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12章 二論書山

一論天下臺,二論書山!

這是古今都無的登聖路,橫絕史書的論道行。

姜望並沒有預期要和子先生對上,但要“魁於絕巔”,自然是“來者皆來”,沒有挑揀對手的道理。要論“超脫之下無敵者”,退一步,讓半分,都不算。

“天下有‘儒’字,德揚萬古,現世顯學。世間有名‘書山’者,是人間絕巔!”

“今日子先生坐而論道,請姜望於此言魁————”

姜望雙手扶膝,輕輕低頭爲禮:“姜某……不能辭也。”

現世山河壯闊,各大名山競豔其姿,數不勝數。但能夠與書山相提並論的,可能也就玉京山、天刑崖、須彌山。

於名於勢,舉世難匹。

姜望今日若能魁於書山之巔,將是不輸於原天神蹦跳玉京山的壯舉——

當然或者沒有人認爲那是壯舉。

顏生早早地來到了樹臺邊緣,白歌笑、姚甫、陳樸等相繼進來,一會兒工夫,照悟禪師、福允欽等也走了進來……都有些沉默。

無論親近與否,見朝陽橫空,總不免感懷。

這巍似高原的樹臺,成了新的天下臺。

黃河登聖的姜望和人間封聖的子先生,在這裡做絕巔的魁決。

可惜觀衆不多,只有臺下寥寥幾尊真君。

但等結果的人,天下都是。

天下臺那邊自然也通過各種路子得知了書山上的最新消息,但無法再以乾天鏡觀照。子先生不是燕春回,不願意讓人觀摩他的道……縱霸國天子,也只能靜等最後的答案。

觀河臺上人似蟻。

閭丘文月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做紙上詩。並不在離開觀河臺的人身上投入太多注意,只以觀河臺爲長卷,不時落筆勾畫。

鮑玄鏡和宮維章的魁決還在繼續,整座演武臺已經鋪滿了陣紋,唯餘他們所斗的一角。古老的道文更是蔓延在六合之柱外,攀遊觀河臺,寫成一篇約書。

觀者隱有所見,其字曰“太虛垂象,本育烝民;玄門立教,乃求渡厄……”

萬古文字傳其道,倉頡一筆開民智。

古今不相見的人,通過文字能相知。

書山之巔,子先生雙手一張,自然有平地而起的鐵畫銀鉤,文華瀑流。他的書法是當世一絕,質樸歸真,曾經引領了一個時代。

見字成道,其曰:“山河無話,誰憑白章;歲月有言,只借青簡————”

其中飛出一個大字,名之曰“天”!

好一幅字!

墨濃如夜,鋒起成山。

橫而無盡,撇捺無邊。

當它顯現,天海奔流,浪潮萬頃。

一朵朵浪花是一篇篇文章,寫的是英雄末路,烈士悲歌,天不假年。

一篇篇千古雄文,交織成天幕,覆向廣闊無邊的人間。

天之倒傾爲硃筆,盡是人間無力事。

“古往今來英雄氣短,多有天命不眷,人事難成。故爲此言,誠可嘆也!”子先生慨聲而籲!

這位儒家聖人,並非天人,卻曉天道之理。

一字掀即有天幕落,要以此裹屍,終結英雄長旅一

當然這隻能算是一個問候,是君子拔劍前的致禮。

這一卷雄文天幕當然煊赫,卻不可能對姜望起到作用。

世上或有人能跟今天的鎮河真君較論天道,但那五指之數裡,並不包括枯坐書山的子先生。

先禮後兵,君子之風。

姜望好歹曾在東國爲公侯,禮儀上並不欠缺。行過禮後,在擡頭的那一刻,便也擡起劍指。

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只是劍指上擡的過程,山爲其開,水爲其分——這道傾覆下來的雄文天幕,就被撕裂了。

古今英雄故事,散爲漫天的碎字,如雪而化。

像是撕破一張紙,吹斷一根發。天幕竟成裂帛兩片,繼而散爲雲影。

這風輕雲淡的一劍,也是見禮。彼此交換了認知,確立了邊界。

在這一指之後,真正的戰鬥纔開始。

褐如鐵鑄的樹臺,年輪轉如命輪。

雄文天幕撕開後,又是一重天。仍然廣闊無邊,但並非現世。

道與天齊的姜真君,被暫且隔絕了天道之力。他需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重新掌控天道。

