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英法聯(lián)軍剛剛進入清國海域的時候,大約三月上旬,巴廈禮等人心急如焚。
因爲六月九日,預(yù)定中倫敦世界博覽會就要開幕了。
從上海到倫敦,也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到了倫敦後,相關(guān)的佈置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是在九江實驗室的幾件科技成果,卻依舊沒有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
哪怕上百個工程師,十幾個科學(xué)家,已經(jīng)在實驗室裡面整整二十個月時間。
哪怕做出來的成品,已經(jīng)超過原來的預(yù)期很多。
但是越做得好,就越覺得能夠更好,就想要更加驚豔世人。
因爲這些東西太重要了,決定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在倫敦博覽會的成敗。
巴廈禮看過效果之後道:“足夠了,真的完全足夠了,蘇曳爵士,不能再等了,再拖下去就來不及了。”
三月九日的時候,蘇曳決定封存所有試驗品。
所有參加倫敦世界博覽會的產(chǎn)品,進行最後的檢查,然後包裝,裝運上船。
整整裝運了六天,超過三艘船。
總共有七百人,整整十條船,剩下七條全部都是護航的艦船。
蘇曳帶著上百人前來送行。
“砰砰砰砰……”
一陣陣炮響。
對於九江而言,這也毫無疑問是一種遠征。只不過參加的不是戰(zhàn)爭,而是世界博覽會。
但這次世界博覽會的成敗,也決定蘇曳體系能不能融入這個世界的霸權(quán)體系,決定蘇曳在接下來的戰(zhàn)爭中能不能力挽狂瀾,拯救中樞。
“蘇曳爵士,世界博覽會就是我們最後的戰(zhàn)爭。”
“我一定會竭盡全力?!?
“你等著我凱旋。”
然後,在無數(shù)期待的目光中,船隊離開碼頭,先沿著長江東進,從上海長江口進入大海。
上海領(lǐng)事麥華佗,未來的公使威妥瑪,眺望著這支船隊。
“這應(yīng)該是去參加世界博覽會的九江船隊吧?!丙溔A佗道。
威妥瑪?shù)溃骸笆堑??!?
旁邊的亨利爵士道:“你說他們在半路上,會不會遇到海盜?。咳绻堑脑挘蔷吞烂盍?。”
“是啊,如果是的話,就太美妙了。”威妥瑪嘆息道。
亨利爵士道:“北邊的戰(zhàn)爭路線,而這支船隊代表著中英關(guān)係的另外一條路線。這不僅僅是英法聯(lián)軍和清廷的決戰(zhàn),也是兩條路線的決戰(zhàn)。而如果蘇曳這條路線贏了,意味著什麼呢?”
威妥瑪?shù)溃骸耙馕吨K曳進入清國中樞,成爲大英帝國霸權(quán)體系的一部分。意味著亨利爵士你的所有生意都會被驅(qū)逐出遠東。”
亨利爵士道:“也意味著威妥瑪先生你想要中國公使的路徑徹底破碎,你的政治前途戛然而止。意味著麥華佗領(lǐng)事政治生涯終結(jié)。”
麥華佗道:“甚至未來,李泰國、赫德的政治生涯,也完全終結(jié)?!?
亨利爵士道:“所以,我們開始祈禱這支九江船隊在茫茫大洋中遇到海盜吧,被徹底擊沉。我們開始祈禱倫敦世界博覽會徹底失敗吧?!?
次日!
外海上,另外一支強大的艦隊出現(xiàn)了,擋住了九江船隊的去路。
還真的是海盜艦隊。
海盜首領(lǐng)尤根揮舞旗語。
他的艦隊前來護航。
因爲九江這支返回倫敦的船隊上,還有喬治王子。
海盜尤根不僅僅是護航拍馬屁,更加重要的是他要回倫敦,去收穫他的果實。
喬治王子、巴廈禮需要兌現(xiàn)他們的諾言,爲尤根這個私生子奪到子爵之位。
尤根海盜艦隊的加入,使得九江船隊的安全係數(shù)到達了驚人的高度。
基本上,沒有任何海盜敢打這支船隊的主意了。
……………………
時間撥回到五月份。
京師,皇宮!
整個清廷,陷入了徹底的惶恐。
此時,皇帝終於清醒。
之前的他被憤怒填滿了身心,甚至忘記害怕。
而現(xiàn)在恐懼重新佔領(lǐng)了他的身心。
僧格林沁、榮祿等人信誓旦旦,要堅守大沽口炮臺,而且充滿了信心。
結(jié)果,僅僅兩天時間,大沽口炮臺就淪陷了。
接下來的天津,更是一天時間都沒有堅持,打都沒有開打,直接潰退了。
無邊無際的恐懼,籠罩在皇帝心頭,籠罩在整個皇宮。
他現(xiàn)在就想跑了。
但是羣臣勸諫,現(xiàn)在絕對不能跑。
皇上若是跑了,那對於皇權(quán)威嚴完全是毀滅性打擊,對於幾萬將士的士氣,更是毀滅打擊。
看看前明,崇禎皇帝在最後關(guān)頭,都沒有逃跑。
這話不說還好,說了更是讓人害怕。
於是,皇帝下令桂良去天津和洋人談判,務(wù)必讓洋人退兵。
桂良再次奔赴天津和額爾金伯爵談判。
桂良提出天津條約所有條款,基本上都可以接受,哪怕天津作爲通商口岸城市,也可以接受。歷史上在這一條,桂良可沒有那麼痛快。
但是,額爾金伯爵提出,清廷需要向英國賠款一千五百萬兩銀子,向法國賠款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另外,四國公使要進京,而且要帶著三千軍隊進京。
額爾金伯爵的這兩個條件,比歷史上還要嚴苛得多得多。
而且,完全不可商量。
桂良悻然離開天京,返回京城和皇帝彙報。
皇帝聽完之後,勃然大怒。
這,這和直接打進京城又有什麼區(qū)別?
