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十日,隔壁就傳來了隱隱吆喝的聲音,這是在搭棚搭竈。
鄭大娘子拉著那個叫阿藤的孩子過來跟蕓娘商量接待客人的事情,說定了鄭家前院接待男客,後院接待老夫人們,徐家就接待年輕些的娘子和孩子們。
蕓孃親自拿了腰牌讓婆子小廝們在花園裡搭起油布棚子,把一應(yīng)的壺、盞、杯、碗、繩牀、炭盆準(zhǔn)備妥當(dāng)。
二十三日大早,鄭家就有絲竹笙簫之響,兩家一齊開了大門,來的客人會先去給太夫人見禮,然後纔會穿過花園到徐家來。
徐老夫人不放心家裡,可在太夫人跟前她也是很受看重的晚輩,按理她也得去鄭家坐著,蕓娘讓她安心去,家裡婆子丫鬟忙得過來,不用擔(dān)心。
老夫人再三叮囑過,把鍾四娘也留在家裡幫忙,纔去了隔壁。
蕙娘和蕓娘帶著三個孩子在花園角門等著客來,蓁娘受了阿姐的吩咐在園子裡仔細(xì)查看。
實際上下人們把一切都準(zhǔn)備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她也只是走個過場。
蓁娘心裡蹦蹦跳著,嘴裡嘀咕著一邊伸手理理杯盞,動動碟子。
很快客人就來了,陸陸續(xù)續(xù)的都是些年輕的娘子帶著孩子,也有十四五歲的小娘子,那邊蕓娘跟人寒暄著。
這邊蓁娘忙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確認(rèn)沒有不妥當(dāng)了,就迎上了由婆子引來的一羣人。
那婆子見到蓁娘對客人笑道:“這是我們家阿郎的小姨妹,韓家娘子!是專門來陪伴我們娘子的!”
又對蓁娘道:“這位是鄭大夫人的內(nèi)侄女文三娘子…”
鄭大夫人孃家姓段,那這位文三娘就應(yīng)該是從的她夫家的排行!
婆子都認(rèn)識她,想來跟徐家也是相熟的,她身邊同行的還有兩個差不多十四五歲的小娘子,文三娘手裡還牽著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小男孩。
蓁娘年紀(jì)小,忙上前納福,嘴裡道:“娘子萬福,兒家裡行十七,茶水已備好,請這邊移步…”
文三娘頭上梳著元寶髻,一朵姚黃牡丹很是惹眼,仔細(xì)看才發(fā)現(xiàn)是扎的花,額頭的花鈿、鬢角的斜紅精緻可人。
她穿著妃色寬袖上衣,一條粉綠印花儒裙,腰間一條玉玨,身邊的丫鬟婆子比尋常人家的婦人還要貴氣些!
文三娘笑著托起蓁孃的手來:“十七娘不必客氣,你今年幾歲了?”
“你不認(rèn)得我,我同你阿姐一向是玩的最好的!”
話畢她又拉過手裡的孩子道:“這是我的長子,乳名叫蒺藜兒,這是我的孃家妹妹,今年十三歲,叫做阿綰,這是我小姑,今年十四歲,叫做惢娘…”
三個小娘子相互見了禮,蒺藜兒喚了聲‘韓家姨母’,就掙脫母親的手跑去找大郎去了,奶母婆子呼啦啦的跟了上去。
蓁娘見那個叫阿綰的小娘子臉上笑意淡淡,身上衣裙雖粉嫩,不過頭上只插了對掐絲蟲草花簪,腰間墜了一個玲瓏可愛的銀香囊,想來這個小娘子是不喜做豔俗打扮的。
倒是那個叫惢孃的娘子,打扮的如同畫上的仙子,跟蓁娘一對上眼就抿嘴笑,使人一見就喜歡上了。
蓁娘一邊引客至亭帳裡一邊道:“兒今年十三歲了,跟阿綰一樣大,而且可巧了,我有一個妹妹也叫芮娘,是草字頭的芮,不知惢娘是不是同一個字?”
文三娘還未說話,惢娘就嘻嘻笑起來:“真是巧極了!我是三心惢這個字…”
三心惢蓁娘也不認(rèn)得,她有些抱歉的看著惢娘:“我沒有念過書,不認(rèn)得字,但這個‘惢’字聽起來就很好,寫出來想必也好看…”
文三娘等人輕笑,惢娘自來熟的挽上蓁孃的胳膊笑道:“十七娘真是個風(fēng)趣的人,蕓阿姐就是個不會說笑話的人,剛纔門口的十五娘是你親阿姐嗎?”
“她是我堂姐,十姐也是我堂姐。”蓁娘回道。
幾人進(jìn)了花園的亭帳,裡面擺上了長案和月牙凳,還置了張交椅。
長案上放著小火爐,上面熱著的水正燒的咕咕響,旁邊就擺著茶餅、茶具和瓷罐。
侍女上了熱水,惢娘是個停不住的人,一進(jìn)去就聞聞水仙花,看到幾案上的琵琶,欣喜的拿過來抱在懷裡調(diào)試。
蓁娘瞧她興奮的勁頭笑道:“惢娘會彈琵琶嗎?”