樹臺也非樹臺,先生不在眼前。

此身在一私塾,嗅得墨香,見得文華,五感醺然。

洶涌文氣如雲而舉,瑯瑯書聲似擊玉之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姜望身下所坐,已是一方凳,身前所橫,正是一長桌。

身周左右都是年幼的蒙童,個個搖頭晃腦,誦唸經典。但都像是隔著霧鏡,看不分明。霧裡花,仍綽約,鏡中人,忽已遠。

他低下頭來———桌上攤開一本書,上面寫著字,明明個個都認得,連在一起就糊塗,越看越頭暈。

姜望心有明悟————原是借身之感!

自忖此刻所感受的這孩子,應該不是自己。想他姜某人雖然不是特別愛讀書,兒時談不上什麼學問的基礎,但因爲本身的勤勉,在有條件後也是手不釋卷,各家經典都讀過。雖然不是讀書的天才,也談不上愚笨,多讀幾遍,多請教幾人,總能有些收穫……

何至於現在這樣懵懂?

只要是他接觸過的、有些交情的,哪個沒有被他追著提問?甭管是世家公子,還是什麼宗師!

也別管問題問得是不是太簡單,我考考你教不教得好!

等到在他的感知裡,自己的手已經不受控制地拿起筆來,按著宣紙寫字,歪歪扭扭地留痕。

他笑了:“子先生倘若要和我較量書法,我無以稱魁。”

姜望已經看清楚了這個時間片段本質,明白這是斑駁歲月裡的某一道年輪。

一瞬間就奪回天道。

子先生的考題或許在紙上,或許是文章,或許是字,但他的答案寫在這個世界的天道里!

在他知世知時的這一刻,宣紙上的蒙童塗鴉,就變得清晰,形成兩道深邃的痕跡。他看到帖上寫的是———“玉山”。

字雖歪扭稚拙,卻靈性天成,呼之欲出,正在寫字的這孩子,長大之後必是書法名家。

只不知是哪個人的人生故事。或許就是子先生?

玉山是個什麼地方?亦或是什麼代指?

“呵呵……”正在寫字的蒙童,低聲笑了起來:“姜君謙虛了,你在白日碑上的刻字,可是筋骨皆備,意氣縱橫!

姜望饒有興致地問:“這是什麼意海法術?”

他很好奇,以他如今的仙念強度,子先生是如何悄無聲息地影響他的意識,修改他的感知,將他置於這方年輪。

支撐這份好奇的,是他反掌握天道的從容。是他磅礴無復,接天海連長河的潛意識海。

在這種層次的戰鬥裡,猶可閒看風景!

蒙童笑道:“君可知黃葉帖?”

“兵仙徵返,見黃葉枯落,遂成暘國第一書。有志於字者,何能不知?”姜望儘量雲淡風輕:“原帖在我手上。”

蒙童‘噢’了一聲:“楊鎮是跟我學的字。”

姜望不說話了。

今天也不是聊書法來的。

蒙童繼續道:“我是看你行筆之間有幾分相似,但未得其神,不能確定,故有此問——”

轟轟轟!

浪潮咆來忽如龍。

驚濤駭浪撞進此間來,衝書桌,潰方凳,將那讀書的人影都撞碎。掀翻此世也!

潛意之海,廣闊無邊,姜望獨行海面。

他負手而立:“先生莫要說書法了,講得淺了你不盡興,講得深了我不懂————咱們來個痛快,如何?”

子先生的笑聲在海水中盪漾:“姜君真是快意人!此般朝氣,令我豔羨———便試劍!”

比言語更直接的是動作,姜望擡步而行,立刻履水如鏡,整個潛意識海,自此寸瀾不生!

