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

單靖公聽懂了趙武的話。他眺望南方,寬解說:“想必楚王也有類似的感慨,不久前楚王還率領隨(姬姓,今湖北隨州)、唐(姬姓,此唐不是晉國本初的唐,位於今隨州北)、沈(姬姓,今安徽阜陽西北)、貳(姬姓,今湖北京山)、軫(姬姓,今京山東北)、賴(姬姓,今隨州北)、道(姬姓,今河南確山北)、柏(姬姓,今河南西平西)、息(姬姓,今河南息縣境)、申(姜姓,今河南南陽東北)、呂(同上)、陳(嬀姓,今河南淮陽)、蔡(姬姓,故地今河南上蔡西南)諸國。

但現(xiàn)在陳國蔡國已被我們滅亡,你還滅了頓國,而貳、軫、賴、道、柏、息、申、呂這些國家則被楚國吞併,想當初鄢陵之戰(zhàn)時,楚國曾經的盟友,如今還能剩下幾個?”

確實剩不下幾個了。現(xiàn)在戰(zhàn)爭場面越來越大,越來越曠日持久,小國已經沒有生存的餘地,因爲他們沒有國力、沒有足夠的閒暇勞動力來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

現(xiàn)在,戰(zhàn)爭已經成爲春秋時代君主最奢華的玩具,一般小國玩不起這種遊戲。

這樣的情形演變下去,整個南方只會剩下兩個國家,楚國,吳國……或者還有越國。而北方因爲有霸主盟約約束,大概,齊國、魯國、宋國、鄭國,還能倖存下去,而衛(wèi)國已經被支解,列國當中最先滅亡的恐怕就是衛(wèi)國了。

除此之外,西方的秦國是不會留給戎狄部落生存的空間,而且眼看他們就要向巴國蜀國下手。

列國之間,只要稍稍盤算下,能倖存下來的國家已經屈指可數(shù)了。

“這一戰(zhàn),必將奠定我華夏今後百年的格局”,趙武在閱兵臺上慷慨激昂地說。

“喏!”衆(zhòng)軍慷慨激昂響應。

隨著這聲喊叫,王旗舉起來了——單靖公這次帶來了周天王的旗幟,以示晉國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旗手高舉著“旌夏”繞場一週,王旗所到之處,衆(zhòng)軍歡呼雀躍,戰(zhàn)意高昂。

六月的太陽很毒啊,在這毒辣的陽光下,武衛(wèi)軍作爲先驅開拔。衆(zhòng)軍唱著歌昂首走出軍營,歌詞詼諧而輕鬆,內容主要是詢問:敵人在哪裡?

趁著大家目送武衛(wèi)軍的工夫,趙武拉過智盈,低聲吩咐:“時間倉促,我來不及跟你交代,這裡我只能給你留下一個師……反正你出生軍人世家,軍中的瑣事自有一幫打家臣替你操心,不可能捅出大簍子。

我大軍推進到更南方,你這裡就成了後方,應該安全了,趕緊著手家族搬遷的事情,如果等我大軍凱旋而歸,恐怕你就沒有時間進行搬遷了,因爲那時你要著手防禦了……另外,留在後方這段時間,我軍物資的輸送,全拜託你了。”

智盈扭捏了一下:“姑父留給我的那一個師,會是智氏領主武裝嗎?”

趙武沉下臉來,提醒:“軍中沒有姑父,只有‘中軍將、元帥(元戎)’。”

智盈馬上嬉皮笑臉:“知道了。姑父……元帥,成哥哥會留下陪我嗎?”

趙武搖頭:“趙成是武衛(wèi)軍副統(tǒng)領,你來的時候他已經帶著武衛(wèi)軍先驅,前進到荊門了。”

荊門就是商王國(商朝)與楚王國進行“裒荊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但現(xiàn)在已經成了晉國攻擊楚國的前沿,中行吳假公濟私,利用晉國的戰(zhàn)爭物資,在兩山之間的狹窄地帶,修建起縱深兩裡的”碉樓羣“——按現(xiàn)在的話說,哪裡是“碉堡林立”。如此一來,只是待在此處,可以說穩(wěn)如泰山。

