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忠似奸

見皇上連聲叫好,長生便再接再厲,只說那假皇上在受到自己純陽靈氣焚燒時的痛苦慘狀,以此宣泄皇上積聚心中的怒氣。

長生曾經主政戶部和御史臺,年紀輕輕就被封爲異姓親王,可謂年少得志,風頭無兩,到了他這個高度,是很難不受到皇上猜忌的,但長生卻做到了,而他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除了不眷戀手中的權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尺度和分寸拿捏的非常好,與皇上相處時並沒有因爲自己能力過人忠心不二就輕易忤逆頂撞皇上,能順著絕不攔著,能說好聽的絕不說難聽的。

文武百官大致可以分爲四類,一是有能力的忠臣,二是沒能力的忠臣,三是有能力的奸臣,四是沒能力的奸臣。

忠臣往往自詡清高,不願阿諛奉承,貌似順著皇上說話自己就是馬屁精,就不高尚了,故此在和皇上的相處過程中只說自認爲正確的話,全然不考慮皇上愛不愛聽。

殊不知所有人都喜歡聽好話,皇上也是人,自然也不能例外,皇上不愛聽就不納諫,久而久之就會慢慢疏遠,到得這時,那些以忠臣自居的臣子就會滿心委屈,認爲自己忠心報國,是皇上有眼無珠。

而奸臣往往擅長揣摩聖意,爲了討皇上歡心,全然不顧後果,無底線的順著皇上,各種迎風拍馬,搞得朝堂之上烏煙瘴氣,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只要細心總結就能發現,其實皇上喜歡的並不是忠臣,也不是奸臣,而是誰能讓他感覺舒服,皇上就喜歡重用誰,這其實完全符合人性,因爲誰也不喜歡跟那些自己一看見就煩的人待在一起。

故此,真正的忠臣除了忠心和能力,還得有跟皇上愉快相處的技巧,不能成天以清高自居,以風骨自詡,放不下顏面,彎不下身軀。

實則不止是皇上與臣子,普通人的相處也是這般,空有一腔真心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時刻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能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得做對方希望你做的事情,只有這樣纔是真心對別人好,也只有這樣才能與對方長久相處。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其最終結果就是自己掏心掏肺的對人家好,結果卻惹得人家反感疏遠,而自己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委屈的捶胸頓足,痛哭流涕的罵人家沒良心,全然不會反省自己之前做的事情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完全沒考慮對方的感受。

長生說話的同時一直在幫皇上推拿,這一幕若是被朝臣看到,定然會罵他是個馬屁精,一個堂堂的親王竟然給皇上捏胳膊推背。

很多時候誤會就是這樣產生的,普通人只看到長生在給皇上捏胳膊推背,但張善卻能看到長生在推拿之時用上了些許靈氣,在緩解皇上痛楚疲勞的同時令皇上始終保持清醒,不至於因爲劫後餘生的放鬆而睡過去。

皇上獲救之後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但這時候絕對不能讓皇上睡過去,因爲直到這一刻皇上還不知道這一個多月都發生了什麼,必須讓皇上儘快知曉並及時做出補救措施,如果讓皇上臥牀休息,怕是這一覺得睡上個幾天幾夜,什麼事兒都耽誤了。

不多時,周公公來到後殿門外,他是三個太監總管之一,平日裡見皇上是不需要通報的,但此時情況特殊,周公公也被禁衛攔在了殿外。

聽到周公公的聲音,長生明知故問,“何人自殿外喧譁?”

“回王爺,奴才周順,有要事啓奏皇上。”周公公自殿外回話。

皇上此時對身邊的所有人都充滿了怨氣,聽得周公公言語,下意識的想要發火,但不等其開口,長生就搶先開口,“進來吧。”

長生既然開口,皇上自然不會駁他面子,周公公得以進殿。

皇上原本是滿臉不耐煩的,待得看到周公公手裡拿著的文簿,方纔隨口問道,“你拿的什麼呀?”

