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3)

卻說惠帝被石超送入鄴城,成都王率羣僚迎謁道左,惠帝下車慰勞,涕泣交併。(可見成都王並非不尊重惠帝)。之後,成都王也寫了份詔書,令東海王來鄴城,東海王當然是不敢去。可是皇弟豫章王熾,司徒王戎、僕射荀藩相繼來到鄴城。已經70歲的王戎,不久就要歸西,還是拖著病體前來調解,他還是有一定忠義的。

現如今在朝野上下,勢力都很大的士族“大家”,以荀、裴、王爲首。

河間王和成都王是穿一條褲子的,在東海王北伐成都王的時候,河間王又派張方佔領了洛陽。倒黴的俏麗皇后羊獻容又被廢了,不用說,皇太子也被廢爲王。

東海王回到封地東海郡,一時灰頭土臉,異常鬱悶。

突然有一日,僚佐送進一封書信,信封上落款爲“南嶽隱士秦密之”。東海王越展開信仔細觀看。閱罷此信,東海王頓覺多日愁楚一掃而光,對來信之人讚歎不已。

原來這位隱士的信寫的龍飛鳳舞,文采斐然。他先勸東海王不要灰心,“以漢祖之賢,猶有彭城之恥;魏武之能,亦有濮陽之失。”

然後爲東海王分析時局,認爲晉室經歷幾次殺伐之後,除成都、河間二王外,諸王衰微,方鎮雄起,應聯合方鎮,共討二王。而聯合方鎮的方法就是聯合大名士。

最後指出,政權綱領爲“履順討逆,執正伐邪”,國之存亡,在斯舉矣。

此信詳述了東海王戰勝二王的戰略方案。

東海王連閱數遍,趕緊命人請送信之人。

下屬說,送信之人已走。東海王立刻命人貼出榜文,求見隱士。這封信只寫了戰略方案,沒說戰術方案,等於只寫了一半。

沒幾日,隱士上門求見東海王。東海王迎出,一見便大笑道:“有如此雄略的,也只有大謀士你啦!”

原來,東海王認得此人,此人正是從成都王處跑來的孫惠。其假稱隱士,給東海王上書。

其實我們前面提到過孫惠,他是東吳孫權後代,齊王?字湊?鼻腖?醋髂筆俊t誄啥肌10蛹潿?跆制臚?資保??岢鮒??摹拔迥閹牟豢傘薄h捌臚豕櫸?t誆壞靡閻?攏?醞宋缺4媼俗約海?職選?狹11侍?印?募?種?濾Ω?ど懲鹺統啥紀酢3啥紀醯鬧饕??艿閽諢侍?由砩希?臚蹩梢宰?雌涑砂堋k鍩萏岢齙氖嗆眉疲??臚醪惶??摹?p

孫惠認爲成都王穎是衆望所歸的皇位繼承人,不想和齊王同歸於盡,就跑到成都王那裡,成了成都王的參謀。可是當他看到成都王只信任鄴城的僚佐,而對天下名士置之不理時,認爲成都王最終不會贏。在成都王穎最風光的時刻,棄之而去,而轉來投靠士族的代言人東海王越。

東海王早在齊王府邸就見過孫惠,孫惠那篇“五難四不可”早已膾炙人口(流傳至今),東海王高興地把孫惠請入密室,問策與他。

孫惠請東海王,以東海王兄弟爲骨幹,聯合天下太守、刺史共討成都王。

而聯合方鎮的秘訣就是大力提拔、籠絡大士族,因爲刺史、太守大多出自大士族名家。

孫惠讓東海王在選僚佐時,以名士高低排座位。這也就成爲,後來東海王如此重用孫惠,而孫惠最後的座次不高的原因。

孫惠還提出一個石破天驚的建議,他認爲晉室隨著方鎮力量加大,晉室有可能會出現漢末諸侯並起的局面。到時天下大亂,所以要儘早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以東海郡所在的徐州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這一點間接爲後來東晉建國提供了最重要的條件。

東海王越全盤接受孫惠的建議。首先宣佈擴充幕僚,以裴、王、荀三大家爲主力,基本以士族高低來封官。

後來東海王以裴憲、王衍爲左右手,手下幕僚光是可考的、有名氣的就有七十九人。司馬越的幕僚是整個中國權臣中規模最大的,當然這是後話。

裴憲、王衍爲名士首領,只會談玄,沒什麼本領,東海王在作戰中也不太聽他們的,但給了他們最高的待遇。這表明東海王籠絡士族階級的決心:做士族代言人,做體制捍衛者。

在士族作爲政治中堅力量的社會裡,這一招立竿見影。大名士紛紛給做刺史的子弟們寫信,要求他們支持失利的東海王。

東海王不再鬱悶,開始在東海郡練兵,經營根據地。正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成都王打了勝仗,把皇帝拉進鄴城的同時,把東安王繇殺掉了。因爲東安王繇曾勸成都王投降,而東安王繇的侄子司馬睿(東晉開國皇帝)怕受牽連,從鄴城跑到東海王這裡。東海王竟令司馬睿代自己管理東海郡,號召天下方鎮,討伐成都王,迎回惠帝。

