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百七十六帝國蹴鞠神話劉宏的野望

一百七十六.帝國蹴鞠神話,劉宏的野望

昭武五年。帝國荊州。江夏郡。從建寧元年開始從軍中流傳出來的新式蹴鞠如今已經席捲大江南北。對於這種對抗激烈的比賽。對本就尚武的帝國民間來說。受到了百姓的極大歡迎。而改元昭武以後。朝廷奉天子命令。正式將蹴鞠列爲官府舉辦的比賽。而每四年一次的帝國杯則讓各地的隊伍都有了爲之奮戰的目標。

事實上在帝國第一個五年計劃裡。蹴鞠的帝國杯和全國性的大競技比賽都被列爲了重點發展的項目。雖然帝國的官僚們並不明白劉宏這樣做的用意有什麼意思。不過蹴鞠不管在貴族還是普通的民衆間。基礎都極爲廣泛。他們認爲在郡一級或比較富裕的縣級城池由官府興建比賽場地。然後像帝國劇院和賽馬場那樣進行運營也是有利可圖的。所以才答應下來。

不過對劉宏來說。在帝國建立廣泛的蹴鞠聯賽。其經濟利益不是他所看重的。他真正看重的是社會利益。四年一次的帝國杯和帝國大競技會。可以讓各地加強溝通。同時也加強普通民衆對國家的概念。

江夏郡的蹴鞠賽場上。近萬人的座位早已坐滿了人。作爲江夏郡的郡守。劉表坐在主看臺上。看著熱鬧的蹴鞠賽場。面帶微笑。作爲宗室子弟。他得到了天子的看重。先是在荊州安撫流民。然後從一縣小吏做起。如今成爲一郡之守。升遷速度不可謂不快。對於以郡縣制爲主的帝國來說。郡守已經是地方官員的最高品級。如果再想更進一步。那就是直接調入中央了。劉表相信以自己的能力。進入六部或是內閣省也只是遲早的事情而已。

現在帝國各個郡。基本上除了交州偏遠地區。基本上都建了蹴鞠賽場。只不過是規模大小地區別而已。江夏郡這幾年在劉表的治理下。也算富裕。所以江夏郡的蹴鞠賽場建成以後。座位足有萬人之多。由於水泥的大規模使用。讓蹴鞠賽場這種大型建築倒是不像以前那樣耗時長久。而且朝廷現在除了道路和水利的本地徭役以外。其他工程都要求以銅錢結算。不得胡亂徵用百姓。所以像蹴鞠賽場都是各郡的官府出錢僱人建造。當然這成本回收得也很快。朝廷對於各地的蹴鞠賽場都有一本專門的運營指導手冊。其中對於每場比賽的門票就做了統一的限價。不能超過朝廷定下地額度。因爲蹴鞠賽場的主體觀衆是帝國的普通百姓而非原本的豪強貴族。

最便宜的門票只需要十個銅錢。對於帝國普通的百姓來說。基本上都能負擔得起。當然門票越便宜。也就只能坐在靠後的座位上。不過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能夠看到比賽就行了。倒是沒有計較那麼多。

像江夏郡這樣地富庶地方。劉表當初在修建蹴鞠賽場時。倒也仿效中原地區。在賽場內建立和帝國賽馬場一樣的專門包廂。按照年度的套票出售。事實上對於那些會購買包廂套票的豪強來說。他們倒不見得有多喜歡蹴鞠。只不過這由朝廷修建的蹴鞠賽場包廂。可是關係著臉面問題。對於這些豪強來說。在地方上還有什麼比面子更重要的東西。所以只不過是建在主席臺包廂邊上的三十個包廂只不過是單獨成間。放上些桌椅。便往往能賣出高價。

僅僅是一年的門票收入。便已經讓當初的投建成本收回。所以對各地地帝國官僚們來說。他們相當喜歡這種大型的能夠進行運營的基礎設施。若不是朝廷嚴禁各地不得私自建造此類建築。恐怕中原各地和各州的富裕地區早就開始陸續建造本地地大劇院和競技會場以及賽馬場用來賺錢了。同時也能增加自己地政績。

