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6章:三邊總制

乾清殿上風(fēng)向突變,劍鋒忽然詭譎的直指向蘇默,這是包括英國公在內(nèi)的大部分人都始料未及的。

但是也有許多一直冷靜旁觀的人,此時臉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仔細(xì)回想一下,這一年多以來,許多事朔本追源,似乎都隱隱的圍繞著這個忽然崛起的小人物展開,這就不得不叫人深思了。

這其中,內(nèi)閣三位大學(xué)士如此,六部幾位大佬如此,弘治皇帝陛下亦是如此。

這小子得是多能鬧騰,才能憑藉著微末之身,攪動了整個朝局,甚至是連遠在北方的草原都跟著舞動?

弘治帝心中慨嘆著,擡手微微揉了揉眉頭。近一兩年來,他的精神愈發(fā)不濟,稍稍過多耗神,就有種說不出的疲憊之感。這也是爲(wèi)什麼與當(dāng)政之初比起來,他開始有些怠政並生出了問道之心的原因。

還有就是眼下這幫朝臣了,看似一個個忠君愛國的模樣,朝野上下也都莫不以中興良臣以稱。然則其中真正用心以事的有幾個?大多數(shù)人的心思還是用在那些爭權(quán)奪利、相互傾軋的勾當(dāng)上。

弘治帝甚至覺得,若不是幾大派系也都希望維持一份平衡,怕是他這個皇帝都有被丟到一邊的可能。偏偏要治理諾大一個天下,還真是離不開這些人尖子,這讓他愈發(fā)的憋悶苦惱。

外面都在說他是中興之君,都在傳揚什麼明君良臣,嘿,卻不知如果真的看過這些所謂良臣的真面目後,又將有何感想?便如眼下這般,爲(wèi)了打擊異己,連一個小小的少年都不肯放過,千方百計的攀扯上位自己謀利。對此,弘治帝又是憤怒又是悲哀。

是的,弘治帝心中明鏡兒似的。下面跪著的那個滿嘴喊冤的傢伙,還有剛纔那個蹦出來彈劾的傢伙,以及很多一直看似中立,始終不出聲的,實則個個都在打著自己的盤算。說到底爲(wèi)了什麼?還不就是利益二字嗎。

蘇默出使蒙古回來,提出結(jié)盟開邊之策,其中廣爲(wèi)流傳的,便是一宗涉及至少上百萬計的大買賣,這就是利!還是一份可以讓所有人都瘋狂的暴利。

可是蘇默只是拉上了皇家和少數(shù)幾家合夥人,其他人都只能幹看著卻吃不到,這如何能讓他們甘心?甚至,連合夥人當(dāng)中,除了他這個皇帝之外,怕也是沒人真正知道,這個巨大的利益當(dāng)中,究竟是如何運作,又是要運作什麼。

這就使得更多的人愈發(fā)著急了,他們迫切的希望弄清楚其中的關(guān)竅。只有真正先搞明白了這項生意的情況,他們才能從中挑出漏洞,然後便可針對性的使出手段,從中插上一足。

與這些人而言,什麼國家利益,什麼民族大義都是狗屁。唯有利益,纔是他們最高的追求。只要能保證他們的利益,至於是誰坐這個天下,又會死上多少人,都基本不在考慮範(fàn)圍之內(nèi)。

偏偏這種人殺不盛殺,怎麼也根除不盡。從唐宋之前的門閥、世家,再到大明此時的文官集團,甚至那些所謂的清流名士,無不在這個桎梏之內(nèi)。

而且,往往越是優(yōu)秀的人才,背後大抵都與這些集團有著或明或暗的連結(jié)。這就形成了一個如同打不破的循環(huán),國家要治理好,需要依靠這些人才。人才做出了成績就需要給予相應(yīng)的地位和權(quán)利,而有了地位和權(quán)利,這些人才便會爲(wèi)身後的集團代言,或者乾脆又轉(zhuǎn)爲(wèi)新興的利益集團……

當(dāng)然,也不是沒有列外。可例外的畢竟只是少數(shù),便出現(xiàn)那麼幾個,最終要麼是被迫低頭,也加入某個陣營之中;要麼,就是莫名其妙的半途而狙,黯然離去。這其中的玄妙,天下又有哪個不知,誰人不曉?

