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宗舒認爲,一直是華夏的一大遺憾。
交趾自漢代起就是我們的領土。
南北朝,華夏大地亂成了一鍋粥,南朝還能控制住交趾。
隋唐時期,交趾更是在中央的牢固控制之下,與兩廣一樣是華夏領土的一部分。
五代十國時期,小小的南漢還能臣服交趾,儘管交趾的吳權一度脫離廣州的南漢而建立吳朝,然其實質不過等同於南漢,南唐等華夏的地方政權。
吳權作爲一個漢人軍閥,他所以建立吳朝不過是爲了滿足個人野心,謀求更大的權利,根本談不上什麼反抗異族統治,追求民族獨立。
吳權的行爲同當時割據一方的五代十國小朝廷開國者沒什麼區別,更何況他也並未建立國號與使用年號。
北宋立國之初,交趾處於大動盪時期,各地叛亂迭起。
後來一個叫丁先皇的傢伙,武力消滅了交趾的割據勢力,自稱皇帝與使用年號太平,建立丁朝,宣佈脫離華夏。
北宋統一南方之後,再把交趾收回來,基本不存在難度,但趙匡胤頭腦發昏,不僅沒有收回,還把丁先皇冊封爲交趾郡王。
丁朝的屁股還沒坐熱,十年後就被黎朝滅掉了。
此時,黎朝新政權立足未穩,北宋出兵援助丁朝殘餘勢力。
以當時北宋剛剛建國的勢頭應該是能滅掉黎朝的,但是北宋窩囊的軍隊竟然戰敗,北宋只得接著冊封了交趾郡王。
二十年後,祖籍福建的華僑李公蘊篡黎朝自立李朝。
北宋本可以冠冕堂皇地討伐逆賊,最終實力不濟、畏首畏尾的北宋還是選擇了冊封。
從此,交趾的李朝政權逐步穩固,越南和中國越走越遠。
從北宋開始,交趾歷代統治者屢屢侵擾中央政權,並舉兵南下侵佔華夏屬國占城(南越)。
最可惡的是他們炮製出一種叫做字喃的劣等文字以取代漢文。
這是公然的抗拒中華文明,割裂了與華夏的文化臍帶,讓交趾的普通百姓忘卻他們原來的祖國。
現在我們的南海不穩,時不時地有人叫囂,經常侵佔我們的海島,歸根到底還是北宋埋下的禍根。
現在,機會來了,這是歷史賦予給自己的機會!
北宋搞不定交趾,就由自己來搞定吧!
宋神宗年間,有一個叫張載的理學家,喊出了一句話: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這就是著名的“橫渠四句”,爲衆多文人所推崇。
宗舒始終認爲,爲天地立心,你知道天地的心在哪裡?當然立的心也並非是地理上的中心,但如果不是,那豈不是更虛了?
爲生民立命,這倒是文人乾的事。
爲往聖繼絕學,這純粹叫做扯蛋!以往那些聖人的東西能叫絕學?
你自己就不能開創?現代科學的理論,哪一樣是繼出來的絕學?
宗舒最欣賞的一句話叫:爲萬世開太平!
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必定會影響萬世!
現在把交趾搞定,可以說爲萬世開了太平,最少是爲南海開了太平!
等宗舒、種師道和吳玠返回,就立馬殺向南方,幹掉李朝,收回交趾。
……
宗舒終於要帶著珠珠離開密縣“舒居”了,因爲宗澤、種師道和吳玠從大青山返回到汴梁。
宗澤、種師道和吳玠返回之時,通過海冬青發回了消息,太子帶著李若水、陳過庭、吳非等人在東華門迎接。
因爲,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等人帶的是“大宋自願軍”,並非朝廷派出,所以朝廷也沒有舉行隆重的歡迎儀式。
太子帶著人來,完全是出於個人原因。
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等人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到遼國與金人幹仗,殺掉那麼多的金人!
這爲一向畏懼遊牧民族的宋人打了一劑強心針,宋人也能幹翻他們!
但是這三人卻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不僅沒有提升,蔡攸還將他們推到火坑裡去。
特別是吳非查了歷史,我們在徵南的過程中,也遇到過不少的困難,其中之一就是瘴毒。
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建設,兩廣特別兩廣以南之地,仍然是漢人的生命禁地。
漢人到廣南西路生活,得好幾代人才能夠適應。
因此,嶺南特別廣南西路幾乎成了犯人流放的地方。
現在,在收復故土的名義,讓三個有功臣之臣到這種地方,這豈不是與流放差不多了?
所以,太子親自前來迎接,其實也是變相地向陛下、向蔡攸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
太子帶著他的親信來迎接,京城中的百姓幾乎全都涌出來了。
對這三位的事蹟,通過吳非在朝堂上的傳播,已經盡人皆知了。
京城各個茶樓瓦子,說書人都在講著故事,除了宗舒那幾部經典小說和他在北方的經歷之外,還有大宋自願軍的故事。
可以說,除了宗舒和牛皋等三十幾個人,就數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的故事最受大家歡迎。
現在,英雄們要返回了,百姓們聽到消息後都涌出來,想一睹英雄的風采。
這一天,趙佶宣佈身體有恙,翹班一天。
有人猜測,這是給太子、李若水、陳過庭等人一個臺階下。
官員們難得休息一天,好多都換了便裝來到城外,有的不加掩飾,有的混在普通百姓堆裡。
“來了,來了,來了!”
“那位就是宗老將軍,附馬的伯父,果然英雄了得!”
“那是經略相公,種師道,是宗舍予的徒弟!”
“這種師道,少說也有七十了,怎麼會是附馬的徒弟?”
“因爲附馬從遼人手裡救下了種師道,就拜了師。”
“吳玠,就是中書舍人吳不是的弟弟,自古英雄出少年,難怪金人那麼怕他。”
“爲何,爲何只有二十幾人?”
“也許,這是前軍部隊,大隊伍還在後面呢。”
……
百姓議論間,宗澤、種師道和吳玠已經來到了城外,看到了太子等人。
太子等人迎上前來,宗澤、種師道和吳玠早已翻身下馬,單膝跪下,行了軍中之禮。
此時,百姓們頓時歡呼起來,有人已經選出了代表,向宗澤、種師道和吳玠等人獻上了美酒。
太子親手將三人一一扶起,並一起向城內走去。
這時,人們才發現,從大青山回來的,就只有這二十幾個人,根本就沒有後軍。
蔡攸早就得到了消息,原來,只是這三個人帶著幾個護衛回來了,這明顯是不想去交趾打仗!
很明顯,這是太子或者宗舒已經給宗澤等人傳遞了消息,讓他們不要帶兵回來!
他們不把大宋自願軍帶回來,就可以不用去南方打交趾了!
他們居然敢違反陛下的決定!膽子太大了!
面聖!現在就面聖!
蔡攸也不顧陛下有恙了,拿起腰牌,直接闖入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