就這樣的條件,如果答應(yīng)了,還不如打一場。
大朝會上,肅順、杜翰等人已經(jīng)請皇帝北狩,但是惠親王綿愉、惇親王奕誴等人堅決反對。
說洋人還在天津,皇上就北狩,豈不是棄了天下,棄了天下子民,棄了祖先宗廟。
羣臣憤慨,說這個時候皇上如何能走?
於是,皇帝暫停了北狩的心思,下令僧格林沁、榮祿等人,集結(jié)所有兵力,務(wù)必守住通州。
就這樣,清廷定下了在通州附近進行大決戰(zhàn)的策略。
僧格林沁開始在通州一帶進行軍事部署。
他親自率領(lǐng)馬步軍一萬八千人,伯彥訥謨祜率軍五千天津新軍,駐守張家灣到八里橋一帶,扼守住通州進京師廣渠門的大道。
副都統(tǒng)伊勒東阿率領(lǐng)蒙古馬隊四千人,協(xié)防八里橋。
馬善統(tǒng)率一千名蒙古騎兵防守馬駒橋東南。
榮祿、成保、樂善三人,統(tǒng)率一萬人,防守通州城。
都統(tǒng)勝保率領(lǐng)七千京營大軍,駐守齊化門一帶,作爲後援。
歷史上,清軍在這一戰(zhàn)總共部署三萬人左右。
而在這個世界,清軍部署了近五萬人。
作爲和洋人的最後決戰(zhàn)。
而英法聯(lián)軍攻陷天津後,開始進行休整,並且由傳教士帶頭帶著偵察兵,開始對通州、以及八里橋一帶,進行了全面的偵查。
而此時在京城,在八里橋一帶的偵察兵,除了英法聯(lián)軍,還有就是蘇曳的情報處。
現(xiàn)在這種情形,派人沿著運河南下傳信都已經(jīng)太慢了,只能用信鴿。
從京城到九江近三千里距離實在太遠了,所以甚至需要中繼站,又增加了傳信難度。
有的密信能夠傳到蘇曳手中,有些則不能。
但大體上,蘇曳還是能掌握北方的戰(zhàn)局。
看完北邊的情報後,他只有一個感覺,快了,太快了。
現(xiàn)在這個架勢,至少比歷史上快了兩個半月左右。
倫敦那邊的節(jié)奏,一定要能卡住啊。
……………………
經(jīng)過了一個多月的航行,巴廈禮帶領(lǐng)的九江船隊終於到達了倫敦。
到達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帶著喬治王子,帶著大海盜尤根去拜見阿爾伯特親王,準備履行之前的諾言。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是天大的難事。
但是對於親王來說,幾乎輕而易舉。
聽到巴廈禮和喬治王子的彙報後,他立刻答應(yīng)辦理此事。
僅僅是次日,女王維多利亞立刻冊封尤根爲帝國子爵。
頓時間,這個私生子大海盜痛哭流涕,發(fā)誓要爲女王效死,爲大英帝國效死。
他奮鬥了大半輩子都沒有得到的東西,如今別人的一句話,就得到了。
他終於如願以償,完成了母親的遺願,成爲了大英帝國的貴族。
接下來,巴廈禮帶來的幾百人全部投入倫敦世界博覽會的佈置。
伴隨著六月九日越來越近,哪怕是親王也不由得緊張和激動。
這是他最大的政治手筆。
爲了這場盛會,已經(jīng)用掉了一百四十萬英鎊,幾乎是上一次世界博覽會的兩倍多。
不管是議會裡面,還是民間,都已經(jīng)有大量批評的聲音,說阿爾伯特親王舉辦這次博覽會勞民傷財。
大英帝國的剛剛經(jīng)歷了克里米亞戰(zhàn)爭,印度的叛亂,又發(fā)動了對清國的大型戰(zhàn)爭,國庫正是最空虛的時刻。
而親王殿下不顧民生艱苦,舉辦這華而不實的世界博覽會,讓大英帝國的財政雪上加霜。
支持和反對的派系,報紙上進行了全面的論戰(zhàn)。
不僅僅是英國的報紙和輿論,整個歐洲的輿論都在劇烈的爭論。
辯論得非常廣泛。
勞民傷財,已經(jīng)是最粗淺的議題了。
更深的議題是英國、或者說歐洲,還能不能引領(lǐng)世界的科技和工業(yè)技術(shù)。
美國的科技工業(yè),是否會超越,並且取代歐洲。
而最深的議題,則是阿爾伯特舉辦這一場世界博覽會背後的政治目的,也就是對清國外交路線。
總之,就是一堆亂戰(zhàn)。
這一場世界博覽會,在兩年前宣佈籌辦的時候,就已經(jīng)伴隨著劇烈的爭議。如今開幕式在即,這種爭議更是到了巔峰。
阿爾伯特親王其實是想要稍稍隱藏背後的政治目的,但是政治對手卻不願意。
他們把阿爾伯特親王的外交路線,大書特書。
甚至在報紙上用了駭人聽聞的標題,這一場世界博覽會背後的主人,不僅僅是阿爾伯特親王,還有蘇曳。
蘇曳正式登上了歐洲報紙的頭條。
只不過,這些報紙可沒什麼好詞。
腐朽落後東方世界的貴族。
拖著鞭子的清國皇族。
背叛皇帝的清國軍閥,等等。
一個迎娶了三個小妾的腐朽東方男子。
而且,還專門在報紙上刊登了蘇曳的畫像。
不是照片,而是畫手畫出來的。
畫得非常醜陋,充滿了對東方男子的惡意,三角眼,鷹鉤鼻,拖著豬尾巴一般的辮子。
還有三撇鬍子,總之畫像中的蘇曳,又醜又老又尖。
副標題是,這樣的人也能代表科技和文明?
