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章 永樂大帝的欣慰

第29章 永樂大帝的欣慰

這應天府內鮮少有事能夠瞞得過錦衣衛,當然這得是在錦衣衛有心調查的前提下。

莊子裡所發生的事情,包括朱高煦父子倆的對話都一字不差的被呈遞到了朱棣的面前。

前前後後,竟然不過一炷香的時間。

“唉……”朱棣看著錦衣衛遞上來的密報,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他是真的很喜歡老二這個兒子,因爲在三個兒子之中老二是最像他的。

老大年幼時體弱多病,後來雖然好了不少,但體型肥胖,別說是上馬打仗了,就是走都走不利索。

老三心眼太多,膽子太小,跟他朱棣也就只有兩分相像。

唯獨老二,雖然處理政務不行,但年輕時候的性格、帶兵打仗的作風都像極了自己,最起碼朱棣自己覺得有個六七分相像。

但是,就那麼三四分不像的地方卻最要命。

不過還好,老二的兒子很明事理,不僅能看得清形勢,更是懂得進退。

想到這裡,朱棣的心裡升起了幾分欣慰。

“來人,將這封信馬上飛遞送到雲南黔寧王府。”朱棣提筆寫下了一封信,親手裝進了信封。

“是!”

守在殿外的錦衣衛立刻走了進來,將信帶走。

與此同時,文華殿。

今日的皇太子朱高熾一反常態,沒有處理政務,也沒有像往常一樣讀書,只是呆在文華殿中,並且誰都不見。

若是論腦子這一點,朱棣的三個兒子之中當屬朱高熾最爲出色,不管什麼事兒他清楚的最快也最明白。

“爹,您今日沒有奏疏要批閱嗎?”

朱瞻基抱著書本走了進來,見自己的父親正在研讀《春秋》,不由得好奇地開口問道。

“本來是有的,但是被我推掉了。”朱高熾擡起頭,招呼著兒子坐到自己身邊。

“之前我監國理政是因爲你爺爺北巡,皇帝不在京中,我這個皇太子自然是應當接過擔子。”

“但是現在你爺爺已經回來了,之前幾年我仍在處理政務已經算是逾越了,早就應該交還給你爺爺了。”

朱瞻基聞言也是默默地點了點頭。

的確是這麼個理兒。

後世有句特別中二的話是這麼說的:“朕若不死,爾永遠都是太子”。

這句話套用到現在是最合適不過了,朱高熾在後世被人們戲稱爲大明的常務副皇帝,說朱棣只是朱高熾的徵北大將軍。

但這不過是戲說罷了,皇帝仍舊是皇帝,就算是朱高熾做著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可那也只是監國理政,他仍舊只是太子。

“瞻基。”

本來已經沉默下來的氣氛突然被再次打破,朱瞻基疑惑地從書本中擡起頭,看向了自己的父親。

“對於你的瞻壑堂弟,你是怎麼看的?”

朱高熾猶豫再三才問出了這個問題。

太子仁厚,這是大明上下公認的,不管事實如何,就目前爲止,朱高熾在所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都是這樣。

朱高熾自己深陷儲位之爭中,他是不想讓自己的兒子也遇到如此困擾的。

他本想在自己這裡就解決這個問題,但朱瞻壑的出現讓他始料未及。

事實上,歷史上的他也沒能親自解決這個問題。

“瞻壑嗎?”朱瞻基歪了歪頭,做出了一副思考的模樣。

“孩兒覺得他挺好的,就是有些激進了,處理倭寇的方式有些過激了,明明有更好的辦法的。”

……

很明顯的答非所問。

朱高熾問的不是這個,但現在的朱瞻基還不是宣德皇帝,他纔剛剛開始被當做儲君培養,甚至還沒有被正式冊封皇太孫。

現在的朱瞻基,比一般的同齡人出色,但也僅此而已了。

和朱瞻壑這個兩世爲人的例外沒法比,和久經朝堂的老油條更沒法比。

現在的朱瞻基,能看出這些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畢竟他只是皇長孫,不是皇帝也不是太子,能力不足消息也不夠全面。

“若是……”朱高熾雙眼閉起,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他比你更出色呢?”

