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6章 自相殘殺的好戲(二合一)

第166章 自相殘殺的好戲(二合一)

在得到了朱瞻壑的信之後,朱棣立馬開始著人準備,將大明發(fā)現(xiàn)了畝產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產量糧食種子的消息給散播了出去。

說起來朱棣還有些感慨,因爲一開始錦衣衛(wèi)在散播消息的時候有很多百姓都是不信的。

這就好像你突然對一個二十一世紀的人說人類已經可以超過光速,並且能夠進行空間躍遷,你馬上就能移民半人馬座拳打阿凡達、腳踢三體人了一樣。

對於大明的百姓來說,發(fā)現(xiàn)畝產十倍於稻麥的糧種那純屬是天方夜譚,要說一兩倍他們還覺得可信一些。

但隨著這些糧種是朱瞻壑發(fā)現(xiàn)的這個消息傳開後,百姓們竟然一反常態(tài),信了!

在一開始知道這件事情後朱棣心裡起了幾分危機感,但很快就消失了。

他能理解,這些其實都是朱瞻壑在對外強硬態(tài)度上的收穫,這讓百姓達到了迷信他的程度。

他雖然覺得這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是威脅,但卻也算不上是威脅。

首先,朱瞻壑已經明確的說了,等培育出了一定數量的種子之後就會送一些到應天。

其次,朱瞻壑手裡沒有那麼多可用的人。

漢王一脈,在雲南的根基還是不夠深,甚至遠遠不及在應天的程度。

要知道,糧食的消息在雲南沒有散播開,因爲朱高煦一直都是保密態(tài)度,他害怕暹羅等國家知道了這個消息後會有過大的動作。

其次,漢王一脈雖然有自治的權利,但沐家人是永遠繞不開的一個問題,現(xiàn)在的雲南百姓還是更服沐家人的,因爲之前的十幾年都是沐家人給他們帶來的這種好生活。

最後,漢王一脈沒有可用的兵將。

兵,不用說,雲南雖然號稱有三十萬大軍鎮(zhèn)守,但實際上並沒有這麼多,最重要的是這還是沐家人的兵,對於漢王一脈是阻礙。

將,就算是算上李彬和譚忠,再加上早早跟著漢王就藩去的徐亨,這也不過三個將領。

就算是再加上朱高煦和朱瞻壑,五個,能幹啥?

除此之外,朱瞻壑此前並沒有任何逾越的舉動,再加上上次他迴應天的表現(xiàn)……

因此,朱棣覺得這些不是問題。

或許,沒有人想過,永樂大帝也有感情用事的一天……

——

倭島,因幡。

隨著幫明軍外出採買的倭民全都被各地的大封建主處斬,朱瞻壑再次動了起來。

牽一髮而動全身,朱瞻壑雷厲風行的進攻因幡,在因幡倭民的配合下,將因幡的貴族和武士階層全部一網打盡。

現(xiàn)在的朱瞻壑,正在看戲。

在他的前方大約百米處,一個個倭國的貴族和武士被帶上來,一旁的劊子手手拿大刀,滿臉的興奮。

在此之前,這種事情都是明軍的將士們在做,但今天不一樣了。

今天的劊子手是倭民。

看到這種戲碼,朱瞻壑表示他很喜歡。

“時辰到!斬!”

看著頭頂的太陽,朱凌下達了處刑的命令。

那些倭民聽不懂漢話,但不代表他們也看不懂朱凌的手勢。

隨著朱凌一聲令下,劊子手們手起刀落,絕大部分的人都很是乾脆利落地砍下了曾經欺辱過他們的貴族的頭顱,也有少數人和當初的朱瞻壑一樣,把刀卡在了脖子上。

不過這反倒是讓他們更興奮了。

“下一批!”朱凌也沒有著急,靜靜地等到那些人全都處理好之後才下令換下一批。

這臺戲很單調,就是不停的砍,然後拉新的人上來,再砍,再拉人……

對於李彬、譚忠等人來說很乏味,因爲在此之前他們已經不知道見過多少次了,甚至他們還親自上手過,對於他們來說這種戲碼實在是不夠看。

但對於朱瞻壑來說就不一樣了,他有著李彬等人沒有的特殊情感,所以很是喜歡。

一直到看完,刑場上已經被堆滿了,地面也都被染透了,朱瞻壑纔有些意猶未盡地離開了。

“世子殿下,您是有什麼想法了嗎?”