這篇文章揭露,阿爾伯特親王之所以會舉辦世界博覽會,就是想要在清國扶持這個醜陋野蠻的東方男人上位,想要扶持這個男人的九江經(jīng)濟試驗區(qū)。
阿爾伯特親王竟然把戰(zhàn)勝美國科技工業(yè)的希望寄託在這個落後腐朽可笑的東方男人身上。
況且,現(xiàn)在大英帝國還沒有落後吧?!
這一篇文章,頓時引發(fā)了渲染大波。
政敵藉機,紛紛抨擊阿爾伯特親王的外交路線。
宣稱這是一場可笑的政治實驗。
這個蘇曳,完全是落後,腐朽的代表。清國更是科技、工業(yè)、文化的沙漠。
殖民清國,纔是大英帝國唯一的外交路線。
把科技、工業(yè)的希望寄託在蘇曳和清國身上,完全是可笑的,可恥的。
爲所謂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而舉辦這次世界博覽會,註定會遇到可恥的失敗,是對國庫可恥的浪費,是對人民可恥的犯罪。
這篇文章一刊登,立刻引發(fā)了軒然大波。
而投資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的財團也不甘示弱,紛紛下場,表示蘇曳是何等的開明,對科技和工業(yè)擁有非凡的天賦和敏銳,他是一個天才政治家,天才的科學(xué)家,表示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是何等之成功。
他們表示,投資清國,利用他們低廉而又數(shù)量驚人的勞動力,利用他們龐大的市場,纔是對大英帝國最好的利益路線。
但是,他們的聲音幾乎是剛剛出來,就被淹沒了。
整個倫敦,整個歐洲,沒有人相信清國會有開明的政治家,更加不可能有科學(xué)家。
這一切都是無恥的謊言。
如果這一次倫敦博覽會,真的有清國的參與,那註定會失敗。
甚至已經(jīng)很多人高呼出,抵制倫敦博覽會。
至此,阿爾伯特親王面臨的壓力到達了極致,連帶著女王也受到了波及。
但不管如何,都將這次世界博覽會的氣氛烘托到了最高點,吸引了整個西方世界的目光。
不知道多少人,千里迢迢,甚至萬里迢迢,前來參加這一次的倫敦世界博覽會。
……………………
終於!
六月九日這一天,到來了!
在萬衆(zhòng)矚目中,倫敦世界博覽會開幕。
而且奇怪的是,這個開幕式竟然放在了晚上。
之前所有的開幕式,絕對是放在白天的啊。
夜幕降臨後,整個開幕式場館內(nèi),一片黑暗。
所有人抱怨聲不止。
而這個時候,出現(xiàn)了倒計時的聲音。
五,四,三,二,一!
倒計時結(jié)束!
整個場館,上萬個燈泡,依次亮起。
瞬間!
如同繁星。
燈火璀璨,刺破蒼穹。
撕開黑暗。
這纔是真正的歷史第一次。
所有人徹底驚呆了,不管是美國人,還是法國人,還是俄國人。
都被這一幕,徹底震撼了。
上萬燈泡亮起,造成的衝擊力,是前所未有的。
難怪當時在白金漢宮的花園,剛剛點亮這些燈泡,親王就下令立刻熄滅。
接下來,就不許再點亮。
就是埋頭地製造越來越多的燈泡,越來越多的發(fā)電機,就是爲了這一刻。
與此同時,場館周圍馬路上,所有的路燈,同時亮起。
緊接著,白金漢宮的幾千個燈泡,同時亮起。
這片區(qū)域,如同白晝。
就單單這一幕,就已經(jīng)足夠載入史冊了。
但是,這一場衝擊還沒有結(jié)束。
在無數(shù)人的歡呼聲中,場館內(nèi)忽然所有的燈泡全部熄滅。
場館內(nèi)再一次陷入黑暗之中。
所有人安靜,因爲大概知道,還會有驚喜。
所有人屏住呼吸,靜靜等待。
再一次倒計時,只不過這一次是用鋼琴的聲音。
倒計時結(jié)束。
忽然所有人眼前,再一次亮起。
只不過,這一次亮起的不是燈泡,而是一個幕布。
一個巨大的影像。
長超過四米,寬超過二點二五米的幕布上,出現(xiàn)了女王陛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身影。
影像上,兩人彷彿開始講話。
發(fā)表開幕宣言。
這個時代沒有話筒,只能靠原始的聲音放大手段。
緊接著!
