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

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失地

其實打從有了新糧之後,雲南和暹羅等國的實力就已經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無論是哪個王朝的,所圖不過都是溫飽,在滿足這個條件之後他們想的也不過是怎麼樣能養活自己的孩子。

在這些普通百姓的慾望膨脹到一定程度之前,這種情況會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在有不間斷的戰爭存在時,這個階段會被無限期的延長。

而在這個階段下,普通人會朝著能夠讓他們溫飽的方向努力。

還是那句話,這些普通人看重的不是自己是哪國人,而是哪國把自己當人。

南掌、佔婆國以及已經虛弱到彌留之際的高棉都不約而同的開始想辦法阻止自己的百姓外流,但他們忘了一件事。

他們的依仗,也是阻止百姓外流的主力軍,也就是他們的將士,都是普通人。

——

阿瓦。

在雲南的西南部,有一大片地方都是大明的羈縻統治地區,這裡從洪武一朝開始,大明就沒什麼約束力。

到了永樂一朝,雲南的黔寧王府被陳季擴的大越國耗盡了精力,自然就更沒有精力去管這裡了。

但其實,朱瞻壑現在所處的地方已經脫離了大明的掌控了。

像孟定府、孟養府和孟艮府等地方最起碼在名義上還是大明的,但在阿瓦……

“板思勒見過漢王世子殿下。”

板思勒滿頭冷汗,雖然低著頭,但他的畏懼根本就掩飾不住,從他的肢體微動作就能看得出來。

很難想象,這個人,竟然會是阿瓦王朝的國王。

沒錯,朱瞻壑現在所在的阿瓦就是阿瓦王朝的國都,面前的板思勒就是阿瓦王朝的國王,如假包換,童叟無欺。

“現在不是漢王世子了,是吳王世子。”沐昕聽著板思勒的稱呼,不由得開口糾正道。

“這……”板思勒呆住了。

大明好歹是瓦剌王朝周圍最大的王朝,對於大明的事情,板思勒這個阿瓦國王不可能一點了解都沒有,更何況吳王這個稱呼是洪武朝時期的事情。

過了這麼長時間,他不可能不知道。

“這些稱呼不重要。”朱瞻壑擺了擺手,很是自然地坐在了主位上。

板思勒看著很是自然的朱瞻壑,滿臉呆滯,而一旁的沐昕雖然也很驚詫,但卻沒什麼太大的反應。

但表面沒有,不代表心裡沒有。

這裡是阿瓦,既然是能被稱作阿瓦王朝,而且還要見阿瓦國王,那必然是會在一個地方。

王宮。

朱瞻壑就這麼堂而皇之地坐到了這阿瓦王宮的王座上。

“殿下,您……”過了一會兒,沐昕還是忍不住開口提醒了一下。

不過,他的想法和朱瞻壑的想法可不一樣。

“板思勒。”朱瞻壑敲起了二郎腿,看著面前的板思勒。

“你知道我今天是來做什麼的嗎?”

板思勒聞言頓時出了一身冷汗。

來做什麼的?板思勒知道,但是卻不敢說,甚至連想都不敢想。

可就算是他控制著自己不去想,但大殿外的兩萬將士卻無時無刻的都在提醒他。

想當初,朱瞻壑不過憑著三千人就滅了陳季擴的大越國,而現在的阿瓦王朝,實際上能統治的地方還不如陳季擴的大越國大呢。

一想到這裡,板思勒就不由得肝顫兒。

然而,朱瞻壑會是那種隨便找茬兒的人嗎?

你別看他之前的手段狠辣殘忍,但都是有由頭的。

被掛在他名下的亡魂,要麼是貪官,要麼是奸商,要麼就是外敵,都是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的。

沒見胡廣和黃淮這種腐儒,在攻擊朱瞻壑的時候也都是選擇從他那個殺神的名號入手,而不是從別的方面入手嗎?

因爲實在是找不到朱瞻壑違反規矩的地方!

