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百一十九章 對歷史負責的精神

京城,石化設計院。

“小馮,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設計院的康院長,是咱們國家第一代搞乙烯裝置的專家,學術權威。可以這樣說吧,現在國內搞乙烯裝置研究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康院長的學生,甚至是學生的學生。康院長,這位是我們裝備工業公司的總經理助理馮嘯辰同志,他是社科院沈榮儒教授的學生,經濟學家。”

在設計院的一間辦公室裡,吳仕燦熱情地在給馮嘯辰與一位50來歲、學者模樣的人做著相互介紹。這位學者名叫康海東,是石化設計院的副院長,老牌乙烯專家。吳仕燦很多年前就已經認識康海東了,不過打交道比較頻繁還是最近這一年多的事情。對於康海東的學術地位,吳仕燦是非常尊重的,但對他的合作態度,吳仕燦就頗有一些腹誹了。

兩年前,國家啓動了60萬噸乙烯裝置國產化的項目,提出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一座60萬噸乙烯裝置,形成大型乙烯的建設能力,再在此基礎上推進更多的乙烯建設項目。按照此前已經形成的模式,國家財政把資金直接撥付給裝備工業公司,委託裝備工業公司作爲項目的總承包,對最終的結果負責。裝備工業公司則要把項目拆分成若干個子項目,在國內尋找分包企業委託建造。

吳仕燦原來就是做化工出身的,聽說這項工作後,他主動請纓要求負責組織乙烯裝置的設計任務。說是負責,並非指由他帶領一干技術員親自去畫圖計算,而是由他去聯繫國內設計機構完成裝置的設計工作。

國內乙烯裝置設計能力最強的機構,就是這家京城石化設計院。他們曾在60年代設計過中國的第一套乙烯裝置,雖然只是年產5000噸級的小型裝置,但形成的技術積累是非常可觀的。70年代,順應全球乙烯裝置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由國家計委牽頭,組織了年產11萬噸乙烯裝置的技術攻關,其中裝置設計方面的任務,也是由石化設計院承擔的。

那一次的技術攻關,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中國在化工設備方面的技術積累,主要來自於50年代蘇聯援助的156項重點工程,經過20年時間,這些技術已經顯得陳舊。而因爲歷史的原因,國內科研機構與國外的技術交流嚴重不足,技術人員們的工作幾乎就是閉門造車,最終鎩羽而歸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這十幾年,國家執行改革開放的方針,一方面從國外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另一方面則派出人員前往國外學習取經,各研究機構的技術水平已經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對於裝備工業公司委託的大型乙烯裝置設計任務,石化設計院還是有足夠的底氣來承接的。

吳仕燦這些年一直在搞科研管理工作,對於國內各機構的技術水平都有所瞭解,他選定石化設計院來負責乙烯裝置設計工作,也是看中了石化設計院的能力。在他最初與康海東聯繫的時候,康海東以一種胸有成竹的態度,揚言半年完成理論設計,一年拿出設計圖紙,讓吳仕燦大爲感慨這位老朋友的氣魄。

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裝備工業公司向設計院支付了第一期的設計費1000萬元,設計院馬上組織起了研究團隊,開始了設計工作。

設計的第一步是理論研究,主要是確定乙烯生產的工藝技術流程。吳仕燦應邀參加了幾次討論會,一開始,他被與會者嘴裡的各種概念、理論等等唬了個夠嗆,好生慚愧自己知識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並對這次設計工作充滿了希望。可再往後,他就覺得有些不妙了。理論研討會開了好幾次,大家依然停留在概念探討上,討論的話題越來越偏,有時候爲一項並不重要的工藝都能夠辯上一兩個小時,而總體設計思路卻遲遲未能確定下來,這可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吳仕燦不止一次向康海東提醒道:“康院長,咱們的理論研究做得差不多了吧,是不是該開始總體設計了?”

“老吳,別急嘛,總體設計也要理論先行,如果理論研究還沒有完成,總體設計是沒法做的。你也是老化工了,這個道理應當明白的啊。”康海東每次都是這樣敷衍道。

吳仕燦當然知道要理論先行,把理論確定下來,才能開始做總體設計。可理論研究搞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一個結果,吳仕燦能不著急嗎?國家給整個項目的時間是十年,聽起來很長,但要做的事情也很多。理論設計完了,是總體設計,然後要出圖紙、出工藝要求。這些工藝要求到了製造企業,還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解決這些困難也是需要時間的。等到所有的設備製造完成,還要安裝、測試、試生產等等,十年時間可真是一點都不富裕。

照吳仕燦與馮嘯辰事先商量的方案,第一套國產60萬噸乙烯設備,沒必要在理論上做太多的創新,使用一些國外已經成熟的工藝方案就可以。要在半年之內消化這些已有的工藝方案,其實壓力也是很大的,所以裝備公司不惜重金,就是希望石化設計院能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推進這個項目。

