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7章:不敢填坑的熊文燦

朱由檢嘴上說著“不行”,手腳卻很麻利!

溫體仁剛剛離開,馬上就給王立寫了一封信——不是聖旨!

畢竟,自己有求於王立,只能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用命令式的聖旨!

爲了面子,朱由檢還有意無意地提到,“借錢”是內閣成員的一致建議,並非自己的本意!

三日後,書信快馬加鞭送至大淩河,王立氣得吹鬍子瞪眼!

前不久的奏書中,我已經委婉說過不喜歡高起潛,你不僅沒把他詔回,反而派來史官!

讓我如此不愉快,還好意思向我借錢?

兩百萬,不多也不少!

你借來做軍餉,那就註定了打水漂,還會還給我?

就算你打了借條,有什麼用?

你還不上錢,我又能把你怎麼樣?

若說是朱徽娖的聘禮,我早就用“香草券”的形式付了吧!

難不成,我還能搬到皇宮裡住下,賴著不走?

又或者,讓你籤個抵押紫禁城的協議?

開什麼玩笑!

不是我說你,滿朝官員個個富豪,讓他們每人湊一點,或者向他們每人借一點,難道不行?

逮著我一個人坑,你還要不要臉了?

真把我當提款機了?

鬱悶之餘,注意到信中的“內閣成員”幾個字,對溫體仁的厭惡又增了幾分!

這個笑面虎,幾次三番找麻煩!

不弄死他,我的“王”字倒過來寫!

我去!

曹公公,你橫眉弄眼的是幹嘛?

你可要搞清楚,不是我欠他朱由檢的!看你這架勢,拿不到銀子就賴著不走?

身邊有個高起潛,我已經夠煩了,現在又多一個曹化淳!

你們還讓不讓我活?

“呃……曹公公,二百萬的銀子不是小數目,既然是萬歲爺開口借錢,我自當遵從!

只是,八旗兵的主力就在西平堡,我不敢輕易回京啊!”

“廠公願意慷慨解囊,大明就有救了!”曹化淳面色大喜,卻又有些疑惑:“遼東的形勢瞬息萬變,廠公確實不宜離開!

可是,你只需寫封一信,派人送上銀兩就行,不需要親自回京吧?”

曹化淳這話,氣得王立咬牙切齒,卻不敢表露出來!

你口中的“慷慨解囊”,到底是幾個意思?

能不能把話說清楚?

二百萬,對我來說九牛一毛!

借給朱由檢,完全不是問題!

到時候,他還上錢,我也沒打算逼他賣紫禁城,更沒想過逼他賣兒賣女!

但至少,要給我打張借條吧?

不僅要他親筆寫,還要蓋上傳國玉璽!

這張借條,就是我的傳家之寶了!

過個幾百年,肯定比《清明上河圖》還要值錢!

所以嘛,如此重要的事情,我能不親自回京?

不過,八旗兵看起來強大,其實是外強中乾!

有祖大壽、宋義和曹變蛟鎮守大淩河,完全可以放心!

回趟京師,最慢也就十來天,出不了什麼大事兒!

再說了,身邊沒了高起潛指手畫腳,耳根也能清靜幾天!

所以,抽空回趟京師,算是給自己放幾天假吧!

……

不知朱由檢交代了什麼,王立的親自回京,曹化淳並未表現出反對,反而有一絲慶幸!

出於對王立的敬仰,所有的問題,曹化淳全都如實作答!

知道了朝中的某些事情,王立再也不能淡定了!

自古以來,戍邊的武將鬥不過文官,不是沒有道理!

自己是個太監,算不上武將!

但是,自己在外的這些時日,以溫體仁爲首的那幫文官,簡直無法無天了!

基本可以確定,熊文燦的升遷,楊嗣昌的升遷,陳士奇的升遷,以及高起潛和史官的到來,全是溫體仁搞的鬼!

只可惜,其中的具體詳情,曹化淳也不知情!

乾清宮裡,問起熊文燦的升遷之事,朱由檢並不隱瞞,如實說出!

明白了其中原委,王立只能呵呵呵了!

可笑的是,至關重要的朱由檢,至今也被矇在鼓裡!

