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6章 朱高燨:誰敢圈地,我弄死誰

第266章 朱高燨:誰敢圈地,我弄死誰

尚未步入夏日,燕雲(yún)之地的天氣已然是相當(dāng)霸道。

北風(fēng)呼嘯,捲動狂沙白草,就像是有一位大將軍在策馬奔騰,身後金戈鐵馬。如果說南方的春日是似水柔情的江南畫舫妙齡家人,那麼北方的春日就是沉睡的斧鉞在盛夏前夕甦醒。

朱高燨望著眼前高聳的北平城,城牆斑駁,卻依舊能看到亙古不變的威嚴,感嘆道:“回家了。”

……

朱棣在順天府過得很滋潤。

把所有的政務(wù)全丟給了朱高燨,自己一個人跑到順天享清福,無案牘之勞形,老朱感覺自己整個人都年輕了十歲。

沒事就喝喝茶,溜溜鳥,策馬在北平城外的山脈裡狩獵,可他聽說自己的太子帶著一大票大臣們也要來順天府的時候,皇帝喜愛竟然遲疑了。

若是這些瘟神也來了順天府,朕還能像現(xiàn)在這般悠閒嗎。

朱棣感覺自己已經(jīng)化身“明擺宗”,只想躺平擺爛。

今年的事能拖就拖,運氣好的話,明天死了就不用做了。

至於沒了皇帝大明該怎麼辦?

無所吊謂,反正不是還有儲君在那兒撐著嗎。

然而人來了,總不能拒之門外,雖說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將帝國大權(quán)託付給了皇太子,但他終歸還是大明帝國的皇帝。

……

朱高燨看到朱棣以後,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認錯人了。

這老爺子怎麼還越活越年輕了呢!

朱棣挑眉道:“你這眼神,是何意也?”

朱高燨幹聲道:“幾月不見,父皇風(fēng)采依舊,就彷彿生機煥發(fā)。”

“哈哈。”

朱棣輕笑一聲,感嘆道,“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yún)和月,我這一生,何止三十功名,八千里路,遙想當(dāng)年,策馬北伐,是何等的英姿,上陣殺敵浴血奮戰(zhàn),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如今,一頓飯連饅頭都吃不了兩個,朕終究還是老了啊。”

“父皇尚還年富力強,何出此言?”

“不必安慰朕,朕還有多少時日,朕自己清楚。”

朱棣擺了擺手,“我至多還剩七八年的時間,不過是白駒過隙,一晃的功夫便過去了。像我這樣身負滔天罪孽的人,能活到這個歲數(shù)已經(jīng)是僥倖,早已沒有貪戀世俗的心了。”

“大明不是一個人的帝國,你改稅的事,我聽說了,朕心甚慰,大明託付到你的手上,朕也就放心了,伱放心的去做,朕會在背後給你撐腰。”

設(shè)立督稅院這樣一個堪比六部的機構(gòu),縱然是以朱高燨現(xiàn)在手握的權(quán)柄也不敢輕舉妄動,大明不是他的一言堂,他頭上還有個皇帝老子呢。

若非是朱棣的默許,督稅院根本就搭不起臺子來,一個機構(gòu)牽扯上千名官員以及數(shù)萬邊軍精銳的調(diào)動,如此巨大的變故,若是朱棣再看不到,那就只能說明皇帝陛下的雙眼失明瞭。

但從頭到尾,朱棣都沒有反對朱高燨的政策。

他挑這個時候立了朱高燨爲(wèi)皇太子,就已經(jīng)做好將帝國託付給對方的準備了,足以說明他對朱高燨的信任。

更何況,老爺子也沒時間了。

他根本沒時間再去培養(yǎng)一個新的繼承人,區(qū)區(qū)七年的時間,難不成他還要再生一個皇子?若是不信任朱高燨,便只能再扶持朱高熾上位,可若是那般廢而再立,豈不是說明朱棣有眼無珠犯了錯?

後人會如何評價他永樂帝?

