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第313章 朱棣:這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楊榮有點犯暈,他們家這位殿下,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啊。

心宗?

與儒家分庭抗禮的學術派系?

楊榮猶豫再三,勸道:“殿下,要不您還是先看看這後殿的上百萬黃冊,當下事宜,主要還是把黃冊的事給解決了啊。”

他千辛萬苦的把黃冊從南京搬到北京,結果有關黃冊的事宜尚未展開,太子爺便又提出了一個天馬行空的想法。

上面一句話,下面跑斷腿。

楊榮還不想英年早逝,但凡是殿下提出來的想法,無一不是極爲棘手的差事,他現在是恨不得自己劈成兩半的去幹活,哪裡還顧得上什麼別的。

“不礙事的。”

朱高燨擺手道,“這心宗學術,其實我心中早已有了想法,1打算和黃冊合併在一起辦理。”

“殿下此言何意?”

楊榮有些狐疑,他雖然不瞭解心宗是個什麼玩意兒,但無論怎麼想,學術如何能與黃冊賦稅產生聯繫。

朱高燨終於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我打算,在北京設立一座學院。”

“學院……這事好辦。”

楊榮鬆了一口氣,他還以爲是多大的事呢,沒想到也就是辦一所學院而已,信心十足的說道,“殿下要辦個怎樣的學院,花多少銀子,您給個數字,我這就去戶部、吏部、工部籌集錢糧與人手。”

朱高燨瞥了他一眼,道:“若真是那般簡單,我自己從文華殿下一道命令即可,還需你作甚?”

楊榮有些好奇的問道:“一座學院,又能多難辦?”

朱高燨認真的說道:“總的來說,我的計劃是,建立一文一武兩座學院,合稱「文武院」,文武院的主官由皇帝或者監國兼任,每座學院的院長,秩正二品,副院長爲從二品,教育官位正三品。”

這給楊榮整不會了:“這個虛銜設的是不是有些太高了,已經與六部相差無異了。”

“誰告訴你是虛銜的?”

“啊?”

朱高燨道:“一文一武,文院設十三司,分別是辦公司、教育司、政治司、科研司、文化司、經濟司、律法司、歷史司、國際司、進修司、培訓司、典籍司,包羅萬象,各司的主官皆爲從三品。”

“嘶——”楊榮倒抽了一口涼氣,“那文院的官員,都由何許人擔任?”

“第一任院長,由戶部的夏老尚書兼任,副院長由你來兼任,而教育長,由蘇武兼任。”

朱高燨思忖道,“各司的官員,從六部、都察院、督稅院、九卿裡抽調,也可以讓退休的官員來擔任教師。”

楊榮已經聽迷糊了:“那學生從哪兒找,國子監?還是翰林院?”

朱高燨像看傻子一樣的看著對方:“我花這麼大的力氣去組建文院,就爲了培養一羣書呆子?”

“還請殿下示下。”

“各省的布政使、監察使,以及建州、高麗、交趾的歸化使,以及各府的知府等官員,最低也得是個知縣……”

“讓這些人來當老師?”

“不,是當學生。”

“???”

楊榮人都傻了:“讓最高是從二品的布政使,來當學生?”

朱高燨淡淡的說道:“各省官員,大都不懂治國,只懂政鬥,伱讓他們去勾心鬥角貪污受賄,他們可以拍著胸脯打包票,可你讓他們治理轄區爲國爲民,這就有些難爲他們了。”

“這些官員是什麼出身?科舉出身!除了滿嘴的之乎者也聖人教條,剩下的什麼都沒學過,你還能指望著這樣的官員幫著去治國?”

“尤其是全國遍地的知縣,這些人是大都是科舉過關以後,直接空投下放,到了當地以後兩眼一抹黑,什麼也不會,被人耍的團團轉。等這些知縣們當了十幾年的官以後,依舊沒學會怎麼治理轄區,只學會了圓滑世故索賄壓榨。”

“與這些蟲豸在一起,怎麼搞得好政治?”

“我設立文院,就是讓全國各地的官員,學會除了聖賢教條裡沒寫著的治國安邦之術,讓他們帶著真本事去做大明的父母官!”

楊榮終於感受到殿下的真正目的是何等的宏遠,但他沉默許久以後,方纔緩緩說道:“殿下的初衷,自然是極好的,可以說,這是開創了以前所有人都沒想過的問題。”

自古以來,歷代皇帝尊崇儒家。

但這僅僅是因爲儒家能方便他們的統治罷了,除了這個,沒人想過別的。但現在設立文院,就是要讓這些書呆子出身的官員們,能學到真本事,能造福天下的真本事。

“但是……”

楊榮話鋒一轉,“殿下可曾想過,將官員們雲集在一座學院裡,極有可能會引發結黨的情況?”

