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節 第一張紙

貌似今天大封...通宵碼字進行時.....大家多多砸票哇....

恩,介個那書確實是小七記錯了名字,應該是...

今天又從書海中找到一本...嘿嘿!膽子小的兄弟就表看了....

...................

這日豔陽高照,八月初頭的陽光很是火辣,人們紛紛躲進屋子裡納涼,搖著芭蕉葉,在這火熱的天氣,即使是最辛勤的農民也無法繼續工作。

李雲卻閒不下來,他得趁著這難得的幾日放晴儘快將白紙弄出來。

其實此時大漢已經有非常原始的紙張,李雲也見過,不過那些紙張太過粗糙,紙質發黃,而且一遇潮就很容易腐爛。

而這些紙張的製作價格卻極爲高昂,因爲最初的紙張是絲絮在水中打擊而停留在涼蓆上的薄片,人們把這種紙稱爲郝蹄,郝蹄紙的原料是極爲昂貴的絲絮,因此價格十分高昂,一般人家根本就用不起,而且質量低劣,所以人們寧願用難以攜帶的犢簡或者乾脆用絲帛來記載文字,也不用這種即高昂質量又不行的郝蹄紙。

李雲不懂得造紙,但他卻知道廉價的紙張將會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影響,廉價的白紙配合印刷術製作而成的書籍將使得整個大漢的讀書人至少翻番。

知識改變命運,技術成就未來,這是現代一句很老土的廣告詞,可卻又是最貼切的廣告詞,來自現代的李雲當然知道,有了書籍,無數人的命運將被改變。

而李雲有了紙之後最想印的東西即非他自己要寫的新學說,也不是技術類的東西,而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俱影響力,放在任何一個行業皆準的兩大奇書《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

李雲通過劉徹的關係已在長安的皇宮中弄到了皇室珍藏的這兩本奇書的完全版,在現代這兩套奇書由於在紙出現之前一直珍藏在皇家或者豪門家族的書閣中,歷史的滄桑掩埋了它們大量的篇幅。

《孫臏兵法》更是幾乎失傳,直到有考古學家從一個諸侯的墓地中挖掘出一些殘留的竹簡,這才令這戰國時期集兵家大成的奇書重見天日。

一堆堆從各地搜刮而來的麻頭,樹皮,破布,爛魚網被幾名衙役擡著扔到一個大水缸中,李雲雖然不懂造紙,但是著名的蔡侯紙的原料成分他還是記得的。

原料他找到了,但是接下來如何用最好的方法造出質量最好的紙張,就只有看那幾名工匠的了,李雲已在另一個地方聘請了十幾名擅長印刻印章的老師傅,著他們務必要迅速的雕刻好那《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的雕版。

李雲現在已是用最具實用性和進攻性的這兩本兵家典籍做爲他學說還未成立之前的課本,來教授那些將要拜在他門下的臨邛商人弟子。

至於如何講解,那根本不是問題,在現代《孫子兵法》早已作爲商場,戰場,官場的通用典籍,其使用的方法和各項注意早被人摸的清清楚楚,理論上不存在任何問題。

那些原料一倒入幾口大水缸中,早就準備好的工匠帶著幾名工人一涌而上,用他們嫺熟的技巧攪拌,擊打著水缸中的原料,並不時加入清水,人人忙的大汗淋漓,這天氣實在太熱了!

李雲見了忙令人煮好茶水,爲這些辛苦的工人解渴之用。

說到茶葉,就又是一個賺大錢的行當,要知道現在大漢依然是用著最原始的茶葉加工技術,那些制好的團茶不僅僅質量較差,而且成本高的驚人,但是李雲卻知道若是弄出炒茶,那麼大漢的貴族就將爲此發狂,更遑論那些塞外民族,這一刀砍下去,少說也可在幾年內就爲大漢賺到整整十萬匹優質戰馬。