幾道燈光亮起,照射在舞臺的高處。
所有人看到了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真人。
然後,驚人的一幕出現(xiàn)了。
兩個至尊,真人正在宣讀世界博覽會的開幕式致辭。
而那個幕布上,巨大的影像,也在宣讀開幕式致辭。
真實情景和影像畫面,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動作幾乎也一樣,佈景也一樣。
所以,看上去完全像是同步的現(xiàn)場直播一般。
甚至發(fā)出來的聲音,都是同一個。
剎那間,現(xiàn)場幾千人賓客的腦子完全短路了。
衝擊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甚至,無法想象。
這當然不是現(xiàn)場直播,而是事先錄製好,然後播放出來。
現(xiàn)場阿爾伯特親王和女王陛下,在同樣的位置,穿著同樣的衣服,按照影像的節(jié)奏,宣讀同樣的開幕式致辭。
而這個時候的電影是沒有聲音的,是親王現(xiàn)場宣讀的聲音。
儘管影像是黑白的。
但,也依舊是前所未有的!
這個世界照片都沒有普及,電影直接就出現(xiàn)了。
那種衝擊力可想而知?
1895年,法國人盧米埃兄弟發(fā)明了電影,拍攝了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僅僅只有五十秒,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但是這個轟動,哪裡比得上此時?
這個電影更加清晰,更加流暢,更加巨大。
而且,呈現(xiàn)出一種現(xiàn)場直播的假象。
所有人就如同看神話一般,看著這一幕。
根本聽不到親王再說什麼,什麼開幕詞,都聽不進一個字。
腦子裡面唯有一句話:這個世界,被改變了。
三分鐘後!
女王和阿爾伯特親王的開幕式致辭結(jié)束。
整個場館,再一次陷入了黑暗。
接著,便是一段悠揚的鋼琴聲。
一個女音樂家,彈奏著蘇曳給的曲譜《我的祖國》。
伴隨著悠揚的琴聲,那個幕布再一次亮起。
出現(xiàn)了一個英俊的面孔。
這就是蘇曳,穿的不是清朝的服侍,也不是西裝,而是筆挺的中山裝。
頭上沒有辮子,而是非常優(yōu)雅的髮型。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我是來自中國的蘇曳……”
一個渾厚的聲音在場館內(nèi)響起,和影像上的蘇曳幾乎是完全同步的。
電影沒有聲音,這是現(xiàn)場專門找人配音,現(xiàn)場宣讀的。
他隱藏在黑暗之中,所以給人感覺,就像是電影出聲了一般,就彷彿是蘇曳出聲。
影片中,蘇曳簡單地介紹了自己,介紹了中國,介紹了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
然後,發(fā)表了對世界博覽會的賀詞。
其實,這一段流程原本是沒有的。
蘇曳的這段影片,根本不會出現(xiàn)在開幕式,而會出現(xiàn)在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的展臺上。
因爲他的政治級別,遠遠不夠。
哪怕是巴廈禮拼命力爭,整個組委會也不願意蘇曳的影片出現(xiàn)在開幕式上,他的分量不夠。
但是,因爲後面的輿論風(fēng)波。
對蘇曳,對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的極致醜化,讓阿爾伯特親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被動。
所以想要澄清,開幕式就變成了最好的機會。
猶豫再三後,還是決定拔高他的地位,讓他的影像出現(xiàn)在開幕式上。
當然,蘇曳的畫面,僅僅只出現(xiàn)十五秒。
但是,完全足夠了。
直接打破了報紙上的很多謠言,那個醜陋的畫像,直接被碾碎了。
至少證明了這是一個非常英俊,非常貴氣的人。
不管是氣質(zhì),還是形象,完全不亞於大英帝國的貴族紳士。
接下來,影像展示的就是九江經(jīng)濟實驗區(qū)的畫面。
無比巨大的紡織廠,拔地而起的鋼鐵廠。
先進的實驗室。
當然,還有蘇曳的私貨。
強大,筆直的蘇曳新軍。
上萬人的閱兵式畫面,從空中熱氣球俯拍,衝擊現(xiàn)場所有人。
最後……
致敬經(jīng)典!
火車進站!
熒幕之上,一輛火車,迎面呼嘯而來。
所有人驚呼,本能地拼命躲避。
“和平萬歲,友誼萬歲,合作萬歲!”幾種語言,同時發(fā)出高呼。
影像結(jié)束。
接下來,就是常規(guī)的表演了。
幾個節(jié)目中,英國人佔一半,法國人、美國人、俄國人等都有節(jié)目。
關(guān)鍵是,中國也有節(jié)目,三分鐘時間。
蘇曳派出五百名新軍士兵,參加了這次節(jié)目。
他直接抄襲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文字(和)表演。
爲了這個節(jié)目,幾百名新軍士兵,整整訓(xùn)練了一年多。
無比的整齊。
無比的驚豔。
儘管器具落後,但這個節(jié)目不需要太先進的科技。
完全就是每一個人的汗水鑄造的華麗表演。
哪怕在2008年,這個節(jié)目都驚豔了全世界,更何況在這個時代?