各省官員雲集一方,而對於文院主官來說,想要拉攏黨羽再方便不過了,文院如果真按照殿下的計劃誕生了出來,這實際上是自己捏造出來一個威脅皇權的部門。

他創造了一個鋒利的劍,但這個劍很有可能會傷到他自己。

朱高燨頓了一下:“結黨,是不可避免的。但我還要重申另一件事……文院的最高權力,是皇權。”

文院也好,武院也罷,院長是兩座學院的最高官員,但在院長之上,還有一個文武院主官。

——皇帝。

文武兩院的官員想要收買人心,皇帝何嘗又不是在收買人心。文武院確實會產生的結黨的情況,但最大的一個黨派,是皇帝黨派。

皇帝可以直接繞過所有的障礙,收攏各省官員的人心!

……

楊榮如夢初醒,他這才明白,殿下設立文武院,並非是一時興起,看樣子分明是早有預謀!

他迫不及待的追問道:“文武院,一文一武,文院如此,武院又如何?”

朱高燨微微一笑,道:“武院與文院在本質上來講,都是一樣的,由具備專業素養的武將來擔任教師,無論是都指揮使還是衛指揮使,只要是千戶官以上的官員,都要陸續來武院接受正規的教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大明朝的文官與武將,說白了,全都沒有什麼技術可言,能否在任上起到效果,全靠自己無師自通。

文官沒人教治理,武將沒人教帶兵。文官靠著讀聖賢書空降任上,然後琢磨著勾心鬥角上位。武將更離譜,這玩意兒是世襲的,一羣吃喝嫖賭的將二代唯一會的就是“熬老頭”,熬死親爹就走馬上任。

邊軍還好一些,因爲長期處於戰爭的狀態中,保持了該有的素養。可邊軍能打沒用啊,裡面都爛透了,到了明末時,邊軍們一個個餓的樹皮都啃禿了,餓著肚子去跟敵軍玩命打仗。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哪裡有滿餉,遼東皇太極。

全國上下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邊軍,結果自己還把邊軍給玩死了。在崇禎帝眼裡,自己家的邊軍就應該不吃不喝的一個個還神勇蓋世賽過呂布轉世,一粒大米不吃就能給敵人全乾翻。 什麼,邊軍餓著肚子打不贏?那肯定就是你們邊軍的主將通敵了,給這個主將拉出去砍了!

朱高燨道:“武院的教育官,由英國公張輔兼任,你覺得如何?”

楊榮想了想:“當如此,雖說讓英國公兼任一個正三品的官職有些寒磣,但也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這年頭,還活著且擁有極高作戰經驗的的武將,細細數來一共就倆人,一個是張輔,另一個是沐晟,先鎮遼東後鎮西北的劉榮算半個。

沐晟要鎮守西南,劉榮要鎮守西北,能在北京當這個教育官的,就只有張輔了。

換做別人,也沒辦法去馴服那些驕兵悍將。

楊榮問道:“殿下是不是忘了,武院還有院長與副院長的位置空著呢。這兩個職位,都在教育官之上,論帶兵打仗,大明朝還有哪個武將能壓過英國公一頭?”

“有,當然有。”

“不知殿下說的是何方神聖?”

“我,還有老爺子。”

朱高燨指了指自己,道,“讓老爺子來擔任武院院長,我來擔任副院長。”

楊榮樂了:“殿下說的甚是。”

放眼大明朝,只要這父子二人還活著,剩下的人就沒資格去爭第一,只能去搶老三的位置。

朱高燨笑了笑,繼續說道:“在我的策劃當中,武院分成三個司,分別是研究司、指揮司、進修司。”

“研究司的學習方向就是研究作戰的思想與理論、以及大明邊關的防禦體系、武院的教育管理等,這是整個大明武將體系的策劃層,只有正二品以上的將官纔有資格來這裡擔任學員。”

“而指揮司的學習方向是合同作戰指揮,分爲甲乙丙班次,甲班的學員是從二品到正三品的將官,乙班的學院是正四品到從五品的將官,丙班是正六品到從七品的將官。”

“進修司的學習方向是軍事素養,只不過門檻更低,從軍隊裡挑選出來優秀的士兵苗子加以培養,免得出現青黃不接的情況。”

比起文院,武院更加的難以控制。

武院的學員,要麼是桀驁不馴的驕兵悍將,要麼是無所事事的將門子弟,就算是狗看了都得搖頭。

所以朱高燨打算親自出馬。

他要告訴這些將官們,何爲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文武院,一文一武,好啊。”

楊榮讚歎道,“倘若不出意外,大明朝的兩院,要變成三院了。”

一閣兩院六部九卿,這便是如今朝廷上的格局。

閣是內閣,兩院是都察院、督稅院,過不了多久還要多一個文武院。

文武院不同於其他部門,其他部門是爲朝廷工作,而文武院的工作是培養爲朝廷工作的官員。

楊榮問道:“所以說……這跟黃冊和心宗有什麼關係?”