朱棣不希望自己在這最後的幾年時間裡晚節(jié)不保,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年近六旬的朱棣,在挑選帝國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事情上已經(jīng)沒有容錯的機會了。

而朱高燨這位新太子也沒有讓朱棣失望,改稅一事雖然很大膽,但這新太子將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做的滴水不漏,引動的風(fēng)波很快便被平息。

火中取栗,督稅司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從南方各省徵收了九千七百萬兩白銀的黑稅白稅。

九千七百萬兩!

朱棣當(dāng)時看到這個數(shù)字後差點激動的當(dāng)場駕崩!

他大明朝終於擺脫了“窮逼王朝”的綽號!

現(xiàn)在朱棣可以完全的相信自己,也可以完全的去相信朱高燨。

朱高燨,恆景盛世的締造者,在位三十年,將大明帝國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想到大明朝有了新的持刀人,朱棣心中感嘆自己終於可以放心的擺爛了。

“父皇,可是有何事不妥?”

朱高燨觀察著老爺子臉上的細微波動,心中有些琢磨不透老爺子的想法。

朱棣面色不改:“朕在想,大明朝以後由你作爲(wèi)把持大局,朕也可以安心養(yǎng)老了,打了一輩子仗,總算是能享受享受安逸了。”

壞了,朕怎麼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朱高燨沉默了一會兒,乾笑兩聲,氣氛頓時有些尷尬了。

我也想擺爛啊!

但是實力不允許啊!

朱棣爲(wèi)了緩解尷尬,轉(zhuǎn)移話題的說道:“老三那裡,你去一趟吧,你們兄弟倆也有很多年沒重逢了,他應(yīng)該挺想你的。”

朱高燨作揖道:“那兒臣就先告退了。”

……

趙王府。

“啊哈哈哈,老四,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盼來了,真不容易啊,今夜咱哥倆非得好好喝一壺不可,不醉不歸!”

趙王爺熱情的出門迎接,朱高燨倒也不覺得受寵若驚,隨和的說道:“三哥,一晃眼就是好幾年的功夫,弟弟想你啊。” “好,好,你還能記著三哥我就好。”

趙王豎起了大拇指,讚歎道,“我這些年雖然一直在北平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你的那些英勇事蹟我可都聽說了。東出遼東連滅兩國,削宗藩改新稅,文治武功都是一代英傑,連老二都被你幹廢了。”

說到這裡,趙王爺有些心悸後怕,“難怪當(dāng)年咱哥倆喝酒的時候,你跟我說,讓我別跟著老二混了,合著你還藏著這一手呢?”

上一次朱高燨來順天府的時候,就奉勸趙王,讓趙王別再跟著漢王廝混下去了,再跟著漢王混下去唯有死路一條。

當(dāng)時的趙王還不服,畢竟那時候太子黨和漢王黨相互抗衡各顯神通,漢王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他趙王府的勢力本就比不上老大,若是不和老二聯(lián)手,那豈不是把路走窄了嗎?

好在最後趙王聽勸的本性發(fā)作,還是選擇相信了老四,和漢王漸行漸遠最終分道揚鑣。

他哪裡想得到,沒過兩年,祁王府一路突飛猛進,成了國本之爭裡最大的一匹黑馬,突然就控制了朝堂,將所有的政敵碾壓。

被趙王視作最大敵人的太子朱高熾,莫名其妙的就被廢爲(wèi)贛王失去了競爭能力。而漢王也敗在了老四的手上,淪爲(wèi)了老四和老爺子的傀儡,現(xiàn)在也只能幹些髒活。

倘若當(dāng)時趙王沒有聽勸,執(zhí)迷不悟跟著漢王走到底,只怕是現(xiàn)在的他已經(jīng)淪爲(wèi)刀下鬼了。

畢竟,趙王已經(jīng)犯過一次錯了,他當(dāng)初刺王殺駕觸碰了老爺子的底線,走到了紅線的邊緣,如果在這裡他再走錯一步,就不僅僅是被削權(quán)或者是削爵了,等待他的是當(dāng)場暴斃。

老爺子能寬恕他一次,但如果他還不知悔改,真當(dāng)永樂皇帝是什麼慈眉善目的活菩薩了?

