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6章 富和強(qiáng)是兩碼事

第256章 富和強(qiáng)是兩碼事

“按照時間來說,朱凌應(yīng)該已經(jīng)到雲(yún)南了吧?”

屋內(nèi),朱高煦坐在椅子上,眼睛打量著周圍,但嘴裡卻說著毫不相干的話。

“你覺得你爺爺會怎麼想?”

“您說的是哪方面?”給自己父親倒了一杯茶,朱瞻壑也坐了下來。

“是關(guān)於馬騏的事情?還是說關(guān)於草原的事情?”

“都說說。”朱高煦沒有直接說自己想問什麼,而是讓自己兒子都說一下。

他之所以離開香州府來到達(dá)卡,就是爲(wèi)了這件事。

這些年一來,朱高煦已經(jīng)習(xí)慣了自己這個兒子做主心骨的生活了,雖然他大概率知道老爺子的反應(yīng),但還是想讓自己的兒子確定一下他才能安心。

“那先說馬騏吧。”朱瞻壑自然是知道自己父親在想些什麼,喝了口茶就開始說了起來。

“馬騏這事兒不會掀起什麼太大的浪花,先不說爺爺對他的寵信程度沒多高,就算是很高很高,他老人家也不會多說什麼的。”

“和太子高皇帝一樣,爺爺他也很不喜歡宦官,但因爲(wèi)作爲(wèi)皇帝的無奈,他必須有幾個聽話的宦官。”

“宦官這種人,沒了再找就是了,算不得多重要,更別說爺爺還不喜歡他們了。”

“所以這事兒其實沒啥好說的。”

“至於草原……”

朱瞻壑停頓了一下,看了看東北方向,然後才嘆了口氣。

“雖然我也會感到很失望,但就爺爺來說,他大概率是不會對草原動手的。”

……

朱高煦的動作頓了一下,然後纔開口說道:“理由”

“理由有四。”

“這麼多?”

“嗯。”

“說說看。”

“第一。”朱瞻壑伸出了一根手指,很是嚴(yán)肅地看著自己的父親。

“動手的理由不足。”

“雖然我們已經(jīng)確信有了足夠的證據(jù),但這只是對於我們來說的,朝廷想要動兵,那要麼是在這方面有損失了,要麼就是得到瓦剌或東察合臺汗國任意一方的承認(rèn)。”

“但很顯然,他們誰都不會承認(rèn)。”

“第二,民心。”

“現(xiàn)在朝廷正在征討建州叛逆,倭國那邊也要持續(xù)性的供給人,再加上您兒子我這兩年的消耗,大明若是再起干戈,百姓會有意見的。”

“第三,朝廷承受不了雙線作戰(zhàn)。”

“這可和當(dāng)年我一邊征討倭國一邊進(jìn)攻安南不一樣,當(dāng)年我征討倭國用了不過十萬人馬,進(jìn)攻安南更是主要以火攻的方式,不怎麼需要人。”

“而現(xiàn)在,無論是瓦剌還是東察合臺汗國都不是什麼一隅小國,想要同時和他們雙方作戰(zhàn),難度太大,除非讓關(guān)西七衛(wèi)死心塌地的爲(wèi)朝廷賣命。”

“但是您也知道,關(guān)西七衛(wèi)就是牆頭草,誰強(qiáng)往誰哪裡倒,真要是打起來,他們就是個和稀泥的。”

“第四,大明還不夠強(qiáng)大。”

“等會兒!”朱高煦猛地伸手,打斷了兒子的話。

“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現(xiàn)在的大明還不夠強(qiáng)大嗎?”

“當(dāng)然不夠!”朱瞻壑沒有絲毫的猶豫。

“孩兒問您,您說大明強(qiáng)大,依據(jù)是什麼?”

“當(dāng)然是國力!”朱高煦也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反駁起了兒子的話。

“大明現(xiàn)在有石見銀山,銀錢不缺;有玉米和紅薯這種新糧,並且已經(jīng)開始推廣,糧食也不缺。”

“現(xiàn)在的大明都已經(jīng)可以算作是國富民強(qiáng)了,還不夠強(qiáng)大嗎?”