因爲去過西域的李雲清楚,現在的匈奴已經達到了他所可以達到的顛峰,號稱著百蠻之國的它,轄地廣闊至極,而其領地內的貴族千戶,萬戶之流更是多如牛毛。

自白登山戰役後,匈奴人已再也未發動過大規模戰爭,他們的貴族已經開始習慣攀比,奢華的生活是他們唯一可做的事情,爲了可享受到最好的生活,他們願意付出他們所可以付出的價錢,而毫無疑問戰馬是他們最值錢,而大漢也最想要的東西。

此事唯一需要防備的就是在最開始將度控制好,畢竟炒茶對茶團而言是毀滅性的打擊,而大漢目前全部的茶農都是依靠販賣團茶生活,一旦這個度沒把握好,很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打擊他在劉徹心目中的形象,對於李雲來說,籠絡好劉徹就意味著他的一切新的舉措都可以得到實踐,畢竟這天下姓劉,將來的時代也將是劉徹的。

大約到了正午的時候,工匠們攪拌的差不多了,便開始敲打,並加入石灰水,這些技術都是現成,因此他們幹起來也格外的熟練。

譬如處理次繭的漂絮法就是現代造紙術的打漿,而加入石灰水則來自日常爲絲麻脫膠的工藝,這些技術都已經很成熟,因此工人們很快就完成了前期的工作,將原料徹底的敲碎,脫膠,並去掉雜質之後,幾名老工匠小心翼翼的將水缸中的液狀紙漿倒在早就準好的涼蓆上,輕輕的鋪平。

一切就只待太陽將水分曬乾,假如留在涼蓆上的是一張完好的白紙,那麼造紙術便成功了,反之則仍然需要繼續努力。

半個時辰後,這個小小的院子中發出一陣歡呼聲“我們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張白紙出現在李雲的眼前,儘管它依然不是美觀,但是有廉價,實用這兩個特點就已經足夠,剩下便由人們慢慢的去摸索好了。

許多許多年,人們談起這段令他們感到興奮的歷史之時,他們總會記得這個小院子中的那一陣歡呼,正如兩百餘年後,大漢帝國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衡說的那樣“紙將我們帶入了嶄新的時期,文明取代了落後,科學與技術開始成爲時代的主流。”

這一天是漢元七十四年,距離漢高祖劉邦稱帝已過去整整七十四個年頭,最多還有一年,劉徹就將正式登上天子寶座,開始他那漫長而又充滿著輝煌的統治時期。

楊謀急急的推開這院子的門,跑到正和衆工匠慶祝的李雲身邊,湊到他耳邊低語一陣。

李雲聽了臉色微微的有些變化,良久才道“就說我不在,著他明日再來,今天不談這些!”

“哦”楊謀點點頭,又推門出去。李雲向正詫異是不是發生什麼大事的工匠笑道“大家不必停止,本官決定今日每人賞錢三百,同時永久錄用你們爲這作坊的工人,待遇每人每月一百八十錢!”

“謝大人!”得到好處的工匠紛紛歡呼起來,將剛纔的疑問咽回肚子裡。

十來名早得到李雲吩咐的下人在這院子旁邊的屋子早擺好了酒席,李雲便帶著這些辛苦了的工匠一起進去犒勞犒勞肚子。

坐在自己座位的李雲逐一客套的敬了這些工匠和衙役一輪,他心中卻是翻江倒海,思緒根本難以平靜,因爲方纔楊謀告訴他,有一名六十上下自稱廣川董仲舒的老者正氣呼呼的在衙門要找他李雲理論。

理由就是李雲非但沒有大力打壓商人,反而和他們混雜在一起,這個在重農輕商思想嚴重的現在的確是一個令人指責的話題。

楊謀本已不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指責,但這一次來的人居然是聞名全國的大儒董仲舒,楊謀感覺自己拿不定主意,又不好打發他,只好來求教李雲。

李雲還能有什麼辦法,一個字:拖!因爲李雲很清楚的知道這些保守的大儒會怎麼樣看待他這個異類,更何況來的是李雲最爲討厭的董仲舒,李雲沒有叫人立刻幹掉他,已經是網開一面了。

見?有這麼容易的嗎?