隨著朱瞻壑一路回到營帳,李彬有些好奇地開口問道。

朱瞻壑今天的行爲在他看來實在是太反常了,但李彬又猜不到朱瞻壑反常的原因,所以就將其歸類到了這方面。

“什麼想法?”朱瞻壑很是愜意地癱在了椅子上,很是隨意地問道。

“末將看您今天興致很高,所以覺得……”

作爲武將的李彬頭腦沒有文官那麼複雜,但他現(xiàn)在也看出來是自己猜錯了,當下便尷尬地撓著頭回道。

“那您接下來打算怎麼做?是繼續(xù)推進?還是說讓將士們休整一下?”

“先派一些人把那些願意去礦上做工的倭民給護送到石見去,然後讓將士們藉此機會休整三天吧。”

“對了,傳令給王景弘,讓他帶著神機營去若狹轉兩圈去!”

“是!”李彬心下振奮,當即領命離開。

若狹可不是一般的地方,如果從那裡登陸,用不了多遠就能抵達倭國第一大湖琵琶湖,而琵琶湖下面就是倭國的都城,平安京。

所以說,如果若狹沿岸出現(xiàn)了明軍的蹤跡,那倭國肯定會緊張起來的。

不過,朱瞻壑這邊越是高興,就有人越是鬱悶。

石見銀山。

鄭亨和陳懋正百無聊賴地看著礦工們滿臉都是幹勁兒的幫著大明挖礦。

他們之前還不懂這些倭民爲什麼幫大明幹活還這麼有幹勁兒,在知道了朱瞻壑的計劃後就瞭然了,同時心裡也更敬佩朱瞻壑了。

這征討倭國到現(xiàn)在,明軍雖然損失了三萬多,但換來了幾倍甚至是十倍於損失量的勞工,而且還都是青壯。

如果是不計後果的話,不只是用青壯的話,這個數量還會更多。

“你說,他們如果知道自己是中了計,還會這麼努力嗎?”鄭亨很是無聊,看著那些來來往往的礦工們給陳懋丟去了一個問題。

“伱覺得難說?但我覺得應該還是會。”陳懋打了個哈欠。

“世子殿下用的是陽謀,讓他們明知道是用命換好生活,但他們也不得不跳進去,因爲他們以前的大封建主對他們更差。”

“再說了,這些人以前奮鬥一輩子都不一定能讓家人們過上現(xiàn)在的生活,現(xiàn)在可以說是做一年工就能讓家人享受一年,這不是很劃得來嗎?”

“這纔是他們有幹勁兒的主要原因吧?”

“嗯,這麼說也是……”鄭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不過想想以前那些倭寇劫掠我大明海疆,我突然還覺得挺解氣的,可能這也就是爲什麼安遠侯在來到倭國之後會死心塌地的聽世子殿下的命令吧。”

“這還用說?”陳懋朝著鄭亨扔了一個白眼。

“咱們都還算是好的,但安遠侯統(tǒng)帥神機營,早年更是帶兵追擊倭寇直至青洲海面,大勝而歸。”

“他是見過被倭寇劫掠過的大明百姓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沒見過的都會爲之憤慨,更別說是他了。”

“不過啊……”

“鄭亨!陳懋何在!?”

就在鄭亨和陳懋還在百無聊賴地聊著天的時候,一道聲音的響起讓他倆瞬間打了個激靈。

轉頭一看,譚忠領著一大堆人正朝這裡走來。

“新寧伯,是世子殿下那邊有什麼吩咐嗎?”鄭亨和陳懋滿臉笑容的迎了上去。

武將陣營一直都算是比較和諧的,最起碼不像文官陣營那樣在算計武將的同時還在算計自己人。

不過即便如此,武將陣營也是有上下分級的。

譚忠是新寧伯,只是個伯爵,而鄭亨和陳懋一個是武安侯,一個是寧陽侯,是兩個侯爵。

一直以來,武將之間的關係雖然都還算是不錯,但像這種侯爵對伯爵迎著笑臉的情況來說還是極爲少見的。

“武安侯和寧陽侯客氣了,我就是個跑腿的。”面對鄭亨兩人的笑容,譚忠雖然很是受用,但卻並沒有飄上天。

“世子殿下攻破因幡,處理了因幡當地的大封建主和權貴武士,然後募集了一批倭民來礦上,您二位接收一下。”

“又有倭民了?還是因幡的?”鄭亨二人一臉呆滯。

要知道,因幡距離石見可是很遠的,中間隔了出雲和伯耆兩個倭封國,雖然面積大小上和石見封國是一樣的,但那是因爲石見封國本來就大的緣故。

現(xiàn)在跨越兩個封國過來送人,實在是有些難以想象。

“他們都是自願的?”鄭亨和陳懋看著後面不遠處嘰嘰喳喳的倭民,有些不敢相信。

“那肯定的。”譚忠毫不猶豫地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您二位沒看我們才帶了多少人嗎?如果他們不是自願的,那我們這些人雖然是帶著武器的,但怕是也很難看得住他們。”