朱瞻壑微微一笑,他等的就是這一句。

“不算。”

“理由!”朱高煦有些生氣了。

“爹。”朱瞻壑站了起來,走到門口,目光看向外面。

“伱把兩個概念給混淆到一起了,國富,其實不等於民強(qiáng)。”

……

屋內(nèi)陷入了短暫且攝人的寂靜之中,朱高煦看著自己兒子的背影,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麼。

他想要反駁,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國富,怎麼就不等於民強(qiáng)了?

“爹。”朱高煦轉(zhuǎn)過身來,很是認(rèn)真地盯著自己的父親。

“現(xiàn)在的大明,國富這一點我承認(rèn),或者應(yīng)該說咱們大明一直都是富裕的,但國富,真的不等於民強(qiáng)。”

“現(xiàn)在的百姓過的都是什麼樣的日子?具體的數(shù)字我們不清楚,但我敢說,在新稅制實行之前,大明最少有一半以上的百姓吃不飽飯。”

“國富,富的是朝廷,富的是官員,富的是商人。”

“但若是戰(zhàn)爭爆發(fā),皇帝不會親臨戰(zhàn)場,就算是像爺爺上次御駕親征,那也是在後方坐鎮(zhèn),不會親冒矢石。”

“官員就更不用說了,武將還可以說是親冒矢石衝鋒陷陣,但絕大多數(shù)的官員都是在應(yīng)天、在各地等著戰(zhàn)爭的消息。”

“商人,這個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自古以來就是重利輕義的代表。”

“所以,真等到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衝上戰(zhàn)場的還是那些吃不飽飯的百姓,是他們家裡的頂樑柱,是他們家裡的孩子,是他們家裡的父親。”

“所以,國富,不等於民強(qiáng)。”

朱高煦沉默了。

其實當(dāng)朱瞻壑說到一半的時候他就猜到朱瞻壑想說什麼了,但是卻無力反駁。

因爲(wèi)朱瞻壑說的都對。

不僅對,朱瞻壑說的還有些保守了,朱高煦很清楚,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並且到了大明生死存亡之際,最先跑的肯定會是官員和商人。

而冒死頂在前面,爲(wèi)官員和商人逃跑,甚至是爲(wèi)了給皇帝南遷爭取時間的,還是那些普通百姓。

“那,你覺得如果真的打起來了,大明有幾成的勝算?”

良久之後,朱高煦再次拋出了一個問題。

“十成!”

……

朱高煦猛地擡起頭,詫異地看向了自己的兒子。

“您別這麼看我,真的是十成。”朱瞻壑?jǐn)偭藬偸郑瑪[出了一副事情就是這樣的模樣來。

“就算是朝廷扛不住瓦剌和東察合臺汗國的兩面夾擊,我也會出手的。”

“只要我出手,那事情就不會再有懸念了。”

“你真的會出手?”這是朱高煦第一次和兒子產(chǎn)生了分歧。

其實這麼長時間過去了,朱高煦是真的淡了爭儲的心,因爲(wèi)他發(fā)現(xiàn)就算是不當(dāng)太子,他也能證明自己是很出色的。

有了化解自己執(zhí)念的方法,朱高煦自然也就不再執(zhí)著於太子之位了。

但他自己的執(zhí)念化解了,卻一直認(rèn)爲(wèi)自己的兒子還在介意,介意老爺子當(dāng)年的不公正。

至於讓朱高煦這麼認(rèn)爲(wèi)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朱瞻壑這些年雖然沒少幫朝廷的忙,但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都是以交易的形式去和老爺子相處的,每一次的幫忙都會得到好處。

第二則是朱瞻壑仍舊和老爺子之間的關(guān)係仍舊是冷冰冰的,朱瞻壑幾乎是不會和老爺子多說任何與公事無關(guān)的事情。

“當(dāng)然會出手。”朱瞻壑坐了下來,重新給自己倒了一杯茶。

“我拿不到的東西,或許不介意給大伯,給堂兄,但不代表著一些番邦蠻夷也能夠染指。”