既然如此,以蘇默那臭小子的鬧騰勁兒,怕不早就入了某些人的眼中了吧。而以那臭小子的脾氣,連李東陽的公子都毫不猶豫的硬懟,可想而知,絕不是個肯低頭本分的。再加上那小子手裡此刻掌握的巨大利益……

那麼,眼下這一出出、一幕幕,其中之意便用腳趾頭都能想的明白了……

呼——

他長長的吐出口濁氣,強行將這些紛亂的思緒壓下。擡起頭來,森然的目光緩緩的掃過殿中諸人,冰寒冷冽。

這些人怕還不明白吧,他們只當(dāng)蘇默也只是個普通的新秀而已,還想著靠這些陰譎把戲弄鬼。殊不知,此刻的蘇默又豈止是身負(fù)與蒙古交聯(lián)一事那麼簡單?那小子,可還是關(guān)乎著朕的身家性命呢。不,還不止!便是太康的性命也是因他的出手而最終得救,再加上…...

哼,可以說,蘇小子現(xiàn)在的價值,差不多可以等同於整個大明皇室一脈了。這麼重要的人,朕豈能再任由你們給廢了?!

整個殿上,所有人在迎上弘治帝的目光後,都是不由的心下一凜,恍惚中似是感覺到了某種冥冥中的無形威壓,不自覺的都屏氣凝息起來,大氣也不敢發(fā)一聲。便是剛纔還在乾嚎叫冤的馬升,也瑟瑟的微微抖著,趴伏在地,氣兒都不敢喘大聲了。

“傳朕旨意,著牟斌即刻派錦衣衛(wèi)出關(guān),務(wù)必於最短時間內(nèi),將火篩部以及亦思馬因部的動向摸清,立即回報,不得有誤!調(diào)大同總兵、平江伯陳銳即刻回京述職……”

說到這兒,他話語一頓,目光落到趴伏在地上的馬升身上,略微閃了閃,眼中劃過一道深深的厭惡之色。哼了一聲,繼續(xù)道:

“即刻起,削去馬升副總兵一職,交由兵部覈查。若有劣跡,數(shù)罪並論,以儆效尤!大同邊務(wù)職事,由兵部重新?lián)襁x能者以任,交由吏部並內(nèi)閣審覈,最後給朕過目允準(zhǔn)後履新上任。欽哉!”

弘治帝低沉的聲音在大殿上回蕩著,衆(zhòng)朝臣心中驚凜,紛紛躬身抱拳,齊聲應(yīng)道:“臣等遵旨。”

趴伏在地上的馬升早已癱坐一團,兩眼中全是絕望之色,連話都說不出半句來。隨後在兩個大漢將軍的拖曳下,很快便被拖了出去。

衆(zhòng)朝臣不由的又是一陣的凜然,顯而易見,弘治帝難得的一次真心動怒了。天子之怒,又豈是尋常可能承受的?這個時候,誰也不會傻得跳出來,成爲(wèi)天子發(fā)怒的靶子。

隊伍中,張彩微微蹙眉,眼神陰晴不定。弘治帝對於蘇默的寵溺,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中。看來,在對付蘇默這事兒上,自己還當(dāng)好好斟酌一番纔是。他可不想爲(wèi)了傅瀚那個窩囊廢的事兒,最終把自己陷了進去。

“陛下,關(guān)於大同邊事職選,臣有一議,還請陛下思之。”便在此時,班中忽有一人趨前奏道。衆(zhòng)人看去,都不由一驚,原來正是內(nèi)閣次輔李東陽。

弘治帝微一挑眉,哦了一聲,點頭道:“卿家有何提議,但講無妨。”

李東陽再拜道:“我大明立國百年已降,最大的邊患莫過於北方。昔日草原各部各自爲(wèi)戰(zhàn),內(nèi)耗不絕,故而我大明亦分段而防,各負(fù)其責(zé)便可。然則時至今時,整個塞外,唯餘達延與亦思馬因兩部而已。而我大明再要分而防之,便形成了各自爲(wèi)戰(zhàn)、缺乏統(tǒng)籌之患。是以,臣以爲(wèi),可設(shè)三邊總制之職,使整個北地防務(wù)結(jié)爲(wèi)一體。由此,再有如今日這般突發(fā)變故,便可由總制督帥當(dāng)機決斷,不復(fù)此次這般被動延誤。須知軍情如火,便多爭得一分時機,或可就能決定一場戰(zhàn)役之勝負(fù),不可不察。”

弘治帝微微頷首,眼底閃過一抹讚賞。略一沉吟,問道:“卿家所言有理。那卿家可有良才,爲(wèi)朕薦之?”