子先生的聲音受此壓迫,也有幾分失真:“餘幼時魯鈍,有志於學,然而書不成文,讀不成章,師長都以爲朽木,遺我束脩於晚桑……幸得一老叟,每日授一字,爲我開蒙。”

鏡水之上,立起一孺童,手提木劍,面帶微笑:“原來我非愚魯,是生而見真,被那些無用之文字,迷惑了眼睛。是庸人不夠教我,而以我爲庸。”

“往後我每思幼時,有教無類,不怠賢愚。”

這孺童擡起木劍,發起決鬥的邀請:“姜真君劍魁天下,試此孺子劍。”

冥冥之中,有如此清晰的感受————

年輪五轉,過則不入。

竟只能孺子對孺子!

並非是以現在的覺知,駕馭五歲的身體。而是隻能以五歲時的那個姜望來對決,

子先生的力量神乎其神,好像百無禁忌,可以在任何秩序裡存在,還能在其中切分……建立自己的秩序。

就像這片潛意之海,明明被姜望的意志掌控,他也能自在地遊走其間,並建立特別的決鬥規則。

這種力量關乎於“禮”,也關乎於“矩”。

姜望微微擡眸。

凡於鬥劍,無所不應。

嘩啦啦!

天空彷彿河流涌動。

有一個跌落水中的孩童,一路下墜,跌到了海面上。

這孩子爬起來,手上也抓著木劍,一臉倔強,微微抿脣。

正是兒時落水的小姜望。

“我幼時少讀字,不解書,多看畫,辨藥材……但卻是握著劍長大的。”小姜望笑道。

“劍也無名,我父削之。”

就此涉水而前,縱劍相鬥。

鏡水無波,兩小兒戲。

“所謂字如其人,非以見品性,是以之見恆心。”子先生的聲音道:“所謂觀劍而知人,是於死生之地,見真性如何————今與汝決,試問劍魁。”

姜望拔身如水上鬆,劍氣縱橫,亭亭如蓋:“我與先生坐而論道,就論出劍魁來,想來司閣主很難認可。”

子先生笑了笑:“官長青也曾求劍拜山。你若贏我,司玉安必無異議。”

姜望終於明白,什麼叫歲月長久。

儒家這位聖人,端坐書山之巔,從古老的年月到如今,也不知落了多少顆子。從兵仙楊鎮,到失落禍水的劍閣官長青……

天下興亡,史書翻頁,不過是他一杯熱茶,半盞晨昏。

心下暗驚,卻只是笑道:“應無明議,當於腹誹!”

子先生也哈哈大笑。

鏡水之上,又立起一少年:“餘十四,已知學無涯。初見血,江海藏鋒。自以爲天下之大,當魁少年。”

其人手中提劍,而年輪十四轉。

姜望負手不動,只自眸光中,走出一個十四歲少年

那年他剛剛考進楓林城道院,成爲一名光榮的外院弟子。

那年他永遠地失去了自己的父親。

十四歲眉清目秀的少年,沒有說任何話,只是提著劍往前。

這一年的他,沒有太長遠的理想,只知道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就像他答應了父親,一定要考進道院。

鏡海之上,又一霎光轉,落成了九座光門。

年輪在這一刻並不體現,門楣上清楚地刻寫著不同的境界———

遊脈,周天,通天,騰龍,內府,外樓,神臨,洞真,衍道。

“與君鬥劍十一場,入此門中,生死不論。”

加上五歲場和十四歲場,子先生同時開啓了十一場鬥劍!

這是要與姜望決於現在,也鬥於過往。

一生道途分高低!

姜望只是笑:“爲何超凡之後,此般戰場,不再以年齡分界?”

“因爲二十三歲之後的姜望,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與他同齡爭鋒———即便世尊再世,儒祖甦醒。”

“實言悅君之耳,叫我赧顏!”

子先生的聲音也在笑:“但我既然能夠制定規則,肯定要爲自己找一些贏面。”

“割門而出,自是手段。搭起高臺,本即良方。”姜望擡步往前:“便如先生所願。”

他每往前一步,在他的身體裡就走出一人。

青澀的姜望,白髮的姜望,風塵僕僕的姜望,嶄露頭角的姜望,意氣風發的姜望,光彩照人的姜望……

盡入門中。

最後只剩衍道境界的姜望自己,將負後的手,拿到身前,拿起了薄如蟬翼的薄倖郎……輕輕推開了門。

門後也是一片海。

並非意海,倒像是學海。

但與現今鎮在禍水的學海又有不同……

若說學海是古往今來無數儒生的智慧體現。眼前這文氣洶涌之海,則有一以貫之的靈光存在,乃一人之文心!

