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51章 發動

島津家是萬曆三十七年出兵並征服了整個琉球國,當時島津家雖然不能算是傾巢而出,但是能在徵朝大敗之後迅速動員起三千人對於島津家來說已經是近於極限動員了。

畢竟這次出兵琉球島津家原本只準備動員一千五百人而已,最終卻有三千名武士參加了征服琉球的戰鬥。

正是通過這次戰役,島津家才能用鮮血與犧牲事實上支配了整個琉球國,甚至還從琉球國奪取了奄美諸島。

但是他們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少年,伴隨著海北軍的崛起,數以百計的登萊商人攜帶了大量金銀、生絲與大量明國商品殺入了琉球國。

雖然登萊商人表面上只是爲海北鎮採購他們所需的一切商品,但是他們的採購量大到沒多久就對島津家在琉球國的壟斷地位構成巨大的威脅,因此島津家很快就認爲這種情況如果繼續下去的話,他們不可能繼續支配琉球國的國政。

但是他們的每一次攻擊都被這些登萊商人擋了回去,登萊商人甚至在登萊會館組織了兩三百人的自衛武力,這讓薩摩藩想起了在朝鮮的那些不堪歲月。

雖然薩摩藩的武士總是吹噓他們在朝鮮的英武神姿,總是說他們多少挫敗了明軍的攻勢。

但是他們本來是日本屈指一數的強勢大名,隨隨便便都能動員起上萬兵力,但是朝鮮戰後不管是關原合戰還是出兵琉球,島津家都準備動員出區區一千五百人而已,明軍給島津家留下太多的心理陰影。

因此薩摩藩一心想要趕絕這些登萊商人,石田加南就是島津家現在在琉球的主事人,但是在一次次意外失手之後,作爲副手的高倉宇野也開始嘗試著挑戰他的權威:“我們只要不惜代價,明天就能血洗了整個登萊會館。”

只是石田加南卻是冷笑了一聲:“血洗登萊會館之後我們怎麼收場,別忘了徵朝之役?”

雖然徵朝之役已經過去了三十年,但是這些島津家的家臣們仍然是聞風色變,島津家雖然自稱在朝鮮勝捷無數,一次就斬首明軍多達三萬級,但不管有多少紙上的勝利,實際卻是島津家在朝鮮遭受了近於殲滅的打擊。

即使已經過去了三十年時間,島津家仍然沒有在這次重創中徹底恢復元氣,甚至由於擔心明國可能出兵干涉,島津家內部對於出兵征服琉球都充滿了爭議,征服了琉球國之後也只敢悶聲發大財,根本不敢過於張揚引發明國出兵干涉。

畢竟豐吉秀吉的敗亡就是因爲明國出兵干涉,只是高倉宇野卻是冷笑了一聲:“現在的明國已經是快要病死的老虎,他們都無法對付北方的蠻夷,更不要說出兵琉球國了。”

“快要病死的老虎仍然是老虎。”

石田加南少年時參加過徵朝之役,對於這一役可以說是心有餘悸:“何況現在的海北鎮是真老虎!”

對於海北鎮的威名石南加南雖然欠缺清醒的認識,但是他聽琉球國人與明國商人說過,現在的海北鎮是明國的第一雄兵,只有海北鎮能把建奴打得落花流水找不著北。

只是高倉宇野還是沒有放棄,他馬上問道:“海北鎮又能怎麼樣?他們只是明國的強勢大名而已,而且現在正在全力征伐遼東的蠻人,根本沒有精力用兵琉球。”

只是石田加南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又想起了自己在明軍重圍僥倖逃生的那一役,雖然他逃出來了,但是跟他在一起的十三個足輕卻只活下了兩個人而已:“但是隻要你血洗了登萊會館,他們就必須出兵了。”

說到這,石田加南倒是來勁了:“明國雖然把海商看得很輕,但是海北鎮的那位柳將軍據說不同於一般的明國官僚,對海上的利益看得很重,咱們雖然要替家主驅逐海北蠻,但一定要把握具體分寸纔對。”

“現在的琉球對於海北鎮來說,只是一個置辦海貨的渠道而已,這些登萊商人對於明國來說只是一羣棄民而已,我們打殺這些明國人,明國朝廷與柳總兵不會放在心上,但是我們血洗了登萊會館只能逼得那位柳總兵介入。”

“即使不說那位徐公子,登萊會館裡面有頭有臉的人物實在不少。”

