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蘇擇東手上的人應該感到十分地慶幸,因爲殺死他們的人是堂堂的明教聚義堂的堂主,武功和江湖的聲望自然要比廖行天、蘇六兩,甚至是劉振明還要高。
他們的確是有資格問心無愧地死去,作爲殺手,他們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不過被逼無奈地跟蘇擇東等人作對,只能說是他們的命不好,跟錯了隊伍。
斬殺完這一羣殺手過後,蘇擇東想要將他們厚葬,但廖行天即可表示反對了,並非他對躺在地上,死得不能再死的殺手有什麼成見,而是爲他們花時間、精力以及金錢下葬,實在太合規矩了!
聽完廖行天的勸阻過後,蘇擇東便緩緩地收起了長劍,站在原地想想,的確對方怎麼說都是敵人,要是自己作爲一軍的將領,爲他們埋葬是沒有什麼,但現在自己名義上是明教的聚義堂堂主。
又或者,是掌管高郵城經濟的三司使,一個是教派的小頭目,一個是誠王手下的財政大臣,即在路上碰上了自認爲可敬的對手,就要大費周章地爲他們厚葬,的確說不通。
這一羣殺手,也是在做他們的本分的工作,即換做是其他人,只要不是有項丙坤這樣的坑貨存在的隊伍或組織,他們也都會選擇無條件地完成暗殺或其他替人消災的任務。
轉念想來,他們的確是沒有什麼可以尊敬或祭奠之處,還是留著土地和好的山水位置,給他們爲了偉大的民族復興事業而與蒙古騎兵劍拔弩張、玩命死守的民兵和將士們吧!
蘇擇東認爲,守備在城郊的民兵和將士們,他們可要比這些爲了錢而玩命的殺手們,更值得尊敬和祭奠!
他們沒有顯赫的名聲、職位,卻用最卑微的身份去爲自命高貴或是高尚的人玩命,守衛江山,而被他們守護的那羣人中,不乏有一撮,或者是一羣老鼠,對他們沒有感激不說,還要繼續地剝削他們。
先是把他們弄上了戰場,然後便不管他們在戰場上的死活,就跟他們的家人槓上,有糧食就搶或“徵”糧食,有存銀就用各種名義拿去,而要是有個漂亮的媳婦或姑娘,那他們也會無條件地要去。
若女子有所反抗,或忍受不了恥辱自縊了,那在戰場上與蒙古兵們拼殺的她們的丈夫,無論是否會死在蒙古兵們的刀下,他們的生命都會是到頭了。
自命不凡的權貴階層,是不會讓他們認爲是屁民、亂民的卑微階層的人,享受到好的生活和感受到美的存在的,只要他們眼中的亂民、屁民有了那麼一點存糧和銀兩,他們都會無止境地剝削。
只要是他們認爲的卑微或者說是低下階層的民衆們,得到了美的享受,或者有何幸福可信,對於他們
來說都是一種侮辱,即對他們剝削能力的質疑和踐踏!
自認爲高貴的他們,會剝奪所有他們認爲低賤的人所有關於美好的東西,包括嚮往和期望,以此換來自己更加富裕、開心快樂的生活!
周巖是這樣想的,吳世成也是這樣想的,他們的同黨,劉明等人都是這樣想的;項鋒雖然並不是爲了享受而是彰顯他項家大少爺的實力,但此人做法和手段與他們一樣,都是一羣吃狼奶長大的人。
蘇擇東的到來,一方面是爲了拿下朱重八的明朝,另一方面,就是建設一個有良知、有常識的國度,讓這羣吃狼奶長大的人無處可逃,無地生存!
不過,魂穿到元末的時間越長,蘇擇東就是知道,他並不是救世主,他現在還不能左右歷史的發展,他需要循序漸進,一步步打好基礎,厚積薄發、有備無患纔是取得天下的至關重要的條件!
