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4章 恆景四十年,六月

第294章 恆景四十年,六月

天邊旭日虹光如赤金色的絲綢,在風中滾滾飄動。

北京城的皇宮,青磚黃瓦,樓閣廊橋,三層飛檐的亭臺之下,朱高燨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笑看著坐在對面的蘇武:“這茶如何,爲蜀之最的蒙頂甘露,四川那裡剛剛貢上來的極品,連我都沒多少珍藏。”

蘇武飲了一口,不由讚歎道:“纖細且捲曲多毫,茶湯色澤嫩綠鮮亮,白毫漂浮湯上,茶香四溢,入口鮮爽回甘,確實是難得的好茶。”

他從高麗省任布政使功成名就回京之後,當即便被提到了都察院,填補空懸的左都御史之位。左都御史,秩正二品,執(zhí)掌都察院,被尊稱爲“總憲”。

蘇武很年輕,又是東宮肱骨,京師中有流言,說他用不了十年就能從“蘇總憲”晉升爲“蘇相”。

主臣二人許久不見,相談甚歡。

蘇武看到太子爺?shù)纳磲醽辛⒅荒贻p人,相貌英挺,明眸皓齒,頗有文公風采,引人不由多看兩眼。

他有些疑惑的問道:“這位是?”

朱高燨道:“于謙,老爺子安排給我的司儀郎。”

蘇武詫異的說道:“那倒是挺年輕的。”

左春坊司儀郎,雖說只是跟在太子身邊的侍從,但這份差事可沒那麼好乾,對任職者要求極高,大都是由聲名遠揚專精學術的大儒擔任,一般來說,年齡不會低於四十。

而這于謙看上去,連二十的歲數(shù)都沒。

朱高燨笑道:“你今年纔多大,有二十了嗎,不也是已經任上左都御史了,歷朝歷代何曾有過二十歲的左都御史?”

蘇武樂呵呵的說道:“這倒也是,殿下說的在理,爲官者,不看資歷只看能力,我大明尚且是年輕的王朝,官員理應也是年輕人,方纔顯得我大明朝氣蓬勃。”

“哈哈,好小子,現(xiàn)在怎麼變得這麼油腔滑調了。”

于謙嘆息了一聲,聲中帶著些許的憂鬱。

他本以爲這位名聲極大的皇太子,會是和懿文太子那樣儒雅博學之賢主,結果他跟在朱高燨這兩天,沒看出來這位太子爺有什麼真本事,每天不是在文華殿裡當監(jiān)工,就是在皇宮裡瞎轉悠喝茶飲酒和一些太子黨的官員閒聊享樂。

這與他所期待的賢主出入太大了,讓于謙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情愫。

我大明朝的儲君就是這麼一個玩意兒?

太讓人失望了啊!

朱高燨瞥了一眼,注意到于謙臉上細微的表情,笑道:“于謙,你可是有話要說?”

于謙沉著眸子,道:“沒有。”

“有話可以直說,不必藏著掖著,把話憋在心裡,到最後還是自己難受。”

朱高燨端著茶盞,道,“本宮準你暢所欲言而無罪。”

于謙遲疑了一下,問道:“當真?”

朱高燨笑了:“天下誰人不知,我朱高燨最是信守承諾,一言九鼎。”

“既然如此,那臣便斗膽說上兩句。”

于謙挺直了腰桿,肅然道,“臣以爲,殿下是太子,是儲君,位居東宮,一舉一動都應表率大明的威嚴。但臣這幾日觀察下來,殿下的舉止,堪稱放蕩!”

如此毫不遮掩而又尖銳的話語,于謙就差指著朱高燨的鼻尖罵一句庸主了。

蘇武人都聽呆了,他尋思著這姓於的小哥不要命了嗎,敢這麼跟殿下說話?

連先前遠在高麗省的他都聽說了,自家殿下在西南火燒連營,全殲十餘萬叛軍,一個俘虜都沒留,可見其手段有多殘酷。

面對于謙咄咄逼人的指責,朱高燨並未看出有任何的情緒,依舊不緊不慢的端著茶盞,以茶蓋輕拂清亮的茶湯。

他平靜的問道:“于謙,伱不怕死嗎?”