尤其是幾百名士兵,在可伸縮盒子裡面,通過高低起伏,上演著各種各樣字體的和。
甚至,還出現(xiàn)了英文,發(fā)文,拉丁文等等。
所有的文字和語言,都詮釋著同一個主題。
唯一的主旨,就是和平。
最後,從盒子裡面鑽出,揮舞著手中的花朵。
場地中間,變成了花的海洋。
這一場表演,提前一百多年,驚豔了全場。
驚豔了所有人。
華麗,震撼,意境高遠。
整個開幕式,不管是阿爾伯特親王,還是蘇曳這邊,所有的表演,所有的畫面,都闡述一個主題。
和平!
ωwш T Tκan c ○
儘管不是非常合乎時宜。
但是,卻絕對政治正確。
九江經(jīng)濟試驗區(qū)準備的節(jié)目實在太精彩了,以至於讓後面壓軸的節(jié)目顯得非常乏味。
所有節(jié)目表演完畢。
接下來,就是無比華麗的焰火表演。
“砰砰砰砰……”
其中一小部分的焰火,也是由巴廈禮負責(zé),由蘇曳提供。
天空上。
一個焰火組成的:和!
至此,倫敦世界博覽會開幕式結(jié)束。
儘管明天的報紙還沒有出來,但所有人腦子裡面都有一個概念。
有史以來,最成功,最華麗的世界博覽會。
…………………………
這個世界是虛僞的。
在倫敦,華麗的世界博覽會開幕式,驚豔全世界。
在親王的主導(dǎo)下,唯一的主題,就是和平!
而同樣是六月九日,也就是開幕式的日子。
英法聯(lián)軍一萬人離開天津,開赴通州。
至此,英法聯(lián)軍和清廷的最後決戰(zhàn)爆發(fā)。
和歷史上一樣,英法聯(lián)軍選擇集中火力炮轟張家灣逼迫清軍撤退。
緊接著,英法聯(lián)軍集中攻打通州城。
這一戰(zhàn)比起歷史,整整提早了三個月。
歷史上,通州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就已經(jīng)戰(zhàn)敗淪陷。
而在這個世界,通州守軍多了一倍,整整一萬人,其中有四千名天津新軍。
一萬多英法聯(lián)軍對戰(zhàn)一萬多清軍守軍。
通州背後,就是京城,已經(jīng)退無可退。
守將榮祿,表現(xiàn)出了無比堅定的決心。
通州,沒有一戰(zhàn)而潰。
一萬守軍,尤其是四千天津新軍,表現(xiàn)出了相對勇敢的意志。
第一天,守軍擋住了。
第二天,守軍擋住了。
第三天……
“轟轟轟轟……”在劇烈的爆炸聲中。
通州城門被炸塌了。
英法聯(lián)軍潮水一般涌入了通州。
至此,戰(zhàn)局崩潰。
榮祿、成保、樂善三人,再一次率軍逃出了通州。
至此,通州淪陷。
……………………
通州丟了!
噩耗傳到皇宮之內(nèi)。
一片死寂。
最後一次大朝會。
有大臣勸諫皇帝御駕親征,激發(fā)將士士氣。
皇帝也一身戎裝,出現(xiàn)在朝堂之上。
“此時,洋夷軍隊距離京城,已經(jīng)不足百里!”
“距離朕,也不足百里!”
“朕一身戎裝,當與幾萬將士一起,爲國作戰(zhàn)。”
“局面,爲何會到今天這個地步?”
“內(nèi)有國賊,內(nèi)有國賊!”
“國賊乃何人?國賊乃何人?”
皇帝目光掃視全場,厲聲道:“國賊乃蘇曳,蘇曳乃國賊?!?
“九江的那些產(chǎn)業(yè)是誰的?是英國人和蘇曳聯(lián)手辦的。”
“而距離京城不足百里的洋人大軍又是哪一國的?還是英國人的?!?
“蘇曳製造南北分裂,指使國內(nèi)空虛,才讓洋夷趁虛而入。”
“蘇曳勾結(jié)外人,毀我祖宗社稷,實乃本朝第一大國賊!”
滿朝文武一陣陣戰(zhàn)慄,沒有想到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皇上竟然公開爲蘇曳定罪。
但對於皇帝來說,卻是另外一種心境。
都到這個時候,都要如此絕境了。朕還能害怕什麼後果?
英法聯(lián)軍都快打進來了,朕還怕什麼南北分裂?
就是要趁機徹底將蘇曳定罪,上一次在朝堂上,皇帝只是不小心脫口而出,半途有嚥了回去。
“若非蘇曳這等賣國求榮之奸賊,我大清團結(jié)一致,哪裡會有今天?洋人如何打得進來?”
“昭告天下,傳檄天下!”
“蘇曳在九江的產(chǎn)業(yè),皆是和洋人勾結(jié)非法產(chǎn)業(yè),壞我風(fēng)水,毀我江山?!?
“蘇曳乃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接著,皇帝揮毫潑墨,在白紙上寫下重重的幾個字。
亂臣賊子!