列國的軍隊在碉樓羣后方稍稍整理一下隊伍,稍後,前方戎狄部族的遊騎哨探傳來消息——楚國不在視線之內。

武衛(wèi)軍接到這個消息後,以中行吳爲正將,趙成爲“佐軍佐(暫時帶領軍佐的職務)”,閃電般越過碉樓羣前出,對周圍地帶進行“武力搜索”——也就是四處搜刮戰(zhàn)利品。

中行吳這是第一次指揮武衛(wèi)軍,這支按照趙武“山寨版近代化軍隊”思維訓練出的晉國常備軍,在紀律嚴明上堪稱晉國各軍典範。身爲一名狂熱的軍國主義將領,能這樣一支指揮完美體現(xiàn)將帥戰(zhàn)略思想的軍隊,中行吳活像是三伏天喝了一大杯冰鎮(zhèn)酸梅汁一樣舒暢,他坐在專門爲武衛(wèi)軍配置的,帶避震彈簧的輕型兩輪戰(zhàn)車上,風馳電掣第感受著耳邊吹拂的原野烈風,隱隱覺得這已經不算是戰(zhàn)爭了,簡直是一次輕鬆的旅行。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斷了中行吳的遐思,戎狄遊騎兵前來報告:“前方發(fā)現(xiàn)不明軍隊!”

中行吳精神一振——哈哈,下雨天打孩子。我可算找見事幹了:“命令第二師向左翼展開,第三師向右翼展開,第一師第一旅以戰(zhàn)鬥隊形向前武力試探,第一師其餘旅,戰(zhàn)車緩行,甲士以戰(zhàn)鬥隊形,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

軍中司鼓按中行吳的命令敲擊著軍鼓;司號員吹出幾個提醒的尖利號音;司旗舉起標誌著第二師第三師的軍旗拼命揮舞,示意剛纔的軍號實在指揮第一第二師……於是,行進中的晉國軍隊緊張有序的展開攻擊隊形,刻板的晉國人在眨眼之間,完成了從一個旅遊者向一名戰(zhàn)士的轉換。

無數(shù)的長戟直豎起來,戟尖指向了天空;車輪隆隆的響動,戰(zhàn)車加快了速度;中軍旗由原來衆(zhòng)軍拱衛(wèi)狀態(tài),快速移動到隊列前方;戰(zhàn)車上的武士一邊奔馳一邊相互給對方披甲,剎那間,那兩名武士變成了兩具威風凜凜的鋼鐵罐頭。

接下來,是一陣凌亂的馬蹄聲,武衛(wèi)軍直屬的一個騎兵旅隊列稍稍混亂,騎士們從行走時乘坐的行走馬上跳下,換乘到體力充足的衝鋒馬上,披盔貫甲做好了突擊準備。他們仔細地在馬上仔細檢查自己的騎弓、騎槍、佩劍……等他們完成隊列轉換之後,晉國軍隊頓時沉默下來,天地間。只剩下整齊的腳步聲,連馬蹄的聲音也隨著鼓槌的節(jié)奏,整齊而有序。

中行吳披好甲站在戰(zhàn)車上左顧右盼,對自己的車右說:“我做夢也期望,有生之年能引領這樣一支軍隊,完成我父親的遺願,攻入楚國,耀武揚威。但可惜,我知道什麼樣的軍隊是我所需要的,但我卻不知該如何把他們訓練出來……感謝武子,他給我的這樣一個機會。我現(xiàn)在有信心:哪怕是一座山橫在我面前,我也要用這支軍隊把大山推開。”

正說著,前頭哨探引領著一位身穿白色麻衣的男子一路跑過來,那個男子讓中行吳瞧著直眼熟……再仔細一看,原來認識,那不是吳國公子季札。

一個從不肯擔星點責任的“逃避分子”,來到超級大國交戰(zhàn)的戰(zhàn)場做什麼?

吳國人以爲自己跟楚人打過幾仗,就算是超級大國了嗎?

中行吳納悶:“公子,此地雖然接近吳國邊境,但總有一段不算短的路途吧?……貌似,我晉國並沒有要求吳國大軍共同出戰(zhàn)的命令,怎麼吳國也出兵了……真是好巧啊!”

季札臉色灰白:“不是‘好巧’,是好難——好難尋找到你們,我特意來向你們報告一個噩耗:寡君薨了!”

中行吳皺起了眉頭呵斥說:“‘薨了’這個詞能隨便亂用嗎?只有大君(周天王)去世才能被成爲薨了,吳國國君死了就死了,怎能用上‘薨了’這個詞……什麼,吳國國君去世了?”