成都王殺叔父東安王,而東海王立瑯琊王司馬睿代己。天下方鎮都看在眼中,再加上東海王的“名士”僚佐紛紛寫信與‘各自’家的太守、刺史,這些人往往是名士子弟。天下大多方鎮紛紛加入“東海王集團”,東海王成了“共戴盟主”。

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6)第1章 趙王倫(28)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4)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6)第9章 公元311年 歷史總結8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2)第1章 趙王倫(18)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1)第1章 趙王倫(39)第1章 趙王倫(14)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9)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第1章 趙王司馬倫(3)第1章 趙王倫(10)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12)第6節 北朝嘗試瓦解士族統治第1章 趙王倫(13)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0)第1章 趙王倫(27)第1章 趙王倫(29)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9)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7)第1章 趙王倫(0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3)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2)第3章 長沙王 司馬乂(21)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0)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4)第3章 長沙王 玄學衰落08第15章 公元317年 幽冀遼(3)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3)第3章 長沙王(17)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8)第1章 趙王倫(19)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9)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2)第6章 公元308年 劉淵出幷州(5)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8)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7)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2)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2)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4)第1章 趙王倫(28)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2)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9)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4)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1)第3章 長沙王 玄學的社會觀07第2章 齊王冏(01)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5)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4)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3)第15章 公元317年 幽冀遼(7)第1章 趙王倫(14)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9)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4)第1章 趙王倫(38)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1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6)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7)第6章 公元308年 劉淵出幷州(8)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2)第2章 齊王冏(07)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2)第12章 公元314年 軍事奇蹟,政治慘敗(06)第2章 齊王冏(04)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8)第16章 公元318年 東晉建 ,前漢亡(0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6)第2章 齊王冏(16)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13)第13章 公元315年 江南初定(0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5)第3章 長沙王(16)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4)第3章 長沙王 玄學衰落08第3章 長沙王 如佳的儒學觀點(11)第3章 長沙王(09)第1章 趙王倫(18)第9章 公元311年 歷史上的總結8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3)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3)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5)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1)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9)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8)第1章 趙王倫(22)第3章 長沙王(15)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6)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8)第1節 儒學核心是學以致用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1)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
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6)第1章 趙王倫(28)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4)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6)第9章 公元311年 歷史總結8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2)第1章 趙王倫(18)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1)第1章 趙王倫(39)第1章 趙王倫(14)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9)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第1章 趙王司馬倫(3)第1章 趙王倫(10)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12)第6節 北朝嘗試瓦解士族統治第1章 趙王倫(13)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0)第1章 趙王倫(27)第1章 趙王倫(29)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9)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7)第1章 趙王倫(0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3)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2)第3章 長沙王 司馬乂(21)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0)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4)第3章 長沙王 玄學衰落08第15章 公元317年 幽冀遼(3)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3)第3章 長沙王(17)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8)第1章 趙王倫(19)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9)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2)第6章 公元308年 劉淵出幷州(5)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8)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7)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2)第8章 公元310年 劉淵之死(2)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4)第1章 趙王倫(28)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2)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9)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4)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1)第3章 長沙王 玄學的社會觀07第2章 齊王冏(01)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5)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4)第10章 公元312年 一曲胡笳救孤城(3)第15章 公元317年 幽冀遼(7)第1章 趙王倫(14)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9)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4)第1章 趙王倫(38)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1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6)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7)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7)第6章 公元308年 劉淵出幷州(8)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2)第2章 齊王冏(07)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2)第12章 公元314年 軍事奇蹟,政治慘敗(06)第2章 齊王冏(04)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8)第16章 公元318年 東晉建 ,前漢亡(04)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6)第2章 齊王冏(16)第11章 公元313年 劉琨南征匈奴(13)第13章 公元315年 江南初定(0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5)第3章 長沙王(16)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第9章 公元311年 相死帝囚(1)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4)第3章 長沙王 玄學衰落08第3章 長沙王 如佳的儒學觀點(11)第3章 長沙王(09)第1章 趙王倫(18)第9章 公元311年 歷史上的總結8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3)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3)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15)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01)第4章 成都、河間聯盟(19)第10章 公元312年 晉愍帝(8)第1章 趙王倫(22)第3章 長沙王(15)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6)第7章 公元309年 決戰-決戰(18)第1節 儒學核心是學以致用第5章 公元307年 竹書紀年(01)第14章 公元316年 西晉滅國(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含山县| 中江县| 涟源市| 开鲁县| 长丰县| 无锡市| 绥芬河市| 梁河县| 县级市| 乐业县| 东乡县| 友谊县| 马公市| 巴青县| 呼和浩特市| 哈尔滨市| 靖宇县| 澄迈县| 龙游县| 塔城市| 水城县| 祁门县| 剑阁县| 财经| 晴隆县| 金山区| 金沙县| 诸暨市| 石屏县| 临潭县| 庆云县| 苏尼特左旗| 镇坪县| 龙江县| 昌都县| 海淀区| 绩溪县| 宿迁市| 剑河县| 白玉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