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9章 以惡,治惡

第169章 以惡,治惡

其實,都到了這個時候了,土豆的產量都已經快傳遍大明瞭,解縉這纔開始想辦法反擊……

這已經不是晚了,這已經可以說是戰局都結束了。

只不過,戰局的結果不會像解縉想的那麼差。

太子的地位不是那麼容易就動搖的,先不說人家本身沒有犯什麼過錯,就說在之前的監國理政上人家也是有苦勞的。

而漢王一脈呢?

是,先是浙江剿倭,然後北征建功,再是揚州滅貪、交趾和倭國立功,朱瞻壑可以說是戰功赫赫。

但問題在於,朱瞻壑只是戰功赫赫而已。

在文政上,朱瞻壑就只提出過考成法和即時候補兩個建議,而且還是交給了太子朱高熾,讓他幫忙上奏給老爺子的。

也就是說,真要是說白了,朱瞻壑就是個武將,就是皇室宗親這個特別的身份讓人有了特別的期待。

或許朱棣對此產生過動搖,但若是想要易儲,那就絕對不可能只看這一點。

但是,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少聰明人,更不缺少手眼通天的人。

皇宮,文華殿。

朱高熾看著面前的密信,只感覺自己的腦殼陣痛。

以前他從來都沒覺得自己那些東宮屬官都是酒囊飯袋,但現在看來,東宮屬官們都是酒囊飯袋這種話可能有些過分,但爲首的那幾個肯定是。

這麼說也不對。

金幼孜和楊榮還是能看得清的,知道提早把自己擇出來,而楊士奇和楊溥也是聰明的,幾乎沒有什麼話。

唯獨解縉、黃淮和胡儼三人,整個就是三個腦癱!

“你回去整理一下,理成奏疏,送到父皇那裡吧……”

朱高熾將手中的密信放在一旁,開口對著下面的楊榮說道。

“是……”

……

楊榮一直都是個聰明人,而且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

如果去評價楊榮的一生,朱瞻壑願意稱之爲永樂一朝最強,結局也最完美的臣子。

建文元年,楊榮得到了夏原吉的賞識,同年,他參與鄉試,中解元。

建文二年,楊榮中會試第三,殿試中獲得二甲第二的好成績。

大家都知道三甲,因此可能會覺得二甲第二也不是什麼好成績,但在古代科舉中,一甲就只有三人,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第一被稱爲傳臚。

楊榮是二甲第二,這也就是說他在殿試中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

不過楊榮的人生拐點並不在這裡,而是在建文四年。

那一年,朱棣靖難成功,攻入應天府,就在朱棣想要進入皇宮的時候,楊榮攔在了他的馬前,說了一句改變他一生的話。

先遏陵乎,先即位乎?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陛下您入京是要先祭拜先帝陵墓呢?還是先入殿登基呢?