中行吳剛開始沒有覺悟,話說到一半,他突然意識到什麼,被這個消息嚇了一跳,不等季札回答,他就問:“好好的,吳國國君怎麼會去世了呢?”

季札翻個白眼——好好的,誰沒事玩“去世”的把戲?這消息除了能令楚國人開心,還能做什麼,難道吳國人沒事喜歡逗楚國人開心?

中行吳不等季札回答,立刻舉起手來,哄到:“大軍止步,就地紮營!”

發(fā)出這個命令後,中行吳馬上跳下戰(zhàn)車,奔過去拉著季札的手,問:“吳君怎麼會突然去世了呢?”

季札喘了口氣,回答:“寡君(餘祭)大婚之後,非常感謝晉國的厚待,他組織船隊準備再次攻擊楚國,那一天他登上餘皇大舟,準備帶領船隊進行試航。大舟上有一位楚國奴隸,他偷到了一把刀,趁寡君不備,用刀刺殺了寡君。”

季札在這裡說的“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刀”這個詞。也就是說:餘祭是被“中國第一刀”刺殺的,這件事發(fā)生在中華第一巨舟:餘皇大舟上。

“刀”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的時候,有兩種寫法,其中,“刀”在象形文字中那“一撇”也可以寫做“一點”,所以在最早的時候,“刀”與“勾”這個詞是通用的,因爲這種“勾”是在吳國出現(xiàn)的,所以最初的“刀”也被成爲“吳鉤(加金屬旁,表示刀是金屬做的)”。

其實,趙武的騎兵早已經運用了單面開刃的刀,只是趙武比較懶惰,依舊把這種武器稱之爲“劍”,這種劍因爲是趙氏騎兵使用的武器,所以又被成爲”斬馬劍”——但其實它是一種馬刀,只不過是沒有用“刀”這個詞。

中行吳吃了一驚,他吸著冷氣說:“吳君去世了,這是否意味著——楚國人可以從南線抽調軍隊了!……好,好一個子木。”

子木是楚國令尹,也就是楚國執(zhí)政。這位令尹因爲與吳國軍隊相持,沒有參與與趙武的會戰(zhàn),這次吳國前線發(fā)生刺殺事件,中行吳想當然的認爲這是子木特地安排的。他沒有想到古代信息交流不便,子木不可能那麼快就聯(lián)繫到戒備森嚴的餘皇大舟上的楚國俘虜,並慫恿他發(fā)動自殺式襲擊。

趙武也是如此考慮,他得獲消息後,和藹地對季札說:“你不要受了中行吳的誤導,行刺事件不會出於楚國的誘導,實在是……”

趙武嘆了口氣,說不下去了。

他真正想說的是,實在是吳國對待奴隸太苛刻了,讓奴隸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所以那名奴隸才選擇與吳國國君同歸於盡……但他後來一想:吳國與楚國是世仇,要想兩個世仇,對彼此都和藹一點,那還能叫“世仇”嗎?

不過,既然知道楚國人是自己世仇,還把楚國奴隸放置在自己的餘皇大舟上做什麼,尤其可氣的是,吳國國君居然讓那名奴隸獲得了武器——餘祭求死之心,不會如此強烈吧?

想到這裡,趙武擡頭看了看季札,露出別有意味的笑容:“聽說你帶來了一批龐大的軍隊,不會是用這隻軍隊專門送嫁吧?嗯,現(xiàn)在誰繼任吳國國君了?是你的三哥餘昧嗎?”

季札回答得理直氣壯:“當然,我三兄餘昧繼任吳國國君之位,我不忍吳國國君的軍隊在兄弟相殘,所以特地把我的家臣全部帶來了,請武子收容我這位吳國外臣,並向我的兄長說明……”

果然是這樣,吳國四兄弟相互謙讓君位,前兩位兄長相繼斃命之後,輪到老四季札這個不負責任的男人,眼見得下一撥就要輪到自己承擔責任了,季札這廝乾脆撬家跑路——他倒不傻,帶齊所有家臣跑來霸主國,求任一個“大夫”的位置。

但晉國的大夫是那麼好當?shù)膯幔?

人孫林父曾任衛(wèi)國執(zhí)政多年,攜帶領地投入晉國懷抱,不過在元帥府當一個智卿、幕僚,也就一個“大夫”的職位。別看季札差點當上吳國國君,但晉國不需要“悲觀主義者”。

趙武含糊答應:“公子攜帶送嫁團,投奔晉國而來,請直接前往新田城……齊策,目下我們有沒有閒置縣郡?”