實際石南加南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那就是如果逼急了明國與海北鎮,讓明國與海北鎮再搞一次針對琉球國的貿易禁運,那麼琉球對於島津家來說根本就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而且島津氏雖然準備趕絕登萊商人,但是他們並不準備放棄龍口這條商路,現在琉球國的對外商路之中就數龍口這條商路規模最大利潤也最大,每年在琉球與龍口之間來往的商船多達數十艘之多。

雖然島津家不能直接介入琉球與龍口之間的貿易,但是趕絕登萊商人之後完全找個琉球代理人出面就能把宇文拔都與徐子塵的賺錢生意全部拿走。

而且島津家早已判明,海北軍在琉球購買的幾乎都是對付建州野蠻人的軍用物資。

雖然島津家逐走了登萊商人,但是隻要明國與女真之間的戰爭長期持續下去,龍口對軍用物資的需求就會有增無減,他們只能在琉球才能購買如此巨量的軍用物資,所以島津家只要給海北鎮留點情面,海北鎮就只能俯首聽命。

高倉宇野已經明白過來:“那我們該怎麼辦?”

石田加南猶豫了一下卻是下定了決心:“到了今天這一步的話,只能用那一招?”

“哪一招?”

下決心很難,但是石田加南下了決心就不再猶豫:“讓尚氏出面趕絕這些明國人便是,尚氏這些時日都同這些登萊商人暗通款曲不清不白,現在是他們表明對薩摩忠誠的時候了。”

尚氏作爲琉球國的國主,在歷史上一向就是相對親明的立場,甚至連豐臣秀吉徵朝之役就是琉球率先向明國提出預警,

即使是島津家清洗親明派並支配琉球國的現在,島內的親明勢力仍然是此起彼伏,更不要說琉球尚氏還一心想利用明國勢力脫離薩摩蕃的支配重掌國政,並奪回割讓給島津氏的奄美諸島。

而現在正是絕了尚氏念頭的最好機會,石田加南冷笑道:“尚氏是因爲我島津氏的寬宏大量才得以繼續在琉球執政,現在正是需要他們回報我們島津氏的時候……這一仗一定得死人……”

高倉宇野倒是問了一句:“是哪邊要死人,是登萊商人還是琉球尚氏?”

只是石田加南卻是大笑起來:“當然是兩邊都要死人,登萊要死人,琉球尚氏同樣要死人,他們死的人越多越好。”

即使是琉球尚氏是迫不得已攻擊登萊會館,但是雙方只要都死了人那雙方的恩怨就無法化解,高倉宇野這才明白過來:“石田君果然睿智,他們死的人越來越好,我們在負責督戰就行了!”

島津氏在琉球本來就處於支配地位,更不要說這一次島津氏從本土調集了幾百名武士,琉球尚氏除了俯首聽命強攻登萊會館之外,已經沒有任何選擇了。

石田加南笑了起來:“我們背靠著整個日本國與薩摩藩,可是這些登萊海商已經是孤立無援……現在誰也救不了他們了。”

只是石田加南卻是完全說錯了,柳鵬不但沒有放棄這些登萊海商,恰恰相反,他把手上能第一時間派出來的最華麗陣容都派出來救援徐子塵他們。

由於這是海北軍歷史上第一次在海外作戰,所以柳鵬並沒有挑選長風團或是其它精銳陸軍作戰單位,而是特意點了江縱雲這位小江總長的名字,除此之外還讓一直與水上巡防隊配合作戰的黑旗團精選一個步兵營一起參戰。

事實霍虯也特意重視這件事,所以這次琉球戰鬥是由他這位黑旗團長親自指揮戰鬥,他一直期盼這麼一個徹底壓過黑山團與季進思的機會已經很久很久了。

除此之外,海北軍的文宣系統的第一把手丁子杭也一起參戰,事實證明柳鵬的這個決定十分明智。

正是丁子杭帶著幾十名文宣員的緣故,明明只是兩個營參戰而已,但是在官兵眼中這簡直就是兩個加強團帶兩個守備總隊與兩個新兵總隊參加的戰略決戰。

這次戰鬥的重要性完全不遜色於復州之戰,能參加這麼一次戰鬥是所有參戰官兵的莫大榮幸。

丁子杭的鼓動政策非常成功,事實上這些年他的宣傳水平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在最初階段丁子杭還是按照柳鵬的安排採取虛實結合的手法,正所謂三分真七分虛,《登州淪亡戰史》就是這一手法的最佳作品,直到現在仍然有人傳抄這份揭貼。

但是在柳鵬的指點與安排之下,丁子杭很快就開始選擇性地使用材料,他說的所有一切都是真相,但是丁子杭只是沒有把所有的真相都說出來,但是選擇性地說出真相遠遠比虛實結合的手法更具有殺傷力了。