隨著江夏郡本地的兩隻隊伍出場。整個賽場裡很快就熱鬧了起來。蹴鞠從帝國開國的時候起便是全國風行的比賽。在光武皇帝修改兵制之前。蹴鞠甚至是帝國軍的訓練項目。孝武皇帝時代甚至每年還有專門的比賽。不過那時候是專門讓軍中士兵參加的。普通百姓只不過是在地方街頭。自己踢著玩耍而已。

劉表作爲原本歷史上地江夏八駿之首。其才具自然不是常人能比。他倒不像其他官僚那樣認爲修建蹴鞠賽場。只是能讓朝廷在財政上有所收益。在他看來能讓那麼多百姓一起觀看比賽。不管是富人。窮人都坐在一起爲比賽而歡呼雀躍。本就是一種緩和社會矛盾地好辦法。尤其是窮人也能組隊參賽。甚至有可能擊敗豪強的隊伍。這對整個帝國普通民衆地情緒而言。也不失爲一種發泄。尤其是天子下令四年一次的帝國杯。更一場盛會。能夠促進帝國各地互相之間的聯繫。

經歷過一開始的雜亂無章以後。現在帝國的蹴鞠比賽基本上已經建立了四級比賽制。比如四年一次的帝國杯是最高等級的賽事。不過至今還未舉辦過一次。接下來則是十三個州的監察區級別的比賽。由各郡的頭號強隊。進行每年一次的爭霸賽。接下來則是郡縣級別的聯賽。也可以說是帝國地方上最基礎但也是最重要的賽事。最後剩下的就是業餘比賽了。

在開始幾年裡。可以說每天都有蹴鞠隊冒出來。按照帝國最小的行政單位。一個村可能就會冒出一隻蹴鞠隊來。那個時候。自然是各地比賽多得能讓地方上臨時充當裁判的基層官吏跑斷腿。不過三年下來以後。那些村級隊伍基本上都給淘汰掉了。現在帝國各地郡縣級別的聯賽。基本上都已經固定了隊伍。當然每年郡縣級別最末三名會被直接降級。然後補入在業餘級別的比賽裡當年戰績最好的三隻隊伍補上。因此可以說帝國郡縣級的蹴鞠比賽相當激烈而且殘酷。

儘管在這種需要財力投入的循環比賽裡。豪強們出資的隊伍固然佔據了大半。可還是有些普通百姓集資組建地隊伍能夠成爲本地的強隊。往往這樣的兩隻隊伍進行比賽。氣氛可以說是最熱烈的。

現在劉表親自觀看的這場奪取參加荊州爭霸賽資格的比賽便是一場典型的豪門對陣平民的比賽。參賽的一方是江夏城內普通工坊的工人們聯合出資建立地蹴鞠隊。另一方則是城內大豪範氏的隊伍。兩隻隊伍都是江夏郡聯賽裡的強隊。時常爭奪第一的位置。只不過今年的比賽要比往年更加激烈。因爲天子下令四年一次的帝國杯將首次開賽。十三個州的爭霸賽裡。前兩名可以得到前往雒陽參賽的機會。最後地獲勝者不但是爲自己所屬的州郡縣爭光。同時也能確立自己隊伍帝國最強的稱號。更何況第一名的隊伍能夠得到天子的重賞和召見。還能通過報紙揚名天下。這足以讓各地的蹴鞠隊伍紅了眼地爭奪本州的出線名額。

隨著哨聲的吹響。賽場內比賽開始了。實際上帝國的蹴鞠賽制其實和後世地現代足球相差並不遠。也是以身體的直接對抗爲主。不像到了宋朝。完全成了觀賞型的比賽。只不過是原本的正規比賽時。賽制爲六對六。而且規則要更鬆弛一些。當然有劉宏在。帝國地蹴鞠比賽地賽制幾乎和後世的現代足球完全一樣。只不過對於惡意犯規懲罰得更加嚴重。

賽場上。比賽很快就火爆了起來。作爲江夏各家工坊的普通工人們出資建立的蹴鞠隊伍。所選的人自然是江夏近萬的工人裡挑選出的好手。絕不會比他們地對手隊伍中。範家花重金從江夏各地挖來地遊俠好手差多少。所以這場比賽可以說是勢均力敵。