周公公雙手呈舉文簿,恭聲回話,“回皇上,自上月初八奴才便發現皇上舉止有異,不同往日,奈何奴才人賤位卑,便是心中存疑亦不敢妄猜打探,無奈之下只能用心觀察,暗自留心,剛纔聽得羽林軍緝拿反賊,奴才便趕來相見,這上面記載著那個大逆惡賊自上月初八至今所寵幸過的所有後宮嬪妃的名單,其中八位嬪妃並不在內廷官記之列,或許知道反賊下落。”

聽得周公公言語,皇上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一羣瞎眼愚婦,朝夕陪駕竟然真假不分,還不如你個五體不全的閹人,傳旨下去,所有壞了名節的妃嬪連同宮女太監盡數殺了。”

wωw Tтkǎ n ¢ O

不等周公公接話,長生便搶先開口,“皇上息怒,還是先抓起來吧,審過之後再殺不遲。”

“也好。”皇上長嘆歸座。

“皇上,您經絡氣血多有淤堵,我和張真人暫離片刻,爲您配製一副定神活血的藥湯。”長生低聲說道。

“好,有勞二位愛卿。”皇上點頭。

“皇上言重了,這是我們份內之事。”長生離開皇上,朝門口走去,到得周公公近處,長生接過其手中的文簿,轉而出言說道,“周公公,皇上這幾日多受風寒,快取溫水與皇上暖腳。”

“是。”周公公正色應是,此時長生恰好擋在他與皇上之間,周公公便趁機衝其投來感激眼神,長生此舉對他意義重大,從此以後皇上一定會對他無比信任,恩寵有加。

長生衝周公公點了點頭,《太上感應篇》有語‘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意思就是不管什麼結果,都是自己召來的。心存仁義,與人爲善總會有福報,心術不正,總是害人也遲早會遭報應,他今天之所以庇護周公公,是因爲周公公之前沒少照顧自己,他對周公公的庇護不是憑空給與的,而是周公公自己換來的。

實則世間諸事皆是如此,全是自己換來的,好的結果是自己換來的,壞的結果也是自己換來的,情義是換來的,交情也是換來的,甚至親情愛情也都是自己換來的,對人家不好,人家不可能對你好,可能這個換字不夠溫情,有些像交易,那就改個說法,真心換真心,這麼說矯情脆弱的人就比較容易接受了,但本質還是個換。

長生與張善離開後殿,到得門口將周公公的那份文簿遞給門外的禁衛,與此同時高聲說道,“將名單上的人全部抓起來,所屬的太監和宮女也抓起來,一個都不要放過,統統下獄,大刑伺候。”

長生是故意大聲說話的,旨在讓皇上聽到,皇上此時正在氣頭兒上,做出的決定肯定很過激,這時候最愚蠢的作法就是勸皇上息怒,不要亂殺人,皇上一聽,好傢伙,被關起來折磨了一個多月的又不是你們,老子差點兒被人弄死,想發火解氣,你們卻跑出來當好人來了,一羣什麼玩意兒?

這時候最聰明的作法就是表現的自己也很憤怒,如此這般皇上纔會感覺原來你也是關心我的,是真正跟我一夥兒的,等到皇上消氣兒了,想到那些人實屬無辜而且已經被大刑伺候了,心中一軟,也就不想殺那些嬪妃宮女了,而且大刑伺候是救人的關鍵,如果沒有大刑伺候,皇上心境難平,這些人必死無疑。

身爲下屬官員需時刻謹記,黑臉永遠得自己唱,好人得留給上司當,如果總是讓上司背黑鍋,當壞人,你這個小官兒怕是很快就當到頭兒了。

出得後殿,張善拍了拍長生的肩膀,與此同時嘆了口氣,他是龍虎山現任天師,也是天生的道士,悟道多年,早已明心見性,長生的一言一行他都看在眼裡,也知道長生爲什麼這麼做,這麼說。除了滿心的欣慰和由衷的讚許,他對長生更多的還是理解和同情,長生並不眷戀權勢,費盡心機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江山社稷和黎民蒼生,而長生之所以進入仕途,也是爲了報答龍虎山對他的恩情,如果沒有與龍虎山的交集,長生應該不是一個力挽狂瀾的朝廷官員,而是一名快意恩仇的江湖俠客。

