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12章 不上不下

第612章 不上不下

大明官員(特指文官)明面上具有九品十八級,還有個無品級的不入流,但正經(jīng)文官區(qū)間基本上就是七品到二品。

七品以下都是雜官,二品以上都是加官虛銜,不在常規(guī)文官體系之內。

所以一般做到二品尚書就能稱位極人臣了,內閣大學士也要先掛個虛銜尚書來確定基本政治待遇,然後才能套上宮保銜。

在二到七這個區(qū)間裡,拋開翰林光環(huán)加成不說,秦德威目前的正五品就是個中間層,而三品以上才能被稱爲高官。

至於如何從五品中層變成三品大員,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難點不在於四升三,而在於五升四。

四品升三品相對不算難,但五品升四品纔是最難的,尤其是對秦德威這樣的詞臣來說。

如果打開大明的官職表仔細看,就能發(fā)現(xiàn)五品的位置非常多,從朝廷到地方各種各樣的五品。

大學士、翰林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左右庶子、六部郎中、六部員外郎、府同知、光祿少卿、大理寺丞、按察僉事等等,都是正五品或者從五品。

然後三品官職也不遑多讓,同樣豐富多彩,而且很多都是不限名額的。

虛虛實實的侍郎是三品,大部分副都御史巡撫是三品,還有大理寺、太常寺、通政司、光祿寺、太僕寺等衙門主官也是正三品或者從三品。

但是再看夾在三和五中間的四品,就會發(fā)現(xiàn),位置瞬間變少了很多,比三品和五品兩個檔次都要少。

整個京城,不包括外放的右僉都御史,可能一共就只有十來個正四品官職,其中只有一個是詞臣。

而且更稀缺的是,京城裡的從四品只有國子監(jiān)祭酒這麼一個位置,也算半個詞臣。

看到這裡應該都能明白了,五品升四品是一個什麼概念,多少官員就尷尬的卡在了五品。

再想想六部架構就更能明白,中層是五品郎中,再往上就是三品侍郎,獨獨沒有四品官職。

所以在大明官場裡,四品對官員而言並不是承上啓下,而是不上不下。

於是秦德威這個五升四的問題,在加上秦德威本身的特殊性,就真難住了嘉靖皇帝,乾脆放權推給了廷議。

如果不是秦德威,本也不會這麼麻煩,打發(fā)到外地當四品知府就可以過渡了。

但秦德威這樣的狀元是清流中的清流,怎麼能當知府去呢,再說他才二十歲。

吏部尚書許瓚感覺,這可能是自己掌管銓政以來,所遇到的最棘手的人事問題!

嘉靖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許天官來到東朝房,主持今日的廷議,此時參加廷議的大臣基本都已經(jīng)到場。

參加人員還是老規(guī)矩,三品以上大臣、科道的掌科掌道,以及衙門主官,內閣與詞臣迴避。

廷議內容肯定不只是一件事情,許天官作爲主持人需要控場。

他正在琢磨,應該把秦德威五升四問題放在最前面討論,還是放到最後面討論,反正各有利弊吧。

不經(jīng)意間,許天官眼角餘光掃過東朝房的角落,瞥見了一道年輕的身影,安靜乖巧的隱藏在人羣最深處。

“你怎的在這裡?”許天官疑惑的問。

那人反問道:“在下爲何不能在這裡?”

許天官忍不住喝道:“秦德威!這裡是外朝廷議,不是你撒野的地方!未聞詞臣列席廷議的道理!”

詞臣和外朝真的是兩回事,詞臣和內閣都是圍繞皇帝轉的秘書班子,外朝是正式國家機構,是兩套不同運轉體系。

秦德威“嘿嘿嘿”的笑了幾聲後,開口說:“那個,冢宰且先息怒,請聽我解釋!

在下還兼著個鴻臚寺少卿提督四夷館,去年朝會時,還曾被人當成禮部序列官員來著!”

許尚書也是縱橫朝堂四十年的老手了,立刻就反駁道:“那你既不是三品以上,亦不是科道官,仍然沒資格列席!”

秦德威也繼續(xù)解釋說:“鴻臚寺雖然只是個五品衙門,但主官也應該列席。

不過鴻臚寺正卿樊大人恰好今天生了病,便委託在下代替列席,所以在下就不得不來了。”

衆(zhòng)人無語,這樊大人應該是被迫生病的吧?也不知被秦德威抓住了什麼把柄。

許天官只感覺頭疼,又道:“今日廷議,還要議論你的升遷之事,你覺得你不用迴避?”

秦德威很善解人意的說:“你們說你們的,我就聽聽而已啊。再說了,也沒有當事人必須迴避的規(guī)定吧?

當初廷推冢宰您做吏部尚書那次,冢宰您當時身爲戶部尚書,也在現(xiàn)場,並沒有迴避啊?!?