看臺上的範孟看著陷入僵局地比賽。坐在椅子裡。拳頭握得極緊。若不是他顧及自己的面子。否則早就和包廂外那些人一樣鼓譟著叫了起來。這一次他可是對球隊下了血本。不但挖來了去年江夏聯賽裡第三的主力以外。還從江夏各地涌出的其他幾支業餘強隊裡挖了幾個好手。爲的便是能夠上雒參加帝國杯的比賽。好揚名天下。

帝國各地。像範孟這樣的豪強還有不知多少。對他們來說。一開始自己辦蹴鞠隊也就圖個新鮮好玩。可是一旦親自在蹴鞠賽場看著自己的隊伍贏下比賽。奪取冠軍。那種滋味讓他們覺得前所未有的刺激。尤其是那些不在郡治的豪強。一旦自己的隊伍贏下本地的聯賽冠軍。那回去以後的風光簡直能讓他們上癮。

現在整個帝國。除了蹴鞠比賽以外。朝廷還在大力投入的比賽項目就是賽馬。只不過相對於全民都可以參與的蹴鞠比賽不同。賽馬的起步點就高了很多。現在帝國也就北方和中原幾處地方有專業的賽馬場。不過賽馬場能夠光明正大地賭馬。而且還能夠買到上等寶馬。這一點倒是讓那些各地的豪強貴族趨之若鶩。

當然不管賽馬能夠吸引再多的豪強貴族。卻始終不如蹴鞠比賽那麼讓普通人能夠爲之瘋狂。坐在主席看臺裡。看著處於高速攻防節奏裡的兩支隊伍。劉表倒不像其他人表現得那麼狂熱。對於勝負他並不在意。因爲這是一場公平的較量。不管最終勝者是誰。都將代表江夏郡去爭奪荊州的出線名額。

想到將在秋天開始的兩個月的帝國杯。劉表忽然覺得挺遺憾的。作爲地方官員的他竟然不能目睹這場盛事。不過很快他就拋去了這種想法。轉而期待起以後的帝國競技大會。作爲郡守。他自然知道一些有關這個將綜合挑選各地民間的比賽項目最後作爲推廣的大型比賽盛事。基本上明年只要朝廷把比賽定下來。然後就會允許各個郡組建專門的隊伍。然後參加比賽。到時他這個郡守只要把政務安排好。就能親自上雒觀看比賽。同時也是和各地的同僚一起交流治理地方的心得和經驗。

就在劉表處於遐想的時候。賽場忽然安靜了下來。接著代表進球的哨聲響了起來。當劉表看向賽場時。才發現範孟的隊伍的球門居然被攻破了。穿著褐色隊服地江夏天工隊正在舉隊歡慶。

“那是犯規。犯規!”相隔不遠的包廂裡。範孟已經全然顧不得什麼風度。從坐著的座椅裡大聲吼叫了起來。不過他的聲音在全場的歡呼聲裡顯得微不足道。畢竟整個球場裡。賣廉價票的普通江夏百姓佔了多數。誰都樂意看到天工隊能把範孟這支可以說完全是用錢砸出來的豪門隊伍給掀翻。

半場休息時。範孟溜進了休息室。對著自己的隊伍成員咆哮了起來。“你們這是想去雒陽的樣子嗎。那些人每天最多隻有一個時辰的練習時間。拿地錢也只有你們的零頭。我砸在你們身上的錢都砸到狗身上去了嗎?”範孟張牙舞爪地吼叫著。由於裁判是江夏折衝府裡所調。他根本動不了手腳。也就是說這場比賽只能用實力贏下來。絲毫做不得假。由不得他不憤怒。看著一個個漲紅了臉。卻不敢反駁自己的球員。範孟撂下了狠話。“這一場你們要是贏不了的話。就給我全部滾蛋。就算要輸。也不能在這裡輸掉。我丟不起這人。”說完。離開了休息室。