“來人,把這四個字刻成牌匾,掛在蘇曳宅邸的大門之上?!?
“把這四個字,雕成石碑,樹立在蘇曳宅邸的大門口?!?
王承貴接過這四個字,大呼道:“嗻!”
然後,飛奔而出,找宮中的匠人,立刻刻匾,刻成石碑。
最後,皇帝來到乾清宮門外,猛地拔劍,大聲高呼道:“去告訴僧格林沁,最後的決戰(zhàn),好好打,和洋人決一死戰(zhàn)?!?
“朕就呆在這裡,朕哪裡也不去。”
“朕與數(shù)萬將士,同生共死!”
伯彥訥謨祜雙手,接過了皇帝的尚方寶劍,哭泣道:“皇上,臣等父子,當粉身碎骨,以報國恩!”
“可惜,國賊蘇曳在南邊,奴才若是戰(zhàn)死,就不能爲皇上殺賊了?!?
皇帝道:“國賊蘇曳,自有天譴之!”
“你等好好作戰(zhàn),朕在這裡,等你凱旋!”
伯彥訥謨祜叩頭出血,大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文武百官,高呼萬歲!
…………………………
八里橋!
通州前往京城的必經(jīng)之路。
此橋距離通州八里,距離京城僅僅三十里。
僧格林沁用四萬多人,在八里橋西邊佈防,軍隊延綿好幾裡。
看上去,防線密不透風(fēng)。
英法聯(lián)軍佔領(lǐng)通州之後,休整幾日。
而此時,清廷依舊沒有放棄和談的希望,派遣怡親王載垣、兵部尚書穆蔭,再一次去和洋夷談判,想要阻止洋人攻打京城。
然而這個時候,額爾金和葛羅,已經(jīng)幾乎關(guān)閉了任何談判的大門。
清廷提出來的條件,根本無法打動他們了。
儘管不願意承認,但他們面臨著一個巨大的誘惑,那就是攻破清朝的首都。
如此一來,他們?nèi)松穆臍v就會增加輝煌的一筆。
要談可以,等我們徹底攻破了你們的京城再說。
不僅是兩位公使,就算英法聯(lián)軍的軍官和士兵,也磨刀霍霍。
所有人都知道,攻破了京城,就意味著發(fā)大財。
所以,這一場談判額爾金和葛羅甚至都沒有出面。
談判失敗後,清廷驚怒。
而洋人這邊,如同閒庭信步一般,絲毫不畏懼就在不遠處的大規(guī)模清軍,甚至有興致去打獵。
於是,有人向僧格林沁提議,扣押英國的談判代表和高級軍官,作爲人質(zhì),逼迫洋人退兵。
就是所謂的擒賊先擒王。
僧格林沁內(nèi)心知道不對,也知道這樣做不妙,但是如此絕境之下,任何救命稻草也都要抓住。
於是,他下令動手。
於是乎,英方的談判代表,極其外交官,記者,軍官等幾十人,全部被抓捕。
歷史上被抓的是巴廈禮,而在這個世界,巴廈禮此時在倫敦,但是另外談判代表,依舊遭遇了這一劫。
只不過,歷史上抓捕洋人是發(fā)生在通州淪陷之前,而這一次是發(fā)生在通州淪陷之後。
抓捕了英方幾十人後,清廷想要藉機逼迫英法聯(lián)軍,再一次走上談判桌。
結(jié)果,英法聯(lián)軍被徹底激怒了。
因爲在這個世界通州之戰(zhàn)稍稍激烈了一些,英法聯(lián)軍出現(xiàn)了些許傷亡,所以休整的時間要長一些。
但是,清廷抓捕了談判代表之後,英法聯(lián)軍非但沒有停戰(zhàn)談判,反而直接選擇了開戰(zhàn)。
哪怕軍隊沒有休整好,哪怕天津那邊的軍隊還有很多沒有到場。
通州戰(zhàn)場上,英法聯(lián)軍此時只有八千多人。
但是指揮官還是宣佈開戰(zhàn)。
至此,八里橋之戰(zhàn)爆發(fā)。
上午七點,英法聯(lián)軍分成東西南三路,對清軍八里橋陣地發(fā)動了進攻。
東路雅曼指揮,西路格蘭特,南路柯林諾率領(lǐng)法軍第二旅擔(dān)任主攻。
戰(zhàn)意最高指揮官孟託班。
清軍非常勇敢。
尤其是蒙古騎兵,伴隨著一聲令下,就如同潮水一般,毫不畏死衝過八里橋,直接衝到了英法聯(lián)軍的陣地。
但是,他們的弓箭比起祖先已經(jīng)弱得太多了。
他們揮舞著長矛,刀劍和英法聯(lián)軍激戰(zhàn)。
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是全面的落後。
哪怕是白刃戰(zhàn),也根本不是英法聯(lián)軍的對手。這羣騎兵甚至直接衝到了聯(lián)軍指揮部,但依舊沒用。
激戰(zhàn)一個小時,這部分騎兵,完全潰敗。
真正比較猛的,還是天津新軍。
打成了一場比較像樣的阻擊戰(zhàn)。
但是,此時的天津新軍,戰(zhàn)鬥力儘管遠超蒙古馬隊,但是接連幾次大敗之後,血勇之氣甚至還不如蒙古騎兵。
