運動第128章 回頭反殺第255章 大穿送術第115章 山路十八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10章 至道詩會第360章 命之運動第120章 山精鬼魅第316章 死磕大能第304章 刻舟求劍第296章 四道劍陣第283章 大明康熙第125章 牛波一啊第387章 回馬一槍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99章 紅塵後事第125章 牛波一啊第82章 遊魂九針第81章 自在獨行第409章 邂逅故人第357章 兵行險著第243章 化煞爲用第220章 翡冷翠島第85章 皇子代子第423章 有驚有險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14章 疊水風波第216章 先走一步第221章 青天白水第212章 不用找了第53章 天地人魂第256章 二十八宿第404章 折戟沉沙第280章 照夜踏血第161章 以假亂真第246章 胡說八道第54章 擠不擠啊第278章 請動大妖第11章 中秋武會第115章 山路十八第304章 刻舟求劍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346章 肉票萬安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349章 鵬怒而飛第150章 錢途無量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40章 北方魔尊第41章 陣內異變第406章 勇退強敵第130章 夜寒似水第51章 妙不可言第282章 公開密談第135章 聊一聊天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419章 觀電影法第330章 迴歸仙洲第287章 一場賭局第149章 鐵血少年第187章 袖手旁觀第163章 參同對偶第424章 八門金鎖第95章 都不知情
第142章 金絲鐵線第49章 冰毒花開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275章 雲端下載第35章 雪夜論道第239章 阿肯部族第299章 阿賴耶識第401章 動靜之機第136章 步步爲贏第170章 境由心造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302章 不吐象牙第123章 戰(zhàn)而勝之第358章 百變千幻第306章 四大奇書第422章 魔力粉晶第323章 先手爲強第293章 八支鐵軍第349章 鵬怒而飛第332章 庭前明鏡第58章 如煙往事第362章 樂空雙運第228章 身世秘聞第160章 算法爲王第116章 燈籠精靈第343章 對牛談情第305章 曼陀羅葉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58章 如煙往事第290章 一半稱心第351章 天災人禍第172章 財運亨通第180章 茅臺瑜伽第22章 升堂入室第360章 命之運動第128章 回頭反殺第255章 大穿送術第115章 山路十八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10章 至道詩會第360章 命之運動第120章 山精鬼魅第316章 死磕大能第304章 刻舟求劍第296章 四道劍陣第283章 大明康熙第125章 牛波一啊第387章 回馬一槍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99章 紅塵後事第125章 牛波一啊第82章 遊魂九針第81章 自在獨行第409章 邂逅故人第357章 兵行險著第243章 化煞爲用第220章 翡冷翠島第85章 皇子代子第423章 有驚有險第266章 變與不變第14章 疊水風波第216章 先走一步第221章 青天白水第212章 不用找了第53章 天地人魂第256章 二十八宿第404章 折戟沉沙第280章 照夜踏血第161章 以假亂真第246章 胡說八道第54章 擠不擠啊第278章 請動大妖第11章 中秋武會第115章 山路十八第304章 刻舟求劍第245章 意思意思第157章 暗中較勁第346章 肉票萬安第148章 海棠涼茶第349章 鵬怒而飛第150章 錢途無量第248章 腦域奇景第40章 北方魔尊第41章 陣內異變第406章 勇退強敵第130章 夜寒似水第51章 妙不可言第282章 公開密談第135章 聊一聊天第90章 暗流涌動第372章 合作克敵第419章 觀電影法第330章 迴歸仙洲第287章 一場賭局第149章 鐵血少年第187章 袖手旁觀第163章 參同對偶第424章 八門金鎖第95章 都不知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托克逊县| 南川市| 芮城县| 宁城县| 色达县| 乌海市| 许昌市| 大洼县| 辽阳市| 丰都县| 区。| 封丘县| 宝鸡市| 霍城县| 磐安县| 新干县| 蕉岭县| 揭西县| 秦皇岛市| 台东县| 阜城县| 兴海县| 峨眉山市| 明溪县| 迁西县| 浏阳市| 阿巴嘎旗| 朝阳区| 珠海市| 将乐县| 宁海县| 富顺县| 泰州市| 囊谦县| 北京市| 万全县| 和平区| 诏安县| 陵水| 罗江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