文三娘搖頭:“她呀,這也學(xué)學(xué),那也學(xué)學(xué),什麼都會一點,又什麼都不精通…”
“阿嫂…”惢娘嗔道。
阿綰坐在角落裡抱起一隻貓逗弄著,那是大郎的貓,花色的毛遮得眼睛都要看不見了,遠(yuǎn)遠(yuǎn)看著就像一個毛球,性格很是溫和。
蓁娘忙拿了根逗貓棒遞給她,阿綰露了個笑道謝,蓁娘想:這一笑倒是讓人眼裡生花呢!
惢娘不服氣文三孃的話:“阿嫂哪裡的話,我最近可是苦學(xué)了‘鷓鴣飛’呢!只是還沒有讓你們知道,今兒個我就給你們露一手瞧瞧…”
她拿起撥子正準(zhǔn)備彈奏,外邊又來了一羣人,來者大聲道:“阿惢你又在說大話了,上次給我們彈曲子把弦都扯斷了,今兒個又要露什麼露?”
一羣衣飾鮮豔的小娘子結(jié)伴而來,走在最前的是一個仰著頭,斜睨著惢孃的小娘子,她這一露面,讓蓁娘好生驚豔了一番,鵝蛋臉粉嫩嬌豔,桃花眼凌厲攝人,嘴角揚(yáng)起一絲不屑,看情形這幾人都是互相熟悉的。
惢娘氣的跳腳:“燕子你等著看,看今天我不打你的臉纔怪!”
原來這位小娘子叫燕子,她慢悠悠的走進(jìn)來,這纔看到被花幾擋住的文三娘,忙斂了聲上前見禮,待她們說笑了幾句蓁娘纔出聲:“幾位娘子這邊請坐,茶水略薄,不要見怪…”
燕子轉(zhuǎn)過頭上下打量了蓁娘一番,直接了當(dāng)?shù)溃骸澳闶悄募业哪镒樱以觞N沒有見過你?”
蓁娘倒是許久沒有見過這麼直接的人了,被噎了一下還未回話,只見燕子身後的婆子輕拉了一下她的袖子。
燕子卻不以爲(wèi)意,惢娘上前來介紹:“這是蕓阿姐的孃家堂妹,她叫十七娘,門口的那個是十五娘,她們是來陪蕓阿姐的…”
說完惢娘側(cè)頭給了蓁娘一個不要介意的眼神。
蓁娘不著痕跡的搖頭擺出笑臉:“阿姐快要臨盆了,姐夫事務(wù)繁忙,我跟十五姐就來陪陪阿姐,今日略盡地主之宜,各位不要客氣纔是…”
燕子點點頭,直接坐在交椅上跟在給貓順毛的阿綰說話,後面的小娘子們相互瞄了一下才由惢娘介紹給蓁娘。
待諸人坐下,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說話後,蓁娘繞視一圈吁了口氣,幸好有惢娘這個熱情的人在,不然她豈不是被別人的一句話弄得話都接不上了,那多尷尬!
剛走出門口準(zhǔn)備喚婆子添水,惢娘跟出來拉住了她:“十七娘,剛纔燕子態(tài)度不好你別在意…她之前不是這樣的…”
蓁娘忙搖頭表示不會:“你們都互相相識,也怪我不早些開口,燕子看見一個陌生的人肯定會好奇的,這沒什麼…”
有人喜歡就有人討厭,蓁娘早就有心理準(zhǔn)備了,況且今天的情況比起預(yù)料太好了,比如阿綰雖然不愛說話,人卻不高傲。
文三娘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身,對自己卻並沒有輕視,惢娘熱情的都讓她有些受寵若驚,這會兒還專門來安慰她,想來她們出身好,父母的教育也很好。
還有那個燕子,她雖然出言不友好,但蓁娘覺得就衝那張臉,這怒氣也消去了五分。
惢娘回頭看了一眼燕子,她正面無表情的摩挲著水杯,盯著花盆出神,惢娘忙拉著蓁娘走遠(yuǎn)一些,張了張嘴,似是在想著怎麼開口,蓁娘不急,等著她的話。
惢娘湊近蓁娘耳朵,輕聲道:“燕子家裡好像要送她進(jìn)宮呢!所以這些日子她心情很不好…”
進(jìn)宮?!進(jìn)宮跟皇帝睡覺生孩子?!
蓁娘張著嘴驚訝的看著惢娘,她家雖是升斗小民,到底也在天子腳下,日常嘮嗑也能聽說些皇帝一家子的新聞。
聽說天子的孫子都能騎著馬跑了,燕子看起來也是豆蔻年華,跟一個半老頭子睡在一起,怎麼想怎麼怪異…曲江池畔踏青,倒是能看見許多高門大婦身邊跟著的年輕姬妾,站在一起就像兩代人,不,三代人…惢娘皺眉沉重的點點頭,她們從小認(rèn)識,燕子做事很有主見,向來是夥伴中的領(lǐng)頭人,宮裡是灘渾水,誰知道會發(fā)生什麼事!
