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摩羅的攻勢進度不算停滯,屬於慢慢往前蠕動。
但這個問題,不是讓聯盟妥協的核心緣故。
最核心的緣故,還是腹地失火。
黑暗靈族的襲擊隊從他們掌握的港口,前往現實宇宙。聯盟掌握的世界好幾萬個,在五大方面軍各自有各自的戰爭目標,在各個戰略方向上集結。而在聯盟的內部腹地,也並非是沒有軍事力量的。
首先,就是各個星球的星球防衛軍。這些部隊,儘管在聯盟軍部的整體策略之下,各個星球的本地防衛軍的訓練水平,比起當初的帝國時代,要強很多,裝備也好很多。但是,跟正經的聯盟陸軍,還是沒得比。
對抗黑暗靈族的時候,這些行星防衛軍就不大行了。
但好歹,各個星球的防衛軍的數量,還是擺在這裡的。一些從聯盟陸軍上面淘汰下來的裝備、以及行星上的權貴,爲了自身安全、產業安全,以及聯盟任命的行星總督們相對也都是比較負責的,在有餘力的情況下,湊錢也會想辦法湊一支精銳衛隊出來。
可能數量不多,但對面黑暗靈族的襲擊者往往更少,多多少少,也是能夠起到對抗作用的。
更糟糕的地方,是海軍的部分。
聯盟海軍當然是強大的,但他們多數都配置在五大方面軍的前線戰場上,又或者是給五大方面軍前線輸送物資的運輸艦的護航任務上。
在聯盟的腹地,對於太空防禦力量,是有一些薄弱的。
當然,有還是有一些的。
大致上,可以分爲三類。行星的防衛海軍、星域的防衛海軍、聯盟商隊的武裝商船。
第一類,也就是行星的防衛海軍,與行星防衛軍是一個概念,是星球自己籌資,自己建設的海軍部隊。而這些行星海軍,受到的限制會比較多。一方面,他們的建設要經過聯盟海軍部的批準,並且要受到海軍司令部的管轄。
行星防衛軍理論上也要受到聯盟陸軍部的管轄,但是兩者的差別還是挺大的。聯盟陸軍部一般懶得管防衛軍,充其量也就是在防衛軍裡徵兵。這種,算是行星總督和行星防衛軍司令部的政績,是升官發財的路子,他們本來也不抗拒。
聯盟的星球官員,大部分是流官,跟老帝國的那種星球是行星總督的私產差不多的狀況差別還是很大的。
但海軍那邊就不一樣了,聯盟海軍部不僅僅會直接徵調行星艦隊,補充進前線的作戰序列裡,並且還會直接給行星艦隊下達一些作戰任務,乃至於直接任命和指派行星艦隊的司令官。
並且,聯盟海軍部對於行星艦隊的規模,是會做限制的。
主要是爲了防止腐化,其次順帶著防叛亂。
畢竟,行星的情況是最不可控的。在聯盟的統治之下,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比其他地方要低,但也不至於低到不會發生。但凡發生一次,如果行星的軍隊和海軍都齊備且強大,那損失可就太大了。
當然,就算是沒有這些,光憑一個星球的財力,想要經營起一支上規模的海軍艦隊,那本來也就是不太現實的事情。往往能有個一兩艘驅逐艦帶三四艘護衛艦,防備點異形海盜,就已經是挺不錯的了。
聯盟腹地的主要防衛力量,還是靠第二部分:星域海軍。
星域海軍的性質跟行星艦隊的性質差不多,一樣要受到海軍部的管理,甚至比行星艦隊受到的管理還要更加嚴格。但不同的地方在於,星域政府有錢,能支撐更大規模的艦隊了;聯盟中央政府的財政,也會支持一部分。一些退役的、維修過的二線艦船,有時候都會直接分到星域艦隊。
畢竟,在一個星域的範圍內,有一支具備相當戰力的常駐艦隊,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行星艦隊不是每個世界都有,但是星域艦隊,在每個星域都存在,無非就是按照星域的重要程度、面臨的壓力,大小不同。
更何況,一個星域,還是太大了。
小的,兩三百個世界,多的五六百個。
就算是全速橫穿,少則大半個月,多則兩個月;而想要滿星域的巡迴,跑上個兩三年才能轉一圈那都是算很快的了。要是再挑一些重點的星球多停留幾天,或者有什麼行動、活動的話,那更是要命了,一減速下來,再跑就很費勁,完成一次巡迴十年都不是沒可能的。