就因爲這句話,朱棣讓楊榮進入了剛剛建立的內閣,開啓了他歷經四朝的仕途。

如果讓朱瞻壑去挑選文臣來幫助自己,他可能挑選很多人,比如楊士奇和楊溥,再比如夏原吉,但如果在政事方面,他第一個選的絕對會是楊榮。

楊榮這個人,有能力,識時務,而且運氣也好。

歷史上的永樂十二年,在朱棣北征班師之後,朱高煦進獻讒言惹得朱棣大怒,將東宮一衆屬官全部下了詔獄。

所有東宮屬官中,就只有楊榮一人倖存,不僅如此,一直到朱棣於榆木川駕崩,朱棣都認爲楊榮是他朱棣的人,而不是太子黨的人。

還有就是楊榮和金幼孜二人在朱棣駕崩之後怎麼協助朱高熾登基繼位的,這就不說了,大部分人都知道。

除此之外,楊榮的運氣好還不只是體現在這兩個方面,就連他的死都充滿了運氣。

正統五年,楊榮病逝,沒有被土木堡之變給墮了名聲,讓他在史書上所留下來的一生都是完美的。

而現在朱高熾也覺得,楊榮可能纔是他最值得信賴的人。

——

另一邊,身在倭國的朱瞻壑並不知道已經有人在密謀針對自己了,而且這個時候的他也有些忙不過來,因爲他正在經受“考驗”。

因爲啊,這足利義持給他用上三十六計了。

看著面前足利義持讓人送來的美女,朱瞻壑真的是哭笑不得。

不得不說,學到了些許漢家文化皮毛的倭國的確算是比較瞭解中原的了,而且是很多地方都比較瞭解。

這麼說吧,可能不及和大明交流頻繁的朝鮮高,但怕是也不相上下了。

比如說他讓人送來的這些美女,哪怕是報以偏見,但朱瞻壑還是不得不承認足利義持選的還真都是美女,最起碼是在大部分漢人審美的點上的。

其次,這些女人的衣著也很有講究,有明制的服裝,有倭國的服裝,甚至還有云南幾個少數民族的服裝。

不得不說,這足利義持的確是用了心的。

不過,朱瞻壑雞凍了兩下,但也僅限於此了。

美女,除了男桐外沒有人不喜歡,但你得分情況,也得分人。

此前自家老爹說給自己找西域舞姬朱瞻壑都給拒絕了,畢竟他才十四歲,不要求到三十歲還能頂風尿三丈,但最起碼不能順風尿溼鞋吧?

過早的嘗過箇中滋味,對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

其次,上一個倭國使者都做過什麼還歷歷在目,朱瞻壑害怕自己剛把弟弟請出來,面前的這些美女就把他給噶了。

“讓人送回去吧。”朱瞻壑笑著擺了擺手。

用上了美人計,也算是難爲足利義持了,不過看起來這足利義持的現狀還真是不怎麼好。

“是!”朱凌大鬆一口氣,趕忙趕著那些個女人離開了。

正常來說,朱瞻壑正是對那事兒感興趣的時候,雖然以前的朱瞻壑很堅定,但人每到一個時期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不過現在朱瞻壑拒絕的如此堅決,這反倒是讓朱凌擔心了起來。

世子殿下該不會是……

不過現在的朱凌也沒時間去想太多了,因爲現在的明軍大營已經有些亂了。

隨著天氣徹底回暖,原本就因爲停戰而有些著急的明軍士兵現在更著急了,但朱瞻壑總是按兵不動,這就讓他們心裡憋著一股勁兒,難以宣泄。

尤其是前兩天,鄭亨和陳懋帶著兩萬兵馬離開石見銀山,來到這裡和朱瞻壑所率領的明軍會合之後,將士們就更著急了。

將士們也是有陣營的。

比如說朱瞻壑從雲南帶來的沐家軍,現在他們已經自詡是朱瞻壑的親軍了,因爲漢王一脈就在雲南就藩。

更何況,又有哪個士兵不願意跟著一個容易取得軍功的將領呢?

除了沐家軍,還有就是三千營了。

他們對沐家軍自詡朱瞻壑親軍的想法和做法表示很不滿,因爲朱高煦在就藩之前統帥的就是三千營。

在他們看來,三千營跟著漢王一脈的時間最長,又跟著朱瞻壑北征建過功,他們纔是朱瞻壑的親軍。

不過在這一點上雙方僵持不下,因爲沐家軍認爲雲南雨林多,以後無論是對戰暹羅還是南掌,都不是適合三千營發揮的舞臺。

而且在沐家軍看來,北征時三千營那根本就不算是跟著朱瞻壑建過功,就是跟著朱高煦衝陣了幾次,功勞都是朱瞻壑在生擒本雅失裡那件事上送給他們的。

但是有一點,不管是三千營還是沐家軍,都對後來才加入的神機營和五軍營的將士很是敵視。

甚至還會聯合起來一起對抗這些人。

朱瞻壑也知道這種情況,不過他沒辦法出面處理。

一來是因爲他是當事人,如果站出來處理這件事反而會顯得他心虛,弄巧成拙。

二來是因爲這其實是將士們外出作戰的時間太長,情緒變化所導致的。

他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動,吊著足利義持,是想著讓倭國內部儘可能的亂起來,這樣明軍能夠更好的取得優勢。

不是他認爲明軍會弱於倭軍的常備軍,而是在戰爭一事上,傷亡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從出征到現在,雖然建功頗多,但明軍也有四萬的將士化爲一抔黃土,從一個活生生的人變成了一個個的小罐子。

不過,照這個勢頭來看,拖著可能也會產生不太好的影響。

……

平安京,室町。

足利義持是真的不想跟明軍刀兵相向,因爲現在他能夠調用的人並不多,氣候暖起來之後馬上就要到農時了,到時候就算是調集到足夠的士兵,怕是也不能和明軍對抗。

在足利義持的想法中,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和平退兵,但是他走錯了第一步,後續的每一步就都起不到原本應該能夠起到的作用了。

“尊貴的足利將軍。”

一道聲音的響起讓足利義持聳然一驚,轉頭看去,發現竟然是後小松天皇站在他的身後。

望著遠處被擠到門口進不來的護衛,再看看外面那一大片的黑色帽盔,足利義持瞇起了雙眼。

“天皇閣下,不知是有何要事,竟然讓天皇閣下親自前來?”