其實,一切都是因爲“酒”,也是因爲王立!

前年,高起潛到福建巡視,身爲巡撫的熊文燦,自然是好酒好菜招呼著!

一整壇的“水井坊”下肚,熊文燦那傢伙,再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竟然口出狂言,洪承疇、曹文詔和左良玉,全都是廢物!如果讓他去剿賊,天下早就大定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熊文燦不過是酒後亂語,高起潛卻當了真!

想來也是,熊文燦能擺平鄭芝龍,本事肯定不小!

這樣的大才,朝廷就該重用!

於是,回京後,高起潛不停地在朱由檢耳邊吹風,把熊文燦吹得天花亂墜!

那段時間,“五省剿賊總督”王立節節勝利,捷報頻傳,朱由檢就沒想過換人!

但是,他不僅記住了熊文燦的名字,還將其升爲兩廣總督!

上個月,流賊復起!

朱由檢幾經猶豫,不敢讓王立分心,於是想到了熊文燦——升他爲湖廣總督,全權負責湖廣地界的剿賊重任!

再次升官,本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熊文燦卻不淡定了!

流賊作亂的那幾個省,哪個不是坑?

陝西的巡撫之職,空缺了多少年?

除了頭鐵的孫傳庭,還有誰還敢去上任?

山西的巡撫之職,又空缺了多少年?

直到現在也沒人敢去吧?

湖廣的巡撫已經是個坑,湖廣總督更是個天大的坑!

自己有幾斤幾兩,能瞞過高起潛或朱由檢,卻瞞不過王立啊!

就算他守口如瓶,湖廣總督的位子,也是萬萬不敢坐的啊!

王立能打得流賊雞飛狗跳,那是人家有錢有糧,有兵有馬,還有洪承疇這位大哥的支持!

這一切,自己有麼?

朱由檢給的那點銀子,能招幾個兵?

平日裡,酒後吹吹牛,沒什麼大不了的!

真要去湖廣剿賊,還不是九死一生?

絞盡腦汁,以“五難四不可”極力推脫,朱由檢還是不肯換人填坑!

還讓不讓人活了?

靈機一動,熊文燦找上了高起潛!

爲了不去湖廣上任,甚至賭上了身家性命:冒著剝皮實草的危險,把招降鄭芝龍的前因後果,如實告訴了高起潛!

包括向王立行賄十萬兩之事!

不得不說,熊文燦的這次賭博,非常大膽!

看起來九死一生,其實有驚無險!

因爲,他行賄的對象是王立!

他確信,朱由檢不會處治王立!

順帶著,也不會處治自己!

大不了,革職還鄉而已!

這樣的結果,正是熊文燦夢寐以求的!

然而,熊文燦只賭贏了一半!

行賄和欺君之事,朱由檢確實沒有追究!

但湖廣總督這個燙手山芋,還是沒能扔掉!

沒辦法,不敢去填坑啊!

思來想去,熊文燦又找上了溫體仁,再次說起自己的行賄和欺君之事!

反正,朱由檢已經知道了,並沒做出處罰!

也就是說,讓更多的人知道,最多丟點面子,卻能保住性命!

然而,熊文燦又失算了!

溫體仁,不僅自己上書舉薦,還發動內閣成員和吏部官員,不停地上書舉薦!

這麼一來,熊文燦徹底無語了,欲哭無淚!

溫體仁的目的,其實很簡單:

熊文燦沒有治兵之能,那正好!

在奏書中,把他與王立描述得親密無間,再利用他剿賊過程中的失職,把王立拖下水!

而朱由檢,並不知道溫體仁的目的,卻在幾番權衡後認定了,湖廣總督之職,唯有熊文燦可以勝任!

因爲……

在朱由檢看來,王立滿腹經綸,功勳卓著,滿朝文武無人能及,是自己最鋒利的尖刀!

既然熊文燦跟王立關係密切,那麼,他的欺君和行賄,也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確實如此!

招降鄭芝龍的功勞,王立願意送給熊文燦,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

至於行賄嘛,這個確實是死罪!

但就事論事,又好像不是行賄,更像是他倆之間的禮尚往來!

對,就是禮尚往來!

王立的面子,還是要給一點嘛!