舊色儒衫的子先生,便坐在這片文海中間,笑眼看著姜望:“活得久了,書讀得多了,就稍微懂得多一些,不敢比天驕少年。”

自以文海爲學海,意成小洞天!

姜望佩服不已。

他佩服的並非這般力量,而是這等學問。

他是苦讀而有積累,一直都在努力彌補早年不足,很明白學成如此,要下多少苦功。

子先生投入的豈止是年月?

“若比背書,我已輸了!”

姜望笑著提劍而前。

但這畢竟不是比學問。

他不管前面的十場如何,這一場他必魁勝。

坐於文海的子先生,也笑著提起一柄文氣所鑄的劍。

刺——啦!!!

子先生驚訝擡頭——

這片文海被刺破,天隙開來如天門。

燦爛的金光之中,自此門後,走出一尊金冠金髮金眉金眸的姜望!此尊面色淡漠,眸如鏡恆,白色天火繞霜披,在空中招展,身成金性如永恆,於此世爲尊。

天海爲其開拓,文海爲其涌波。

古往今來無此真,登於絕頂再絕頂,其乃【天道劍仙】!!

就是這一句對話的工夫……

洞真之門,已堪破!

第1259章 萬里避真人(爲盟主Bili八個牙露加第2209章 百無禁忌,生來無涯第2218章 願君無憂第1494章 天下第一喜歡你第七十五章 孔恪韓圭已成祖第951章 ?人恆殺之第2628章 南都年少爭纏頭第240章 黑紅爲子,屠此大龍第190章 拔劍第1117章 朽木參天第421章 紅鸞 霜殺第2661章 無間蟬覺雁南飛第2187章 苦海無涯天作岸第969章 驚聞第736章 歧途第八十一章 故見第2655章 不聞天下有魏也第1438章 照見五蘊皆空第371章 乞罪於天,剖以肝膽第971章 規矩第十八章 青史第一真第2373章 誠爲天下水族誡第599章 海上紀事第833章 各爲魚,互爲餌第744章 皆空第九十八章 我非天才第182章 遙望天堂一張姍姍來遲的請假條第1432章 ?此人何名?第1783章 鹿家七郎第344章 冤冤相報第929章 一介武夫第730章 故見第1331章 卜廉第851章 幻想第2229章 炎夏六月九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222章 我壞不壞十月小結第1453章 像他一樣第2487章 煮到死前才驚知第二十五章 如此二十四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數十年來如一夢第2394章 端嚴第425章 一尺之內,風雨不能進第1109章 ?敵之所願第1188章 此來人間應“如意”第2460章 爲稻粱謀(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823章 我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第1629章 喜日第四十九章 所謂良時第378章 白骨餘事第1665章 加冕第三章 此恨難償!第1373章 ?此後不相見第1137章 ?若是無人來第一百一十章 美麗獨具第715章 未至窮途不肯輸第2200章 鬼獄秋聲(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321章 ?看來你意已決第1583章 我不能第837章 難說大師第2673章 今向夢裡尋第339章 青羊鎮男第1845章 血如新潑第853章 馭蛇第1779章 太平鬼差第952章 ?早生十五年第325章 幽雷禁法第1854章 三生蘭因,雪落光橋第1224章 立爲神塑,倒爲黃土第995章 ?我欲爭榮名第1837章 苦海曾聽潮聲惡第661章 分生死,定勝負第一百八十五章 誰得廣聞誰在甕中第1383章 ?衆生相第2233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第2579章 【子先生】第2211章 同赴燕山第159章 天地第一府第820章 人爲刀俎第1659章 山河萬里天柱折第一章 他驚人的毅力並無觀衆第2672章 世間無醴泉第八十六章 你像誰(爲盟主烏列123加第一更)第1104章 逢山鬼第950章 熬死 (爲盟主夏未雨加更)第332章 老將白髮,曾見多少生死!第274章 大可不必第999章 ?第一殺伐術第218章 見羊不詳第755章 曾相見第398章 讀書人第2701章 私心爲國仇第2200章 鬼獄秋聲(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470章 玉線第890章 圍獵第2353章 霜月橫天,本相不空第908章 爭隙第2353章 霜月橫天,本相不空