吳仕燦最早與康海東接觸的時候,已經表達過這個意思,而且根據石化設計院的現有研究力量,大致估算了一下進度,這才提出了半年完成理論設計,一年拿出圖紙的目標。可誰曾想,半年時間早就過去了,石化院的這些專家們還在爭論一些理論細節,距離形成共識還差得很遠,這讓吳仕燦如何能夠接受。

無奈何,吳仕燦只好怯怯地向康海東做著暗示,指出如果石化院不能如期完成設計,裝備公司就要拿著合同說事了,屆時是有可能要求石化院支付違約賠款的。對於吳仕燦這種略帶威脅的暗示,康海東壓根就沒放在心上,他哼哼哈哈地向吳仕燦強調著各種困難,潛臺詞就是一句:有能耐你就罰呀。

吳仕燦還真不敢罰石化院的錢。如果石化院是一家企業,照著馮嘯辰過去幹過的事情,裝備公司肯定是要拿著合同去索賠的。但問題在於,石化院是一家事業單位,本身並沒有利潤,所有的經費都來自於國家撥款。裝備公司如果要向石化院索賠,石化院要麼是讓國家財政出這筆錢,要麼就是斷了全院幾千人的工資去賠錢,前者肯定是辦不到的,後者就算康海東敢做,吳仕燦也不敢接受,這可是會鬧出大亂子來的。

就這樣,事情一拖再拖,就拖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吳仕燦再也扛不下去了,只得向羅翔飛求助,而羅翔飛的辦法也只有一個,那就是派出馮嘯辰去解決。正好馮嘯辰從池谷製作所那裡得到了對方轉讓的部分乙烯核心技術,他也需要去和設計院的專家們探討一下消化吸收這部分技術的問題。

“康院長,我和吳處長這次來,是想落實一下乙烯裝置設計進度的問題。根據我們雙方簽訂的合同,石化設計院應當在半年前就已經完成所有的設計,可以把圖紙和工藝要求移交給我們了。但到目前爲止,我們還沒有收到這些材料,不知道問題是出在哪個環節了。”

賓主寒暄過後,馮嘯辰在沙發上坐下,直接就拋出了自己的來意。

“馮助理,說起這件事情,我們還真是挺不好意思的。”

康海東坐在自己辦公桌後面的大轉椅上,慢條斯理地回答道。他嘴裡說著不好意思,臉上卻絲毫也看不出什麼歉疚之色,在他看來,國家把任務交給了他們,他們什麼時候完成,是輪不到馮嘯辰這些人來說長道短的。他見過的世面多了,哪會把什麼裝備工業公司放在眼裡。

“我們低估了這項任務的難度,當然了,這其中也有雙方溝通上的一些問題。吳處長最早和我們聯繫的時候,並沒有特別說明這個項目要達到什麼樣的技術要求。從我們設計院的角度來說,我們設計一套大型乙烯裝置,是要帶著對歷史負責的精神的,所以對每一個細節都要精益求精。這樣一來,進度方面,當然不可避免地就要受到一些影響了。”康海東咬文嚼字地向馮嘯辰說道。

“對歷史負責,這一點我不太懂,康院長能解釋一下嗎?”馮嘯辰很低調地說道。

康海東道:“對歷史負責,簡單地說,就是說我們所設計出來的裝置,應當有我們的獨到之處,不能處處模仿國外的成熟技術,要體現出咱們國家的工程技術人員對人類的貢獻。如果我們僅僅是把國外的技術拿過來抄一遍,那還需要我們這些科研人員幹什麼,找幾個繪圖員不就行了?”

馮嘯辰點點頭,道:“康院長說得有理,咱們必須有自己的創新。不過,我想了解一下,咱們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完成這樣的創新呢?”

