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節 朝政

待張榮這一走,李雲怒極而笑。

想去年這個時候的他,位極人臣,聲威顯赫,跺跺腳,也可令長安地震。

卻不想,才清閒了一年時間,他這堂堂車騎將軍,武威侯便成了他人眼中的肥肉了。

他自是清楚,自己的財力早已被某些人所垂涎,寓公的日子,也是有煩惱啊。

不過,李雲自認爲,當今朝堂上,敢指著他鼻子大罵的人,除了老狐貍竇嬰和田汾,其餘人等,怕是還不夠格。

氣烘烘的步入內堂中,已臨近生產的劉閡見了,便關心的問道:“夫君何事如此生氣?”

李雲握著妻子的手,安慰道:“沒什麼事,無非一隻阿貓阿狗,便欲學人走路而已,待爲夫去教習“教習”它,免的它以爲,得了主人的歡心,便把自己當了”

劉閡自是聰明,從話語中聞出了硝煙味道,便勸道:“夫君,倘若是阿貓阿狗,那麼夫君又何須動怒?小貓小狗犯了錯,自有主人懲戒!”

李雲開懷大笑,摟著劉閡點頭道:“夫人所言甚是,爲夫受教了!”

劉閡羞道:“你這壞人,老不正經!”

李雲本想就此揭過,反正朝堂上的事情,現在他已不想多管,修修水利,看看球賽,可是他之所愛。

卻不料,第二日早朝,司徒張榮門下的官員當庭彈劾李雲四宗大罪。奢侈浪費,與民爭利,持功自傲,私營商業,更列舉出罪證無數,在那瞬間,整個朝堂一下子安靜了。

許多中間派官員,都以爲天子想要過河拆橋,就此除了李雲的影響,因此大都不敢做聲。

而大將軍竇嬰當日正好請假去了城外莊園休養,唯一一個重量級的大人物叢相田汾非但不出來制止司徒的荒誕行爲,反而火上澆油,對這個彈劫案不予絲毫阻止。

這便更增加了天子要動手的信號,滿朝官吏。無人敢聲張半聲。

留下端坐在龍椅上的天子鐵青著臉色,一臉殺氣的盯著那些帶頭的官員。

寂靜良久之後,天子才道:“速速宣車騎將軍來見朕!”

“再詔。傳旨長樂宮,恭請太皇太后前來商議!”

一連兩詔之後,朝堂上大部分官員霎時糊塗了,請太皇太后老人家上朝?這事情未免有點古怪了,要知道,太皇太后可已有半年未來朝堂上聽政了,他老人家的身體,已大不如前。承受不了高負荷的政治事務。

難道說,要罷議李雲,還要經過太皇太后同意?

其實,天子劉徹請太皇太后過來商議,完全是因爲看到滿朝文武居然無一人出來幫李雲說話,而大漢國的政治結構中。即使是天子,也不可能用自己的權利來強行推動或者阻止一個彈劫案。

更何況此事已涉及到皇室內部的家務,需要請她這個當家人來作最後的決斷。

旨意傳到李雲府上時。李雲正和臨邛幾位故人飲茶,聽了相熟的中官敘述,他微微笑道:“一羣豎子,爾敢動我分毫?”

便穿上久未穿著的朝服,隨中官入宮去。

剛步入大殿外,太皇太后已先一步到了,在殿外,李雲都可清楚的聽到中官女強人發威的聲音。

“看來哀家久未上朝理政,你們便以爲哀家死了不是?”

李雲微微一笑,這個老人家,發起威來,還真是不減當年啊。

便步入殿中拜道:“臣車騎將軍,武威侯李雲覲見吾皇萬歲,太皇太后千歲。”

坐在天子身後的老太皇太后站起身來,掛著柺杖道:“李卿,都是一家人,無須多禮,來,坐哀家身邊來!”

劉徹也道:“卿一別數月,好象有點發福了,怪想朕的,前日,太子學語,皇后言道:“何人爲吾子太傅?”朕便說了,李卿文武雙全,當可爲太傅人選!”

李雲看了看已臉色發青的司徒張榮,對上拜道:“臣惶恐!”

又道:“臣本不欲理政,安心在家爲夫人準備待產,但是,既然今日臣來了,那麼有些話,臣便不得不說!”

聞得此言,滿朝文武,相互一看,都道:“看來,這個車騎將軍,還是很得聖寵,如此談話,與和親戚家的閒話家常差不多!”

劉徹點頭道:“卿有事便說!”

李雲謝道:“臣謝吾皇,臣今日來,爲彈劫一人,爲三件大事!”

劉徹道:“卿直言,朕聽著!”

李雲站起身來,走到司徒張榮面前道:“臣彈劫司徒張榮,敲詐皇親,藐視國法,惑亂朝政!”

張榮道:“你有何證據?”

李雲笑道:“我欲彈劾你,還需要什麼證據?”