許尚書扭頭不管了,踏馬的肯定說不過你秦德威,你愛怎麼就怎麼吧!

你自己好意思站在這裡,聽著別人對你品頭論足就行!

然後賭氣的許尚書直接開場說:“今日第一件事,皇上前日下詔到吏部,曰右庶子兼侍讀學士秦德威修書有功,命我等議論秦德威升遷之事!”

一時間並沒有人暢所欲言,只有左都御史霍韜敢開口道:“秦德威年資尚淺,升爲從四品即可,不必到正四品了?!?

衆(zhòng)人乍然聽著霍韜的話,感覺很公允。

資歷特別深的話,可以直接正五到正四,資歷淺的,就是正五到從四,沒毛??!

但是再細想,數(shù)遍京城官職,從四品只有一個,那就是國子監(jiān)祭酒。

至於外地的從四品官職,那是侮辱嘉靖男兒秦德威。

所以按這個套路升遷的話,秦德威只能去當國子監(jiān)祭酒了,似乎沒有任何其他選擇。

話又說回來,國子監(jiān)祭酒一般情況下,也常被默認成詞臣遷轉過渡職位。

主持廷議的許天官下意識看向秦德威,卻見秦德威彷彿也陷入了沉思。

別人都以爲秦德威是有目的而來,其實都是想多了,秦德威根本沒什麼既定目標。

對秦德威而言,再往上做什麼官不一樣?他之所站在這裡,純粹就是爲了防止被坑的。

這時候,禮部尚書張潮出聲道:“國子監(jiān)算是歸禮部轄制的,對此我要說幾句。

諸君皆知,國子監(jiān)中有數(shù)千監(jiān)生學習,而祭酒責有訓導之責,必須要能爲人師表。

所以國子監(jiān)祭酒人選向來看重三點,一是老成端重,二是學術精深,三是品德優(yōu)良?!?

然後張潮指著秦德威,擡高了聲調,極力貶低說:“而秦德威此人年輕氣盛,老成端重肯定是沒有的!

至於其他,更談不上學術精深,至於品德就不用提了。沒有一條符合的,何以能爲人師表?”

秦德威:“.”

老師你這是真心話大冒險嗎?你真的這樣想的嗎?這不會是你的真實想法吧?

但霍韜卻毫不猶豫的反駁張潮說:“張亭溪你太過謙遜了,須知舉賢不避親仇!你不能因爲秦德威年輕,就斷言不夠老成端重啊。

要說學術,秦德威堂堂狀元出身,都奉旨編兩次書了,還能說學術不夠?至於品德做到爲人師表還是沒問題的。

總而言之,秦德威以狀元出身擔任國子監(jiān)祭酒是非常合適的,代表著朝廷對國子監(jiān)的重視,秦德威一定能重振國子監(jiān)風氣,爲國培育更多賢才!”

秦德威:“.”

霍韜你說的這人是誰?

衆(zhòng)人看看指著秦德威大肆貶低的張潮,再看看對著秦德威大唱讚歌的霍韜,只覺得現(xiàn)實太魔幻了!

要知道,秦德威與霍韜之間的關係不說是不共戴天,也稱得上仇恨似海了。

不過魔幻完了後,很多人也漸漸回過味了。

國子監(jiān)祭酒這個官職怎麼說呢,雖然號稱是詞臣遷轉序列的中間站,唯一的從四品,但確實也有點邊緣。

只說位置,國子監(jiān)位於京城的最北端,與其他衙署相隔最遠。

而且當國子監(jiān)祭酒,就意味著離開了皇帝身邊,離開了主流政壇,平常也不會出入宮廷,對秦德威這樣的人而言,應該是相當致命的。

想想最近走紅的那位嚴閣老,當年他在國子監(jiān)祭酒位置上苦苦熬了六年無所進步,最後沒辦法去了南京才把品級升上來。

從這個角度考慮,霍韜送秦德威去國子監(jiān),也真是善意滿滿了。

許天官聽得津津有味,他忽然發(fā)現(xiàn),如果調整好心態(tài),不把自己當成強勢主控,還是挺有樂子的。

最好的主持人,就是竭力挖掘出觀衆(zhòng)最想看的東西。

許天官忽然轉頭對著角落裡的秦德威發(fā)問:“秦德威你怎麼看?你本人對國子監(jiān)祭酒職位有何看法?”

秦德威不假思索,慷慨激昂的答道:“國子監(jiān)本來是個大有潛力可挖的地方,但近百年來卻被搞得暮氣沉沉,至今有名無實,徒費朝廷錢糧!

我若爲祭酒,必將重振風氣,讓國子監(jiān)再次恢復到高皇帝時的榮光!”

衆(zhòng)人:“.”