在同一天的其他比賽裡。不少地方的休息室裡。同樣上演了這樣的場景。不知道有多少豪強建立地豪門隊伍被平民隊伍給逼到了絕路上。完全不符合其豪門的身份。不過對於無法主宰比賽的豪強們來說。他們能做的也就只限於咆哮和怒吼。然後開出重賞。幾乎是紅了眼的要求自己的隊伍贏下比賽。要知道現在每個郡都有雒陽幾大報社的分社。他們若是輸了。尤其是輸給那些平民隊伍。恐怕立刻就會成爲當地的笑柄。花了幾十萬錢建立的隊伍居然還不及那些普通平民百姓幾千錢就能維持地隊伍。他們簡直可以買塊豆腐自己撞死算了。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這些豪強手下的隊伍可全都是些原來在江湖上闖蕩的遊俠。也不甘輸給那些普通人。

遊俠兒。本就是擅長蹴鞠和打鬥的一羣人。只不過放在過去他們都沒有正當營生。只能幹些犯法地勾當。不過劉宏登基以後。一方面加大了打擊地力度。一方面又招攬那些願意爲國效力的遊俠。同時又給他們創造了謀生的行當。比如西域和涼州如今比較紅火的鏢局。又比如蓬勃發展的蹴鞠比賽。因此現在帝國基本上已經沒有了遊俠這個團體。最多隻是些說書聽多了的世家子弟會自稱遊俠。

實際上。遊俠這個階層已經被帝國招安了。有本事的要麼投軍。要麼去了西北地鏢局當鏢客。充當帝國軍以外帝國在絲綢之路上地僱傭軍。沒本事的大多都留在本地靠蹴鞠爲生。比起那些普通人。這些遊俠在蹴鞠上地技巧也不見得高明到哪裡去。應該說這個時代的帝國蹴鞠比賽。技巧和球隊戰術什麼都可以說很原始。所以當那些平民隊伍訓練以後。靠著團結一致倒也能和他們踢得旗鼓相當。甚至高出一截。

下半場比賽開始以後。領先的江夏天工隊的人明顯保守了起來。他們開始死守球門。打算把一球的領先守到底。不過面對被範孟鼓起士氣。已經紅了眼的範氏隊。他們這樣的做法完全是自殺。最後幾乎是在對手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下。城門失守。最後以五比二的比分輸掉了這場比賽。

當比賽結束時。上半場還暴跳如雷的範孟已經是紅光滿面。本郡的出線名額只有一個。比起荊州的兩個出線名額。比賽還要殘酷。現在他至少已經有了去雒陽的機會。這自然讓他心情大好。

劉表對於比賽的結果略微有些失望。因爲就他個人而言還是更希望普通的平民隊伍最終能夠獲勝。因爲他覺得那些靠著一腔熱情來踢蹴鞠的普通百姓更能代表地方。

昭武五年的三月到七月。帝國各地的蹴鞠隊伍都在爲著上雒參賽的資格而瘋狂地廝殺著。對於身體對抗激烈的蹴鞠比賽來說。每一場比賽都像一場戰爭。而各地的百姓也都陷入了這由朝廷主導的比賽中。爲了觀看比賽。各個地方的經濟流動可謂是大幅增強。尤其是那些中小地主和豪強貴族成了州一級的出現比賽的主力觀看人羣。按照內閣省得到的各地粗略的數字統計。帝國杯在各地的售票早就賣光。即使有人在黑市出了高價。也是一票難求。這讓當初對於在雒陽城外修建巨型蹴鞠賽場。害怕投資不能收回的帝國官僚們歡欣鼓舞。當初帝國劇院建成以後。不到半年。天子就下令建造巨型賽場。足足花了四年的功夫才建成。就是專門爲了這第一次的帝國杯。如果說帝國自建寧以後唯一算得上大興土木的工程。也就是這被天子命名爲武風的巨型賽場。足可以容納十萬人觀看比賽。用昭武四年來的雒陽的羅馬人的話來說。這所巨型賽場。比羅馬最龐大的建築鬥獸場還稍微大了那麼一點。能夠多容納兩萬名的觀衆。簡直讓人難以想象得巨大。

