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

夤夜,子時,皎白的月光透過層層漆黑色的天幕,均勻地撒在西南高原之上,朦朧中照亮了整片寬闊的大地,滲出一絲令人發寒的慘白。

月亮,彷彿一位高高在上的天神,冷眼注視著螻蟻們的廝殺,面色巋然不動,沒有絲毫的情感。

此時,鬆州城上的戰鬥還在繼續,原本整齊規整的鬆州城頭已成一片修羅戰場。雙方近三十萬人,兩臺大型的戰爭機器在此進行著生死的爭奪,貪婪地收割著敵人的生命,爲的只是這座已經殘破不堪的城牆。

主帥親自衝鋒陷陣,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士卒的鬥志,尤其是像李瑁這樣尊貴異常的皇子。

堂堂皇帝十八子,壽王李瑁都不怕死,我們怕什麼?於是乎,當敵後燒糧的李瑁親率三千左金吾登城的一剎那,整個城樓都沸騰了。

“兄弟們,你知道我們身後是什麼嗎?”左金吾登城,迅速打退了吐蕃的一輪進攻後,李瑁指著身後的城池,高聲地吼道。

“是鬆州。”

“是蜀中。”

“是劍南。”

將士們一齊回著,說出了好幾個答案。

不過李瑁看了看他們,全都搖了搖頭:“不!那不是鬆州,不是蜀中,也不是劍南,我們的身後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爹孃,是我們的妻兒。三寸鳥雀尚知舐犢護家,況乎我大唐男兒乎?今日之戰不僅關乎大唐安危,更關乎家族的存續。兄弟們,城在家在,城亡家毀。與吐蕃死戰到底。”

說著,李瑁的情緒越加地激動,幾乎是在聲音嘶啞地怒吼著。

鬆洲的士兵多爲劍南子弟,他的城池的背後本就是家園所在,李瑁的話瞬間將他們感染引燃,齊聲振臂:“城在家在,死戰到底。”

章仇兼瓊看著城牆上高漲的士氣,微笑著點了點頭,滿意地嘆道:“軍心可用。”

李瑁雖然經驗不足,臨陣指揮差了些,但這鼓動人心的手段確實很有一套,倒也難怪皇帝頗爲看重他,而太子則對他深爲忌憚。

士氣本就是此消彼長的東西,大唐士兵背靠故土,保衛家園,士氣自然高漲。但吐蕃卻是千里爲戰,爲的是大唐的財富和土地,久而久之,再加上死傷慘重,士氣也就越發的低沉。

唐軍擊退了吐蕃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再到後面幾乎就是吐蕃的軍官拿到逼著士兵往城牆上攀登了。

莽布支騎馬立於鬆洲城外,看著眼前的一幕,又看了看城頭上李瑁時而出現的身影,恨不得立刻親自登上城樓,將他斬殺於刀下。

“大將軍,兵無鬥志,這仗已經打不下去了,再打只是白白地送死,還是下令收兵吧。”攻城的場景副帥科爾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咬了咬牙,又到莽布支身邊說了一邊。

這一次莽布支終於沒有再堅持之前的觀點,擡頭看了眼已經漆黑的夜色,點了點頭:“傳令:三萬雲如鎮兵馬隨本將先撤,剩下的兵馬留下斷後。”

說完,面無表情地瞥了眼猶在攻城的吐蕃士兵,扭頭便走。

此時,還在爲了莽布支拼死搏殺的吐蕃士兵還不知道,他們已經成爲了莽布支的棄子,成爲了他保存實力的籌碼。

隨莽布支離去的三萬雲如兵馬都是久隨莽布支的老兵,是他最爲倚重的軍隊,也將是他以後在吐蕃賴以立足的根本。

而三萬這個數字是經過精心計算的。二十萬大軍精簡爲三萬,原本只夠他們吃三日的口糧現在足夠他們吃上半個月,而半個月的時間勉強夠他們從鬆洲逃回吐蕃。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莽布支也許不曾聽過這句中原老話,但他的做法卻是和這句話說的一點不差。

有數萬吐蕃軍在正面戰場吸引唐軍的注意,莽布支帶著三萬雲如鎮兵馬很快就風捲殘雲般撤離了鬆洲。等到唐軍緩過勁來,注意到吐蕃軍後方的動向,莽布支已經走了許久。

“殿下,吐蕃軍的後方似乎已經亂套了,就連帥旗都不見了。”武彥平目力極佳,乘著月色望去,發現吐蕃軍後方亂糟糟的一片,向李瑁說道。

李瑁點了點頭:“吐蕃軍糧草已斷,無以爲繼,想必是趁著方纔的亂象撤離了。”

“棄車保帥,這莽布支果真是一個狠角色,那我們怎麼辦,要追嗎?”武彥平接著問道。

李瑁看著城下漫山遍野的吐蕃軍,搖了搖頭:“我們能勝吐蕃完全是靠著城池,若是貿然與他們在野外交戰恐怕於我軍不利,眼下最重要的是先處理這些吐蕃散軍,然後再圖其他。”

莽布支已經帶著衆多將將領逃走,剩下的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魚小蝦,如無頭蒼蠅般四處逃竄的吐蕃軍很快就被唐軍俘虜了許多。