“直臣直言,何懼之有?”

于謙淡淡的說道,“再者,剛纔殿下已經說了,準許我暢所欲言而無罪,難不成殿下是要反悔?”

“那倒不至於。”

朱高燨終於捨得放下茶盞,嘴角上揚,“我聽說,你尤爲擅長屬對於詩詞?”

“略通一二。”

話雖說的謙虛,但于謙說話時的語氣卻相當傲氣,可見他對自己在這方面的天賦有多自信。

朱高燨笑吟吟的說道:“巧了,本宮也擅長屬對和詩詞,今日閒來無事,咱們兩個比一下?”

于謙有些詫異:“殿下是認真的嗎?”

他雖然聽聞過這位太子爺無論是治國還是帶兵上都有著極爲卓著的功績,可還沒聽說過,這位太子爺還有吟詩作對的本事。

朱高燨微微頷首,道:“自然是認真的。”

于謙興致勃勃的問道:“那殿下想比什麼?”

“以題爲詞,怎樣?”

“甚好,何題?”

朱高燨環(huán)顧四周,最終將目光鎖定在了亭臺近處的竹林上,清風徐來,竹林翠綠堅挺,枝葉微微搖曳。

他問道:“便以梅蘭竹菊四君子爲題,你意下如何?”

于謙思忖道:“梅蘭竹菊,傲幽堅淡,佔盡春夏秋冬,正合我心。”

朱高燨笑著伸手示意:“好,於兄先請。”

于謙點頭道:“朱兄如此,那在下便不客氣了。”

蘇武聽見這個“朱兄”,差點驚得就當場給這姓於的小夥子跪了。

你是真勇啊!

剛纔于謙指責朱高燨的時候,蘇武還覺得這姓於的小子是又蠢又酸的腐儒。可現(xiàn)在這句“朱兄”,讓他徹底改變了對於謙的觀念。

就這句“朱兄”,足夠于謙全家在菜市口斬七天了!

這兄弟,簡直就是膽大包天,爲所欲爲!

聽到這聲“朱兄”,朱高燨的臉上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仍略帶笑意,風輕雲淡。

于謙並未想那麼多,他苦思良久,沉吟道:

“沾衣數(shù)點雨餘雨,極目萬重山外山。

立馬平原看秋色,獨憐寒菊映衰顏。”

好詩,確實是好詩。

于謙在吟詩作對上,確實是有著極高的天賦,脫口而出便是一首辭藻華麗的詩詞。

只可惜,朱高燨手裡還捏著絕殺的大招。

于謙擡手示意:“我已經作罷,殿下,請吧。”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笑道,“倘若殿下作不出來,認輸便是,不寒磣。”

朱高燨笑了笑,裝作思忖片刻,方纔緩緩開口: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于謙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他一時間腦子轉不過來,沉思良久,喃喃道:“任爾東西南北風,好,好,好,好一個任爾東西南北風……” 他向來崇尚的便是君子氣節(jié),而這首詩詞,無疑是將氣節(jié)彰顯的淋漓盡致,氣勢豪邁,剛正不阿。

此詩一出,勝負分明。

一旁的蘇武忍不住拍手叫好:“好詩啊,好氣魄,殿下大才!”

朱高燨只是笑了笑,沒有說話。

也不知幾百年後的那位鄭板橋先生,是否會感慨一句“既生主,何生鄭”,活在朱高燨的影子裡。

夏洛都能抄周杰倫的歌,我朱高燨抄鄭板橋的詩,這很合理。

于謙一改常態(tài),不由肅然起敬,拱手道:“殿下,是臣輸了,要殺要剮,殿下自行定論,臣絕無二話。”

“我殺你作甚,事先都說好了,你我不過是吟詩作對閒來無事耍耍而已,又沒事先立什麼賭約。”

朱高燨擺了擺手,道,“不過我今日詩興大發(fā),一首不能釋放心中情愫,倒是還醞釀了一首。”