當(dāng)年屠戮建文舊臣的時候,老爺子眼皮子都不帶眨一下的,動輒數(shù)千數(shù)萬人被殘忍的殺害,當(dāng)年的金陵城猶如一片地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朱高燨笑了:“三哥,你知道我最欣賞你哪一點嗎?”

趙王有些好奇的詢問道:“哪點?”

朱高燨感慨的說道:“三哥你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聽勸!”

趙王大笑:“哈哈,沒辦法,我這人就是耳根子軟,更何況,你還是和我關(guān)係最好的親弟弟,我不聽你的聽誰的?”

朱高燨其實還有句話沒說。

趙王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聽勸,但最大的缺點就是知錯認錯不改錯。

如趙王這般善於玩弄心計之人,生性多疑,他很聰明,知道自己錯在哪兒以後也不嘴硬,心甘情願的就認錯了。但正是因爲(wèi)多疑,趙王總是會懷疑這個懷疑那個,在關(guān)鍵的時刻猶豫不決。

像趙王這樣的人,小本買賣他可以做的風(fēng)起雲(yún)涌,可一碰上大事,趙王就得跌跟頭了。

朱棣生的兒子裡沒一個是善茬,如果硬說哪個最廢,那也只能是趙王了。

不是朱高燨瞧不起趙王,是他這位三哥的性格就決定了這隻能是條蟒,而非是龍。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三哥介不介意我再說幾句不好聽的?”朱高燨問道。

“跟你三哥我見外了不是,咱倆誰跟誰啊,有話你就放心大膽的說。”趙王笑吟吟的說道,“你三哥我啊,可是早就等著你再提點我?guī)拙淠亍!?

“好,既然如此,我就明說了。”

朱高燨搓搓手,問道,“三哥的藩國是在順天,可如今老爺子把國都遷到了順天,你身爲(wèi)藩王自然是不可能在順天久居下去了,可曾想過另擇藩國就藩之事?”

趙王有些不知所謂,“就算是重新就藩,老爺子也不會催吧,再怎麼著也會等到老爺子歸西,我現(xiàn)在想這事做什麼?”

他是當(dāng)朝藩王,雖說不是皇帝的嫡長子,那也是嫡子。當(dāng)初老爺子把自己的龍興之地北平封給了趙王作爲(wèi)藩國,現(xiàn)在國都遷至北平,自然不能再作爲(wèi)趙王的藩國了。

不過看在是徐皇后生的兒子份上,再怎麼說老爺子也不能攆人,照規(guī)矩,應(yīng)該是等到老爺子駕崩以後,等新帝登基,纔會讓趙王重新就藩。

趙王是土生土長的北平人,之後就藩也是在北平,自然捨不得這片土地,他巴不得自己死也死在這片土地上,哪裡捨得重新就藩,能拖一會是一會。

趙王有些不悅的說道:“老四啊,你這是覺得哥哥在北平城裡礙眼,尋思著拾掇拾掇把哥哥我攆走嗎?”

“三哥,你這說的是哪裡話,就咱倆這關(guān)係,我恨不得和你埋在同一副棺材板裡,怎麼會攆你呢?”

朱高燨又不是老爺子,當(dāng)然不可能就這麼把心裡話說出來。

實際上,趙王猜的沒錯,朱高燨確實不想讓趙王繼續(xù)在北平城待下去了。

雖說如今的趙王對他已經(jīng)沒有人任何的威脅,但朱高燨在北平城裡的一些暗子,終究是有大半是從趙王的手上接盤過來的,如果趙王不另擇封地就藩,他手上的這些暗子用著也不舒服。

趙王離開北平城,朱高燨才能過得舒服。

北平城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

但這些話心裡明白就好,說出來多不好聽,朱高燨語重心長的說道:“三哥,你繼續(xù)留在北平城裡,有弊而無利,以現(xiàn)在的局勢看來,越往後拖你就越委屈。如今朝廷是怎麼對待宗藩的,你也明白,以後的宗藩可不像是永樂初年時那般瀟灑了,這褲腰帶得勒緊了過日子。你何不妨趁著現(xiàn)在,自己主動的向老爺子申請就藩,讓老爺子念你個好,藉機找老爺子要些好處。”

趙王不屑一笑道:“你看三哥我像是差錢的人嗎?我在北平城盤踞這麼多年,雖然棋差一籌羽翼被斷,但黃金白銀,我有的是。”

朱高燨沉聲道:“難不成,三哥眼界就如此短淺,這看得到眼下的黃金白銀嗎?”