朱高燨描繪了一張宏偉的藍圖,但聽了半天,他也沒聽出來文武院的設立跟黃冊有什麼關係,更別說那浮雲般的心宗了。

“當然有關係。”

朱高燨淺笑道,“官員進了文院,總是要學習的,學習完了得實踐考覈吧。黃冊,就是我留給他們的考覈內容。”

“至於心宗,是我留著對付儒家的東西。屆時我會在文院裡,教授他們心宗的學識。”

楊榮追問道:“那武院呢?”

朱高燨笑了:“你真以爲文官們一張嘴,就能治天下啊,除了嘴,還得有拳頭。”

君臣二人相視一眼,不由笑出了聲。

……

“這什麼玩意兒?”

幹清宮裡,朱棣看著奏章只覺得扯淡,“太子閒著辦事怎麼把黃冊庫給搬過來了,他這是要幹什麼?”

湯承在一旁貼心的提示:“奴婢聽說,太子殿下打算設立文武院,黃冊庫有關文武院事宜。”

“啥?文武院?”

朱棣一頭霧水,“這又是個什麼新鮮物件?”

湯承道:“聽內閣的楊閣老說,文武院是培育文官和武將的地方,一文一武兩座學院,兩院的院長秩正二品。工部那邊得了命令,已經開始動工修建了。”

朱棣有些蛋疼:“這麼大的事,他怎麼也不跟我提前知會一聲,媽的,這小畜生還真關起門來自己當皇帝了。”

湯承默然,沒有說話。

太子那邊也沒關門啊,開著呢,只是把皇帝關起來了而已,或者說,皇帝自己不願意開門。

朱棣沒好氣的說道:“這是個什麼章程,哪有這樣的道理,他之前設立督稅院的時候朕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又搞了一個文武院,再搞下去豈不是要亂套了?”

湯承小心翼翼的說道:“奴婢聽說,太子殿下打算等文武院修好以後,讓您來擔任武院的院長,負責教授大明的那些將軍們如何打仗。”

“哦?”

朱棣摸了摸下巴,“他這是什麼意思,朕稀罕當這個院長嗎,平白無故的就給朕找了個差事?朕給你一道口諭,你去跟工部打聲招呼。”

“是要讓工部把修建文武院的工程停了嗎?”

“不,是要讓他們修快點。”

“……”

朱棣的嘴角微微上揚,太子修建文武院,武院院長這個職務,無疑代表著帶兵作戰的巔峰,這是一項相當具有含金量的殊榮。

教別人怎麼打仗……

朱棣可真是太感興趣了!

他在幹清宮閒的都快長毛了,可算是碰上個心儀的差事去玩玩……不對,是當一名正經的教師!

(本章完)