現在,他要做的便是讓周巖、譚震、劉明等人的吃人計劃完完全全地破滅,並且還要讓他們知道,人心可畏,“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不過現在,吃了癟的周巖仍然與譚震、劉明等人認爲:
無知和無能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承認,不去面對,還假裝著什麼都懂,什麼都會,所以什麼都要搶著去做,什麼都要插上一手,自認爲自己的本是很大,其實就是一個攪屎棍。
而蘇擇東就是那樣自以爲是的人,就是他們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之中的攪屎棍,他根本不懂的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所以他並不是得勢者,與自己並不是一個檔次和階層的人。
至少,現在他們是這樣認爲的。
但到了下午酉時兩刻,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餘暉下的高郵城城門口,人聲仍是鼎沸著的,雖然呂珍、張士信和張士德等高官、高管們都站在城門的高臺上解釋了,說明了蘇擇東不是叛徒。
軍中的物資也還算夠,目前還不會徵集百姓們的糧草和銀兩,至於徵集民兵方面現在也還在籌劃當中,擇日會有一個具體的方案公佈,態度很是懇切地拜託他們都回到家中。
畢竟民衆們都在城門口鬧了一整個白天了,不光他們累,守備在城門口的民兵和將士們更加的累。
再者,若是現在不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驅散正在城樓下的老百姓們。
還讓他們繼續再在城樓下邊繼續這般折騰著,則到了晚上,夜幕降臨的時候,就有可能會有別有用心的人有乘之機,再在高郵城內生事端那實在是得不償失了。
張士誠可不與周巖、譚震等人一樣,而要是跟他們一樣,達不到更大一層的精神境界的話,
他也不會有今天,建立國號爲大周做到誠王這個位置!
他也更不可能會在歷史的長河中,要比周巖、譚震等人更有名望,要留下更爲恢弘雄壯的一筆!
他也不會被後世的文人墨客們研究,批判,大罵他不是個東西,或爲他不能取得天下而感到惋惜,又或對他仍是處於保留的態度,只有真正地做出了一定貢獻的人才能夠世人去批判。
就算是荒淫無道的紂王(後世史書上這樣說的),也是有人去幫他平反的,也是有人說他是冤枉的,而這千百年前的事情,誰又能清楚的知道呢?
蘇擇東就認爲:若商紂王真的是那麼昏庸無能,他的存在就是爲別人取得天下而做的嫁衣,那他的對手又怎談得上偉大?就那麼一個昏君,擊潰他難道不是民心所向,分內的事情嗎?
所以,只有敵人即昏庸無能之輩,給正義之師即最後的勝利一方一定的阻力了,或者他是得到一定條件例如封建體系、強大的軍隊等庇護了,正義的一方將其擊敗纔有著意義!
商紂王是這樣,脫脫率領的蒙古大軍也是這樣的,或許,高郵城戰役是張士誠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的最爲關鍵的一步!
蘇擇東現在要做的可不是改變這段歷史,或者竭盡全力地貶低或者擡高張士誠,他很清楚,在羽翼尚未豐滿的時候,做的什麼事情,說的什麼話,都是徒勞無功,沒有一點實用的價值!
“啊!那不是蘇擇東,蘇大人嗎?”
“哎呀,爲人造福的蘇大人來啦!”
“蘇擇東就是個王八……”
圍堵在高郵城城北的老百姓們看到了蘇擇東巍峨聳立的身影站在高郵城地城北高臺之上。
圍堵在城樓之下,眼睛厲害些的百姓們還能清楚地看到他的身上還有血跡,他的臉上充滿著剛毅和血性,他的眼神很是犀利,充滿了醜惡。
老百姓們算是知道了,他們的蘇擇東蘇大恩人是去殺蒙古兵去了,他帶著他手下所向披靡的鬼兵隊到城郊去殺蒙古人去了!
“高郵城有救了!高郵城有救了!”
第一眼蘇擇東站在高郵城上的時候,城樓下的百姓們都只是錯愕,而當他們看清楚了來者真的是蘇擇東,真的是他們熟悉的那位官員的時候,認識及受到過其恩惠的人們開始騷動了!
他們開始大叫、開始呼喊著蘇擇東爲恩人,爲父母官,稱他爲大善人,說他絕對不會讓百姓們失望,不會讓百姓們陷入困境而不管不顧的,他們相信,蘇擇東的出現,絕對是高郵城戰役的轉折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