“想要染指中原,只要我活著,他們就不會有任何可能。”

“不是我說你……”朱高煦聞言嘆了一口氣。

“你不能總是用這種極端激進(jìn)的方式去處理國與國之間的事情,一次兩次的可以,但次數(shù)多了,總是會對你產(chǎn)生影響的。”

“你大伯說的其實也對,陰謀詭計成不了大事,要以天下百姓爲(wèi)重。”

“這兩點我並不擔(dān)心,一來是你從來不耍陰謀詭計,用計也是用陽謀,二來是你的所作所爲(wèi)一直都是在爲(wèi)天下百姓而做。”

“但耍威風(fēng),好勇鬥狠,這都很容易,學(xué)會容忍和寬恕纔是最難的。”

“權(quán)利是公器,從來都不是一家一人的東西,相比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倒不如讓天下人都知道你有解決問題的決心,這或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解決事情。”

……

朱瞻壑滿臉驚奇和無語地看著自己的父親,似乎是在探究自己面前的到底還是不是那個只會用打打殺殺和金豆子解決問題的父親。

“怎麼,您……被大伯給傳染了?”良久,朱瞻壑小心翼翼的開口說道。

“學(xué)會容忍和寬恕,權(quán)利是公器,這些話一聽就是出自大伯之口,可不是您能夠說得出來的。”

“一來是性格不合,就算是您有所改變,但也不是能說出這話的人,二來是這些話都是飽讀詩書的人才說得出來的,您……”

說著,朱瞻壑上下打量了自己的父親一番。

“說不出這樣的話來。”

“這你倒是沒說錯。”朱高煦也沒有生氣,反而還笑了起來。

“上次去應(yīng)天,和你大伯聊了不少,頗有些啓發(fā)。”

“啓發(fā)就啓發(fā)吧,當(dāng)真就算了。”朱瞻壑?jǐn)[了擺手,一副很不在意的樣子。

“我承認(rèn)大伯說的也有道理,但問題是這些道理都要結(jié)合事實來看的。”

“學(xué)會容忍、學(xué)會寬恕,但換來的是韃靼毫不留情地殺了我大明十萬將士,換來的是瓦剌一次又一次的越境放牧,換來的是倭寇一次又一次地襲擾我大明海疆。”

“事實證明,您兒子我的做法纔是最有效的,現(xiàn)在大明,沒有韃靼的煩惱,瓦剌不會越界放牧,沿海百姓不再飽受倭寇的侵?jǐn)_。”

“至於權(quán)利是公器這種說法……您聽聽就好了,認(rèn)真您就輸了。”

“嗯?”朱高煦詫異地看了一眼朱瞻壑。

“這話怎麼說?”

朱瞻壑翻了個白眼兒,他感覺自己這個父親還是太單純了,也怪不得在歷史上會被朱高熾父子倆玩兒的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

權(quán)利是公器,這種話出自別人之口也就算了,但是出自皇太子之口……

“首先,權(quán)利是公器這個說法我是認(rèn)同的,但是說法是說法,現(xiàn)實是現(xiàn)實。”

“權(quán)利是公器,且不說咱們大明,歷朝歷代都可以沿用這一條,因爲(wèi)這種說法旨在利用權(quán)利讓整個王朝都向前進(jìn)。”

“但現(xiàn)實是,就算是皇帝有這種覺悟,官員也不會。”

“官員手中所掌握

的權(quán)利也是很大的,但這世間,貪官如黃河之沙,清官如鳳毛麟角。”

“所以……”

朱瞻壑?jǐn)偭藬偸郑瑳]有再繼續(xù)說下去。

朱高煦聞言皺起了眉頭,但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似乎,有些事情,這條定論也依舊適用,他好像也應(yīng)該做出改變了……

(本章完)