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記者第七百四十章 能力對等才能當朋友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們沒有這樣的習慣第一章 壓縮四千萬第一百九十四章 賺錢能手第四百零九章 範英的好手藝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全校都知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別聽他吹牛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個四合院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來了第八十章 春風飯館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麼其他途徑第三百七十章 需要什麼樣的承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風骨的學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賒賬第七百四十九章 榆北三日遊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煩惱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的人口紅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們有生產資質嗎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不牛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們家曉迪第五百六十三章 淨虧損第七百八十一章 遠大理想第一百零一章 我當然有辦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二十一章 變拉動爲推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沒有操縱匯率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不食肉糜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餾塔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阮急眼了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願意接手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竟然這麼簡單第六百零七章 預研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會影響仙戶的聲譽第四百零六章 靠勞動賺錢不丟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萬元的鑽戒第二百四十八章 萬一我們能做點什麼呢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任務是什麼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臺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十二章 原來你都知道啊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四十章 還沒有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舉國體制第四百三十四章 這就叫廢寢忘食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在補救來得及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公事還是私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賺錢能手第八十三章 桐川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賀電廠的先例第一百章 他說的話你們別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歡迎回孃家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來當說客的吧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業務科長第二十九章 還是部裡出人才第五百八十一章 賭一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壓第四百四十三章 韓姑娘的八卦第四百九十三章 還是武器利潤大第四百三十章 與地方企業合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標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抒涵的個人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級工的水平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是我侄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們撒野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天下沒有的午餐第七百零四章 不帶你玩了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遇上一個胖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暮氣沉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戶單位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二百零五章 我們不是來抓人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勞動力安置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熟人好辦事第八百四十章 這就是馮總的高風亮節第三百二十章 小人得志便猖狂第六十八章 中國是一個大國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方有分歧第六百一十四章 國際勞工組織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開闢新業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給你50萬第五百零五章 這只是一次意外第八百三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馮嘯辰的底牌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項換兩項第四百六十章 我們是帶著友誼前來的第四百零六章 靠勞動賺錢不丟人
第八百八十章 我是一位有良知的記者第七百四十章 能力對等才能當朋友第七百六十一章 我們沒有這樣的習慣第一章 壓縮四千萬第一百九十四章 賺錢能手第四百零九章 範英的好手藝第三百四十八章 讓全校都知道第六百一十二章 別聽他吹牛第二百九十八章 我有個四合院第六百八十四章 他可以不用來了第八十章 春風飯館第七百四十八章 有什麼其他途徑第三百七十章 需要什麼樣的承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有風骨的學者第六百四十八章 賒賬第七百四十九章 榆北三日遊第七百七十七章 阮福根的煩惱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的人口紅利第二百五十二章 你們有生產資質嗎第七百五十六章 牛不牛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們家曉迪第五百六十三章 淨虧損第七百八十一章 遠大理想第一百零一章 我當然有辦法第七百八十五章 北非困局第二十一章 變拉動爲推動第六百三十八章 沒有操縱匯率第八百四十六章 中國人的技術更成熟第一百一十九章 何不食肉糜第五百零四章 倒了一座分餾塔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阮急眼了第七百零八章 你們願意接手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竟然這麼簡單第六百零七章 預研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會影響仙戶的聲譽第四百零六章 靠勞動賺錢不丟人第二百六十一章 飽漢不知餓漢飢第五百九十五章 他夫人戴10萬元的鑽戒第二百四十八章 萬一我們能做點什麼呢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任務是什麼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擂臺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五十二章 原來你都知道啊第八百九十六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四十章 還沒有塵埃落定第二百四十四章 舉國體制第四百三十四章 這就叫廢寢忘食第七百六十三章 現在補救來得及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公事還是私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賺錢能手第八十三章 桐川是個好地方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點不值錢的禮物第一百三十一章 千賀電廠的先例第一百章 他說的話你們別信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六章 一棵好苗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歡迎回孃家第七百七十九章 你是來當說客的吧第二百五十章 他不是業務科長第二十九章 還是部裡出人才第五百八十一章 賭一把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位女司機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壓第四百四十三章 韓姑娘的八卦第四百九十三章 還是武器利潤大第四百三十章 與地方企業合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基金招標開始第三百六十二章 陳抒涵的個人問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四級工的水平第七百二十三章 這是我侄子第七百六十七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六百零九章 不容你們撒野第三百九十七章 可怕的小道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天下沒有的午餐第七百零四章 不帶你玩了第四十五章 互相甩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遇上一個胖子第四百四十五章 暮氣沉沉第二百五十七章 用戶單位第六百二十四章 天下苦秦久矣第二百零五章 我們不是來抓人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勞動力安置問題第五百六十六章 熟人好辦事第八百四十章 這就是馮總的高風亮節第三百二十章 小人得志便猖狂第六十八章 中國是一個大國第四百九十四章 炮彈來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雙方有分歧第六百一十四章 國際勞工組織第四百九十七章 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第一百九十六章 開闢新業務第三百三十五章 給你50萬第五百零五章 這只是一次意外第八百三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一十九章 出事了第七百九十一章 馮嘯辰的底牌第二百一十一章 一項換兩項第四百六十章 我們是帶著友誼前來的第四百零六章 靠勞動賺錢不丟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分宜县| 南通市| 铜山县| 女性| 专栏| 容城县| 中阳县| 巴林右旗| 宿迁市| 宝清县| 习水县| 远安县| 荆州市| 台南县| 麻栗坡县| 兴文县| 乳山市| 石林| 三亚市| 通化县| 萨迦县| 巫山县| 顺昌县| 凤山县| 漳州市| 察哈| 诸暨市| 鄯善县| 福安市| 南郑县| 黑河市| 罗定市| 商南县| 新和县| 松桃| 西乌珠穆沁旗| 广饶县| 双牌县| 南充市| 延川县|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