這就不能整個艦隊聚在一起行動了,同樣的分成多個小分艦隊進行行動。
行星加星域艦隊,這就構成了一個星域爲單位的基本防禦措施。到了宙域那個層面,就沒有專門的艦隊的,整個宙域的安全,是由聯盟海軍總司令部來負責。發生了宙域級別的戰事,那調用的是中央軍的艦隊。宙域海軍司令的職責,更像是一個統籌中心,就是一個星域內出現瞭解決不了的問題,在中央軍過來之前,嘗試看看能不能通過調動多個其他星域的兵力,前來支援。
除了本土的防禦體系之外,還有一股能夠動用的力量,則是來源於聯盟商隊的武裝商船。雖然,他們主要的工作和任務是做生意,作爲血管,維持聯盟內部的商業貿易。但是,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之中的武裝力量,也可以調用起來,應對敵人。
特別是聯盟商隊本來也是黑暗靈族的重要獵物。
而按照這樣的腹地星海防禦體系,對抗全力以赴在多個宙域、超多個星域,同時尋找目標,展開超限作戰的黑暗靈族的劫掠隊的時候,那實在是有點爲難。
說實話,有大量的黑暗靈族的進攻是被挫敗了的,他們失敗的概率其實相當高。
可問題就在於,黑暗靈族失敗的次數多歸多,但成本也低!
這主要還是由於他們的策略問題。
黑暗靈族他們不會頭鐵的。
按照目前聯盟通過俘虜的口中得知的情報來看,負責在顯示宇宙進行超限作戰的,是以暮色尖牙的伊莎拉爲領袖、超過十五個大型黑皮家族聯合的行動。
他們的策略,非常的滑手。他們劫掠艦隊,分的比人類部隊還要更細,他們選擇目標總是非常的謹慎,並且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馬就跑,絕不硬鋼。
而一旦得手,就以造成儘可能大的破壞
試想一下,一個星球,忽然遭到大約十五艘黑皮艦船的襲擊。這個星球比較貧窮,人口可能不高過十億,陸軍大概千萬不到的樣子,還得防備全球;海軍沒有;行星軌道防禦體系相對比較落後,建設不足。
在整個宇宙、在聯盟的整個政體來看,這裡就像是個‘村莊’。
忽然遭到了黑皮的襲擊,他們的精銳部隊落下,斬首暗殺消滅了官員,造成星球高層混亂;接著,劫掠重要的物資;利用各種武器,屠殺平民。
總共搞個十來天,在支援的艦隊還離著有兩三個星系遠的距離的時候,就果斷撤離。臨走有空,還能再軌道轟炸一波。
這怎麼防?
非常難防。
而但凡在暗殺階段不成功、在地面劫掠階段被防衛軍強硬抵抗住、在軌道轟炸或者投放一些類似滅絕令的武器時候,被軌道防禦體系給攔截,黑暗靈族就絕對會果斷的承認失敗,直接放棄目標,逃之夭夭。
少數幾次,聯盟的快速艦隊逮到了他們,打了一場勝仗,但總體來看,還是吃虧的時候居多。
本土防禦艦隊,一直就只能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
說實話,黑暗靈族的這一連串的措施,是相當成功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聯盟幾乎可以算是吃了‘敗仗’。
一場戰爭的勝負,要如何定論?那無非就是參戰雙方的戰略目標,是不是達成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黑暗靈族動用所謂的血薔薇迷宮,以及將戰火燒到聯盟的本土,當一隻‘討人厭的吸血蚊子’的戰略目標,是真的達成了的:他們確實成功的重新把聯盟給逼回了談判桌。
談判重新開始進行了。
中間,聯盟也不甘心,嘗試過幾次。
雖然困難擺在眼前不好解決,但總歸是要解決的。
哪怕最終的結果還是以和談作爲結局,但談判桌上的東西也得靠戰場表現去拿。
聯盟在科摩羅內部,成功的引爆了兩枚地爆殲星。