要知道太宗賓天前可是下詔要不曾生育的妾侍進(jìn)淨(jìng)月寺削髮爲(wèi)尼的!
那個出身原國公府的平昭儀那麼漂亮,也很得寵愛,不還是剃了頭做了姑子,青燈古佛後半輩子孤寂的活著!
蓁娘也看了眼燕子,心裡頓時充滿了同情,伺候皇帝,旁人都覺得是天大的榮幸,可蓁娘不這麼覺得。
一來看燕子的性格,在家肯定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十姐夫家尚有這麼多讓她覺得匪夷所思的規(guī)矩,不能想幹嘛就幹嘛!
聽說宮城裡有幾千個宮人,規(guī)矩肯定更嚴(yán)格,她還聽說那些不受天子喜歡的女人,都活的不如奴婢!
二來燕子是水靈靈的小娘子,嫁給皇子還好,年輕點的丈夫相處起來總會和諧一些,雖然也有老夫少妻和和美美的過日子,那畢竟也是少數(shù)…怎麼說呢,看燕子的樣子是一萬個不樂意的,難怪說話也是咄咄逼人…詳情惢娘不便細(xì)說,她叮囑蓁娘道:“我是看今天燕子給你甩臉子才告訴你原因的,十七娘,你答應(yīng)我不要跟旁人說,畢竟這事還沒有擺在明面上呢!”
蓁娘用力的點頭:“這事關(guān)係燕子的終身大事,我絕不會亂說的,你放心…”
惢娘見狀又低語幾句才進(jìn)去,她換上笑臉吆喝:“趁著大傢伙都在,我就給你們開開眼,免得有人說我不著四六的…”
她斜了燕子一眼,抱起琵琶拿起撥子準(zhǔn)備要彈了。
在座的諸人都捂嘴輕笑,皆被惢娘瞪了一眼才抿嘴收聲。
撥絃按指,樂聲響起,流暢婉轉(zhuǎn),蓁娘聽不出好壞,卻見幾個小娘子面露驚訝,心道惢娘以前彈得是多差…燕子側(cè)耳細(xì)聽,等惢娘彈完了才揶揄道:“不錯不錯,不愧是鷓鴣飛,這個聲音跟鷓鴣叫聲一樣…”
惢娘氣的拿撥子打她,“看我不打你這張嘴,一天不刺我兩句你就不舒服是吧?”
兩人鬧做一團(tuán),蓁娘不禁感嘆,惢娘真是個靈透善良的人,對剛見面的人能以心相待,對好朋友更是掏心掏肺,這樣好的娘子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養(yǎng)育出來的…今日天氣不錯,沒有下雪還有些太陽,不過仍然冷得很,待到巳時,來的客人都把小花園快要擠滿了。
到處是成羣結(jié)隊的小娘子們嘰嘰喳喳的說話聲音,有人湊成一堆每人拔了朵花玩投壺比賽,侍女們在一旁計數(shù)。
有的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坐在繩牀上玩雙陸棋,還有人彈琴吹簫,一些小孩子們你追我攆,身後一羣下人跟著東追西跑的,熱鬧極了!
蕓娘要跟其他娘子應(yīng)酬,吩咐蕙娘專門帶人看著孩子們,蓁娘和吳娘專管照顧客人們的熱水點心。
到了開席時間,蕓娘引著衆(zhòng)人去鄭家,卻還有三個頑皮的小郎君還沒玩夠,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有一位是長濟(jì)伯袁家的娘子,眼看孩子還沒找到,她面露焦急,想要自己去找。
蓁娘怕她迷路忙安撫她:“娘子不認(rèn)得路,就在這兒坐一下,我去找找看,想來孩子們是在一起的,身邊又跟著那麼多下人,肯定好找!”
那袁娘子忙道謝,蓁娘也拉著徐家的下人一起找,穿過一片香悠悠的臘梅樹,就看見了那三個孩子正在爬奇形怪狀的太湖石。
那石頭有的邊角鋒利的很,三個孩子年紀(jì)都不超過七歲,要是劃了手或者摔下來可怎麼辦!這可是在徐家,今天來的人都是有身份的,要是在這裡出了事豈不是麻煩事一樁!
也不知道那麼多侍女婆子是怎麼照顧的,真是!
蓁娘心裡一邊埋怨一邊提裙跑過去,卻見一羣人都圍著石頭,有的在石頭下哄著,有兩個身手矯健的婆子把裙子系在腰間爬上去靠近孩子。
那三個孩子見有人上來卻更歡樂了,一邊躲閃一邊繼續(xù)攀爬。
蓁娘見有三四個婆子急的快要哭了,忙大聲勸道:“三個小郎君快別動!讓後邊的姐姐把你們抱下來,你們阿孃正在那邊等著呢!”
有兩個孩子有些猶豫,停了手坐在上邊。
另一個藝高人膽大,戰(zhàn)戰(zhàn)巍巍的鬆開手站起來,嚇得地下的人不敢出氣,那孩子的奶母已經(jīng)哭出來了,“阿玉,快些下來,你別嚇我…”
作者有話要說:
取名字好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