李東陽微微一笑,大袖一擺,笑道:“有。遠在天邊近在眼前,臣舉薦原陝西巡撫、總督馬政事楊一清楊大人。楊大人數(shù)年以來,皆身在第一線,最是瞭解邊防軍情。又兼熟知兵事,赤膽忠心,可當(dāng)大任。臣,願以身家性命擔(dān)保!”

此言一出,滿朝上下一靜,隨即轟的一聲嗡然起來,紛紛相互低聲議論著。

內(nèi)閣其餘兩位,劉健和謝遷對望一眼,同時上前一步,躬身道:“臣,附議!”

這兩人一開聲,衆(zhòng)人立即都是一靜,隨即便是紛紛上前,一片附議之聲不絕。

當(dāng)朝三位大佬同時通過,這時候還不跟上豈不是傻鳥了?

弘治帝目光微微一掃,眸子裡有光澤隱晦的一閃而過。但隨即微微頷首,轉(zhuǎn)向楊一清笑道:“楊卿深得衆(zhòng)望,可願爲(wèi)朕分憂?”

楊一清黝黑的臉龐上微微泛起紅潮,昂然上前一步,鄭重的深深一揖到底,慨然道:“但得陛下信之,臣肝腦塗地,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弘治帝臉現(xiàn)欣慰之色,連道三個好字。當(dāng)即令內(nèi)閣具書條陳,交由司禮監(jiān)批紅,而後用印發(fā)往吏部。

衆(zhòng)朝臣紛紛上前恭賀,楊一清自是謙遜不已。對於之前關(guān)乎蘇默之事,卻是再無一人提及,便彷彿從來沒有過這事兒也似。

弘治帝臉上微笑,心中卻是暗暗冷然。微微側(cè)首,對著站在丹墀一側(cè)的杜甫使個眼色。

杜甫會意,上前幾步高聲唱道:“衆(zhòng)臣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既然最緊要的事兒暫時告一段落了,今日朝會自也到了落幕之時。這般唱和,亦不過是章法使然。弘治帝目光略微一轉(zhuǎn),便要起身離座。