激戰(zhàn)了一個小時後,剛剛對英法聯(lián)軍造成了真正的傷亡,但是面對銅牆鐵壁一般,層層迭迭壓過來的英法聯(lián)軍,榮祿和伯彥率領(lǐng)的天津新軍,再一次潰退。
而後,勝保部潰退。
勝保受傷,墜馬。
至此,清軍只剩下僧格林沁率領(lǐng)的主力。
英法聯(lián)軍分兵兩路,一部分繼續(xù)攻打八里橋,一部分繞到僧格林沁主力後部,打算前後夾擊。
僧格林沁依舊算是勇敢,沒有敗退,拼死指揮戰(zhàn)鬥。
他的蒙古馬隊,依舊非常勇敢,源源不斷地衝鋒。
英法聯(lián)軍的火炮傾瀉,子彈傾瀉。
蒙古馬隊,成片成片地倒下。
少部分的蒙古騎兵,衝到英法聯(lián)軍陣前,再一次進行白刃戰(zhàn)。
然後,全部被殲滅。
儘管稍稍不同,但這一戰(zhàn)最終還是重演了歷史的結(jié)果。
甚至更加慘烈。
蒙古馬隊就這樣不斷地衝鋒,衝鋒。
不斷地死,不斷地死。
天津新軍潰退之後,就幾乎是一邊倒的屠殺。
鮮血,屍體,鋪滿了整個地面。
大炮的轟鳴,震碎了整個帝國最後的榮光。
作爲清廷最後的擎天玉柱僧格林沁,徹底崩塌。
整個戰(zhàn)役,持續(xù)半天!
六個小時後!
戰(zhàn)役結(jié)束!
清軍大面積潰逃,僧格林沁、榮祿、勝保等所有主帥,全部敗逃。
綿延幾裡的地面上,都是逃亡的清軍。
歷史上最恥辱的一戰(zhàn)。
傷亡比最懸殊的一戰(zhàn)。
完整上演。
在這個世界,清軍傷亡超過五千人,而英法聯(lián)軍傷亡不到二百。
至此,清朝被徹底打斷了脊樑骨。
清軍徹底對洋人畏之如鬼,聞風(fēng)喪膽。
見到洋人軍隊,如同見到天兵天將一般。
…………………………………………
皇宮之內(nèi)!
皇帝此時依舊穿著戎裝。
戰(zhàn)場僅僅距離幾十裡,槍炮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
他跪在祖宗牌位面前,閉上眼睛。
列祖列宗保佑!
列祖列宗保佑!
就這樣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這個時候,只要能贏得這一戰(zhàn),他真的任何代價都願意付。
終於……
中午時分,槍炮聲停止了。
皇帝睜開雙眼,帶著惶恐不安朝著外面張望。
應(yīng)該,是有結(jié)果了吧。
他變得更加虔誠,跪在蒲團之上,雙手合十,直接念出聲來。
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很快,外面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
皇帝安靜了下來。
“皇上……”外面的聲音響起。
皇帝道:“八里橋那邊,有結(jié)果了?”
“是!”
皇帝道:“說吧?!?
外面的太監(jiān)道:“皇上,咱們敗了!”
皇帝的身體微微一陣搖晃,道:“知道了?!?
然後,他緩緩地朝著乾清宮走去。
…………………………
此時,朝堂之上,只來了一大半官員。
皇帝剛剛進入大殿,滿朝文武便哭泣出聲。
此時,下午三點。
原本烏雲(yún)密佈,悶雷陣陣,彷彿要下傾盆大雨,結(jié)果卻沒有下來。
一陣大風(fēng)颳來。
整個京城,揚起了沙塵暴。
按說這個時節(jié),沙塵暴已經(jīng)過去了,此時卻沸沸揚揚。
外面沙塵,如同鬼哭狼嚎。
塵土籠罩天際,太陽照射而下,無法穿透,如同一團血霧籠罩。
整個天地,都是混沌,灰暗,如血。
皇帝內(nèi)心無比的悲涼,緩緩道:“我大清定鼎天下幾百年,無愧於天地,無愧於萬民?!?
“朕繼位以來,矜矜業(yè)業(yè),如履薄冰?!?
“爲何要有今日之敗?何其不公?”
羣臣繼哭泣。
皇帝沙啞道:“內(nèi)有國賊,外有洋夷,江山殘破,如之奈何?”
肅順跪下叩首道:“奴才請皇上北狩承德!”
杜翰跪下叩首道:“臣請皇上北狩承德。”
幾個軍機大臣紛紛跪下,叩首道:“臣請皇上北狩承德。”
之前,一直阻止皇帝逃跑的惠親王綿愉、惇親王奕誴等人,此時再也無言,跪地不起。
八里橋之戰(zhàn),清廷主力盡出。
僅僅不到半天,就已經(jīng)大敗,接下來言戰(zhàn),還有什麼意義?
再不跑,皇帝等著被洋人捉住嗎?
洋人大軍距離京城,僅僅三十里了。
最終惠親王綿愉磕頭道:“奴才請皇上北狩承德?!?