殺貪官、殺奸商這種事兒,要麼是朱棣派他去的,要麼就是朱棣默許的,而外敵就更不用說了。

這次也是一樣,他來到阿瓦,是有理由的。

板思勒久久不開口,朱瞻壑可沒時間陪他玩兒,當下就直接發難。

“洪武十六年,你派遣板南速勒入京朝貢,第二年復之,最終求得太祖高皇帝在伱阿瓦設立緬中宣慰司。”

“自那時起,你們阿瓦就成爲我大明西南三宣六慰之一。”

“永樂四年,皇爺爺又應你們‘乞設官統理’的請求,設立了大古剌宣慰司、底兀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

“並且!”

朱瞻壑說著壓低了身子,看著冷汗直流的板思勒。

“若是我沒記錯,當時皇爺爺曾下令,大明西南三宣六慰,現在的三宣九慰,‘皆歸滇中調遣’。”

“你說,我沒記錯吧?”

“沒……沒有,世……世子殿下……記憶力很好。”板思勒不停地擦著額頭的冷汗。

現在,他終於是搞清楚朱瞻壑是幹嘛來了的。

說好聽點兒,現在就藩雲南的漢王……哦不對,是吳王開始整理雲南事務了,對於此前因無暇顧及而導致沒人管理的三宣九慰動手。

說難聽點兒,朱瞻壑就是奔著他這個阿瓦國王來的。

爲什麼這麼說?因爲按照大明之前設立宣慰司的做法,阿瓦就不能稱作是王朝,只能稱作是部落。

同樣的,他這個阿瓦國王也自然不會再是什麼國王了,只能說是酋長。

所以,朱瞻壑是奔著掘他阿瓦王朝……哦不,應該說是奔著掘他板思勒的根來的!

俗話說,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板思勒心底慢慢的涌現出了一個想法。

然而……

“哦對了。”朱瞻壑的突然開口,把板思勒給嚇了一跳。

心裡有鬼,什麼時候都會自己嚇自己,尤其是現在朱瞻壑還在他面前,他怎麼能不驚?

朱瞻壑滿臉好笑地看著板思勒,他或許不知道板思勒的想法,但卻能夠猜到板思勒現在的心境。

“不要寄希望於你外面的那些護衛了。”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朱瞻壑就徹底澆滅了板思勒心中剛剛燃起的火苗。

不對,不能說澆滅了,因爲……

板思勒還心存幻想,不過他的幻想會不會成爲現實,那就說不準了。

畢竟,幻想在大多數的時候都只是幻想,你也可以視作是癡心妄想,因爲只有成功實現了的那才能叫做幻想。

……

出了阿瓦王宮……哦不,現在只能叫做酋長居所了,朱瞻壑轉過頭,很是不屑地瞥了一眼這象徵著權利的地方。

這裡,在朱瞻壑看來實在是有些磕磣,因爲這所謂的王宮其實還沒有倭國的王宮大。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爲阿瓦王朝和南邊的白古王朝在洪武十九年的時候就開始了戰爭,而這一戰爭一直持續了四十年,在這邊的歷史上被稱作是“四十年戰爭”。

想到這裡,朱瞻壑就不由得撇了撇嘴。

這名字,太特麼草率了,但這也的確是事實。

“沐姑父。”離開阿瓦王宮,朱瞻壑頓了一下,轉頭看向了沐昕。

“在離開之前我就已經派人奏稟皇爺爺,讓他派遣戶部官員,除了沐二叔那裡需要之外,這裡也是需要的。”

“通過蜀身毒道,來阿瓦還算是比較簡單的,到時候等戶部官員一到,立刻就開始接管這邊的統治,首先要進行的就是戶籍的統計和整理。”

“同時,新糧的計劃也要同步進行,不過記住了,吳王府給什麼種子,你就往這邊發什麼種子!”