在經濟相對不如中原和三輔發達的。幽州。幷州。涼州三地。蹴鞠比賽甚至更加瘋狂。那些皈依了道教。入漢籍的遊牧民族在蹴鞠這種比賽中找到了極好宣泄他們嗜血的情緒。在這三個州。有不少以原羌人。匈奴人。烏丸人爲主的地方球隊。都是殺入了所在州的出線戰。比賽的火爆場面幾乎都趕得上打仗了。

個別地方。甚至在賽場爆發了數千人的鬥毆。先不說那些入籍的原烏丸人。匈奴人。羌人。就是這些地方的漢人在建寧以後。帝國重振武風以後。也是相當地彪悍好鬥。不過唯一讓三州的官吏們可以放鬆的是。鬥毆事件裡極少有按照族羣對立的劃分鬥毆。基本上都是以地方性的互毆爲主。往往兩羣人裡。都是各種人都有。最後還是靠駐紮在三個州的帝國軍出動。再加上嚴厲處罰了挑事者。才把事態給壓了下去。不過後面的比賽。至少場面上互相謾罵是絕對少不了的。

對於上報的情況。劉宏倒是不像內閣省想得那麼多。蹴鞠比賽。出現足球流氓也不奇怪。只要加強管理就行了。他正是要通過這種整個帝國百姓都參與的大型比賽讓帝國各地加強交流。至少在比賽期間。可以讓報社去採訪各支隊伍。在報紙上介紹帝國各個地方。然後加強互相間的瞭解。

對於帝國蹴鞠比賽的火爆。劉宏忽然覺得自己其實可以讓帝國周邊的國家全都參加比賽。也可以邀請羅馬人來參加比賽。好好出口他後世看球時的惡氣。後世他執掌財閥的時候。要不是沒有多餘的精力。他都想自己去買支俱樂部。當然他是不會買國內的俱樂部的。起碼也是英超意甲。不過現在。就算把帝國以外的國家加一塊。都不夠帝國蹂躪的。劉宏甚至在想能哪一天。把帝國的猛將放一塊。弄只球隊。痛宰羅馬不說。高盧。日耳曼。不列顛就算是羣野人。也照樣得給他過來接受蹂躪。呂布趙雲當前鋒。黃忠。高順。袁紹。關羽什麼的當中場。典韋。許褚。張飛踢後衛。見神滅神。遇魔屠魔。誰是對手。換了以後。還有周瑜。張遼那一輩的隊伍。

劉宏覺得自己這其實也不算妄想。總之他還打算等曹操劉備他們在羅馬站穩了腳跟。先跟羅馬一起搞個古代的聯合國也不錯。到時候他就可以大張旗鼓地在全世界推廣蹴鞠。然後光明正大地蹂躪其他國家。他估計起碼帝國能在蹴鞠這個項目上蹂躪他們一百年。(。