“足利將軍,聽聞明軍已經有了動作,現已經集結到了但馬封國的邊界線,同時明軍的寶船隊也已經在海岸集結。”

“此番前來是想問一下,不知道足利將軍打算何時出兵?”

後小松天皇的臉上滿是笑容,但任誰都能看的出來這笑容中隱含著鋒利的刀子。

“天皇閣下,但馬是南朝叛逆在控制的地方,我認爲不太好在此時出兵。”

“不過天皇閣下無須擔心,只要明軍敢踏過但馬風美國,進入丹後、丹波等封國,我們必定會出兵!將明軍擊退!”

“那,就勞煩足利將軍操心了。”後小松天皇臉上的笑容更盛

……

但馬界,明軍彙集於此,誓師發兵。

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上,今日是朱瞻壑首次換上之前老爺子特意讓人給他製作的鎧甲。

全新的鎧甲反射著太陽的光芒,讓人有些睜不開眼。

“今日將大家召集至此,想要做什麼,你們應該是知道的。”

站在點將臺上的朱瞻壑開口的有些突然,但卻快速的讓將士們都冷靜了下來。

“此前,永樂七年,我,漢王世子朱瞻壑,於臺州府屠滅倭寇,一舉揚名。”

“我不知道伱們有多少人見過真正的倭寇,但若是你們去問經歷過那些人的話,他們可能都會給你們一個答案,那就是這些倭寇,最起碼看上去不像是流寇。”

“自打那時我就知道,我們大明的仁厚,在這些倭寇的眼中只不過是予取予求的愚蠢而已。”

“或許很多人都曾經想過,但卻沒有問過,那就是我爲什麼在對待敵人的態度上會如此堅決,做下那一樁樁令人髮指的慘案。”

“我無法詳細的告訴你們我的心路歷程,但卻可以告訴你們一點。”

“爲什麼韃靼屢犯我大明邊境,陳季擴屢次降而復叛,倭寇屢次寇擾大明海疆,我們的百姓被搶的被搶,死傷的死傷,而當我們大兵壓境的時候,他們武器一丟,我們就得對他們施以仁義?”

“明明損失最大的是我們大明,那些痛失親人的百姓甚至連給親人入殮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對著一個個衣冠冢失聲痛哭。”

“那些被搶走的百姓,在敵國當牛做馬,完全不被當成人看。”

“而我們!卻要對他們施以仁義!?”

“在看過被倭國劫掠的臺州府百姓後我明白了,惡人,通常在作惡的時候不擇手段,當惡報應身的時候,他們卻最會搖尾乞憐。”

“現如今,我們已經挺進至但馬邊界!距離倭國王都不過是一步之遙!”

“一路上,我們讓敵人血染大海!讓敵人屍骨如山!掛在我們名下的亡魂近五十萬!”

“現在,倭國王都近在眼前,我們有兩個選擇。”

“一,向現實妥協,變回從前那個仁義之師!”

“二,像我們初登倭島時一樣殺出去!殺到江河血染!殺到敵人聞風色變!”

“告訴我,你們,想怎麼做!?”