“是!”沐昕想都沒想就直接應了下來。

其實,在改封的詔書和聖旨一到,沐昂和沐昕就已經改變了想法,雖然當時他們還沒有通知沐家現在的掌舵人沐晟這個消息,但多年的手足兄弟,他們也知道自己的二哥會怎麼想。

吳王這個封號,朱瞻壑並不在意,因爲這對於他來說不過就是個表層含義上的改封。

而除了朱瞻壑之外,其他人都很在意。

朱高煦在意,因爲他知道吳王這個封號裡面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沐家人在意,因爲對於他們來說,吳王這個封號還有比朱高煦更多的含義。

最起碼,告訴了他們以後在這雲南該聽誰的。

所以,這次不管是沐晟還是沐昕,都對朱瞻壑的命令毫無疑義,哪怕朱瞻壑這次做得如此過火,直接帶兵衝進了阿瓦王宮,沐昕依舊跟在他的身後。

哪怕沐晟知道這次吸引暹羅等國的百姓有多危險,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昇華府。

……

與此同時,應天府,長安街,金府。

隨著四月的到來,金忠還是如同歷史上記載的那般直接病倒了,哪怕是太醫早早地就開始幫他調養,但也是無濟於事。

甚至連一個月的時間都沒能給金忠爭取到。

“陛下,生死有命,世忠已入花甲之齡,比起民間百姓來說已經算是長壽之人了,更何況還在那一部尚書的位置上坐了這麼久。”

“世忠,值了……”

朱棣看著面前的這個臣子,亦是老友,心中出現了帝王本不應該有的悲痛情緒。

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在朱棣的一生中,或許能被他引爲知己的人有很多,但在靖難之後,坐上皇位之後,在他心中仍舊是知己的也就只有兩人了。

一是姚廣孝,二就是這金忠。

他們二人都是靖難的頭等功臣,但在他坐上皇位之後,姚廣孝推辭了自己所有的賞賜,進入天界寺,整頓大明的佛道亂象。

而金忠雖是做了兵部尚書,但窮盡一生,金忠也並沒有利用這個權利爲自己和家人謀求什麼東西。

唯一的一次,還是金忠靠著他與自己之間的交情,請求自己將那個孩子給過繼到他名下,延續香火。

看著面前的這位老臣子,亦是老友的金忠,朱棣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這些年,姚廣孝在天界寺除了巡視順天的建設進度之外鮮少會離開天界寺半步,而金忠要是走了,他就真的沒有一個能夠暢所欲言的人了。

“獨暗……”朱棣沒有說話,金忠也沒有意外,甚至是早就想到了,早早的就轉頭看向了姚廣孝。

從永樂元年到永樂十三年,大明的黑衣宰相姚廣孝第一次爲了私事離開天界寺。

“我的時間到了,接下來,就交給你了……”

姚廣孝深吸一口氣,低頭閉眸,右手立掌,左手捻珠,嘴脣不停地蠕動,但卻無一絲聲音發出。

沒過多久,金府之中傳出了陣陣哭聲,院子裡有人開始拋灑白色的冥錢。

微風拂動,幾張冥錢隨風而舞,飄出了這個不大的院子,乘著風,飛向遠方。

驀地,風停了,冥錢在空中搖搖晃晃,最終無力的跌落在應天城內的青磚路面上。

黃昏。

一支滿是白色的隊伍自金府中走出,沉重的棺槨裡躺著一個永遠也不會再醒來的人,街上的行人不明所以,但還是下意識的繞開了道路。

對於百姓們來說,金忠這個兵部尚書還是太過於陌生了,遠不及戶部尚書夏原吉的名氣大。

但在爲官者的心中,金忠是永樂一朝中份量數一數二的人。

金府門口,朱棣雙手抄在袖子裡,倚靠在金府的大門上,靜靜地看著出殯的隊伍漸行漸遠,一言不發。

若非他身上的那一襲白色團龍服,不知情的人看了恐怕會以爲這不過是個普通的漢子。

“陛下,打算怎麼做……”

不知道過了多久,站在朱棣身後的姚廣孝低聲開口。

然而,朱棣卻一言不發,似是沒有聽到一般。

“金忠的孩子,陛下應該想個辦法。”見朱棣不說話,姚廣孝再次開口。

而這次,朱棣終於是有了反應。

“朕不會虧待他們,就如同當初不會虧待金忠一樣。”

