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3章 小妾

江常安對江德財親自過來,喊他們一年回去過年,還有幾分高興。桔子卻實在不願意寧氏再回去,當燒飯的老媽子,就對江德財說:“爺,這次沿山村收的這二百多災民,多半是我家的佃戶。他們頭一次在沿山村過年,我家裡得對他們照應一些。反正祭祖是不需要女人的。就讓我爹帶著我哥和小澤回家祭祖,年夜飯我們就不回去吃了。”

江德財有些著急地說:“桔子,我知道,你奶和你大伯他們做錯了許多事情。但是我們畢竟是一家人。平時也就算了,年夜飯無論如何是要一起吃的。我總共就兩個兒子,大過年的,就在一個村裡,卻不能團聚。那不是讓全村人看笑話。”

桔子知道沿山村的傳統是,只要家裡的老人在,就算是分了家,兄弟幾個過年也要到老人面前團聚的。江德財一定要他們回去,可不僅僅是爲了父子親情。更重要的是要在面子上,擺出老江家一家人還算和睦的樣子。她雖然在心裡吐槽道:“這笑話,沿山村都看了一年了。”

但是看著,江常安被江德財說得眼眶有點發紅,嘴裡卻不好說什麼了。她想了想對江德財說:“今年,我們實在是忙,真的沒功夫回去幫忙。要不,等家裡祭完了祖,我和我娘再過去。”祭完祖之後,就吃飯了,沒多少活了。

江德財忙答應說:“就是一家人團聚一下,不需要你們幹活。你們忙的話,吃飯時過來就行。”江常安瞪了桔子一眼,說:“爹,我會早點回去幫忙的。”江德財苦笑著說“沒關係的。你們家今年又蓋房,又開店。現在又要開荒。肯定是很忙。我們不會怪你們的。”

桔子知道這一頓飯是無法避免了,就說:“爺,那我和我娘就晚些時間過去。奶那邊。爺幫我們解釋一下。”雖然她知道,江德財的話多半沒什麼用。但只要江德財答應了。張氏那裡總能收斂一點。

江德財趕緊說:“我會的。今年山兒中了秀才。過了年,梅子也要出嫁了。我不會讓你奶攪了這頓年夜飯的。”在梅子的婚事定了以後,馬師爺就送來了五十兩銀子。他來得時候是江德財作爲一家之主接待的,這時他才知道,梅子已經被江常順父子定給了吳守信。

他一開始不敢置信,當時就大發雷霆。馬師爺卻冷笑著對他說:“老爺子,江梅子的婚事是父母作主的。她現在由她父母許給我家大人爲妾。因她是良民出身,我家大人破例給了五十兩銀子的身價。老爺子要是反悔的話。難道不怕王法了嗎?”說完,扔了銀子就揚長而去。

在大楚朝,妾的身份是很低的,只比奴婢稍高一點。而且妾是可能買賣的,就算是良妾,進了夫家也是要籤身契的。江常順已經簽了梅子的身契,再收了吳守信的銀子。原則上說,梅子已經不是江家的人了。吳守信算是給江山面子,才讓他們選時間,送梅子過門的。

江德財氣得把江常順叫來大罵一頓。最後。還是小張氏把江山找來勸江德財。江山對江德財說:“爺,梅子的身契已經簽了。根本就不能反悔。你罵我爹也沒用。再說,爹也是爲我好。人家吳大人看中了梅子。如果我們不答應的話。就算是吳大人不爲難我,以後也不會幫我的忙了。我這個秀才,要到縣衙做事,還要靠吳大人幫忙。”

江德財沒想到江山爲了前途,對把妹妹賣了爲妾,一點都不心疼。他當時還不知道,這事兒江山還是主謀。他很痛心地對江山說:“山兒,你讀了這麼多年的書。就算不去縣衙做事,也去坐個館什麼的。就算是以後考不上進士。家裡也不會讓你下地幹活。你怎麼能一點都不考慮,你妹妹以後的生活怎麼過?”

江山陪笑著對江德財說:“爺。你錯怪我了。我爹也是爲了梅子好。梅子的年齡本來就大,嫁給莊戶人家她也不願意。吳大人年齡雖然大了。但是膝下只有兩個女兒。他納梅子還是爲了子嗣著想。要是梅子能生下一個兒子,吳大人肯定會對梅子好的。吳夫人的身體一直不好,在吳大人的老家侍奉老夫人,梅子過門之後,上面也不用到正房和婆婆那裡立規距。只要吳大人寵著梅子,梅子的日子跟正房夫人又有什麼區別?”