朱瞻壑從來都不是個調動情緒的好手,還在變聲期的嗓音也顯得有些可笑。

但是,他卻極好的調動了將士們的士氣。

因爲,自大明立國至今日,從未有過他這樣的將領。

(本章完)

第290章 世子殿下的苦心,你們知道嗎?第370章 兩個極端第60章 沸騰的應天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358章 說來簡單,但朱瞻壑只有一個第4章 紈絝子弟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395章 手中的籌碼又多了第290章 世子殿下的苦心,你們知道嗎?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26章 亂起來了……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75章 女中人傑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494章 當信仰成爲累贅第98章 人心不足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71章 天子腳下第172章 天時,地利第454章 維也納之圍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兩回事第304章 廣寧之變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495章 取捨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292章 趙王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388章 窘迫的法蘭西王國第386章 懷疑,是最強大的敵人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30章 除夕夜宴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48章 習慣成自然?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93章 意外的來客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413章 此刻盡顯!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382章 朝堂勢力的變革第119章 對與錯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00章 小動作第78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局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29章 如此不一般的除夕晚宴第183章 這禮物,白送了!第12章 棋盤上的小廝殺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375章 放下廉恥心第486章 意外收穫第415章 左右爲難第138章 惡毒的少年第354章 養狗之道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第228章 朱瞻壑所帶來的影響第229章 可讓人聞之色變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536章 最後的宗室之亂(上)第166章 自相殘殺的好戲(二合一)第51章 完了,玩兒脫了!第449章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命放在他人的手中第526章 患難之際見人心第396章 什麼都是利益第360章 酒 色 財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167章 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423章 即將革新的時代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368章 上帝之鞭
第290章 世子殿下的苦心,你們知道嗎?第370章 兩個極端第60章 沸騰的應天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358章 說來簡單,但朱瞻壑只有一個第4章 紈絝子弟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395章 手中的籌碼又多了第290章 世子殿下的苦心,你們知道嗎?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26章 亂起來了……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75章 女中人傑第82章 財神爺的新思路第374章 侵略和教化第494章 當信仰成爲累贅第98章 人心不足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第71章 天子腳下第172章 天時,地利第454章 維也納之圍第178章 摘桃子?前提是得敢!第25章 雲波詭譎,以進爲退第515章 自信和自大是兩回事第304章 廣寧之變第69章 止小兒夜啼?第495章 取捨第257章 反叛之人第292章 趙王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503章 弟弟的婚事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412章 明者,日月也第424章 任性的後果第388章 窘迫的法蘭西王國第386章 懷疑,是最強大的敵人第341章 有些人的小動作第30章 除夕夜宴第152章 虎父犬子第244章 圍魏救趙?第308章 利益之下的嘴臉第428章 必須要規劃了第233章 認慫……怕是有些晚了第48章 習慣成自然?第479章 熟悉的味道第93章 意外的來客第213章 白色黃金第413章 此刻盡顯!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281章 山人的妙計第382章 朝堂勢力的變革第119章 對與錯第76章 爛泥扶不上牆咋辦?第162章 優待?只是表面而已(二合一)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500章 小動作第78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490章 背叛者和被背叛者的結局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305章 歷史的替代者第329章 如此不一般的除夕晚宴第183章 這禮物,白送了!第12章 棋盤上的小廝殺第100章 虎落平陽?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375章 放下廉恥心第486章 意外收穫第415章 左右爲難第138章 惡毒的少年第354章 養狗之道第15章 猩紅色的大幕拉開第228章 朱瞻壑所帶來的影響第229章 可讓人聞之色變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536章 最後的宗室之亂(上)第166章 自相殘殺的好戲(二合一)第51章 完了,玩兒脫了!第449章 永遠不要將自己的命放在他人的手中第526章 患難之際見人心第396章 什麼都是利益第360章 酒 色 財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167章 頂不住壓力就算了,還異想天開?第417章 眼中的未來第157章 歸鄉之人第492章 並不值得慶賀的勝利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225章 舊港宣慰司第194章 明初第五大案第502章 重心轉移第37章 第一次遭遇第193章 新稅制下隱藏的暗流第134章 欲買桂花同載酒第367章 鎮,博壓也,貴重沉穩第423章 即將革新的時代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368章 上帝之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澄江县| 巩留县| 星子县| 丽江市| 东乡| 凤阳县| 新野县| 黄龙县| 扎兰屯市| 双峰县| 岗巴县| 疏勒县| 满城县| 南投县| 阿尔山市| 抚顺县| 汤原县| 桦川县| 搜索| 馆陶县| 甘德县| 宣汉县| 新安县| 嫩江县| 龙岩市| 公主岭市| 西宁市| 东源县| 乌鲁木齐县| 斗六市| 瑞昌市| 玛沁县| 江源县| 扶风县| 仙居县| 渝中区| 青浦区| 商河县| 清原| 乌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