又轉頭道道:“陛下,昨日這位司徒大人,來到鄙人府上做客,臣本好意相待,孰料此人人心不足蛇吞象,便欲敲詐臣府上財產!”

他頓了頓,不顧滿朝文武的議論聲音,將昨天的情況一一說明。

他便俯首道:“陛下,臣乃陛下所封之車騎將軍,武威侯,連臣都要受如此盤剝,更何況他人?司徒張榮,已罪不可贖!”

張榮出列道:“陛下,此皆荒誕之言,臣昨天是去了車騎將軍府上不假,但所談卻並非此時,而是匈奴防務,臣本想勸將軍出山說服朝廷百官,早日對匈奴作戰,但將軍卻不置可否。

他指著李雲道:“將軍若是不想對匈奴作戰,甘願當個縮頭烏龜,大可在家不理朝政,何必要誣陷於我?”

天子閉起眼睛,一一思量起來,這兩方各執一詞,確實很不好辦。

一邊是貼己好友,皇室成員,一邊是得到自己重任的文臣,那一邊都好得罪啊!

不過若李雲所講是真的,那麼這個張榮還就非殺才可了!

假如要對付李雲。他自有萬種手段!可是他不想,也不願意如此。

別的不說,遼東新軍是李雲有手拉扯起來的精銳,在東北草原上。李雲的影響就非是他人可及,更何況這幾年大漢國的許多改革和建議規劃都出自他手。

將之形容爲國之棟粱,卻是不差分毫。劉徹本想將征伐匈奴的重任交給李雲,可後來一想又不妥當,倘若連北方邊軍都被李雲染指,即使自己再如何的相信他,|Qīang|恐怕也唯有將之罷免一切職務,趕回臨邛了。

劉徹正思量著,堂下李雲卻又繼續奏道:“若說此事,全無證據。那倒也罷,但是今日臣來,除了要彈劫此君之外,更有三件大事要說!”

“件事情,先皇早有詔書,十年之內不得秀開科舉,十年之後纔可視情況而爲,而司徒張榮。卻鼓譟明年開科舉,此種行爲。實爲無君無父,對先皇詔書的藐視!”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的頭像小雞一樣點起來,說到他們心底去了啊!

連天子也是一楞,還未開口,太皇太后已搶先道:“此事確是如此,來人啊!將司徒張榮拿下!”

立刻便有四名羽林士兵入殿,將這個司徒的官服除去。

天子劉徹只能苦澀的一笑。

李雲接著道:“第二件事情,乃是北方草原的問題,臣以爲,我大漢國欲伐草原,時機還未成熟,目前當以接受匈奴條件,用河套換取我大漢天兵支援的計劃!”

老狐貍田汾終於睜開他那雙死氣沉沉的眼睛,附和道:“臣附議!”

叢相發話了,又沒大將軍在一邊拉後腿,立刻整個朝堂就成了一片附和聲“臣等附議,懇請陛下以天下蒼生記,覈準此奏!”

劉徹鐵著臉,好久才無奈的揮手道:“朕準了!”

其實,他是不得不準,歷來,在大漢國的政治體系中,叢相一大將軍的權利都非常大,在孝文皇帝時,叢相甚至可以獨立阻攔天子的詔書,有些時候,有些詔書,若無叢相蓋章,那便等於無效。

而其餘官員又對叢相形成挾制,倘若叢相駁回了天子詔書,那麼只要內閣中其餘大臣贊同,詔書照樣有效。

不過這樣一來,他的心情就非常的不舒服了。李雲卻不理會,接著道:“第三件事情,臣便是懇請吾皇下詔,赦免邊地七郡明年的所有賦稅!”

他接著說“陛下,邊地郡縣,本就貧困,其地多不可耕,又須負擔當地駐軍的軍糧,人民生活本就困苦,所以臣想懇請陛下,將此七郡列爲貧困郡,以臣之見,朝廷不但不能向他們收稅,反而還要根據其民耕種的土地數量,進行一定數量的金錢或者糧食補助,以鼓勵民耕自種,多懇土地!”

說了這麼多,劉徹覺的,只有這個提議最得他心,心情才稍微舒緩一點,道:“卿可將此寫成條陳,先交叢相大人內閣商議,修改之後,再呈遞上來吧!”

太皇太后道:“皇帝,這司徒張榮,你打算如何處理?”

劉徹道:“朕不敢勞動太皇太后,便將之押到太常寺,交由庭尉處理吧,倘若查出罪證,那便依法辦理,若無劣跡,便降官一級,留爲查看,如何?”

太皇太后點頭道:“如此,便好!”

張榮聽了,一屁股癱坐在地上,他彷彿看到了叢相的獰笑,大將軍的不屑,還有那些曾被他欺凌,或者羞辱的官員的報復。

他知道,自己死定了!