齊策明白趙武的意思,趕緊回答:“黃河南岸尚有十七縣空缺,公子季札與齊國關係不錯,也與衛(wèi)國國君是音樂上的知音,我看封在黃河南岸,正好。”

趙武點頭:“公子季札好歹是位吳國公子,就以兩個縣安置公子吧。”

齊策莞爾一笑:“行,我這就給叔向開介紹信……公子,你帶的家丁,就讓叔向安排在黃河南岸兩個縣。”

季札大喜,拱手拜謝趙武的安排,趙武卻深深盯了齊策一眼,中行吳動了動嘴脣,但他說出來的話,明顯不是原來的意思:“公子季札,我們即將與楚國開戰(zhàn),不敢讓戰(zhàn)事牽連到公子身上,懇請公子先行,我軍當掩護你的行動。”

季札猶豫了一下,勉強點點頭:“不錯!我吳國新君登位,國內亂成一團,此時,如果我吳國的軍隊參加聯(lián)軍,恐怕會使楚國惱怒起來……那我就不客氣了,請容許我先告退。”

於是,季札二話不說,帶著自己的家臣轉身,浩浩蕩蕩向北方而走……

趙武瞇著眼睛打量季札的陪嫁隊伍,發(fā)覺隊伍中多了許多赤腳的船伕,以及雙手骨節(jié)粗大的木匠,他滿意的點點頭:“季札公子果然沒有辜負我的交代,他帶來的這些陪嫁人員,果然以船工船匠居多。”

中行吳掃了一眼吳國的隊伍,他心不在焉地隨口問:“那,……我聽說元帥去年派了一支隊伍,由侯晉率領,去海邊捕撈巨魚,不知道他們最近傳來消息沒有。”

齊策替趙武回答:“我來的時候,侯晉還沒有傳來成功的消息,他們確實在海邊發(fā)現(xiàn)了巨鯤,不過那些魚都比他們的船大,侯晉派人冒險捕撈,損失了不少船隻,暫時卻沒有收穫。”

趙武大度擺擺手:“不要緊,想把大海變成我們的牧場,總要花一點力氣。我們既然在飼養(yǎng)巨鯤上沒有出半點力,在捕撈上花費一點心思,也是理所應當?shù)模嬖V侯晉,我馬上調撥吳國的船工船匠支援他們,讓他不要著急。”

中行吳順著話題說:“既然季札公子帶來的船工船匠很有用,也算是對我晉國做了大貢獻,爲什麼元帥卻讓他找叔向索要封地?元帥以爲,從來在俸祿上喜歡斤斤計較的叔向,會給季札兩縣之地,以養(yǎng)活他這些奴僕嗎?”

齊策是剛纔的建議人,他冷冷地說:“想當初吳國的賢人伍舉(伍子胥的爺爺)打算投靠我們,我們纔拿出一縣之地。季札帶過來的贈嫁雖然對我晉國有利,但那隻不過是迴應我晉國的送嫁而已,他沒有寸功於我晉國,叔向怎麼肯平白賜給他兩縣之地?我看,給他一個縣就不錯了。”

中行吳愣了:“可元帥剛纔明明說給他兩個縣……哦,我明白了:如果元帥真打算給他兩個縣,你應該直接給叔向下命令,想必叔向也不會拒絕執(zhí)政的命令。但現(xiàn)在,你讓他自己去跟叔向交涉,這……這不是誆人嗎?”

趙武笑了:“這就是政治……”

趙武隨即在戰(zhàn)車上打量了一下四周,這時,大軍的行進已經停止了,聯(lián)軍各統(tǒng)帥都在自己的軍隊,整個中軍只有晉國自己人。

趙武見到這般情景,坦然地說:“中行吳,你跟你父親一樣,做事喜歡直來直去,從不給人留半點餘地,你這樣的脾氣輔佐韓起,將來你們一剛一柔,確實能夠保證晉國的利益。

但如果韓起退下之後,你一定要找一個性格稍稍圓滑一點的人來輔佐你,譬如當初範匄輔佐你父親,這樣,才能保證晉國的利益,不至於因爲你的強硬而受損。”