江德財怒道:“虧你還是讀書人。這名份的事情能沒有區別嗎?以後就算是梅子生了兒子,都不能叫她娘。要是人家夫人願意,把她兒子抱到身邊養,梅子還要感謝人家。梅子不懂這些,你是懂的。你還敢說,你是爲了梅子好?”江山想了一想,故意壓低了聲音對江德財說:“爺,有句話我說了,你千萬不要傳出去。”

他見江德財疑惑地看著他點了頭,才接著說:“我聽說,吳夫人的身子不好。只要梅子能生個兒子,將來是肯定以扶正的。我是想著,就算梅子吃幾年苦,將來也能有好日子過。要不,就梅子那個名聲,到哪裡去找個又是年貌相當,又有榮華富貴的人家。”

江德財沉吟了半晌,才說:“如果真的像你說的那樣,倒也算了。只是你們要勸著點梅子。既然這婚事是她自己願意的,嫁過去之後,就要安安心心地相夫教子。絕不能再因爲吳大人年齡大,不安份了。”江山笑著答應了。

他說出梅子能扶正的話,心裡也是很忐忑的。不要說,吳夫人的身體是不是真的不好,他並不知道。就是大楚朝律法上,就有明確規定,“以妾爲妻者,徒一年半。”就是說:假如將妾升爲妻,就是觸犯了刑律,一但事發,是要兩口子一齊服刑一年半的,而且完了照樣得離異。

但是江德財一生都在小山村裡,這種規定是屬於民不舉、官不究的事情。莊戶人家基本上都是沒有納妾的,就算是有人將妾扶正了,不涉及到官祿爵位,也不會有人無聊到管人家的這種閒事。但是吳守信那裡,是絕不會觸犯這條規矩的。就算是吳夫人不在了,他也只會另娶,而不會爲了一個女人冒險,做這種會丟官位,還惹人笑話的事情。

江山算計著江德財不能知道,這樣的規定。只是江德財現在不阻撓,等以後,梅子進了吳家。江德財再後悔也晚了。江德財雖然答應了梅子的婚事。但他心裡還是很彆扭。所以他也沒跟任何人說過,梅子已經定親的事兒。現在,想著這是梅子在家裡過的最後一個年了,纔對江常安說起的。

江常安奇怪地問:“爹,梅子的婚事定下來了嗎?怎麼沒聽誰說過?”江德財無奈地說:“梅子的婚事是她爹孃給定的,她自己也願意。我沒臉大張旗鼓地宣揚。過完年,讓她悄悄過門就行。”

江常安更是奇怪了。莊戶人家的婚嫁雖然簡單,但是說媒、合庚貼、送彩禮,一套程序下來,一個村的人怎麼都不可能一點都不知道的。何況梅子剛跟常家退婚沒幾個月,重新定人家,年初就嫁,時間也緊了點。他忙問:“定的什麼人家,怎麼沒聽說送彩禮?”

既然年初就嫁,那小定的彩禮也該進門了。按規矩,送彩禮可都是大力宣揚的。這關係到男女雙方的臉面。江德財勉強擠出笑容說:“梅子是嫁給吳縣令的。所以沒有小定的彩禮,吳家送了五十兩銀子過來。”江常安大吃一驚地問:“吳大人都快五十了吧?梅子是嫁過去做繼室?”

梅子是家裡的第一個孫女,長得又漂亮。當初,江常安也很疼她的。現在江常安聽說,江常順要把她嫁給一個老頭,也很不滿。他想著吳守信老夫少妻的,難怪婚事辦得這麼匆忙簡陋。寧氏到底心細些,聽江德財說:吳家送了五十兩銀子過來,卻沒提彩禮的事兒,覺得有些不妙。

她輕聲說江德財:“爹,吳家沒送三書六禮過來,只送了五十兩銀子?”三書六禮是這裡的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江德財的臉有些紅,他輕聲說:“不用那麼麻煩。吳大人有夫人的。他納梅子只要寫了身契,就可以了。吳大人看中梅子,讓我們自己家挑了一個吉日。梅子才能在家裡過了年纔過去的。”他不知道,實際上,是因爲吳大人的推薦表章,得年底才能遞上去。所以他才把婚期特意選在年後的。

江常安這才反應過來,他顫聲說:“爹,你們把梅子賣給了吳大人?”江德財生氣地說:“你別胡說。梅子雖然是給吳大人做妾,也是正經納進門的,什麼賣不賣的。是吳大人想要子嗣,看中了梅子,梅子自己也願意。我才同意的。”他實在說不出,這事兒是江常順一家人偷偷做完了,才讓他知道這樣的話。