“但是您要怎麼做呢?”隨著朱棣話落,姚廣孝緊接著問道。

姚廣孝的這句話讓朱棣再次沉默了。

金忠此生只做過一件私事,那就是永樂七年的時候他曾求朱棣幫忙開豁一個軍匠籍的侄子,因爲那時候的金忠已經五十多歲了,膝下無子,他想把那個侄子過繼到自己的名下,延續香火。

其實開豁軍匠籍這種事情是歸兵部管的,而金忠又是兵部尚書,這件事對於他來說真的是再簡單不過了,但金忠仍舊沒有徇私,而是選擇上稟朱棣。

或許,這也是一件好事兒,因爲正是有了這件事,纔有了金忠的親生兒子出世。

永樂七年,朱棣感慨於金忠就連徇私都要走“正門”而不是後門,又感金忠膝下無子不太好,於是就建議金忠納個妾。

可金忠與原配夫人歷經苦難,感情極深,所以前幾次朱棣的過問都沒能讓金忠納妾。

最終,朱棣爲此事下了一直詔書,命令金忠納妾。

在萬般無奈之下,金忠只得遵旨,選了一個賢良淑德的趙氏爲妾室,而這個趙氏也沒有讓所有人失望,於永樂十三年一月,也就是三個月前,爲金忠誕下一子。

臨終前看到了自己的親子,金忠也算是了了一樁遺憾了。

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了。

隨著金忠親子金達的出生,永樂七年那個被過繼到金忠名下的金涯就成了一個問題。

弄不好,會讓金忠的家裡亂起來。

“這金涯……”朱棣沉吟良久後才緩緩開口。

“讓他去雲南吧……”

“至於金達,就暫且讓他陪在他的母親身邊吧,待到適齡之時,朕會讓他進宮,隨衆皇孫一同讀書。”

……

朱瞻壑並不知道老爺子又給他身邊派了一個人,因爲此時的他還在雲南之外的地方,甚至已經離開了阿瓦,來到了大古剌司。

這裡並不是大明曾經名義上統治的最南方,最南方是底馬薩斯,但眼下的底馬薩斯在暹羅境內,他不會親自去。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朱瞻壑是很惜命的。

除了底馬薩斯之外,還有八百大甸司和老窩司(諧音,不然會被河蟹)他沒去過,因爲八百大甸司也在暹羅,而老窩司則是在南掌。

在大古剌司,朱瞻壑遇到了,或者應該說是見到了另一個勢力的人。

昆扎西。

“昆扎西封烏斯藏都司護教王之命,特率七萬將士前來協從吳王世子殿下!”

“哦?”朱瞻壑饒有興趣地看著面前的漢子,開口問道。

“是護教王讓你來的,還是護教王奉了應天的旨意,然後才叫你來的?”

這話聽著有些繞,但實際上卻很重要。

烏斯藏都司,是唐朝時期的吐蕃,和這阿瓦、白古一帶一樣,名義上歸屬大明,但實際上也是自治。

不過和阿瓦白古不一樣的是,烏斯藏都司那邊是朝廷選定當地人,賜封身份,治理烏斯藏都司。

護教王是其中之一,除了護教王之外這樣的人還有七個,共同組成了三大法王和五大地方之王,合稱希藏(河蟹)八王。

這昆扎西是奉護教王的命令來的,那朱瞻壑不僅不會用這些人,還會讓其打道回府。

反之,如果是護教王先奉了應天的命令,然後再命這昆扎西來到這裡支援,那朱瞻壑就不會客氣。

這一裡一外的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回世子殿下!此前大皇帝陛下傳詔護教王,命護教王、贊善王派兵南下,一切皆有世子殿下調遣!”

“在下是因爲護教王封地更加靠南,所以提前到了,想來不需一旬時間,贊善王的援兵也會到達!”