這兩發超級炸彈,固然不能像是摧毀一顆星球那樣,直接把科摩羅給炸沒了。但至少,也是摧毀了兩個被血迷宮重點佈防的城區。哪怕爲了投放炸彈,聯盟的敢死隊也承擔了巨大的犧牲;地爆殲星本身也是非常昂貴的消耗品武器,還說不定劃算不劃算呢。
但是,聯盟也在用這種方式,狠狠的警告黑皮們:不要覺得我沒有辦法。如果,我們也不惜一切代價的話,仍舊擁有能力徹底摧毀你們。
另外,在現實宇宙的星海戰場上,聯盟緊急從五大方面軍中,都調集了艦隊回來。
這些艦隊,是專門的‘獵殺艦隊’,在艦船配置上是特化的。報應級戰列艦這種雖然正面戰鬥能力非常強,堪稱星戰裡的中流砥柱,但太過於慢吞吞了。同樣慢吞吞的諸葛級航母,也直接拜拜。
這些獵殺艦隊,往往就是以速度最快的聖盃級戰列巡洋艦爲核心,搭配上諸多的驅逐艦,以及少量的快速巡洋艦、輕航母作爲補充主力,來迅捷的獵殺在人類星域中游蕩的黑暗靈族劫掠艦隊。
這些劫掠艦隊也不是打一把就能夠直接從帷幕靈門中撤出的。他們很多都在潛藏、在行動之前或者之後,遭到逮捕,被徹底摧毀。
同時,黑暗靈族的帷幕靈門頻繁的使用,有一些就被破譯出來了位置。人類的獵殺艦隊往往就會先行抵達,也不急著破壞帷幕靈門,就在門口耐心的等待。下一波黑皮出來,或者回歸的時候,他們再突然殺出,打一波埋伏。
這也有效的限制住了黑暗靈族在現實宇宙的劫掠行動。
兩方面艱難、但是有進展的戰況,讓談判桌上的德克薩大使,腰板也硬氣了許多。
最終,在不斷的妥協、交鋒之下,雙方初步的和談協議,就此達成。
聯盟永久擁有目前已經佔領的女王玫瑰港口、菩薩港口。
聯盟有權租用八個港口,其中包括一個大型港口,兩個中型港口,五個小型港口。這些港口的位置,與女王玫瑰、菩薩港口,連成一片。
這些租用港口,聯盟有權駐軍,雙方共管。租用費用商討了一個數字出來,聯盟完全可以接受。理論上利用這些租用港口進行運輸、兵力投送,成本比常規投送的能源成倍要高出去七倍,但好處就在於,兵力投送也好、重要物資的運輸也罷,時間縮短了何止百倍。
在人類有需求的情況下,黑暗靈族要有條件的開放他們在現實宇宙掌握的那無計其數的帷幕靈門節點。
黑暗靈族可以與人類進行一些技術交易。相關的技術清單,雙方也都已經羅列了出來,但說實話,這一條只能算是添頭。黑皮看不太上人類的技術,限制他們擴張軍力也好,發展自身也罷,瓶頸從來都不在技術上。
而人類倒是挺想要黑皮的技術的,但是很多黑皮技術基於他們自身的條件開發出來的,人類也不好用。
更何況,真正核心的技術,對方也不會給。
這些條件,基本都可以算是聯盟在這場戰爭之中的收穫。
而相對的,黑暗靈族獲得了什麼?
停戰,不再捱打了。
貿易,他們可以拿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高精尖的造物、港口的使用權,來與聯盟進行貿易。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基礎的能源、食品、原材料。
有了這些條件,雖然科摩羅的核心區域仍舊完全由黑暗靈族所控制,大部分的港口也仍舊在黑皮自己手中,但是顧航寧願付出巨大代價也要猛攻科摩羅的目標,可以說算是達成了。
聯盟擁有了利用帷幕靈門,進行大規模的部隊投送的能力!
那從這個整體上來看,人類纔是大獲全勝的那一方:顧航要的戰略目標,全部都達成了。
而黑皮,什麼都沒有賺到。他們要的兩個預言之子一個都沒拿到;他們捱了一頓暴打;他們老家都被割讓出來了相當多的一部分,或是直接成爲聯盟的永久管理地,又或者是作爲‘租界’而存在。
換回來的僅僅只是不捱打了,加上若有若無的、會被人類卡脖子的貿易。
對於黑暗靈族而言,這當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平等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