趙王微微皺眉:“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朱高燨淡淡的說道:“盛世黃金不如糞土,這話說的有些過分,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想要在盛世撈黃金白銀這些現(xiàn)錢,有的是法子,重要的是什麼,是土地,黃金不過一世之財,就像是無根浮萍,但若是有了地,那才真算得上是福廕後人!”

趙王不屑一笑道:“我有錢還怕買不到地,你未免也太小瞧我了吧?”

他是何人?

堂堂趙王爺,花點錢圈點地,還不是手到擒來?

“三哥,不是我嚇唬你,你還真買不到。”

朱高燨笑了,“只要是我掌權(quán),別管是誰,只要敢圈地,我他孃的第一個弄死他!”

“宗藩現(xiàn)在是怎麼被打壓的,三哥你看的清清楚楚,說來說去爲(wèi)的只是那些銀子?真正荼毒朝廷的,是圈地!”

“我也不妨告訴你,大明朝以後打壓的重點對象,就是圈地之人!我可以容忍他們購置一些土地爲(wèi)後人蔭福,可若是想要貪婪無度肆無忌憚的去瘋狂圈地,誰敢這麼做,我就殺誰!”

“無論是宗藩國戚,還是士族豪紳,誰都不能例外!”

(本章完)

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61章 孔府議事,暗中謀劃!第470章 聖人後裔 天下儒宗?朕很不高興!第36章 君臣之禮,父子之情第22章 極品烤肉漢王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jié)局一根繩第269章 老朱:痛!太痛了!第507章 放幾個魚餌看看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1章 永樂一朝最擅用兵者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78章 賺麻了第296章 恆景帝:大運昌隆,吾道不孤!第536章 陛下要改變主意了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432章 大索全城,圍捕世家!第485章 斬立決!第500章 蘇武亂我大明啊!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7章 朱棣:祁王快叫爹第528章 就你叫李有田第477章 大軍一至,土雞瓦狗!第57章 奪門之變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jīng)很仁慈了!第233章 現(xiàn)在是祁王的時代!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緊急事件第96章 經(jīng)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4章 誰想殺朱棣?第180章 忤逆之臣,殺無赦!第142章 你搶我的孔山,我就搶你的江山!第348章 《大明覆滅之後》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棟樑也!第250章 恆景三十年第534章 真的小丑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398章 大獲全勝,意外繳獲!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軍摧枯拉朽!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第242章 朱高燨:我給漢王上一課!第318章 朱高燨:不,這是科學(xué)的力量第412章 火砲一級準備!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點第79章 趙王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聽勸,最大的缺不裝了,我攤牌了第339章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第101章 朱家人,父慈子孝第358章 朱高燨:治國之道,教化爲(wèi)先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247章 不知夫人今宵願與我同席共枕否?..........第449章 大軍入城!血色開端!第445章 刺客:我已竭盡全力了!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65章 隨駕北巡第281章 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第575章 原來是陛下啊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482章 孔家的覆滅第443章 凱旋入城!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90章 風(fēng)起!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198章 朱棣:祁王誠不欺我!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105章 平分天下?平分個鬼!請假一天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437章 緊鑼密鼓的陰謀與埋伏!第334章 世祖武皇帝鑄的劍,來了!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421章 糧草告急?後方有人搞事情!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64章 你可真不是人第213章 嬴政:你真該把嘴縫上!第457章 新皇登基,大明從此開啓新篇章!第415章 軍心大亂!也先被轟成重傷!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請假一天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366章 密謀!世家大族的反擊!請假一天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132章 烏合之衆(zhòng),沉默之軍第104章 十年磨一劍,應(yīng)州大捷!第51章 洪災(zāi)!