第1259章 萬里避真人(爲盟主Bili八個牙露加第2209章 百無禁忌,生來無涯第2218章 願君無憂第1494章 天下第一喜歡你第七十五章 孔恪韓圭已成祖第951章 ?人恆殺之第2628章 南都年少爭纏頭第240章 黑紅爲子,屠此大龍第190章 拔劍第1117章 朽木參天第421章 紅鸞 霜殺第2661章 無間蟬覺雁南飛第2187章 苦海無涯天作岸第969章 驚聞第736章 歧途第八十一章 故見第2655章 不聞天下有魏也第1438章 照見五蘊皆空第371章 乞罪於天,剖以肝膽第971章 規矩第十八章 青史第一真第2373章 誠爲天下水族誡第599章 海上紀事第833章 各爲魚,互爲餌第744章 皆空第九十八章 我非天才第182章 遙望天堂一張姍姍來遲的請假條第1432章 ?此人何名?第1783章 鹿家七郎第344章 冤冤相報第929章 一介武夫第730章 故見第1331章 卜廉第851章 幻想第2229章 炎夏六月九第1106章 ?身在風雲中(爲盟主賴皮不壞加更第222章 我壞不壞十月小結第1453章 像他一樣第2487章 煮到死前才驚知第二十五章 如此二十四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數十年來如一夢第2394章 端嚴第425章 一尺之內,風雨不能進第1109章 ?敵之所願第1188章 此來人間應“如意”第2460章 爲稻粱謀(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823章 我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第1629章 喜日第四十九章 所謂良時第378章 白骨餘事第1665章 加冕第三章 此恨難償!第1373章 ?此後不相見第1137章 ?若是無人來第一百一十章 美麗獨具第715章 未至窮途不肯輸第2200章 鬼獄秋聲(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321章 ?看來你意已決第1583章 我不能第837章 難說大師第2673章 今向夢裡尋第339章 青羊鎮男第1845章 血如新潑第853章 馭蛇第1779章 太平鬼差第952章 ?早生十五年第325章 幽雷禁法第1854章 三生蘭因,雪落光橋第1224章 立爲神塑,倒爲黃土第995章 ?我欲爭榮名第1837章 苦海曾聽潮聲惡第661章 分生死,定勝負第一百八十五章 誰得廣聞誰在甕中第1383章 ?衆生相第2233章 言傳身教,何日夢真(月初求保底月第2579章 【子先生】第2211章 同赴燕山第159章 天地第一府第820章 人爲刀俎第1659章 山河萬里天柱折第一章 他驚人的毅力並無觀衆第2672章 世間無醴泉第八十六章 你像誰(爲盟主烏列123加第一更)第1104章 逢山鬼第950章 熬死 (爲盟主夏未雨加更)第332章 老將白髮,曾見多少生死!第274章 大可不必第999章 ?第一殺伐術第218章 見羊不詳第755章 曾相見第398章 讀書人第2701章 私心爲國仇第2200章 鬼獄秋聲(月初求保底月票)第1470章 玉線第890章 圍獵第2353章 霜月橫天,本相不空第908章 爭隙第2353章 霜月橫天,本相不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建水县| 建水县| 柯坪县| 剑阁县| 沾化县| 红河县| 白朗县| 无极县| 东港市| 浦江县| 荥经县| 古交市| 新丰县| 绥化市| 宁化县| 仪征市| 铅山县| 界首市| 安庆市| 闽清县| 义马市| 元阳县| 揭东县| 洪江市| 河源市| 遂平县| 胶州市| 平谷区| 奉节县| 竹山县| 巩留县| 丰顺县| 响水县| 余干县| 开阳县| 秭归县| 仁寿县| 敖汉旗| 图片|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