十年前,他就向朕坦白過,他不喜歡權勢,只喜歡銀子!

而且,他的貪腐,朕在幾年前就默認了!

就算他貪了幾百萬上千萬,那也是他應得的!

如果,朝中有十個像他那樣的臣子,自己早就高枕無憂了!

很可惜,只有他一個!

所以嘛,讓熊文燦去湖廣剿賊,身爲朋友的王立會坐視不管?

至少,兵馬錢糧不用自己撥付吧!

至少,王立會主動關注湖廣的剿賊之事吧!

這樣的好事兒,何樂而不爲?

……

釐清其中的因果,王立的嘴角,露著不可察覺的笑容。

沒有拆穿溫體仁的陰謀,也沒拆穿朱由檢的小心思。

那句話咋說來著,人艱不拆嘛!

送上一疊銀票,滿臉堆笑:“萬歲爺多慮了,小奴唯一收過的賄賂,只有熊文燦的十萬兩!

小奴現在的那點家當,全都是辛辛苦苦,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攢起來的!

萬歲爺借錢,是爲了籌措軍餉,小奴自當全力支持!”

“廠公啊,你不遠千里送回銀票,真是有心了!朕,還真不知道如何獎賞你!”

朱由檢感動得雙眼通紅,長長地鬆了口氣!

但是,再沒有更多的表示!

還有意無意地,迴避著王立的目光!

這下子,王立就鬱悶了!

剛纔,送上銀票的時候,自己故意加重了那個“借”字!

朱由檢是沒有聽到,還是故意裝傻?

難道,你收了我的銀票,不該寫張收契,再加蓋傳國玉璽和你的“崇禎”印璽?

我去!

你就靜靜地坐著,想要糊弄過去?

呃……這個收契的事兒,真要我說出來,大家都沒面子好吧?

你雖是皇帝,總得有個誠信吧?

我去!

已經等了一刻鐘,你還真不打算寫?

難道在這個時代,欠錢的人已經是大爺了?

不,不可能!

楊白勞還不上錢,不也逼著拿女兒抵債麼?

所以說嘛,欠錢是大爺的事兒,不可能發生在這個年代!

喂!你這傢伙,真要我把話挑明瞭,你才高興是吧?

“呃……萬歲爺,這筆二百萬的銀子……這個……這個……小奴攢得很是辛苦……”

“廠公啊……其實呢……朕也知道……只是,這件事兒……是首輔溫大人的意思……

這個……那天的朝會上,滿朝官員都在建議,讓廠公大力支持這筆餉銀……所以……朕也很爲難啊……這個……”

聽到“溫體仁”的名字,再也沒注意朱由檢後面的話!

此時此刻,只想弄死那溫體仁!

只可惜,那傢伙做事嚴謹穩重,絲毫不露馬腳!

而且,人家是內閣首輔!

在朱由檢的麾下,已經做了好幾年的首輔,樹大根深!

姚希孟、羅喻義、文震孟、鄭鄤、倪元璐、黃景昉、陳子壯等等大臣,想要扳倒他都沒能如願,反而遭到革職或下獄!

這傢伙,還真的是老奸巨猾!

不敢跟我正面硬剛,只知道在背後捅刀,絕逼小人!

不弄死他,遲早生出禍端!

只是,普通的彈劾,很難弄死他!

直接把他綁到西廠詔獄,這也太簡單粗暴了!

搞不好,還得把自己搭進去!

本來就是嘛,朱由檢,可不是不問政事的朱由校!

要不,想想辦法,栽他個通敵叛國,誅他九族?

嗯,這樣好!

“通敵叛國”這個王炸,不論一品督師還是內閣首輔,不論王公貴族還是朱氏宗親,沒人可以生還!

哼!

無毒不丈夫,就這麼辦!

問題是,皇太極已經稱帝,以前僞造的後金印璽,再也不能用了!

不過嘛,這個事兒嘛,也不是很困難!

只要回到大淩河,稍加運作,弄到“大清國”的印璽,確實不算難!

嗯,這事兒得抓緊了!

於是,顧不上連日趕路的疲憊,更顧不上遼東的天寒地凍,趕緊向朱由檢辭行!