第539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61章 孔府議事,暗中謀劃!第470章 聖人後裔 天下儒宗?朕很不高興!第36章 君臣之禮,父子之情第22章 極品烤肉漢王第263章 姚廣孝: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興也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第191章 開局一個碗,結(jié)局一根繩第269章 老朱:痛!太痛了!第507章 放幾個魚餌看看第1章 朱棣的正確打開方式第71章 永樂一朝最擅用兵者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490章 陰謀詭計第78章 賺麻了第296章 恆景帝:大運昌隆,吾道不孤!第536章 陛下要改變主意了第214章 漢王:祁王的心是真黑啊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432章 大索全城,圍捕世家!第485章 斬立決!第500章 蘇武亂我大明啊!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17章 朱棣:祁王快叫爹第528章 就你叫李有田第477章 大軍一至,土雞瓦狗!第57章 奪門之變第455章 趕盡殺絕?朕已經(jīng)很仁慈了!第233章 現(xiàn)在是祁王的時代!第216章 楊榮:祁王是真狗啊第306章 朱棣:別逼朕跪下來求你緊急事件第96章 經(jīng)緯天地之謂文,戡定禍亂之謂武!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557章 朕也有一計第406章 朱高燨:宜將剩勇追窮寇!第74章 誰想殺朱棣?第180章 忤逆之臣,殺無赦!第142章 你搶我的孔山,我就搶你的江山!第348章 《大明覆滅之後》第47章 祁王,大明之棟樑也!第250章 恆景三十年第534章 真的小丑第38章 一寸江山一寸血!第526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398章 大獲全勝,意外繳獲!第479章 崔家亡命奔逃 官軍摧枯拉朽!第362章 諸位,維喆在此,誰欲殺我!第242章 朱高燨:我給漢王上一課!第318章 朱高燨:不,這是科學(xué)的力量第412章 火砲一級準備!第5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315章 朱高燨:父皇自信一點第79章 趙王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聽勸,最大的缺不裝了,我攤牌了第339章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第101章 朱家人,父慈子孝第358章 朱高燨:治國之道,教化爲(wèi)先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247章 不知夫人今宵願與我同席共枕否?..........第449章 大軍入城!血色開端!第445章 刺客:我已竭盡全力了!第232章 小王爺:啊對對對,父愛如扇第65章 隨駕北巡第281章 將帥可廢,江山不可亡第575章 原來是陛下啊第166章 夏原吉的效忠第273章 朱棣:壞了,出事了!第446章 輕而易舉的反殺!第482章 孔家的覆滅第443章 凱旋入城!第495章 前路艱險第90章 風(fēng)起!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198章 朱棣:祁王誠不欺我!第289章 湯承:錯覺!一定是錯覺!第319章 朱高燨: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爹,第105章 平分天下?平分個鬼!請假一天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437章 緊鑼密鼓的陰謀與埋伏!第334章 世祖武皇帝鑄的劍,來了!第320章 朱元璋:說話,啞巴了?第421章 糧草告急?後方有人搞事情!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64章 你可真不是人第213章 嬴政:你真該把嘴縫上!第457章 新皇登基,大明從此開啓新篇章!第415章 軍心大亂!也先被轟成重傷!第473章 朱高燨:大明乃是朕的天下!請假一天第255章 漢王:祁王還是個忠厚人第366章 密謀!世家大族的反擊!請假一天第288章 朱棣:便叫東輯事廠吧第50章 洞房花燭夜第132章 烏合之衆(zhòng),沉默之軍第104章 十年磨一劍,應(yīng)州大捷!第51章 洪災(zāi)!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潞西市| 凤冈县| 台东县| 凉城县| 河池市| 汽车| 枣庄市| 通城县| 中江县| 福贡县| 美姑县| 博湖县| 林口县| 蒙阴县| 化州市| 远安县| 璧山县| 星子县| 尉氏县| 永修县| 临汾市| 临漳县| 西和县| 乐都县| 孝昌县| 霍邱县| 松阳县| 敖汉旗| 红安县| 正蓝旗| 万源市| 庆安县| 汾西县| 南溪县| 白城市| 崇文区| 信宜市| 巩留县| 南昌县| 资中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