十五黃忠四十二祭祀兩百八十八移民兩百七十九神機營六十五士道十條一百八十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三十四漢軍威武一百九十一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完的仇人頭兩百六十四第三計劃兩百二十二薩珊兩百五十四降者不殺十五黃忠一百六十八哈漢兩百十八忠誠即信仰二十七袁紹的選擇兩百四十七千艦計劃一百八十八月夜血戰一百五十二帝國的軍陣一百三十六帝國賽馬場一百六十車師三國八十七重逢五十六太平道一百八十一曹操的狠七十八河道利益五十白馬氐六制服曹節一百七十四大漢徵西將軍曹操兩百二十六反應兩百三十一能和你死在一起真好九十八謠言對謠言一百二十八劉宏對典韋的興趣九十四野蠻的戰爭兩百零七洛珊·蘇林一百三十二官僚都是欠管教的一百三十七提前登場的名馬兩百七十戰爭之前七十九官營工商業一百三十一劉宏的野心兩百七十九神機營兩百五十七倒黴的馬賊一百九十二倭奴運輸線兩百二十六反應二十七袁紹的選擇兩百蘇伊士運河兩百零五風起西域一百八十五象兵一百三十五殖民地計劃二十這就是涼州一百六十三醞釀的變革兩百六十五道教上帝兩百十九羅馬的東方化兩百八十九何進與劉璋四十三大風一百五十一射人先射馬一百四十七機密任務六十二局勢逆轉一百四十六長安和雒陽一百八十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一百九十一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完的仇人頭九十七金城風起六十一險計一百二十四資本兩百六十九攝心兩百三十四帝國之鞭一百八十五象兵八十八對策兩百十六軍團番號一百十九邊境死一個漢人朕就要十個鮮卑人來抵命三十七豐年三十二將軍神射兩百十四帝國銀行上一百四十一風起幷州六十一險計六十三處置兩百九十五風雲突變一百十三曹操的壞心眼九十三曹操和袁紹的交情九千字大章一百二十六澡堂偶遇兩百七十二開始兩百四十九以戰養戰一百六十四宴會三十九山西要地兩百五十六文化和武力兩百二十二薩珊兩百八十四女財神兩百三十五日本列島兩百七十六兵源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兩百六十利益一百十八原安息國王當種馬吧四少年天子一百二十二趙雲白衣銀槍優質偶像四十五弓馬騎射兩百九十五風雲突變一百三十八絕域軍魂九十六華佗三十一名曰羽林一百二十五經濟爲先
十五黃忠四十二祭祀兩百八十八移民兩百七十九神機營六十五士道十條一百八十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三十四漢軍威武一百九十一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完的仇人頭兩百六十四第三計劃兩百二十二薩珊兩百五十四降者不殺十五黃忠一百六十八哈漢兩百十八忠誠即信仰二十七袁紹的選擇兩百四十七千艦計劃一百八十八月夜血戰一百五十二帝國的軍陣一百三十六帝國賽馬場一百六十車師三國八十七重逢五十六太平道一百八十一曹操的狠七十八河道利益五十白馬氐六制服曹節一百七十四大漢徵西將軍曹操兩百二十六反應兩百三十一能和你死在一起真好九十八謠言對謠言一百二十八劉宏對典韋的興趣九十四野蠻的戰爭兩百零七洛珊·蘇林一百三十二官僚都是欠管教的一百三十七提前登場的名馬兩百七十戰爭之前七十九官營工商業一百三十一劉宏的野心兩百七十九神機營兩百五十七倒黴的馬賊一百九十二倭奴運輸線兩百二十六反應二十七袁紹的選擇兩百蘇伊士運河兩百零五風起西域一百八十五象兵一百三十五殖民地計劃二十這就是涼州一百六十三醞釀的變革兩百六十五道教上帝兩百十九羅馬的東方化兩百八十九何進與劉璋四十三大風一百五十一射人先射馬一百四十七機密任務六十二局勢逆轉一百四十六長安和雒陽一百八十三十世之仇猶可報也一百九十一流不盡的英雄血殺不完的仇人頭九十七金城風起六十一險計一百二十四資本兩百六十九攝心兩百三十四帝國之鞭一百八十五象兵八十八對策兩百十六軍團番號一百十九邊境死一個漢人朕就要十個鮮卑人來抵命三十七豐年三十二將軍神射兩百十四帝國銀行上一百四十一風起幷州六十一險計六十三處置兩百九十五風雲突變一百十三曹操的壞心眼九十三曹操和袁紹的交情九千字大章一百二十六澡堂偶遇兩百七十二開始兩百四十九以戰養戰一百六十四宴會三十九山西要地兩百五十六文化和武力兩百二十二薩珊兩百八十四女財神兩百三十五日本列島兩百七十六兵源兩百八十五大漢條約組織兩百六十利益一百十八原安息國王當種馬吧四少年天子一百二十二趙雲白衣銀槍優質偶像四十五弓馬騎射兩百九十五風雲突變一百三十八絕域軍魂九十六華佗三十一名曰羽林一百二十五經濟爲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武县| 平度市| 岳西县| 长葛市| 正蓝旗| 嘉黎县| 辉县市| 安多县| 灵宝市| 清远市| 务川| 长宁区| 青铜峡市| 称多县| 怀宁县| 兴国县| 乾安县| 恩施市| 色达县| 息烽县| 汉寿县| 济宁市| 休宁县| 拜城县| 南平市| 宁阳县| 天镇县| 泌阳县| 南江县| 长沙市| 常山县| 威宁| 高雄县| 天柱县| 利津县| 德州市| 南漳县| 眉山市| 淅川县| 苏州市| 通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