秦學士你清醒點,別聽到能當個一把手就這麼激動,你不會真的認爲,霍韜忽悠你去國子監(jiān)是好意吧?

秦德威彷彿沒注意到別人的眼神,舉起手比比劃劃,滔滔不絕的闡述自己的上任思路:

“若我爲祭酒,要充分利用國子監(jiān)的數(shù)千讀書人資源,辦一份報紙,就是比邸報更爲進化的一種東西!

紙面大小類似街頭揭帖,內容也類似揭帖,但字體要小的多,可容納內容也多數(shù)倍!

每旬出一份,政事政論,鍼砭時弊,熱點話題,觀點碰撞!說不定諸公的大名就會出現(xiàn)在上面!

技術上可以採用銅活字印刷,如果前期做不到,就用人手抄!發(fā)動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短時間內能抄個幾千到一萬份,也足夠發(fā)行了!

前期免費發(fā)行,然後每份一分銀子發(fā)售,各衙門誰敢不買報紙,就重點關注!

穩(wěn)定後爭取月保底收入二百兩,用以補貼監(jiān)生,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

臥槽!各衙署的大佬們聽著聽著就臉色劇變了,沒人懷疑秦德威不敢胡來!

這踏馬的如果真讓膽大妄爲的秦德威去了國子監(jiān),不是給所有衙門找麻煩嗎?大家全都要被秦德威所謂的報紙支配!

秦德威實在恐怖如斯,去國子監(jiān)這種邊緣地方,都想著玩出花來!

禮部尚書張潮環(huán)視了一圈,幽幽的說:“敢問諸君,可還有人贊同秦德威出任國子監(jiān)祭酒?”

沒人說話,張潮又問霍韜:“你說呢?”

霍韜已經(jīng)驚愕了半天,實在無言以對。

資格最老人物之一、刑部尚書兼京營總督王廷相也苦笑連連,對許天官說:“別考慮從四品了,直接議論四品吧!”

從四品官職只有國子監(jiān)祭酒,如果不敢讓秦德威去當這個,那就只能向上兼容正四品了。

朝廷里正四品官職有左僉都御史、通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少卿、鴻臚寺卿,以及最尊貴的詹事府少卿。

正五品詞臣直接加詹事府少卿,升爲正四品本來也是常規(guī)操作,比如禮部尚書張潮張老師當初就是這麼過來的。

但秦德威實在太年輕了,直接上正四品詞臣,無論親仇所有人都覺得太踏馬的誇張了。

要知道,理論上詞林官最頂級就是三品,並具備了入閣或者轉尚書的資格。

二十歲就衝到四品詞臣,只差一步就成爲內閣大學士或者尚書的候選人,聽起來像是搞笑。

許天官擰著眉毛,非常慎重的說:“詹事府少卿非資深翰林官不可兼任,秦德威年資太淺,不足以當之?!?

這不是他對秦德威有意見,完全出自平衡朝堂的公心。

說完後,許天官又看向秦德威,試探秦德威的反應。

秦德威很淡定的迴應說:“在下真心無所謂,反正都是爲皇上效力,什麼官職都一樣。

說實話,我心裡並無定數(shù),任由諸君評定而已,即便讓我出任國子監(jiān)祭酒我也不介意!”

衆(zhòng)人心裡一起吐槽,可別提國子監(jiān)了!

於是許天官拿出了一個方案:“秦德威翰林詞臣官職可以不變,另加一個非詞林的四品官職,也算是一種變通了。諸君意下如何?”

四品詞林官太尊貴了,不能輕易給,就只能加一個其他序列的四品,同時保留原有五品詞臣官職。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既照顧到品級牌面,又保持了詞臣身份,對朝堂格局衝擊也不至於太大。

又是霍韜開口提議說:“秦德威的鴻臚寺少卿升爲正四品鴻臚寺卿,其他依舊,這樣最順?!?

秦德威無語,這樣與過去有什麼區(qū)別?除了表面上五變成了四,居然什麼都沒變?

再說他的本官可是翰林詞臣,又不是鴻臚寺!

鴻臚寺官職只是爲了搭配提督四夷館而套的,那種三流衙門,掛一個少卿或者正卿有麼區(qū)別?

大部分人居然覺得這樣安排挺合理,秦德威頓時感受到了來自朝臣集體的深深惡意!

既然這樣,那就掀桌子吧!