最後,所有的官員全部整齊跪下,請求皇帝北狩。
皇帝稍稍鬆了一口氣,只要有人反對他逃跑,局面就會很難看。
如今,滿朝文武終於統(tǒng)一意見了。
而這個時候,皇帝還想要矜持一下,慷慨幾句。
什麼君王死社稷,什麼天子守國門之類。
前明崇禎皇帝能做,朕難道就做不到嗎?
讓皇后和懿貴妃帶著大阿哥去承德,朕留下來守京城。
然後文武百官苦苦哀求,請皇帝以江山社稷爲重,大阿哥尚且年幼之類的話。
最終,皇帝無奈,被迫北狩。
而且就算北狩,也要把京城的事情佈置好,讓誰主事,讓誰負責(zé)和洋人談判,也要討論清楚。
皇帝清了一下嗓子,打算慷慨陳詞。
結(jié)果!
“轟轟轟……”
從遠處,又傳來了炮擊之聲。
皇帝身體一顫,面色發(fā)白,所有的慷慨陳詞全部消失了。
“既如此,朕就依了衆(zhòng)卿之意,北狩承德吧!”
這句話說完後,他身上的力氣彷彿消失得乾乾淨淨。
………………………………
三希堂內(nèi),皇帝開最後的小會。
“北狩之後,誰留下主持京城大局,並且負責(zé)和洋人談判?”皇帝問道。
肅順、杜翰、載垣、端華等人面面相覷。
唯恐這個差事落在自己頭上。
片刻之後,杜翰道:“皇上,臣舉薦恭親王奕?!?
皇帝目光一縮。
奕?
此人已經(jīng)被皇帝冷藏了好幾年了。
一直以來,奕都被皇帝認爲是最大的政治威脅。
但是現(xiàn)在,這個人已經(jīng)變成了蘇曳。
肅順尤其把奕當成死敵,但也知道杜翰的心思。
和洋人談判不是好差事,這一次敗成這個樣子,談出來的結(jié)果肯定是喪權(quán)辱國。
所以,讓奕去談。
未來,再借機攻訐他。
於是,肅順道:“皇上,奴才也舉薦奕?!?
頓時,幾個軍機大臣統(tǒng)一了意志,全部推舉恭親王奕。
皇帝道:“召奕入宮?!?
………………………………
半個多時辰內(nèi)。
奕跪在皇帝的面前,痛哭失聲。
他此時內(nèi)心是激動不安的,他知道要接的是一個爛差事。
但是被冷藏了這麼多年,若是能復(fù)出,哪裡計較差事爛不爛?
而且皇帝走了之後,他奕在京城就是最大的一個。
當然,這些情緒都不明顯,畢竟英法聯(lián)軍要打來了,他更多的也是惶恐,悲痛。
皇帝忽然問道:“奕,伱對蘇曳怎麼看?”
奕微微一愕,這個時候了,還提蘇曳?
頓時,奕斬釘截鐵道:“回皇上話,蘇曳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皇帝點了點頭道:“你要時刻記住,此人和洋夷勾結(jié),實乃國賊,我大清有今日之禍,也有此人之罪?!?
恭親王奕道:“臣弟明白了。”
皇帝道:“你留在京城和洋人談判,成立撫局,儘管放開手去做,去談。”
“只要能讓洋夷退兵,有些時候只能忍一忍,退一退。”
“洋人不會佔領(lǐng)大清,但是蘇曳這等國賊,纔是心腹之患?!?
奕叩首道:“臣弟明白了。”
接下來,兩人又商議良久。
恭親王奕這才退出宮去。
……………………………………
等到所有人都退走,皇帝再一次來到祖宗牌位面前。
靜寂無聲,外面一片漆黑。
此時,無邊無際的悲傷,淒涼,恥辱襲來。
彷彿要將皇帝徹底淹沒。
大清入關(guān)二百餘年,哪有一個皇帝如同他這般,倉皇出逃?。?
奇恥大辱。
逃跑之後,他該如何面對天下臣民。
甚至,他腦子裡面彷彿浮現(xiàn)了蘇曳不屑,鄙夷的笑容。
喪權(quán)辱國。
丟人現(xiàn)眼。
終於,皇帝再也忍不住了。
直接痛哭出聲。
一開始還是矜持的哭泣,很快演變成爲嚎啕大哭。
這彷彿是一個引子一般。
緊接著,整個皇宮的哭泣聲,此起彼伏。
而皇宮之外,無數(shù)的馬車,驢車等等,涌入宮內(nèi)。
皇宮之內(nèi),無數(shù)的太監(jiān),宮女,開始搬運東西。
呵斥聲。
痛罵聲。
哭泣聲。
亂成一團。
淒涼,無助,惶恐籠罩整個皇宮。
儘管還有幾十年,但至少這一刻,就已經(jīng)有了王朝末日的景象。
次日天不亮!
“轟轟轟轟……”幾十裡之外,再一次傳來了炮擊之聲。
幾乎一夜未眠的皇帝,帶著皇后,懿貴妃,蓮貴妃、麗妃等等,帶著一部分官員,倉皇離開皇宮。
車隊,馬隊,延綿十幾裡不止。
京城百姓透過窗戶,透過門縫看著這一切。
哪怕隔著窗戶紙和門板,也彷彿能夠感覺到他們的鄙夷。
就這樣,皇帝逃出京城。
逃往承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