于謙眼神一亮,大喜:“還請殿下唸誦一二,讓臣開開眼界。”

這一首“任爾東西南北風”,算是徹底讓他服氣了。

而今聽太子還有一首詩詞,讓他喜好吟詩作對的頗爲欣喜,想要一聽朱高燨還能有什麼佳作。

蘇武笑道:“還請殿下不予吝嗇,一展胸中才情,讓臣等也見識一下。”

“既然如此,那今日我也附庸風雅一二。”

朱高燨道,“這第二首,也是詠竹。”

于謙連忙點頭:“詠竹好啊,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爲謙謙君子。”

見狀,朱高燨也不再賣弄,稍加思索,道:

“竹似僞君子,外堅中卻空。成羣能蔽日,獨立不禁風。

根細善鑽穴,腰柔貫鞠躬。文人多愛此,生氣息相同。”

于謙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而蘇武卻忍不住捂腹大笑。

“有辱斯文!”

于謙拂袖怒道。

與剛纔那首讚頌的詠竹相比,這一首詠竹就太過辛辣刺骨了。

竹子就好比那些僞君子,從外來看那麼聲威煊赫,成就傲人,實則並沒有什麼真材實料。

當它們意氣連枝時,能夠遮天蔽日掩蓋真相,可是單獨審視時卻經不起考驗。

竹子的根細碎善於穩(wěn)穩(wěn)地紮下去,腰身輕柔習慣給人鞠躬。那些喜歡竹子的文人,恐怕他們的氣節(jié)也和那些竹子是一樣的。

人們通常喜歡詠竹來彰顯自己的氣節(jié),可這一首嘲竹,無疑是撕碎了文人的奸詐嘴臉。

于謙發(fā)怒,是因爲他最崇尚文人的氣節(jié)。

而蘇武大笑,是因爲他最瞧不起便是文人。

他是永樂九年的舉人,一個極爲年輕的舉人,如果不出意外,輕而易舉的便可更進一步成爲進士,入朝爲官。

然而蘇武卻沒有繼續(xù)參加科舉,而是說出了“舉子如橘子,又酸又硬”的心聲。

在他眼中,聖賢書讀到盡頭,讀出來的不是聖人,而是思維被禁錮了的腐儒。

于謙氣的咬牙,想說些什麼卻又說不出來,無奈轉身拂袖離去。

朱高燨與蘇武對視一眼,不由樂出了聲。

……

笑了許久,蘇武方纔端起茶杯,品了一口,問道:“殿下,去逗這樣一個小子,是不是太惡劣了?”

朱高燨沒有接話茬,而是反問道:“你覺得這姓於的小子,怎樣?”

蘇武搖頭道:“算不上是渾身酸氣的腐儒,有股靈韻,奈何太過不識時務,也太傲氣,就這性子,他把自己的路走窄了啊。”

朱高燨擺了擺手:“看人豈能只看性格,若是沒有真本事,他敢在我面前這麼狂,你覺得我能放過他,真當我是什麼慈眉善目的活菩薩了?”

蘇武嘆道:“這是一匹烈馬啊,不好駕馭,若是換做我來用他,定要先壓他個三五年磨磨他身上的戾氣棱角,等磨的差不多了,再擡出來看看成效,能用則用,不用則棄。”

“最開始,我想的和你一樣,對付這樣的烈馬,得先壓住他的戾氣,再慢慢的馴服,只不過在看到他以後,我就不這麼想了。”

“那殿下現(xiàn)在是怎麼想的?”

朱高燨對勾了勾手指,見蘇武將臉湊了過來,這纔在對方耳側神秘的說道:

“不告訴你。”

蘇武愣了一下,不由苦笑一聲。

雖然太子什麼都沒說,但他已經有了一種預感。

被朱高燨盯上的于謙,現(xiàn)在更像是被狼咬在嘴裡的綿羊。

……

回去的路上,于謙越想越氣。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這種詩他是怎麼做出來的!”