事實是這樣的,董仲舒從長安出發,一路冒著風雨來到臨邛,本來他看到臨邛到處是渠道,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問起鄉民,鄉民都說這縣令是個大好人,人人對李雲讚不絕口。見了董仲舒這樣一個外鄉老人更是將李雲吹上了天。

董仲舒聽了那些鄉民的話,還以爲這李雲是孔聖再世,想也不想就將李雲歸入儒家學派,畢竟那些利農的措施和政策大部分都符合先聖的倡議。

可是他再一打聽卻火冒三丈,他將之歸入儒派的李雲居然和商賈之流肆混,甚至爲他們出謀劃策,爲他們做政策的鋪墊。

在董仲舒看來,李雲和商賈肆混就是大逆不道!

“他怎麼可以和商人在一起?商人是這世界上最懂得經營和投機之人,若這李雲被他們影響了,那我儒學豈不是難有光大的一天?”董仲舒當時就顧不得許多,撒開腳丫子就往縣衙跑,在他看來這李雲目前還有救,他要將他從商人的包圍中弄出來,他要用天人感應的學說警告這李雲,需知道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和天有所對應,李雲大人你若是再這樣下去,遲早有一天上天會發怒的!假如你看到地震,火山爆發等一切自然災害,你就得小心了,這是老天認爲你的德行不行,你得懺悔,得自責。董仲舒得意洋洋的想著,在他看來這李雲說到底也不過二十許,年輕人總是禁不起驚嚇的,這世界上最能嚇人的無疑是那虛無縹緲的蒼天。

卻不知道李雲是這世界上少有的無神論者,更加的清楚他的這套把戲,而且到現在爲止李雲一直認爲商人的懷抱遠遠好過儒家的懷抱所以李雲一點也不擔心的喝著小酒,聽著樂聲,愜意十分。

楊謀笑呵呵的推開縣衙的大門,對正等著李雲急急出迎,等著看李雲誠惶誠恐樣子的董仲舒行了個禮道“董先生,我家老師不在家,請您改日再來就可!”

董仲舒看了看楊謀,雙手不禁顫抖起來,他自然知道這是逐客令,可是這怎麼可能?那李雲怎麼會這樣說,一定是這人沒有說清楚,董仲舒這樣安慰自己,摸了摸鬍子,他也只能無奈的先走,臨走時依然再三的道“你家老師回來,一定要告訴他,就說廣川董仲舒來到,唉,你肯定不知道我的名字!”

楊謀一邊點頭,一邊道“小侄曾聽父親說過您的大名!”

董仲舒得意的看了一眼楊謀問道“你父親是?”

楊謀不動聲色的道“江夏楊泛。”

董仲舒忙收起傲慢的態度,擺擺手從前門氣沖沖的走了,江夏楊泛的名聲並不弱他幾分,不同的是楊泛身兼數家,尤以法家思想更爲濃厚,真要比起名氣,誰勝誰負還不知道。同時也在心裡凜然,這李雲居然連楊泛的兒子都收之爲弟子,看來自己依然是低估了這人,需要重新規劃規劃。