第221章 升職第47章 江春兒(中)第82章 山地的遠景規劃第72章 拜年(下)第156章 災民(中)第94章 曲轅犁第187章 邊關傳警第247章 講理第141章 江山中秀才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60章 生計第3章 收土豆 賣兔子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3章 收土豆 賣兔子第53章 梅子的婚事第201章 陷井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234章 審問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244章 引見第127章 失算的江山第90章 揭破第65章 唐氏第109章 通勤車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83章 上門第209章 敗露(下)第168章 花露水第244章 引見第56章 年禮(中)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172章 寧石頭的理想第38章 不敢賣的煤餅爐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196章 紈絝的真情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210章 捐獻(上)第91章 處置第222章 返京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15章 家庭大廚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22章 李嬸的絹花第214章 上前線第155章 災民(上)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163章 小妾第149章 相親(下)第100章 燒鍋宴第119章 孫媒婆第78章 官司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75章 蓮藕風波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65章 唐氏第186章 添妝禮第245章 說服第191章 戰與和(下)第170章 梅子出嫁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118章 常家第16章 人蔘燉雞和紅燒蹄膀第80章 解決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160章 生計第215章 傷病營(上)第37章 碼頭工地第89章 捉妖第215章 傷病營(上)第204章 繡莊第84章 江山的謀劃第52章 沙田和山地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243章 紀鵬第69章 山地的池塘第194章 王奎第226章 偶遇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138章 新型豬肉第124章 土豆花第196章 紈絝的真情第128章 收土豆(上)第122章 動手講理第86章 新式廁所第195章 王奎找來了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79章 女弟子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45章 下雪了第24章 買土豆第113章 夏日荷塘第231章 春*藥(下)第233章 想家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31章 運土豆也有波折第200章 生病第81章 挽回關係
第221章 升職第47章 江春兒(中)第82章 山地的遠景規劃第72章 拜年(下)第156章 災民(中)第94章 曲轅犁第187章 邊關傳警第247章 講理第141章 江山中秀才第153章 煤場主管第160章 生計第3章 收土豆 賣兔子第54章 穆婉兒的煩惱第3章 收土豆 賣兔子第53章 梅子的婚事第201章 陷井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234章 審問第25章 鴻運樓的土豆餅第244章 引見第127章 失算的江山第90章 揭破第65章 唐氏第109章 通勤車第48章 江春兒(下)第140章 籌集盤纏第183章 上門第209章 敗露(下)第168章 花露水第244章 引見第56章 年禮(中)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172章 寧石頭的理想第38章 不敢賣的煤餅爐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196章 紈絝的真情第8章 經營人脈和壟斷原料第210章 捐獻(上)第91章 處置第222章 返京第213章 軍中救護(下)第15章 家庭大廚第177章 婚事的選擇第22章 李嬸的絹花第214章 上前線第155章 災民(上)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163章 小妾第149章 相親(下)第100章 燒鍋宴第119章 孫媒婆第78章 官司第5章 打絡子 做絹花第75章 蓮藕風波第51章 穆婉兒來訪第65章 唐氏第186章 添妝禮第245章 說服第191章 戰與和(下)第170章 梅子出嫁第92章 李亦溪請客第118章 常家第16章 人蔘燉雞和紅燒蹄膀第80章 解決第30章 穆家的禮物第160章 生計第215章 傷病營(上)第37章 碼頭工地第89章 捉妖第215章 傷病營(上)第204章 繡莊第84章 江山的謀劃第52章 沙田和山地第175章 環首刀(下)第152章 擴大經營(下)第243章 紀鵬第69章 山地的池塘第194章 王奎第226章 偶遇第9章 栗子糕與算帳第138章 新型豬肉第124章 土豆花第196章 紈絝的真情第128章 收土豆(上)第122章 動手講理第86章 新式廁所第195章 王奎找來了第159章 災民安置(下)第79章 女弟子第227章 秦王側妃第29章 素描的魅力第45章 下雪了第24章 買土豆第113章 夏日荷塘第231章 春*藥(下)第233章 想家第158章 災民安置(上)第31章 運土豆也有波折第200章 生病第81章 挽回關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武宁县| 垣曲县| 西峡县| 尉氏县| 永吉县| 米脂县| 上栗县| 广河县| 临沭县| 抚顺县| 银川市| 延吉市| 巨鹿县| 禹城市| 天柱县| 武乡县| 靖宇县| 安丘市| 紫金县| 新源县| 化德县| 上饶县| 宁陵县| 清原| 武邑县| 肃南| 永福县| 泗水县| 房山区| 夏河县| 拉孜县| 图木舒克市| 武强县| 嘉义市| 荣昌县| 兴仁县| 垦利县| 清水河县| 满城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