(本章完)

第96章 金牌信符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345章 叔侄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133章 華,夏第494章 當信仰成爲累贅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295章 意外收穫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516章 曾經的功臣第104章 交趾的問題所在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105章 給沐家的見面禮第473章 孩子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220章 多看書,是好事兒第486章 意外收穫第513章 宗室之亂(上)第228章 朱瞻壑所帶來的影響第413章 此刻盡顯!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章 殘忍嗎?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332章 催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400章 亂成一團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78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538章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使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473章 孩子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473章 孩子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46章 說的……是誰呢?第449章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命放在他人的手中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87章 皇帝,父親第274章 混亂的順天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445章 牆頭草第75章 女中人傑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6章 殘忍嗎?第133章 華,夏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94章 初次見面,送你個禮物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519章 深冬捷報第311章 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將使你更加強大(上第226章 以仁得“盛世”第137章 還來這一套?好用啊!(二合一,四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67章 沒錢怎麼辦?第104章 交趾的問題所在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122章 可惜了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518章 你,敢嗎?第409章 弊端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542章 終章第353章 那不勒斯王國的見面禮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64章 制衡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22章 動搖了?第384章 黑暗的寒冬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18章 他怎麼敢!?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282章 自損八百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518章 你,敢嗎?第75章 女中人傑
第96章 金牌信符第221章 程朱理學的末路第345章 叔侄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133章 華,夏第494章 當信仰成爲累贅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295章 意外收穫第77章 老爺子的突然襲擊第135章 來吧,陳季擴!第316章 總有人真心爲你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516章 曾經的功臣第104章 交趾的問題所在第211章 先埋下伏筆第105章 給沐家的見面禮第473章 孩子第161章 朱瞻壑的野望和復仇計劃第220章 多看書,是好事兒第486章 意外收穫第513章 宗室之亂(上)第228章 朱瞻壑所帶來的影響第413章 此刻盡顯!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章 殘忍嗎?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332章 催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400章 亂成一團第84章 趕鴨子上架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488章 躡景追風第78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538章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使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473章 孩子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506章 風口和豬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473章 孩子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46章 說的……是誰呢?第449章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命放在他人的手中第297章 老爺子走了,也該改變了第235章 重壓之下的反彈第87章 皇帝,父親第274章 混亂的順天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62章 漩渦中心的漢王世子第445章 牆頭草第75章 女中人傑第421章 死亡其實才是最大的逃避第234章 耍小心思是要付出代價的第16章 殘忍嗎?第133章 華,夏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94章 初次見面,送你個禮物第314章 聰明人該做的事情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519章 深冬捷報第311章 老實的和不老實的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436章 如坐鍼氈的沐昂第448章 打不倒你的,都將使你更加強大(上第226章 以仁得“盛世”第137章 還來這一套?好用啊!(二合一,四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67章 沒錢怎麼辦?第104章 交趾的問題所在第23章 雙方的小心思第111章 自己惹的,自己哄吧第122章 可惜了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518章 你,敢嗎?第409章 弊端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542章 終章第353章 那不勒斯王國的見面禮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64章 制衡第251章 有學有樣第13章 計劃之外的異變第434章 你這一輩子,有沒有爲別人……拼過第22章 動搖了?第384章 黑暗的寒冬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18章 他怎麼敢!?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170章 推進,平安京第282章 自損八百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518章 你,敢嗎?第75章 女中人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贵溪市| 遵义市| 大关县| 章丘市| 永吉县| 深水埗区| 宝鸡市| 江孜县| 景德镇市| 南和县| 东莞市| 南乐县| 慈溪市| 罗甸县| 包头市| 射洪县| 会泽县| 宝山区| 石首市| 小金县| 博野县| 南安市| 万源市| 云阳县| 宜川县| 苏尼特左旗| 东安县| 阿瓦提县| 尚义县| 麦盖提县| 定日县| 山西省| 调兵山市| 阿克陶县| 岗巴县| 秭归县| 永新县| 成武县| 古交市| 文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