“那這邊……”鄭亨有些麻爪。

他可是知道的,朱瞻壑給倭民們的優(yōu)待可不是隻要在礦上做過工就能一直免稅的,而是要一直做工才行。

眼下,安蕓、備後、出雲和伯耆的倭民都在往這邊走,都是爲了免稅纔來礦上做工的,這根本就分配不開了。

人滿爲患啊。

“世子殿下說了……”譚忠四下看了一圈,然後才貼到兩人身邊,低聲說道。

“之前那是沒有辦法,只能用這種優(yōu)厚的待遇誘導倭民來礦上做工,現(xiàn)在咱們打下來的地方越來越多了,治理本身就比較麻煩,倒不如讓他們自己競爭。”

“這一來能夠緩解我們沒辦法統(tǒng)治這裡的麻煩,二來可以緩解礦上的壓力,不至於出現(xiàn)用人荒的情況,三來則是可以刺激他們,讓他們有危機感,從而提升礦山的產量。”

“一舉三得,豈不美哉?”

鄭亨和陳懋面面相覷,只感覺三觀都被顛覆了。

你讓人給你打工,就給點兒糧食,讓人家拿命拼就不說什麼了,現(xiàn)在還讓人家互相競爭,從口頭的拼命變成真的拼命?

“那接下來,世子殿下怎麼打算?”鄭亨好久之後才反應過來,低聲問著譚忠。

“這個嘛……”譚忠猶豫了一下,但想了想,還是說了。

“倒是也沒什麼,就是繼續(xù)推進唄,你們也知道,世子殿下的本意就是徹底杜絕倭患,要是不解決倭國的幕府將軍,那一切都是徒勞。”

鄭亨聞言看了一眼陳懋,卻發(fā)現(xiàn)陳懋也在看他。

毫無疑問,這兩人都心動了。

之前還沒什麼,打一些大封建主罷了,但眼下朱瞻壑已經拿下因幡,只要再拿下但馬和丹波就能夠直逼平安京了!

到時候,明軍所遭遇的抵抗將會是最爲強烈的,所面對的敵人也將會從民兵變成倭國的常駐軍。

勝利應該是不成問題的,但難度肯定是會提升的。

“多謝新寧伯了。”鄭亨拍著譚忠的肩膀,滿臉都是親近的笑意。

“等這邊的戰(zhàn)事結束了,返回大明之後我們倆請新寧伯喝酒!”

“嗐!說這個做什麼!”譚忠擺了擺手,狀似貌不經心,但實則帶著幾分炫耀地說道。

“二位還不知道吧,此戰(zhàn)結束之後,我與豐城侯李彬怕是就要去雲南了!”

“啊?這……”鄭亨和陳懋的反應如出一轍,都是滿臉的詫異。

“這是世子殿下說的?還是……”

“嗐!世子殿下說的哪兒行啊?世子殿下在北征時讓我們武將很是揚眉吐氣了一番,我們就算是不能幫到他,但也不能害他啊!”

“要是沒有陛下的準許,就算是世子殿下說了我們也不敢啊,這不是害人呢麼?”

鄭亨和陳懋聞言都是滿臉羨慕。

別人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因爲陳季擴被押至應天府後把在交趾時的事情都說了,所以他們知道朱瞻壑是打算對交趾動手的。

只不過,因爲那次朱棣召朱瞻壑進京,朱瞻壑接下了這次倭國的差事,所以被耽擱了。

李彬和譚忠要跟隨朱瞻壑去雲南,這就代表著以後還有戰(zhàn)爭可以打,這就是武將最羨慕的了。

有戰(zhàn)爭,就代表著有獲得軍功的機會。

雖然不一定能夠獲得足夠的戰(zhàn)功升爵,但在應天府呆著肯定沒機會。

“行了,不跟二位多說了,我還得趕回去呢!”譚忠的得意勁兒這會兒纔過去,想起來自己還得返回因幡。

“這次還得麻煩二位,世子殿下要調三千營去前線。”

鄭亨和陳懋聞言,心中的意動更甚。

(本章完)