第45節 星火(6)第55節 新的生命第9節 樑王(中)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11節 決斷第七節第26節 地震(上)第52節 局勢第44節 星火(5)第34節 飛翔的夢第46節 星火(7)第55節 排外風波第25節 爭鬥(中)第15節 思考第46節 新婚之夜第21節 長樂宮中第32節 婚配(4)第13節 太子第十三節第18節 和平(中)第17節 和平(上)第15節 思考第2節 讓侯第1節 迷茫第28節 霸上祭祀第11節 困局第11節 困局第29節 天子微服(上)第27節 減租第29節 婚配(上)第3節 拉攏第2節 讓侯第8節 商議(下)第21節 辯駁第26節 英雄還是懦夫第37節 南方第8節 花露水(下)第28節 竇太后第45節 星火(6)第16節 攻擊之前第3節 南方問題第33節 婚配(5)第54節 新的目標第3節 拉攏第27節 川西羅閥第11節 雙雄會第3節 天子第24節 歸來第42節 洛陽寧家第17節 聖女第33節 龍虎際會(上)第37節 南方第26節 爭鬥(下)第55節 排外風波第42節 星火(3)卷四風雲第49節 河南卜式第10節 決戰第2節 讓侯第30節 婚配(中)第九節第26節 楊謀的春天第31節 婚配(3)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7節 丞相之死第18節 誘惑第38節 伴君如伴虎第13節 大月氏?第4節 蝴蝶翅膀第16節 請君入甕卷四風雲第36節 女人心第55節 新的生命第25節 禁忌之戀(下)第54節 水落石出第3節 南方問題第21節 質問第25節 爭鬥(中)第37節 談判第48節 刺客第4節 敲竹槓第3節 朝政第21節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18節 絕戶策第17節 聖女第15節 這叫什麼事?第35節 情愫(2)第28節 霸上祭祀第18節 全勝而歸第29節 婚配(上)第10節 樑王(下)第16節 攻擊之前第8節 商議(下)第38節 花街柳巷第31節 終成眷屬第43節 傳說中的同性戀第18節 絕戶策第19節 形勢第55節 新的生命第22節 科舉
第45節 星火(6)第55節 新的生命第9節 樑王(中)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11節 決斷第七節第26節 地震(上)第52節 局勢第44節 星火(5)第34節 飛翔的夢第46節 星火(7)第55節 排外風波第25節 爭鬥(中)第15節 思考第46節 新婚之夜第21節 長樂宮中第32節 婚配(4)第13節 太子第十三節第18節 和平(中)第17節 和平(上)第15節 思考第2節 讓侯第1節 迷茫第28節 霸上祭祀第11節 困局第11節 困局第29節 天子微服(上)第27節 減租第29節 婚配(上)第3節 拉攏第2節 讓侯第8節 商議(下)第21節 辯駁第26節 英雄還是懦夫第37節 南方第8節 花露水(下)第28節 竇太后第45節 星火(6)第16節 攻擊之前第3節 南方問題第33節 婚配(5)第54節 新的目標第3節 拉攏第27節 川西羅閥第11節 雙雄會第3節 天子第24節 歸來第42節 洛陽寧家第17節 聖女第33節 龍虎際會(上)第37節 南方第26節 爭鬥(下)第55節 排外風波第42節 星火(3)卷四風雲第49節 河南卜式第10節 決戰第2節 讓侯第30節 婚配(中)第九節第26節 楊謀的春天第31節 婚配(3)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7節 丞相之死第18節 誘惑第38節 伴君如伴虎第13節 大月氏?第4節 蝴蝶翅膀第16節 請君入甕卷四風雲第36節 女人心第55節 新的生命第25節 禁忌之戀(下)第54節 水落石出第3節 南方問題第21節 質問第25節 爭鬥(中)第37節 談判第48節 刺客第4節 敲竹槓第3節 朝政第21節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18節 絕戶策第17節 聖女第15節 這叫什麼事?第35節 情愫(2)第28節 霸上祭祀第18節 全勝而歸第29節 婚配(上)第10節 樑王(下)第16節 攻擊之前第8節 商議(下)第38節 花街柳巷第31節 終成眷屬第43節 傳說中的同性戀第18節 絕戶策第19節 形勢第55節 新的生命第22節 科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长白| 文成县| 龙江县| SHOW| 伊金霍洛旗| 宁海县| 合川市| 鄂托克旗| 三原县| 南陵县| 桃园县| 阜新市| 兴国县| 万源市| 文安县| 新泰市| 随州市| 钦州市| 惠东县| 门头沟区| 赣州市| 神农架林区| 施甸县| 沙洋县| 宝应县| 太原市| 裕民县| 遂平县| 安图县| 阿拉善右旗| 清水河县| 融水| 叙永县| 方正县| 武城县| 双鸭山市| 容城县| 富平县| 巴彦县| 恩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