中行吳眨巴了眨巴眼,問:“我還是不懂,元帥能爲我解釋清楚一點嗎?”。.。

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zhí)政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zhàn)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zhí)政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20章 急著出嫁的嬌嬌(上)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一百七十八章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9章 令人發(fā)抖的大“秘密”(下)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40章 早有準備的“被入侵”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zhàn)爭(上)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96章 我動手了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zhàn)了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zhàn)(上)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78章 趙軍再上戰(zhàn)場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218章 我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231章 養(yǎng)由基的後裔第275章 那些閒著與忙著的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zhàn)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zhàn)爭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zhàn)(下)第110章 七重門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80章 陰謀逼近
第291章 滅代,還得由我來第170章 打你沒商量第88章 今天咱不想上班第10章 “禮物”引起的驚恐第279章 新官新景象第135章 最屈辱的投降第320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第102章 韓氏的退意第80章 超級大胡鬧第184章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第90章 紅包照拿要糧沒有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62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第302章 掏自家腰包第145章 好逍遙的間諜第124章 任他十路來我只一路去第84章 春秋人的英雄情結第236章 “中華第一刀”出世第32章 雖是毒婦,卻是母親(下)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zhí)政第264章 來段鋼管舞第7章 終於“上位”了第304章 每一根羽毛都要換成錢第277章 他算是溫柔還是兇惡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zhàn)第15章 領主“專利”(下)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266章 不給面子的宋國執(zhí)政第201章 齊國第一姦夫的期盼第149章 可憐的王權第167章 誰是睜眼瞎第125章 華麗詞藻下的血腥第237章 詭異的刺客第20章 急著出嫁的嬌嬌(上)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211章 春秋第一名嘴第169章 陽奉陰違第301章 我就是懸在他們頭上的劍第一百七十八章第130章 一隻老虎看住一羣羊第319章 要打,你就來吧!第284章 我居然成了誘餌第44章 當猛將遇到猛將殺手(上)第115章 國君的欠條第241章 挺進胡國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下)第206章 “楚才晉用”的後果第81章 終於稱霸天下了第260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9章 令人發(fā)抖的大“秘密”(下)第18章 有關“趙武”的歷史之謎(下)第140章 早有準備的“被入侵”第239章 迷霧重重的連弩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39章 瞧我的驚豔亮相(上)第34章 兩個女王的戰(zhàn)爭(上)第274章 天下第一弓的命運第103章 霸主的面子問題第56章 人不囂張枉少年第196章 我動手了第276章 軍隊再多也不夠使第129章 我們無兵可戰(zhàn)了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173章 王級搶劫是第229章 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第139章 百姓有權驅逐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zhàn)(上)第180章 陰謀逼近第69章 不知道該姓啥了第13章 原來是春秋第一罵手(上)第78章 趙軍再上戰(zhàn)場第123章 王旗下的蛋第150章 對楚國的首次入侵第188章 齊國人在擔心什麼第310章 釜底抽薪與樹上開花第328章 如今這世界,晉人還怕誰第194章 誇的人無動於衷第101章 都是被逼的第218章 我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時代第177章 我們容易嗎第231章 養(yǎng)由基的後裔第275章 那些閒著與忙著的第332章 打完你,還要你獎賞我第345章 一個國家的面子第222章 爲華夏而戰(zhàn)第254章 被選舉上的第253章 “齊國第二綠帽”上位第131章 鄭國人覺悟了第3章 “滅口”的危機第96章 許國人揚的戰(zhàn)爭第214章 的讓人無話可說第40章 我們從來都是孤軍奮戰(zhàn)(下)第110章 七重門第17章 “領主武裝”的要求(下)第93章 小國寡民的掙扎第12章 嚇死人不償命(上)第174章 魏氏的恐慌第327章 我心煩,不是爲了豆子第74章 咱們一起造新城_第180章 陰謀逼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明市| 汾阳市| 常德市| 筠连县| 报价| 雅江县| 乌兰县| 铁岭市| 长岛县| 汕头市| 聂拉木县| 泸州市| 什邡市| 鹤山市| 岳西县| 镶黄旗| 城步| 保山市| 安化县| 北宁市| 礼泉县| 寻乌县| 墨玉县| 东明县| 无极县| 宜城市| 建德市| 江达县| 福州市| 科技| 湛江市| 横山县| 开封县| 松潘县| 长治市| 新野县| 梅州市| 平利县| 保德县| 横峰县|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