第470章 權慾薰心的人都該死第189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267章 由樂園第45章 隱藏的聯(lián)繫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398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84章 一人,鎮(zhèn)四方第295章 意外收穫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18章 他怎麼敢!?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201章 2+3,五個護衛(wèi)所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320章 翻天?第489章 朱瞻壑的打算第10章 狗血男女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tài)度?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346章 論狡詐僞善,他遠超我爹第250章 聯(lián)合平叛第243章 宗室亂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29章 永樂大帝的欣慰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209章 找麻煩的人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205章 下一個目標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8章 老爺子早就規(guī)劃好了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45章 隱藏的聯(lián)繫第287章 權利二字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tài)度?第497章 打天下也安天下第127章 尷尬的沐昂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fā)?第268章 被發(fā)現(xiàn)的秘密,只會加快你們的滅亡第52章 兀良哈三衛(wèi)的反應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44章 朱瞻壑的主意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12章 賊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309章 無人敢犯!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61章 各方的小動作第74章 攮死你們!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79章 試探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16章 殘忍嗎?第265章 鴻鵠與燕雀發(fā)個單張,說明一些問題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3章 心情複雜的鄭和第65章 坑!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313章 河套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44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8章 你,不配;他,不行第475章 銘者,或歌功頌德,或申明鑑戒,永第269章 切割,斷絕後路
第470章 權慾薰心的人都該死第189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267章 由樂園第45章 隱藏的聯(lián)繫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397章 與天鬥 與地鬥 與人鬥第398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84章 一人,鎮(zhèn)四方第295章 意外收穫第319章 你,什麼都!不!是!第18章 他怎麼敢!?第200章 無法交流的二人第446章 背叛的結果第201章 2+3,五個護衛(wèi)所第242章 皇太孫大婚第115章 大明的怒火第320章 翻天?第489章 朱瞻壑的打算第10章 狗血男女第389章 被黑暗吞噬的索非亞第260章 跨越五百年,相似的進程第47章 噴得你滿臉唾沫!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tài)度?第302章 各方矚目第222章 安內,攘外第346章 論狡詐僞善,他遠超我爹第250章 聯(lián)合平叛第243章 宗室亂第429章 兩極反轉第29章 永樂大帝的欣慰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539章 最後一步第209章 找麻煩的人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508章 蠢蠢欲動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237章 有了二心的大明宣慰使第163章 不是很好的信號(二合一)第205章 下一個目標第317章 第三個人第8章 老爺子早就規(guī)劃好了第32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232章 真兇……還是替罪羊?第136章 那個少年,他來了!第535章 無處可逃第363章 有夢想是好事兒第501章 未來的京觀第45章 隱藏的聯(lián)繫第287章 權利二字第307章 世間萬般人第231章 朝廷……老爺子的態(tài)度?第497章 打天下也安天下第127章 尷尬的沐昂第485章 消除隱患第196章 即將失控第377章 完美無缺的人第264章 從社會制度上開始第17章 該死的,一個都跑不了第433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第271章 付之一炬第478章 朱瞻壑的改變第241章 什麼叫自發(fā)?第268章 被發(fā)現(xiàn)的秘密,只會加快你們的滅亡第52章 兀良哈三衛(wèi)的反應第56章 又要背黑鍋了第44章 朱瞻壑的主意第5章 不按常理出牌的永樂大帝第312章 賊第350章 兄弟夜談第309章 無人敢犯!第181章 靖難第二功臣即將離線第452章 這個世界的骯髒第227章 草原之亂第406章 大明,出征!第61章 各方的小動作第74章 攮死你們!第101章 上架or三江感言第79章 試探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16章 殘忍嗎?第265章 鴻鵠與燕雀發(fā)個單張,說明一些問題第72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310章 文賊竊國第14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333章 心情複雜的鄭和第65章 坑!第522章 奇怪的朱高煦第28章 放他孃的狗屁!第482章 離開前的準備第431章 合而爲一第313章 河套第174章 史無前例的京觀第293章 新帝登基……三把火第510章 殊途,同歸第441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278章 你,不配;他,不行第475章 銘者,或歌功頌德,或申明鑑戒,永第269章 切割,斷絕後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左市| 裕民县| 皮山县| 普定县| 饶河县| 玉门市| 华阴市| 桦甸市| 寿宁县| 益阳市| 丰都县| 成都市| 定远县| 建昌县| 湖口县| 杭州市| 江门市| 菏泽市| 营口市| 顺义区| 甘泉县| 四会市| 吉林省| 广宁县| 吴江市| 盈江县| 金乡县| 凤台县| 赤水市| 遂昌县| 壤塘县| 楚雄市| 大连市| 平原县| 呼图壁县| 太保市| 德清县| 保康县| 乌什县| 东至县| 于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