(本章完)

第281章 苦肉計第95章 再信你一次第256章 這個笑話不好笑!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再請一天假第533章 廷杖之後第476章 望父成龍第206章 難搞的對手第685章 業(yè)餘與專業(yè)(上)第268章 辭官這種事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752章 一條道走到黑(中)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談錢?第69章 “縣衙鉅變”第112章 入園記第372章 失誤!第515章 看不見的手(中)第296章 探監(jiān)第407章 他已經(jīng)黔驢技窮!第65章 不容霜節(jié)老雲(yún)霞第748章 學習實踐(下)第417章 只熱愛學習!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401章 誰慫誰是狗!第861章 十六歲的花季雨季第773章 一面之詞(下)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308章 以德報怨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636章 忠與奸(上)第849章 宮鬥不寒磣第586章 誰是奸臣(上)第112章 入園記第582章 浮生半日閒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a>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11章 我是書童?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142章 他說出來了!第33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第224章 一片混戰(zhàn)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654章 請從世蕃始!第681章 情緒輸出第557章 連鎖反應第501章 雙喜臨門第488章 講究個合理性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553章 離京的和回京的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534章 全都來了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533章 廷杖之後第380章 順利過關第686章 業(yè)餘與專業(yè)(下)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387章 你們真是夠了!第773章 一面之詞(下)第661章 回家如做賊第873章 三把火(中)第827章 皇上還是皇上(上)第239章 知縣的知縣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126章 忠烈門前是非多第776章 豬隊友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339章 什麼叫專業(yè)第168章 離間之計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585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407章 他已經(jīng)黔驢技窮!第309章 父子團聚第766章 套路過時了!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852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611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第198章 體驗特別差!第167章 事情很不對勁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830章 父與子第113章 小學生插隊!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a>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119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上)
第281章 苦肉計第95章 再信你一次第256章 這個笑話不好笑!第512章 人人都找他再請一天假第533章 廷杖之後第476章 望父成龍第206章 難搞的對手第685章 業(yè)餘與專業(yè)(上)第268章 辭官這種事第812章 共享精神第752章 一條道走到黑(中)第159章 只知道跟我談錢?第69章 “縣衙鉅變”第112章 入園記第372章 失誤!第515章 看不見的手(中)第296章 探監(jiān)第407章 他已經(jīng)黔驢技窮!第65章 不容霜節(jié)老雲(yún)霞第748章 學習實踐(下)第417章 只熱愛學習!第678章 伴君如伴虎(上)第401章 誰慫誰是狗!第861章 十六歲的花季雨季第773章 一面之詞(下)第800章 魔幻之年的開端第308章 以德報怨第32章 羊入虎口(下)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636章 忠與奸(上)第849章 宮鬥不寒磣第586章 誰是奸臣(上)第112章 入園記第582章 浮生半日閒第461章 我的名字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a>第405章 秦德威不在!第932章 事不過三第696章 我命由我不由秦!第11章 我是書童?第443章 顏值就是正義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347章 你不如辭官算了!第142章 他說出來了!第33章 此子恐怖如斯!第627章 誣陷也是一門技術(下)第224章 一片混戰(zhàn)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654章 請從世蕃始!第681章 情緒輸出第557章 連鎖反應第501章 雙喜臨門第488章 講究個合理性第226章 都是在下不好第553章 離京的和回京的第715章 畫風不對第534章 全都來了第791章 最後的風頭第533章 廷杖之後第380章 順利過關第686章 業(yè)餘與專業(yè)(下)第445章 見證歷史第519章 狀元的下限第387章 你們真是夠了!第773章 一面之詞(下)第661章 回家如做賊第873章 三把火(中)第827章 皇上還是皇上(上)第239章 知縣的知縣第434章 真實的朝堂鬥爭(上)第126章 忠烈門前是非多第776章 豬隊友第358章 在天牢的日子(下)第339章 什麼叫專業(yè)第168章 離間之計第839章 孤獨的穿越者第723章 一意孤行第585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407章 他已經(jīng)黔驢技窮!第309章 父子團聚第766章 套路過時了!第615章 大洗牌(下)第469章 演不下去了第852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第656章 託臣給陛下帶個話第927章 秦黨的危機第858章 沒有秦德威的時候(下)第611章 歷史轉折中的秦學士(下)第198章 體驗特別差!第167章 事情很不對勁第363章 逆水行舟第830章 父與子第113章 小學生插隊!第273章 反套路比拼第865章 不服不行(求月票?。?/a>第390章 今年最大的任務第561章 秦德威足矣!第190章 君子一言第119章 功名不過夢中跡(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双桥区| 东兴市| 洞口县| 黄骅市| 镇平县| 永昌县| 军事| 钟祥市| 穆棱市| 阳信县| 年辖:市辖区| 右玉县| 屯昌县| 台南市| 探索| 保德县| 宁河县| 调兵山市| 怀宁县| 大化| 九龙县| 黎川县| 青阳县| 凉山| 丰都县| 靖江市| 始兴县| 乐清市| 沾益县| 凤阳县| 八宿县| 神池县| 宜章县| 合肥市| 龙里县| 乌鲁木齐市| 榆中县| 安国市| 江阴市|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