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2章 長江暴動

初春。

雨多。

北方的大雨少些,天氣卻寒冷。

南方的陰雨連綿,天氣卻越來越暖了,可這陰雨連綿的天氣,也讓人感覺到有一絲壓抑。

這雨,什麼時候能停下?

大年眼看著就要過去,百姓們也想著要出門幹活了,可這連綿大雨,讓南方的百姓們望雨躊躇。

特別是江浙一帶。

江浙一帶的雨水,向來都是最多的。

蘇州地區,已經開始防止運河之水傾瀉了。

蘇州下轄的幾個縣鎮,當地的官府都開始防止運河水決堤了。

百姓們倒是沒有太多顧慮,只是感慨著這鬼天氣,不能出去勞作了。

一夜過去,又是一場大暴雨,蘇州知府深感憂慮,動員所有官府中人,立刻前往各縣鎮的大壩開始加固,修築!

一旦決堤,蘇州會被淹掉的。

……

長江上游,某處。

狹窄的兩岸,大雨連綿,這是一座大石山,山被長江水強行分爲兩半, 長江之水便從這裡通過。

兩岸高達數百尺,以往的長江水只是沒過兩岸的小半高度。

可這段時間,水位洶涌,已經沒過了兩岸的一半高度了。

再往下看,會發現。

長江之水,如同天河之水傾瀉一般,瘋狂的往下游洶涌流去。

兇猛的長江之水,將礁石都撞得稀碎。

一浪接著一浪,一浪蓋過一浪,讓這長江水看起來更加的兇猛。

長江暴動,水位暴漲,長江上游的水,瘋狂倒灌進下游一帶。

鎮江鎮!

這裡,是京杭大運河和長江交匯的地方。

大水之下,到達運河之後,便被分流。

長江之水,如同打開了閥門,噴涌而向運河之地。

小船,在這裡面會被傾翻,哪怕是再熟悉水性之人,也不敢與老天爺對抗。

這洶涌的水勢,所衝向的地方,正是長江下游,是運河中游!

蘇州之地,岌岌可危。

……

引水淹城,這並非漢王的主意。

而是,濟南知府出的主意。

濟南知府深知,要想轉移朝廷的注意力,就必須幹出更加轟動的事情來。

而蘇州,作爲明朝的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水淹蘇州,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並非全淹。

蘇州之地,也不可能被盡數全部淹沒,歷史上沒有過這種例子。

但,蘇州各縣鎮的良田,房屋等等就要遭到損失了。

……

蘇州下轄縣,吳縣。

這一夜,漢王派的將士們,已經到達了這個地方。

他們偷偷摸摸的留在了吳縣,並且在夜晚之時,突然對吳縣大壩進行開鑿!

蘇州知府剛剛帶著官員們加固的大壩,經過一個夜晚就被他們鑿開。

大壩,頓時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幹了一夜後,第二天夜晚,他們又照常開始挖掘大壩。

連鑿了三個夜晚,直到第三天晚上,大壩終於被鑿開一個拳頭大的洞口,長江之水瘋狂往這拳頭大的洞口傾瀉。

漢王派來的將士們,立刻撤退。

因爲打開這拳頭大的洞口,接下來用不了多久,整個大壩就會崩潰。

待做完這件事情後,漢王派來的將士們,又迅速連夜離開蘇州之地。

終於,在幾個時辰的沖刷之下。

整個大壩,徹底寸寸崩潰!

滔天大水,涌入良田,涌入城鎮!

……

兩天後,京城急報!

朝堂之上,譁然一片。

去年,浙江被淹,現如今,永樂十二年纔過去幾天,轉眼間蘇州又被淹掉了?

這兩年,朝廷是跟水合不來嗎?

據說,蘇州的水勢十分兇猛,長江之水,運河之水,同時衝開了吳縣的大壩,大河之水倒灌下,良田,城鎮幾乎全都毀掉了。

而且,大雨連綿之下,受災地區越來越廣泛。

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

“哈哈,我敢說,這裡面絕對有人搞鬼。”

“要是沒人搞鬼的話,鬼相信啊。”

“是啊,蘇州知府上報說,前幾天他們還加固了大壩,絕不可能會出事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蘇州,是明朝繁華之地,是稅收最高的幾個地方。

可現在,蘇州卻被淹掉了。

這對整個朝堂來說,都是無比巨大的打擊啊。

可現如今,朝堂上的百官卻仍舊在爭吵,辯論這到底是人爲,還是老天之意。

楊士奇面色一肅,站出來道:“太子爺,當下這情況,應該派人帶將士們去堵洪了。”

太子爺也一臉頭疼。

這是件十分麻煩,棘手的事情。

搞不好,朝廷接下來的時間都要耗在這上面,不僅是人力,還有大量的物力,財力。

“哎,蘇州決堤,朝廷應該派人救援,只是派誰去比較好?”太子爺皺眉。

按理來說,夏原吉是最合適的。

因爲,夏原吉曾經常年治理浙江之水患,所以對水患一事,有極大的發表意見,也有很豐厚的經驗。

可是,夏原吉現在是戶部尚書,正在幫大明管著賬本呢,怎能輕動?