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387章 朱高燨:主打的就是一個快字!第151章 東宮的天,塌了!第19章 血染徵袍透甲紅第355章 朱棣:死亡不屬於民主!第432章 大索全城,圍捕世家!第546章 溫室大棚第251章 恆景的時代第207章 模擬!毀了大明!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233章 現在是祁王的時代!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340章 朱棣:凌遲就免了,賜全屍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41章 皇上,您吃了嗎?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268章 朱元璋:這沒道理啊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很仁慈了!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568章 龍鳳呈祥,龍鳳胎,你想的倒是挺美第391章 神臂弓初發威,韃靼初受挫!第570章 死局啊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點逝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459章 誰敢攔著朕,誰便是大明之敵!第197章 改立高麗省!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第52章 老四真乃朕之麒麟子也!第111章 舉子如橘子,又酸又硬緊急通知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24章 福兮禍兮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483章 大明日不落,指日可待!緊急通知第529章 你這是分封諸侯呢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295章 恆景帝: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48章 景泰八年,風調雨順第76章 米倉裡的老鼠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194章 再不收網我就成老大了!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127章 請陛下問罪祁王,以謝天下!第37章 祁王殿下,萬福金安!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199章 對倭國開戰!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113章 祁王真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第199章 對倭國開戰!第304章 漢王:畜生!你能換個人坑嗎!第419章 挾大勝之威,行滅根之事!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來找你算賬了第28章 父親的溫柔第144章 朕送你一頂白帽子第478章 淒涼落幕!這就是爾等叛亂的下場!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561章 內閣制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317章 朱棣:兒啊,你啥時候造反?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點第236章 沈青玉:你也想學胡惟庸被癢死嗎?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棟樑也!第364章 你們好大的狗膽!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430章 再度刺殺?近乎瘋狂的世家大族們!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209章 朱高燨:皇位?拿來吧你!第429章 孔家:你們放心,他朱高燨絕對不敢第42章 北鎮撫司第545章 訓話了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100章 聖旨,祁王監國!第462章 孔府議定 口出狂言!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請假一天第389章 初戰!來自韃靼人的憤怒!緊急通知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290章 朱元璋:朱棣這個逆子第544章 有人想害朕第206章 祁王兩鬢已白髮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459章 誰敢攔著朕,誰便是大明之敵!第18章 埋伏第24章 福兮禍兮
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238章 祁王:叫我小朱也行第387章 朱高燨:主打的就是一個快字!第151章 東宮的天,塌了!第19章 血染徵袍透甲紅第355章 朱棣:死亡不屬於民主!第432章 大索全城,圍捕世家!第546章 溫室大棚第251章 恆景的時代第207章 模擬!毀了大明!第231章 恆景帝朱高燨!第233章 現在是祁王的時代!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340章 朱棣:凌遲就免了,賜全屍第312章 朱棣:老四類朕第41章 皇上,您吃了嗎?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268章 朱元璋:這沒道理啊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很仁慈了!第137章 兵權文政一手抓第568章 龍鳳呈祥,龍鳳胎,你想的倒是挺美第391章 神臂弓初發威,韃靼初受挫!第570章 死局啊第302章 朱高燨:有一點逝第193章 祁王又在搞什麼?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248章 蘇青:真是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啊第459章 誰敢攔著朕,誰便是大明之敵!第197章 改立高麗省!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第52章 老四真乃朕之麒麟子也!第111章 舉子如橘子,又酸又硬緊急通知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556章 朕自留名千古第24章 福兮禍兮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483章 大明日不落,指日可待!緊急通知第529章 你這是分封諸侯呢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295章 恆景帝: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48章 景泰八年,風調雨順第76章 米倉裡的老鼠第367章 朝堂交鋒!世家大族圖窮匕見!第194章 再不收網我就成老大了!第468章 震怖!世家不安!第127章 請陛下問罪祁王,以謝天下!第37章 祁王殿下,萬福金安!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199章 對倭國開戰!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103章 正德大皇帝跑路計劃第113章 祁王真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第199章 對倭國開戰!第304章 漢王:畜生!你能換個人坑嗎!第419章 挾大勝之威,行滅根之事!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來找你算賬了第28章 父親的溫柔第144章 朕送你一頂白帽子第478章 淒涼落幕!這就是爾等叛亂的下場!第359章 朱高燨:要麼低頭,要麼死第561章 內閣制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277章 李彬:無論怎麼講,優勢在我!第317章 朱棣:兒啊,你啥時候造反?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點第236章 沈青玉:你也想學胡惟庸被癢死嗎?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棟樑也!第364章 你們好大的狗膽!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430章 再度刺殺?近乎瘋狂的世家大族們!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209章 朱高燨:皇位?拿來吧你!第429章 孔家:你們放心,他朱高燨絕對不敢第42章 北鎮撫司第545章 訓話了第155章 滄海之東,遼爲首疆第100章 聖旨,祁王監國!第462章 孔府議定 口出狂言!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請假一天第389章 初戰!來自韃靼人的憤怒!緊急通知第192章 模擬祁王!第541章 放心,有陛下在!第290章 朱元璋:朱棣這個逆子第544章 有人想害朕第206章 祁王兩鬢已白髮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459章 誰敢攔著朕,誰便是大明之敵!第18章 埋伏第24章 福兮禍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凭祥市| 合阳县| 金湖县| 八宿县| 灵璧县| 荥经县| 元氏县| 灌阳县| 南漳县| 乌兰县| 沭阳县| 万州区| 西安市| 达日县| 丹寨县| 贵州省| 武山县| 湾仔区| 北票市| 卓资县| 高雄县| 津市市| 宁安市| 洞口县| 奉贤区| 岚皋县| 永顺县| 吉木乃县| 西昌市| 大丰市| 苍梧县| 宁河县| 蒙山县| 泽州县| 庆城县| 长丰县| 托克逊县| 威信县| 筠连县| 宜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