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吉時已到,樑師成讓童貫和趙構一起,燃起了鞭炮,慶賀火柴廠開業。
一番鬧騰之後,樑師成讓工人們把火柴推了出來。
火柴被碼起來,推成了半人高,樑師成喜滋滋地看著一個月的成果。
果然,原料充足了,就可以大量生產。
大量生產,成本就可以下降了。
現在,樑師成的火柴成本大幅下調,上次在街上叫賣時,一盒火柴是一兩銀子,而現在只賣十貫錢。
火柴攤前,人頭攢動,而商戶們面對十貫一盒的價格,有些猶豫不決。
“快來呀,這裡的火柴,全部免費!”
有人一聲大喊,一聽說免費,商戶和百姓們立馬跑了個精光。
樑師成側頭一看,宗舒的地塊上,高臺上有了人,一個人拿著個大喇叭叫喊著:
”大家的屎,大夥的尿,你好意思把錢要?”
“爲了回饋每一位,我們的火柴全免費!”
全部免費?
樑師成傻眼了!
宗舒,你不活了,也不要把我拉下水呀。
商戶和老百姓是逐利的。
哪裡有免費,哪裡就有百姓。
商戰中,免費永遠是最牛的殺手鐗。
不少官員也都湊到宗舒的地塊上看究竟。
地頭上有不少人開始拉起了橫幅,上面的口號也是五花八門。
“製得火柴千萬盒,大暖天下寒士俱歡顏!”
“火柴不貴,只是柴火!”
看到這裡,樑師成手下的太監們欲哭無淚,他們費這麼大的勁,天天和夜香打交道,製出來的火柴,在他們看來,跟柴火一樣?
趙構也看到了口號,聽到了喇叭聲,宗舒這廝果然是不甘失敗,故意來砸場子來了。
夜香原料在他的協調之後,全部給了樑師成。
宗舒沒有了原料,現在使出了最後一招,免費!
看宗舒的地頭上,出現了不少驢車,不少工人往下搬東西。
看得出來,有一少部分是火柴,其他的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這些火柴,應該就是大宋科學院僅有的存貨了。
宗舒當時把火柴生意交給樑師成,大宋科學院就沒有再生產了。
這一點存貨免費送給大家,以後,看他還怎麼辦?
沒有存貨,你免費又如何?頂多來給樑師成和官員們添個堵。
明天之後,所有商戶和老百姓還得買樑師成的火柴。
這時,臺子上的大喇叭又響了:
“爲了體現陛下的皇恩浩蕩和太子殿下的愛民之心,爲了慶祝宗舒與珠珠殿下結爲夫妻,今後我們的火柴,永久免費!”
永久免費?
現場炸鍋了。
還有這樣的好事?
商戶和百姓們有些試用過火柴,大多都聽說過火柴,這東西就是比火鐮好用,只是太貴了。
但,宗家現在宣佈,今後的火柴永久免費。
太好了!宗舒,大善人吶。
樑師成的眼直翻白,我的天吶,宗舒,莫不是瘋了?
我怎麼和這個瘋子扯上了關係?
我何時、何地、何事,得罪了這個瘋子?
趙構微笑著拍了拍樑師成的肩:“守道,不必憂心。宗舒的火柴,馬上就送完了。”
對啊,樑師成不好意思是地笑笑,自己對宗舒是不是有一些恐懼癥?
宗舒稍微有個動作,樑師成就想得太多了,是不是過於敏感了?
還是康王說得對,宗舒哪兒有那麼多火柴?沒有的原料供應,他後續的火柴從哪裡來?
永久免費,說得比唱得都好聽!宗舒顯然是,永久缺貨。
而那頭的驢車來了一輛又一輛,工人不時地向下搬東西,這是幹什麼?
難道,宗舒的目的並不是賣火柴,而是來依靠著樑師成火柴廠的熱度來賣別的東西?
這廝打得好主意!
這廝今天這麼做,順便來砸場子,目的是來蹭場子。
童貫卻發現了異常,拉了一下樑師成的袖子:“宗家那小子,火柴怎麼那麼多?”
高臺之上,已經堆了不少火柴。
看架勢,其數量已經超過了樑師成這一個月的火柴產量。
並且,工人們還在繼續往下搬東西。
天吶,宗舒和林靈素從哪裡搞來的夜香?
童貫猜想,宗舒和林靈素絕對到其他城市,比如說北京大名、西京洛陽等城市,在這裡地方建了火柴廠。
在這些城市,宗舒和林靈素肯定能收到夜香。
他們把火柴千里迢迢運到了汴梁,爲的就是擠垮樑師成的火柴生意。
童貫感到,宗舒的本意就是爲了打擊康王和趙構。
當時宗舒將火柴生意交給樑師成,就是爲了討好皇家,討好陛下。
陛下也投了銀子。
由於康王和自己的加入,宗舒這纔想到來整城樑師成的火柴廠。
童貫明白,宗舒是太子的宗師,對趙構和他有著天然的仇恨。
特別是在北伐遼國的時候,宗舒在大名府遇險,就是因爲趙構。
因爲趙構所逼,宗舒差一點就死在大名府,如果不是他的書童曹宗申,恐怕墳上都長草了。
宗舒今天這一舉動,很明顯是針對他和趙構的。
至於陛下損失的那點銀子,宗舒給他補足,甚至是成倍賠償都無所謂。
銀子,對於宗舒來說,就是無所謂。
樑師成的臉本來就蒼白,看到越來越高的火柴堆,變得沒有一點血色。
因爲規模的擴大,產量的提升,樑師成已經把火柴成本降了很多。
沒想到,宗舒更狠,直接免費,並且是永遠免費。
樑師成扎心了,直接免費是一刀,永遠免費,又是一刀!
“都來看,都來看,所有東西都免單。不用你出一文錢,拿回家去玩一玩!”
高臺上又傳來了喇叭聲。
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都不用出錢?都可以拿回家?
大家紛紛朝高臺那裡擠。
臺上拿喇叭的一個道人說道:“各位莫急,每人都有份,這七天之內,蠟燭、煤油燈免費領!”
蠟燭大家都知道,煤油燈,這是什麼燈?
道人拆開了一個包裝說道:“這是大宋照明生產的蠟燭,來者都有份,免費的。”
道人一邊說一邊擦著了火柴,點著了蠟燭。
人羣頓時激動起來,宗舒居然免費送蠟燭!
與火柴相比,蠟燭可是不便宜!
宋神宗年間,朝廷給予官員的奠儀包括秉燭每條四百文,常料燭每條一百五十文。
到徽宗年間,每根蠟燭的價格爲150至400文不等,相當於一名汴梁平民兩三天的收入。
宰相寇準生活奢華,家中不點燈,專點燭,就被歐陽修狠批,說他的生活作風不良。
這下子,樑師成覺得心在滴血。
宗舒往他的心上,正反兩面,又紮上了第三刀。
兩面三刀,樑師成的心被扎得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