第14節 大運河第8節 花露水(下)第4節 敲竹槓第31節 婚配(3)第25節 禁忌之戀(下)第39節 星火(1)第31節 終成眷屬第8節 花露水(下)第15節 金蟬脫殼第2節 考驗第8節 矛盾第32節 轉機第14節 一舉兩得第15節 金蟬脫殼第28節 竇太后第47節 賞賜第50節 歸來第1節 迷茫第19節 形勢第54節 水落石出第1節 鐵浮屠第13節 大月氏?第12節 平陽候病危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36節 女人心第18節 全勝而歸第50節 張湯之死第3節 烏龜的道理第53節 霍去病第53節 兩難第25節 曹壽的反對第12節 藥材第41節 星火(3)第15節 思考第29節 天子微服(上)第6節 大漢的打手(下)第37節 南方第21節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11節 雙雄會第18節 絕戶策第3節 神醫乎?庸醫乎?(1)第38節 花街柳巷第3節 拉攏第32節 制度第50節 歸來第57節 天子駕崩第41節 棋局第13節 官學選拔第2節 讓侯第2節 讓侯第10節 匈奴第51節 出路第27節 川西羅閥第9節 長白山下第10節 匈奴第13節 大月氏?第18節 絕戶策第12節 有驚無險第8節 戰爭開始之前第18節 誘惑第13節 遊針之法第8節 長安第20節 朝會第31節 月氏來人第24節 禁忌之戀(上)第14節 魚和熊掌第5節 仿製第22節 科舉第13節 太子第12節 藥材第3節 南方問題第5節 溫柔第18節 全勝而歸第13節 艱難的選擇第12節 建元三年春第21節 長樂宮中第4節 煤礦第3節 拉攏第54節 水落石出第10節 分配第39節 星火(1)第42節 洛陽寧家第12節 建元三年春第17節 和平(上)第22節 匈奴內戰爆發第7節 花露水(上)第4節 倭本是棒第3節 上林苑第7節 丞相之死第6節 匈奴第3節 烏龜的道理第25節 刑徒第47節 誰是叛徒第38節 伴君如伴虎第4節 煤礦第5節 仿製第2節 打秋風第28節 欺騙第23節 秋冬第10節 完美的偷襲戰
第14節 大運河第8節 花露水(下)第4節 敲竹槓第31節 婚配(3)第25節 禁忌之戀(下)第39節 星火(1)第31節 終成眷屬第8節 花露水(下)第15節 金蟬脫殼第2節 考驗第8節 矛盾第32節 轉機第14節 一舉兩得第15節 金蟬脫殼第28節 竇太后第47節 賞賜第50節 歸來第1節 迷茫第19節 形勢第54節 水落石出第1節 鐵浮屠第13節 大月氏?第12節 平陽候病危第2節 全民皆兵(二)第36節 女人心第18節 全勝而歸第50節 張湯之死第3節 烏龜的道理第53節 霍去病第53節 兩難第25節 曹壽的反對第12節 藥材第41節 星火(3)第15節 思考第29節 天子微服(上)第6節 大漢的打手(下)第37節 南方第21節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第11節 雙雄會第18節 絕戶策第3節 神醫乎?庸醫乎?(1)第38節 花街柳巷第3節 拉攏第32節 制度第50節 歸來第57節 天子駕崩第41節 棋局第13節 官學選拔第2節 讓侯第2節 讓侯第10節 匈奴第51節 出路第27節 川西羅閥第9節 長白山下第10節 匈奴第13節 大月氏?第18節 絕戶策第12節 有驚無險第8節 戰爭開始之前第18節 誘惑第13節 遊針之法第8節 長安第20節 朝會第31節 月氏來人第24節 禁忌之戀(上)第14節 魚和熊掌第5節 仿製第22節 科舉第13節 太子第12節 藥材第3節 南方問題第5節 溫柔第18節 全勝而歸第13節 艱難的選擇第12節 建元三年春第21節 長樂宮中第4節 煤礦第3節 拉攏第54節 水落石出第10節 分配第39節 星火(1)第42節 洛陽寧家第12節 建元三年春第17節 和平(上)第22節 匈奴內戰爆發第7節 花露水(上)第4節 倭本是棒第3節 上林苑第7節 丞相之死第6節 匈奴第3節 烏龜的道理第25節 刑徒第47節 誰是叛徒第38節 伴君如伴虎第4節 煤礦第5節 仿製第2節 打秋風第28節 欺騙第23節 秋冬第10節 完美的偷襲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兴文县| 东乌珠穆沁旗| 郑州市| 九寨沟县| 普洱| 乌兰浩特市| 金阳县| 桃源县| 遂溪县| 洛扎县| 垫江县| 梅州市| 淮北市| 讷河市| 陆良县| 通榆县| 怀来县| 桃源县| 霍山县| 通辽市| 刚察县| 宁蒗| 甘泉县| 岑巩县| 沛县| 台南县| 黔西县| 闻喜县| 通山县| 涡阳县| 吉隆县| 长海县| 建水县| 庐江县| 区。| 卢氏县| 永清县| 澄迈县| 泽库县|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