說著說著,他反而卻忍不住笑出了聲。

“貌似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竹似僞君子,外堅中卻空。成羣能蔽日,獨立不禁風,越是細想,越覺得貼合實際……咳咳,我怎能這麼想呢,太子誤我。”

悄無聲息間,連於謙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他這十八年來受儒家文化所固化的思維,正因爲朱高燨這一首嘲竹而無形的發(fā)生了變化。

……

【選擇模擬有關朱高燨的隨機片段……】

【當前視角爲:朱高燨的皇帝身份】

【時間:恆景四十年,六月。】

朱棣看到這個時間段,腦袋上不由出現(xiàn)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他知道朱高燨很能活,但在位四十年,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朱棣模擬的皇帝裡,也只有兩個人能與朱高燨的在位時間相比。一個是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在位四十八年,另一個是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在位四十五年。

但如果論實際掌權的在位皇帝,也就只有嘉靖帝了。萬曆帝在位的前十年裡,由於皇帝年幼,由太后代爲聽政,而太后又將軍政大權交於張居正代爲管理。

不過這倆皇帝在位久,對大明可不是什麼好事啊。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差點沒給大明朝玩沒了,而萬曆帝在位四十八年,更是直接將大明朝拖進了棺材板,給後世兒孫留下來了一個千瘡百痍在風雨中飄搖不定的帝國。

大明的明君,除了朱元璋和朱棣,極少有能活過四十歲的。

(本章完)