“臣,有本。”忽的,一個聲音響起,頓時讓殿上霎時靜了下來。

第643章:料事如神程妹妹第354章:是非關(guān)情人第184章:神奇少爺第292章:郝真上門第671章:汝非親子……第958章:激第289章:哥哥說了什麼第592章:阿魯爾的歷險記第746章:敬畏之心第八十九章:童謠第715章:逼迫第331章:何言上位第895章:暗樁第285章:亡母的鏡子第四十七章:老夫子的深意第197章:君王之心第780章:有恃第874章:問策第七十七章:趙夫子歸來第221章:蘇默推理第577章:震撼第677章:會館和會所第279章:拆遷戶們的憤怒第618章:那一年春天,那四射的基情第四章:閃亮登場第540章:追上了第一百零四章:退與進第910章:神經(jīng)病組團來襲第528章:好心的王義第349章:解決第337章:揭破第446章:跟少爺鬥奸詐第四十六章:奇怪的鼯鼠第785章:金丹之秘第706章:求放過第638章:到達廣武第160章:所謂眼力境界第703章:機會第164章:誰坑誰第六十八章:暗道追蹤第976章:分而擊之第696章:突轉(zhuǎn)第318章:相見歡第981章:是神奇還是神經(jīng)第619章:李氏之殤第856章:釋疑第804章:枯木再生第758章:衛(wèi)兒身份的恐怖猜想第717章:大買賣第375章:不拋棄第681章:和解第十三章:議親第479章:縱第293章:另一股勢力第一百零三章:好一朵美麗的百合花第319章:登門求見第244章:倒鬆(十一)第334章:繼續(xù)向西第961章:萌芽第969章:胡刀兒第733章:王守仁第768章:符寶第356章:忽聞琴音來第八十一章:峰頂妙景第474章:贖金風(fēng)暴(四)第913章:火篩的冷汗第五十六章:玄妙的體悟第502章:破營第352章:憂慮第436章:出路第808章:欲辭第477章:贖金風(fēng)暴(完)第六十七章:天機的秘密第566章:暗流第九十一章:攔路第922章:張小公爺?shù)挠^星術(shù)第五十九章:弟弟第816章:大事業(yè)第464章:嘉曼之死第335章:蘇默的試探第182章:親民沈明府第460章:秘境鉅變第530章:入彀第118章:敵人是誰第285章:亡母的鏡子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209章:再議遷居第568章:災(zāi)星將至第239章:倒鬆(六)第411章:北極熊在行動第887章:對頭上門第437章:新營地第373章:拾掇蘇默的機會第405章:大縫活人第299章:各有所思第462章:一路向……南第895章:暗樁第262章:波瀾起第931章:狼羣再現(xiàn)第864章:懟
第643章:料事如神程妹妹第354章:是非關(guān)情人第184章:神奇少爺第292章:郝真上門第671章:汝非親子……第958章:激第289章:哥哥說了什麼第592章:阿魯爾的歷險記第746章:敬畏之心第八十九章:童謠第715章:逼迫第331章:何言上位第895章:暗樁第285章:亡母的鏡子第四十七章:老夫子的深意第197章:君王之心第780章:有恃第874章:問策第七十七章:趙夫子歸來第221章:蘇默推理第577章:震撼第677章:會館和會所第279章:拆遷戶們的憤怒第618章:那一年春天,那四射的基情第四章:閃亮登場第540章:追上了第一百零四章:退與進第910章:神經(jīng)病組團來襲第528章:好心的王義第349章:解決第337章:揭破第446章:跟少爺鬥奸詐第四十六章:奇怪的鼯鼠第785章:金丹之秘第706章:求放過第638章:到達廣武第160章:所謂眼力境界第703章:機會第164章:誰坑誰第六十八章:暗道追蹤第976章:分而擊之第696章:突轉(zhuǎn)第318章:相見歡第981章:是神奇還是神經(jīng)第619章:李氏之殤第856章:釋疑第804章:枯木再生第758章:衛(wèi)兒身份的恐怖猜想第717章:大買賣第375章:不拋棄第681章:和解第十三章:議親第479章:縱第293章:另一股勢力第一百零三章:好一朵美麗的百合花第319章:登門求見第244章:倒鬆(十一)第334章:繼續(xù)向西第961章:萌芽第969章:胡刀兒第733章:王守仁第768章:符寶第356章:忽聞琴音來第八十一章:峰頂妙景第474章:贖金風(fēng)暴(四)第913章:火篩的冷汗第五十六章:玄妙的體悟第502章:破營第352章:憂慮第436章:出路第808章:欲辭第477章:贖金風(fēng)暴(完)第六十七章:天機的秘密第566章:暗流第九十一章:攔路第922章:張小公爺?shù)挠^星術(shù)第五十九章:弟弟第816章:大事業(yè)第464章:嘉曼之死第335章:蘇默的試探第182章:親民沈明府第460章:秘境鉅變第530章:入彀第118章:敵人是誰第285章:亡母的鏡子第508章:詐營,又見詐營第209章:再議遷居第568章:災(zāi)星將至第239章:倒鬆(六)第411章:北極熊在行動第887章:對頭上門第437章:新營地第373章:拾掇蘇默的機會第405章:大縫活人第299章:各有所思第462章:一路向……南第895章:暗樁第262章:波瀾起第931章:狼羣再現(xiàn)第864章: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源市| 临沭县| 江阴市| 香港 | 贵德县| 遂宁市| 富民县| 北碚区| 扎赉特旗| 香格里拉县| 泸定县| 阆中市| 叙永县| 专栏| 如皋市| 浮梁县| 博爱县| 克拉玛依市| 肥城市| 无极县| 顺昌县| 玉环县| 永济市| 太仆寺旗| 贵阳市| 南宁市| 东兴市| 五华县| 莆田市| 台北市| 郓城县| 蒙自县| 岳阳市| 宁河县| 平昌县| 东乌珠穆沁旗| 阳新县| 鄂托克旗| 山东| 泰州市|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