雖然張善沒有說話,但張善拍了他的肩膀,也嘆了口氣,不需說話,長生也能猜到張善心中所想,因爲早在自己入仕之時張善就提醒過自己,一定不要愚忠清高,與皇上相處時千萬不能惹皇上反感,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實則都是張善希望他做的,張善舉動的無言之意就是‘委屈你了。’

默契是不需要說出來的,說出來也就不算默契了,長生明白張善心中所想,卻並未矯情感慨,而是另開話題,“大哥,早些時候你去過戶部,戶部的那筆錢什麼時候挪走的,挪給誰了,還來得及追回來嗎?”

“半個月前發往洛陽,由朱全忠接收。”張善說道。

聽得張善言語,長生長嘆扶額,“完了,來不及了,朱全忠早有不臣之心,與江淮的孫儒一直暗中勾結,這筆錢到了他的手裡肯定追不回來了。”

“戶部尚未收到接收回執,那筆錢應該還在路上。”張善說道。

“大哥,您是南方人,不太瞭解北方的路況,而且您沒主政過戶部,也不熟悉押運流程,”長生搖頭說道,“這批銀兩眼下肯定已經到洛陽了。”

長生言罷,張善沒有接話,他是道士,修道必須務實求真,自欺欺人不是道士的作風,正如長生所說,那批銀兩已經被運到洛陽了。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二人都沒有說話,心情也是無比沉重,而二人想的也是同一件事情,皇上眼下是救回來了,但戶部的錢沒了,以後的仗怎麼打?

還有,此時正值初春,正是青黃不接,需要放糧賑災的時候,沒錢買糧,老百姓怎麼活……

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四百四十四章 禍亂朝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詭異琴聲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追襲尋仇第三百一十二章 都有代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位擂主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十五章 窮追不捨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五百八十八章 千年老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一十二章 都有代價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漠庭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一十四章 凌波踏浪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
第四百九十一章 用心良苦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似曾相識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頭侏儒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三百三十四章 蠢驢瘋狗第三百六十一章 貪生怕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路狂奔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四百四十四章 禍亂朝堂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一十六章 孤軍遠征第五百六十六章 秦時大墓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五百二十四章 深陷重圍第八十一章 進山入道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五百九十章 前塵舊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詭異琴聲第五十六章 艱難搭救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四百三十八章 追襲尋仇第三百一十二章 都有代價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 爲民伸冤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一百三十八章 窮奢極侈第一百六十四章 九位擂主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十五章 窮追不捨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零八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四百一十九章 黃毛怪物第二十八章 藥王陵墓第五百八十八章 千年老妖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四百七十章 提前決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一十一章 黃衣女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六十九章 生而爲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一十二章 都有代價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二百零一章 履新戶部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漠庭州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五十三章 福禍自招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玉石俱焚第四百一十四章 凌波踏浪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十一章 敵暗我明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四百二十三章 黃毛猴子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七十六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三十四章 鼠妖尋仇第二百八十二章 痛毆親王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蓬莱市| 广州市| 苗栗市| 岑溪市| 枣强县| 东台市| 尉犁县| 鹰潭市| 沙坪坝区| 甘南县| 云浮市| 绥化市| 丹东市| 乐山市| 大方县| 全南县| 巧家县| 麦盖提县| 垣曲县| 会昌县| 中牟县| 芜湖市| 沾化县| 龙川县| 静海县| 四会市| 岳普湖县| 迁安市| 兴义市| 广河县| 乌拉特后旗| 沈阳市| 衡东县| 仲巴县| 都江堰市| 临漳县| 双柏县| 绥阳县| 和硕县| 鲁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