第176章 廢太子爲贛王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501章 臣有一計第112章 蘇文擅武不擅文,蘇武擅文不擅武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123章 講個笑話,祁王不記仇第98章 草原靚仔馬哈木,卒第60章 關於加更的單章第341章 永樂十五年冬,建文帝崩第453章 今日朝會,孤只爲三件事!第206章 祁王兩鬢已白髮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2章 朱胖胖的人生模擬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192章 模擬祁王!緊急事件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580章 能吃的都吃了第581章 不怕被敵人發(fā)現(xiàn),就紮好營寨,生好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著你們!第467章 先拿你們幾個開刀!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24章 從此再無瓦剌與韃靼,只屬大明!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第552章 我的鍋第561章 內閣制第218章 第二次模擬祁王!第201章 倭國投降!第548章 土豆,無了!第42章 北鎮(zhèn)撫司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請假一天第462章 孔府議定 口出狂言!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94章 頂尖名將的默契第62章 大秦丞相,李斯第62章 大秦丞相,李斯第365章 全部押入死牢?世家大族坐不住了!第329章 朱高燨:只要我還在,大明就亂不了第434章 東宮一怒,血流漂杵!第275章 太子妃:這是什麼歪理?第253章 朱棣:祁王是真土匪啊!第264章 姚廣孝:你還打算開海禁?第573章 來到雪原了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第422章 京師生變!朱棣病亡?第470章 聖人後裔 天下儒宗?朕很不高興!第116章 發(fā)兵西南,討伐祁王!第331章 朱棣:小四啊,以後,大明就是你的第322章 朱高燨:何爲,爲官之道?第365章 全部押入死牢?世家大族坐不住了!第550章 孑然一身第424章 從此再無瓦剌與韃靼,只屬大明!不裝了,我攤牌了第196章 攻入開京!接管李朝!第280章 朱高燨:雲在青天,水在瓶第51章 洪災!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428章 一查到底!大幕徐徐拉開!請假一天第486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393章 朱高燨:沒想到吧?我親自領軍來殺第141章 奪命流水線第184章 先滅兩個國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467章 先拿你們幾個開刀!第92章 德勝凱旋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著你們!第177章 天啓皇帝第437章 緊鑼密鼓的陰謀與埋伏!第182章 我給我自己哭喪?第122章 祁王,你要造反?第10章 賜婚第579章 劫富濟“貧”第64章 你可真不是人第395章 朱高燨:讓你見識下什麼叫火力覆蓋第502章 微服私訪請假一天,萬分抱歉第215章 朱高煦:別攔著我,我要弄死他!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401章 以勢壓人?我等著你!第14章 血濺奉天殿!第171章 呂朝陽:我就喜歡給祁王當狗第561章 內閣制第131章 練兵,祁王府護衛(wèi)軍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227章 祁王:聽話,讓我康康!第242章 朱高燨:我給漢王上一課!第85章 這個祁王爺似乎不怎麼正經第9章 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第308章 朱高燨:漢王沒反,我反了!
第176章 廢太子爲贛王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501章 臣有一計第112章 蘇文擅武不擅文,蘇武擅文不擅武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123章 講個笑話,祁王不記仇第98章 草原靚仔馬哈木,卒第60章 關於加更的單章第341章 永樂十五年冬,建文帝崩第453章 今日朝會,孤只爲三件事!第206章 祁王兩鬢已白髮第145章 廢太子?立祁王?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第2章 朱胖胖的人生模擬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332章 文院:刀在手,跟我走!第152章 太子失勢!第192章 模擬祁王!緊急事件第514章 連我也是棋子第580章 能吃的都吃了第581章 不怕被敵人發(fā)現(xiàn),就紮好營寨,生好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著你們!第467章 先拿你們幾個開刀!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24章 從此再無瓦剌與韃靼,只屬大明!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第552章 我的鍋第561章 內閣制第218章 第二次模擬祁王!第201章 倭國投降!第548章 土豆,無了!第42章 北鎮(zhèn)撫司第83章 一仗打出十年太平請假一天第462章 孔府議定 口出狂言!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94章 頂尖名將的默契第62章 大秦丞相,李斯第62章 大秦丞相,李斯第365章 全部押入死牢?世家大族坐不住了!第329章 朱高燨:只要我還在,大明就亂不了第434章 東宮一怒,血流漂杵!第275章 太子妃:這是什麼歪理?第253章 朱棣:祁王是真土匪啊!第264章 姚廣孝:你還打算開海禁?第573章 來到雪原了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第422章 京師生變!朱棣病亡?第470章 聖人後裔 天下儒宗?朕很不高興!第116章 發(fā)兵西南,討伐祁王!第331章 朱棣:小四啊,以後,大明就是你的第322章 朱高燨:何爲,爲官之道?第365章 全部押入死牢?世家大族坐不住了!第550章 孑然一身第424章 從此再無瓦剌與韃靼,只屬大明!不裝了,我攤牌了第196章 攻入開京!接管李朝!第280章 朱高燨:雲在青天,水在瓶第51章 洪災!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428章 一查到底!大幕徐徐拉開!請假一天第486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393章 朱高燨:沒想到吧?我親自領軍來殺第141章 奪命流水線第184章 先滅兩個國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467章 先拿你們幾個開刀!第92章 德勝凱旋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著你們!第177章 天啓皇帝第437章 緊鑼密鼓的陰謀與埋伏!第182章 我給我自己哭喪?第122章 祁王,你要造反?第10章 賜婚第579章 劫富濟“貧”第64章 你可真不是人第395章 朱高燨:讓你見識下什麼叫火力覆蓋第502章 微服私訪請假一天,萬分抱歉第215章 朱高煦:別攔著我,我要弄死他!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401章 以勢壓人?我等著你!第14章 血濺奉天殿!第171章 呂朝陽:我就喜歡給祁王當狗第561章 內閣制第131章 練兵,祁王府護衛(wèi)軍第159章 明太祖,朱元璋!第227章 祁王:聽話,讓我康康!第242章 朱高燨:我給漢王上一課!第85章 這個祁王爺似乎不怎麼正經第9章 河流從不催促過河的人第308章 朱高燨:漢王沒反,我反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辽中县| 手机| 米易县| 饶阳县| 鄂托克旗| 临夏县| 广元市| 吉木乃县| 双流县| 淮南市| 大英县| 长阳| 出国| 土默特左旗| 景宁| 乐昌市| 武城县| 洪江市| 霸州市| 化德县| 宾阳县| 拉孜县| 开平市| 湾仔区| 甘洛县| 虎林市| 酉阳| 精河县| 原阳县| 临邑县| 亚东县| 疏勒县| 理塘县| 平凉市| 鄂尔多斯市| 秭归县| 晴隆县| 抚远县| 九龙县| 太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