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94章 Ta,來了第456章 反間之計第103章 沐家人第93章 意外的來客第407章 首戰(zhàn)告捷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50章 殺!築京觀!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344章 兄弟第491章 亞琛的末日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199章 他竟然來了?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3章 明目張膽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6章 遲鈍的漢王爺第360章 酒 色 財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369章 合縱之術(shù)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24章 瘋了吧?這是瘋了吧?第509章 自掘墳?zāi)?/a>第198章 人間地獄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506章 風(fēng)口和豬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fù)失地第89章 世子出府第418章 最後的拼搏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92章 意外?襲擊?第356章 風(fēng)流債?第22章 動搖了?第147章 搶灘登陸(二合一)第143章 人,是可以變的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265章 鴻鵠與燕雀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167章 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第357章 權(quán)利,讓人心生貪念第263章 花樓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33章 出征第313章 河套第215章 真·掘根第42章 不同的態(tài)度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jié)局第344章 兄弟第337章 棄車保帥?不一定好使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5章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215章 真·掘根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156章 推波助瀾第523章 北上第373章 消息的來源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144章 整軍,出征!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jìn)程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jié)局第288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致敬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80章 好的!沒問題!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215章 真·掘根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0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453章 蟻穴遍佈的大堤第530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327章 年終大戲
第249章 老虎的鬍子,不是誰都敢捋的第94章 Ta,來了第456章 反間之計第103章 沐家人第93章 意外的來客第407章 首戰(zhàn)告捷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50章 殺!築京觀!第339章 利益的交換第202章 講道理和耍流氓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344章 兄弟第491章 亞琛的末日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199章 他竟然來了?第258章 圖謀七載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3章 明目張膽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254章 最好的勞工第6章 遲鈍的漢王爺第360章 酒 色 財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369章 合縱之術(shù)第464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24章 瘋了吧?這是瘋了吧?第509章 自掘墳?zāi)?/a>第198章 人間地獄第365章 世界名畫第506章 風(fēng)口和豬第190章 找茬?不,是收復(fù)失地第89章 世子出府第418章 最後的拼搏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97章 漢王,仍有追隨者第179章 公平交易,互不相欠第315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92章 意外?襲擊?第356章 風(fēng)流債?第22章 動搖了?第147章 搶灘登陸(二合一)第143章 人,是可以變的第371章 五年,三人第265章 鴻鵠與燕雀第466章 四面開花,六面蠶食第167章 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第357章 權(quán)利,讓人心生貪念第263章 花樓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33章 出征第313章 河套第215章 真·掘根第42章 不同的態(tài)度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jié)局第344章 兄弟第337章 棄車保帥?不一定好使第457章 足以毀滅歐洲的潘多拉魔盒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455章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第192章 朝廷的大動作第351章 最近胃口不好,見不得油第215章 真·掘根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124章 張弛有度第458章 沒有人可以算無遺策第156章 推波助瀾第523章 北上第373章 消息的來源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9章 失望的朱瞻壑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144章 整軍,出征!第224章 犯錯,就付出代價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jìn)程第272章 不能回頭的路第393章 與虎謀皮(上)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jié)局第288章 給老爺子最後的……致敬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80章 好的!沒問題!第343章 人終會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其一生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529章 是死忠,還是愚忠?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215章 真·掘根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0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453章 蟻穴遍佈的大堤第530章 陽謀,又見陽謀!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327章 年終大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肃北| 高雄县| 明星| 泗水县| 饶阳县| 阿巴嘎旗| 罗山县| 昭觉县| 周至县| 军事| 突泉县| 怀来县| 云林县| 宣恩县| 黄浦区| 正宁县| 攀枝花市| 嫩江县| 昌平区| 信宜市| 双辽市| 久治县| 来凤县| 四子王旗| 黄梅县| 元氏县| 增城市| 芮城县| 扶绥县| 介休市| 晋城| 大竹县| 托克托县| 辉县市| 乌兰浩特市| 尼勒克县| 海南省| 府谷县| 玉龙|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