除去跟隨莽布支撤走的、戰死的、還有四散逃跑的,剩下的三萬左右的吐蕃軍全都被卸去了兵器,老老實實地跪在了唐軍的面前。

打勝仗本該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身著鐵甲的李瑁站在高處,看著這三萬餘人卻重重地嘆了口氣,這哪是三萬俘虜,分明就是三萬張等著吃飯的嘴啊。

唐軍自己的糧草本就不足,最多還夠再支撐五日之需,哪還有餘糧養這些人?可是殺俘不祥,有傷天和,恐怕朝中那些大臣也不會同意。

一旁的許遠聽到了李瑁地嘆息,上前問道:“吐蕃已敗,鬆洲之危已解,不知殿下何事嘆息?”

李瑁指著這羣吐蕃俘虜,擺了擺手:“還不是糧草的問題,這些殺又殺不得,放又不能放,光長了一張吃飯的嘴,本王如何能不愁。”

許遠笑了笑,努了努嘴:“殿下莫急,我們的糧草興許還要落在這些人的身上。”

許遠話音一落,李瑁心裡頓時咯噔一下。

歷史上的許遠可是個狠人,他爲了守住睢陽,可是幹過吃人爲糧的勾當的,難道因爲自己的原因,這些事情要提前上演了?

李瑁看著眼前這些吐蕃降軍,一下子想起那些吃人的噁心畫面,腹中一頓作嘔,連忙搖頭拒絕道:“不可,我大唐乃是禮儀之邦,豈能幹出吃人這種事情,不可,萬萬不可。”

“吃人?下官何曾說過要吃人?”李瑁的話說的許遠臉上一愣,好奇地問道。

“不是?那你指著這些人是什麼意思?”李瑁回頭看著許遠,不解地問道。

許遠一本正經地回道:“下官是意思是可以派他們去疏通九龍山的山水,加速清理運糧的官道。一來可以讓他們當地就食,不必耗費鬆洲的糧草;二來也可以省下許多民工,減少我大唐百姓的賦役;三來,送走這些吐蕃降軍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佔據安戎城,完成陛下交代的旨意。”

原來不是吃人,李瑁聽了許遠的話放下了心。

李瑁拍了拍手笑道:“這倒是個好主意,左右是些俘虜,只需清湯寡水地吊著,能幹活便是,耗費不了多少糧食。本王明日派董承宴率五千士卒押送他們前往,監督他們清理官道。”

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一章 水淹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十一章 激將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十六章 中毒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八章 議政第九章 密謀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挑撥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章 逐鹿第十八章 鎖拿第八章 起兵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九章 寧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九章 封后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三章 暗探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閿鄉城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一章 挑撥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再遇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八章 返程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十三章 贈劍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
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一章 水淹第三十一章 風起第八章 有女釆萍第十一章 激將第三十一章 明升暗降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二十二章 決戰將臨第十六章 中毒第四十四章 名劍含光第八章 議政第九章 密謀第十章 位次之爭第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八章 風雲匯中州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十九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二十四章 蟄伏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七章 斬草除根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十五章 教坊司第一章 北上之議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三十六章 遣回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二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挑撥第三十二章 水門第二十五章 決戰第十章 逐鹿第十八章 鎖拿第八章 起兵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九章 寧王第六章 兵敗靈寶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三十五章 河北平定第九章 封后第八章 南詔秘聞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四十三章 破關第十章 衝突第二十一章 邯鄲郭鴻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二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十章 佈局耳目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十四章 巧度子河第五十二章 先入爲主第二十七章 聯姻第二十七章 大捷第二十二章 龍袍第三十九章 安祿山獻捷第四十八章 安祿山生恨第三章 暗探第二十二章 南詔女王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四十五章 終得長安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二十六章 安思順第三章 夜取南陽第三十四章 南歸在即第五章 佳人如梅第四十六章 返京第二章 坦羅斯之敗第十七章 楊國忠拜相第七章 閿鄉城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一章 挑撥第四章 結盟第三十三章 如虎添翼第十五章 入宮第五章 再遇第二十四章 吐蕃來使第三十七章 陳倉古道第三十七章 太華出家第十八章 河北戰起第三章 節帥人選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八章 咸宜公主第十二章 誤闖第二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四十一章 祿山拜母第三十七章 妥協第三十六章 急攻第十八章 返程第六十章 香花獻策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十三章 贈劍第一章 太子窘境第二十七章 張天師第十三章 安祿山加官第十二章 危機第二十六章 韋昭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无为县| 白水县| 和田市| 翁牛特旗| 南乐县| 天全县| 凌云县| 青川县| 梓潼县| 淄博市| 育儿| 平舆县| 屯门区| 兰州市| 凤山市| 延吉市| 建平县| 尉氏县| 东方市| 板桥市| 郴州市| 什邡市| 布尔津县| 根河市| 辽宁省| 磐石市| 乌兰浩特市| 青铜峡市| 华坪县| 栾川县| 齐齐哈尔市| 万州区| 黄陵县| 班玛县| 丹江口市| 湘乡市| 钟山县| 东阳市| 沐川县| 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