第89章屁滾尿流第86章讓衡王府來領人第589章肥料革命第64章柳鵬的雄心壯志第883章 殺建奴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74章勢如破竹第864章 底線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170章左擁右抱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750章 小黑山第1034章 千秋萬代第815章 我有了第472章:縱虎歸山第233章司禮太監韓順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307章莊票的用處第1024章 狂熱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719章 緩和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182章陳大明的事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842章 小心思第134章禁海令第306章鄉貫第248章柞樹苗第588章回避不了的問題第58章餘波第147章道高一丈第84章我說了算第78章逼婚第48章只知道做功德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882章 最艱難的一條路第612章官不聊生第764章 撫院出馬第518章死地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1104章 村姑第156章霍球想過來第91章英姿勃發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525章輕奢第358章張藝赫的謀劃第892章 鄧玉函的到來第8章馬經承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89章王道一第849章 出兵第905章 姚曉方第833章 晴天霹靂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730章 搏天三鳳第263章姚姐姐的柔弱第672章當世周處第671章偷雞不成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793章 不入京的藉口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128章走著瞧第916章 熊嶽驛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915章 天命在金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188章太原王家第244章東絲之爭第562章:普祥真人的謀劃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625章:善始善終第27章兇神惡煞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248章柞樹苗第727章 齊魯怒火第1169章 傳檄而定第187章過河拆橋第556章爲王先驅第665章功可掩過第626章隨他去第974章 阿巴亥姐姐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911章 兗西第18章驚天大案第893章 寄以厚望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282章章程第691章 甲兵逾萬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
第89章屁滾尿流第86章讓衡王府來領人第589章肥料革命第64章柳鵬的雄心壯志第883章 殺建奴第1083章 寬厚相濟第976章 三線作戰第226章到龍口走一趟第74章勢如破竹第864章 底線第406章治大兵若烹小鮮第170章左擁右抱第844章 賣身投靠第750章 小黑山第1034章 千秋萬代第815章 我有了第472章:縱虎歸山第233章司禮太監韓順第870章 武之望的意外選擇第1146章 各奔東西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1012章 察哈爾斡耳朵第307章莊票的用處第1024章 狂熱第470章平山的流民們第719章 緩和第782章 全權調度第1114章 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第182章陳大明的事第971章 深明大義第842章 小心思第134章禁海令第306章鄉貫第248章柞樹苗第588章回避不了的問題第58章餘波第147章道高一丈第84章我說了算第78章逼婚第48章只知道做功德第757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882章 最艱難的一條路第612章官不聊生第764章 撫院出馬第518章死地第250章秋糧的問題第1104章 村姑第156章霍球想過來第91章英姿勃發第1155章 不合適的建議第525章輕奢第358章張藝赫的謀劃第892章 鄧玉函的到來第8章馬經承第828章 陣腳大亂第189章王道一第849章 出兵第905章 姚曉方第833章 晴天霹靂第695章 萬軍齊發第730章 搏天三鳳第263章姚姐姐的柔弱第672章當世周處第671章偷雞不成第32章獅子大開口第324章陳別雪的消息第793章 不入京的藉口第1010章 娜木鐘的最後抉擇第739章 王氏前路第205章江清月回來了第128章走著瞧第916章 熊嶽驛第677章 不速之客第915章 天命在金第170章左擁右抱第780章 兗州捷報第188章太原王家第244章東絲之爭第562章:普祥真人的謀劃第239章董主薄上門第625章:善始善終第27章兇神惡煞第880章 入學名額第248章柞樹苗第727章 齊魯怒火第1169章 傳檄而定第187章過河拆橋第556章爲王先驅第665章功可掩過第626章隨他去第974章 阿巴亥姐姐第676章 後院起火第911章 兗西第18章驚天大案第893章 寄以厚望第267章姚廠公的開價第1022章 休養生息第282章章程第691章 甲兵逾萬第127章被架空的董主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望奎县| 宿迁市| 交口县| 丽水市| 永新县| 霞浦县| 岑巩县| 罗源县| 海林市| 威信县| 中江县| 怀化市| 康平县| 旬阳县| 平武县| 思南县| 蕉岭县| 昌邑市| 伊通| 永川市| 蓬莱市| 亚东县| 黄大仙区| 凯里市| 冀州市| 进贤县| 太白县| 托克托县| 三台县| 衡水市| 体育| 蒙阴县| 宣威市| 托里县| 抚顺县| 景德镇市| 榆林市| 吉林省| 仪征市|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