所以,太子爺也甚是頭疼,蘇州一地的事情,又絕對不能耽擱。

楊士奇眼眸一挑,沉聲道:“微臣舉薦淮王!”

淮王?

餘學夔一聽,眼睛微微一亮,這正是給淮王立功的機會啊,於是餘學夔也連忙站出來道:“微臣也舉薦淮王。”

太子爺擺擺手,嘟囔道:“淮王年輕,傷勢剛好,不宜大動干戈。”

太子爺現在可心疼這兒子了,哪裡都不讓去,待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就是最好的,這樣不容易出事。

誰知道去了蘇州,會發生什麼呢。

所以,太子爺堅決拒絕。

“呵呵,太子爺,蘇州之水,無人可治,唯有淮王!”楊士奇直接下了這樣的定論。

餘學夔頷首:“要是夏尚書還有空的話,倒是能去,可滿朝有一個懂水之人沒有?”

聞言,太子爺嘆息。

滿朝也微微嘆息。

整個朝堂,纔剛剛開年,就如同霜打了的茄子,讓人不堪入目。

蘇州之水,給大家的打擊太大了。

就連所有南方的百姓也都在惶恐這大雨,到底什麼時候能結束了。

這對士氣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好的印象。

“你們等著吧,先散朝,我去找皇上問問,這種大事情,還是要皇上下定論。”太子爺不太同意讓淮王去,所以這才推脫。

直接宣佈下朝後,太子爺便立刻前往了老爺子的寢宮。

第398章 射箭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477章 攻城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601章 被射中。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234章 擊鼓第195章 好主意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124章 與長公主見面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59章 期望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538章 逼死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358章 回京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32章 交鋒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126章 赴宴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523章 去道歉第647章 捱打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著,你惹不起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264章 部署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19章 交際會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54章 參觀大明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98章 射箭第580章 闖禍了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508章 黑衣人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580章 闖禍了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62章 望子成龍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600章 希望第546章 救下
第398章 射箭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477章 攻城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107章 猴崽子擠兌爺爺第478章 去找孫若微第302章 長江暴動第330章 我還要再活一百年第431章 翰林院搞事第601章 被射中。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516章 皇爺英明第540章 糧倉被燒掉第234章 擊鼓第195章 好主意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369章 不開城門第124章 與長公主見面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132章 姑姑護短第201章 浙東黨,記住你了第459章 期望第351章 太孫殿下,對不起第538章 逼死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257章 徵北大將軍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571章 我知道你女兒在哪第十一章 被懟的老爺子第444章 我也有私心第572章 富可敵國啊第465章 漢王的焦慮第441章 老丈人幫忙第157章 見識永樂大帝的風采第337章 恭拜皇太孫第336章 場面恢弘第455章 塵埃落定第386章 平南的守城能力第621章 準備圍攻第358章 回京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戰漢王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32章 交鋒第357章 賢妃的暗箱操作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188章 位卑未敢忘憂國第126章 赴宴第426章 懇求太孫原諒第523章 去道歉第647章 捱打第409章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第131章 有苦你得受著,你惹不起第496章 漢王撤軍第六章 我朱棣後繼有人了第461章 皇帝掌控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264章 部署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130章 差點被騙第305章 淮王大義第60章 朱棣的擔憂第629章 見保寧公主第266章 孫兒,爺爺祝你旗開得勝第418章 兵部尚書投效第219章 交際會第69章 拜解縉爲師第54章 參觀大明第54章 參觀大明第398章 射箭第580章 闖禍了第316章 淮王,你禮貌嗎第53章 漢王的手段第71章 誓言:開創超越永樂的盛世第342章 乖兒子,讓爹抱抱你第450章 洪武大令第15章 身世有結果了第508章 黑衣人第468章 建軍就是浪費錢第485章 破了徐州第580章 闖禍了第394章 永樂大帝的威名第288章 夏玉玨的心思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249章 被入侵了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280章 蕞爾小國,也敢進犯?第62章 望子成龍第348章 沈清秋的離開第242章 大明將士,榮耀加身第449章 再見五位大儒第151章 給藩國的下馬威第74章 爺倆的真情流露第248章 改進新式火銃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時刻第九章 朱辰前十一年生平第102章 太孫身份,震懾衆人第252章 英雄遲暮第600章 希望第546章 救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樟树市| 贵州省| 文山县| 灌南县| 慈溪市| 海伦市| 图们市| 普格县| 镇远县| 石河子市| 军事| 酒泉市| 拉萨市| 神农架林区| 聊城市| 宁武县| 靖边县| 玉林市| 东阿县| 页游| 开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清苑县| 苗栗市| 武汉市| 新干县| 比如县| 尼勒克县| 宿松县| 青海省| 沂南县| 泽州县| 仁寿县| 策勒县| 临清市| 财经| 万源市| 石景山区| 肥乡县| 会昌县| 望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