如此的盡職盡責,把朱由檢感動得熱淚盈眶!

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83章:峰迴路轉(2)第98章:喜添二將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68章:初入山西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221章:羣起圍攻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62章:皇宮刺客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8章:對食夫妻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191章:捧殺!棒殺!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58章:遣使議和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49章:無心插柳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46章:蕭山驛站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44章:誤打誤撞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3章:大軍圍城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56章:順手牽羊第65章:十大罪狀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10章:去意已決!第233章:大軍圍城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226章:初戰告捷第57章:兵分三路第221章:羣起圍攻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
第69章:挪用銀子賑災第104章:朱由檢,你真夠卑鄙!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42章:這位廠公太嫩了第83章:峰迴路轉(2)第98章:喜添二將第43章:秦淮河畔,太監上青樓第126章:睜隻眼閉隻眼第122章:香草券的防僞措施第39章:忽悠,往死裡忽悠第157章:趕緊把白銀換成黃金第68章:初入山西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99章:洪承疇又在殺降!第224章:言官們,顫抖吧!第210章:去意已決!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129章:無恥的姜太公與周武王第23章:皇后的囑託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53章:強龍與地頭蛇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90章: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106章:大淩河之圍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28章:“變法”的決心第221章:羣起圍攻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230章:南轅北轍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42章:史上最大的地主第20章:這是上朝還是菜市場?第198章:初征:“關門打狗”之計第234章:無賴遇上無賴第84章:反間計vs將計就計第93章:何須自己動手?第89章:讓饑民去挖煤!第211章:太沒面子了!第162章:皇宮刺客第201章:屯兵蕭關,千里運糧第21章:與魏忠賢同穿一條褲子第8章:對食夫妻第175章:孫傳庭請兵第240章:終於搞死了溫體仁第182章:一個敢想,一個敢幹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115章:叛軍的壯大第140章:跟蜀王死磕第127章:朱由檢的夢中預言第191章:捧殺!棒殺!第195章:讓他們嚐嚐“龐氏騙局”第136章:一個個的,全都冒出來了!第58章:遣使議和第107章:與大淩河共存亡!第239章:演技高超第155章:就算爛掉也不降價!第50章:楊鶴的“元氣”學說第49章:無心插柳第137章:她就是柳如是!第231章:稀裡糊塗,攻下了廣寧城!第112章:公主的“宮闈私事”第46章:蕭山驛站第19章:繼續忽悠魏忠賢第227章:除夕夜,微服私訪第164章:千里運送賑災糧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14章:來互噴啊,誰怕誰?第4章:“驚弓之鳥”的皇后第135章:皇權不下縣第144章:誤打誤撞第44章:熊文燦的行賄第82章:峰迴路轉(1)第233章:大軍圍城第81章:新的生財之道第145章:徵招“女工”的困難第178章:明代的“痔瘡切除術”第168章:雞生蛋,蛋生雞第150:現代科學的拓荒者第15章:再不敢玩火槍了第220章:到底誰寫的歷史?第110章:再去遼河浪一回第56章:順手牽羊第65章:十大罪狀第91章:跟洪承疇拜兄弟第209章:兩顆人頭第210章:去意已決!第233章:大軍圍城第73章:京師保衛戰(3):虛晃一槍第166章:“錦江新城”初見雛形第116章:上門求援的內閣首輔第120章:拐賣五萬人口,死罪!第226章:初戰告捷第57章:兵分三路第221章:羣起圍攻第45章:擦肩而過的柳如是第232章:心態膨脹了第130章:自己找死,怨不得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顺县| 廊坊市| 东丽区| 临西县| 宁夏| 涟水县| 大竹县| 桐庐县| 保亭| 龙井市| 惠安县| 嘉禾县| 罗甸县| 张掖市| 敖汉旗| 嵊州市| 汕尾市| 于都县| 宝丰县| 莱西市| 泌阳县| 方城县| 安岳县| 铅山县| 东乡县| 唐山市| 天水市| 镇康县| 吴旗县| 惠州市| 抚顺县| 武山县| 特克斯县| 格尔木市| 冷水江市| 大连市| 会同县| 石渠县| 永修县| 新竹市| 上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