……

迎接朱高熾的並不是兒子的迴應,而是長久的沉默。

朱瞻基只是年輕,他只是看待問題時還不夠全面,但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

作爲儲君的第一人選,他知道的沒有朱棣、朱高熾兄弟三人多,但也不會少了。

食草動物的孩子天生就會逃生,到食肉動物的孩子卻不是。

“也挺好……”不知道過了多久,朱瞻基帶著些許的孩子氣開口。

他的樣子,像極了本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老師們眼中的驕傲,但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成績比他還好的人一樣。

很不服氣,但卻也不會像那些大人的思想那般骯髒。

“爺爺累了一輩子,大明也應當昌盛,若是瞻壑能夠做得更好……”

……

文華殿裡,朱高熾父子二人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誰也不知道該怎麼打破這個局面。

而與此同時,應天城外的莊子裡亦是如此,朱高煦父子二人相對而坐,卻無人開口。

幹清宮。

明初的錦衣衛和明末的不一樣,這個時期的錦衣衛能力強、服從性好,是皇帝手裡最鋒利的鋼刀。

看著面前的兩份奏疏,朱棣心裡很是欣慰,但又很是苦澀。

他依稀還記得,靖難之前的三兄弟感情是多麼的好,但靖難成功,他坐上了皇位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不,或許應該說在靖難的時候就變了。

老大還是不是以前的那個老大?朱棣還不是很清楚,但他很清楚老二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老二了。

“可憐了兩個懂事的孩子……”

朱棣看著桌上的兩份奏疏,眼中竟然流露出了慈祥、疼惜的神色。

透過這兩份奏疏,他似乎看到了兩個孩子。

“唉……”

輕嘆一聲,朱棣將兩份奏疏仔細的收好,轉頭批閱起了別的奏疏。

真情流露的感慨誰都會有,但對於皇帝來說,這種情緒可以有,到卻不能被影響到。

人都是會變的,現在出色的皇長孫以後不一定能夠保持,就好像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長子李承幹。

現在明事理、天資出衆的朱瞻壑也不一定會一直不被權利的毒藥腐蝕,就好像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

一切,還得等見分曉的時候。

(本章完)

第426章 開春,也開戰!第415章 左右爲難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505章 被顛覆的認知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368章 上帝之鞭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度?第21章 走眼了第154章 需要冷靜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373章 消息的來源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214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8章 老爺子早就規劃好了第352章 那不勒斯王朝的誠意第41章 就你特麼是本雅失裡啊!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8章 馬刀砍出來的盛世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87章 皇帝,父親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19章 朝堂激辯第401章 初生牛犢第378章 朱瞻壑鮮爲人知的一面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382章 朝堂勢力的變革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537章 最後的宗室之亂(下)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42章 該怎麼處理?第335章 瓦剌驚變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96章 恐懼的後遺癥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96章 金牌信符第4章 紈絝子弟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63章 勸解第507章 火炮改制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360章 酒 色 財第288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致敬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155章 興師問罪第266章 救與不救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31章 這算什麼?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407章 首戰告捷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226章 以仁得“盛世”第138章 惡毒的少年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129章 一紙詔書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40章 天大的漏第116章 憐憫?那是什麼鬼東西?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215章 真·掘根
第426章 開春,也開戰!第415章 左右爲難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505章 被顛覆的認知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368章 上帝之鞭第212章 報仇和奴隸貿易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度?第21章 走眼了第154章 需要冷靜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99章 是庸人自擾,還是先見之明第373章 消息的來源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214章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第361章 所謂的聯合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8章 老爺子早就規劃好了第352章 那不勒斯王朝的誠意第41章 就你特麼是本雅失裡啊!第141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08章 馬刀砍出來的盛世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87章 皇帝,父親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36章 臚朐河,一切的開始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19章 朝堂激辯第401章 初生牛犢第378章 朱瞻壑鮮爲人知的一面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382章 朝堂勢力的變革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484章 冬天的戰爭,自有冬天的打法第477章 足以和夏原吉相提並論的人才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537章 最後的宗室之亂(下)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42章 該怎麼處理?第335章 瓦剌驚變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437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96章 恐懼的後遺癥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第366章 從一件大事到另一件大事第210章 討好的人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57章 徹底解決問題!第96章 金牌信符第4章 紈絝子弟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63章 勸解第507章 火炮改制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277章 想走,也不是那麼的容易第107章 憑漢王做主!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376章 一花一世界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360章 酒 色 財第288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致敬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155章 興師問罪第266章 救與不救第525章 爛泥總是扶不上牆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31章 這算什麼?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176章 猩紅的海豚灣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407章 首戰告捷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279章 仁宗教子第226章 以仁得“盛世”第138章 惡毒的少年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129章 一紙詔書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151章 一片狼藉第40章 天大的漏第116章 憐憫?那是什麼鬼東西?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215章 真·掘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怀安县| 收藏| 昭觉县| 天水市| 民权县| 汉中市| 调兵山市| 哈尔滨市| 平乡县| 普宁市| 塔城市| 藁城市| 晋州市| 三河市| 苏尼特右旗| 山丹县| 蒙城县| 措美县| 元氏县| 石首市| 陈巴尔虎旗| 屯门区| 天祝| 都匀市| 新宁县| 文安县| 河西区| 永善县| 顺义区| 酉阳| 泰顺县| 洱源县| 太康县| 雷山县| 泗洪县| 东山县| 英吉沙县| 杂多县| 衡山县| 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