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

劉循一直被劉璋當成督軍,領兵作戰。

並非僅僅是因爲其是長子的身份,還有因爲他確實有統兵之能。

所以,他現在才很絕望。

以他的多年領兵的經驗,看到了原來早就引兵去綿竹的馬鐵,那麼,還能想不到馬家軍還會有其他的後手嗎?

既然都故意讓他攻破城門,怎麼會沒有擊潰他的把握!

的確,劉循的判斷很對。

在雒城裡,不光藏著馬鐵的一千羌騎,還有吳蘭部、鄧芝部。他們之前率軍去綿竹也是真的,只是,後來又偷偷趁著夜色回來了。

一直隱而不發,讓劉璋軍盡情攻城,是爲了將天羅地網鋪好。

汶山郡羌胡的五千步騎,就是收網的關鍵!

龐統讓氐人雷銅,跑去汶山郡,以割讓都安縣的土地爲重利,讓羌胡們踴躍相隨,前來佯攻都安。

是的,佯攻。

因爲原來那些逃回來都安縣的黔首百姓,都是馬家軍的兵卒僞裝的。

將領是孟達!

爲了一戰而定蜀中,龐統將葭萌關守將孟達都和其麾下的東川兵,都調來了。可想而知,劉璝引兵去救援,就悲劇了。直接被前後夾擊,不屈戰死於亂軍之中。

哎,可惜了他的一番忠義,跟了個不爭氣的主公。

而和雷銅一起率領羌胡兵的龐統,也在可惜。

他不是可惜劉璝的忠義,而是在可惜,爲什麼是劉璝領軍來救援都安縣。

在他的謀劃中,是以退兵之策,吸引成都的大軍去攻雒城。然後再以羌胡叛亂,讓成都調動爲數不多的兵力來救援。

如此以來,他就可以全藉著全殲這些救援之兵,然後讓手下兵卒換上劉璋軍的軍服,逃回成都,一舉詐開城門!

將成都一戰而定!

甚至還可以在趁其不備下,俘虜了益州牧劉璋,讓蜀中、巴中傳繳而定!

哎......

就是劉璋,終究還是謹慎了些。

不過,算了。

自古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取得的戰果也不差!

馬上的,龐統就留了幾百兵卒押解俘虜,留在都安城內。自己則是馬不停蹄,帶上孟達、雷銅二人,引兵前去雒城。

既然無法趁亂奪下成都,那麼就退而求其次,將劉循的兩萬人都給擊潰!

讓成都再無足夠的兵力,據城而守!

所以呢,劉循部就悲劇了。

他在城門攻破的時候,就已讓大軍一舉壓上,早就沒有陣型可言。因此,當馬鐵帶著一千羌騎如一道洪流席捲而來,他的麾下直接潰不成軍。

根本無法抵禦。

當緊隨馬鐵羌騎身後的吳蘭、鄧芝部出現的時候,作爲攻城前軍的任虁部,見事不可爲,便率領麾下伏於道旁,向馬家軍投誠。

有任虁的示範下,劉璋軍猶如雪崩一樣,引發了的投降狂潮。

無數兵卒都扔掉了手中的兵器,伏在地上。

整個戰場之上,無人再願意爲了“劉”字大旗拼死而戰。

這就讓一直來回衝陣的馬鐵,騰出了身來,直接就帶著羌騎往劉循的中軍而去。他試圖拿下敵軍的主將,將此戰落下帷幕。

劉循也不得不撤退了。他留下來,只有被俘虜或者戰死的可能。還不如將麾下的兵卒,能帶回去多少,就帶回去多少。

爲了守衛成都。

但是呢,當馬鐵的羌騎,好不容易被沿途的降兵堵住了前進的腳步;當他以爲終於逃出生天的時候,龐統率領的人馬就出現在視野裡。

還是從成都的方向而來的。

這一刻,劉循的結局,已經再無懸念。

跟隨他一起撤退的兵卒,都扔了兵器,伏在了地上。整個戰場上,就剩下了他和身邊一百多親兵是站著的。

他淒涼的看著無力迴天的局面,最終還是接受了被俘虜的命運。

再抗爭,不過讓忠心耿耿的親兵們,命喪於此而已。

同樣的淒涼,在半日後,在成都的城牆上,在益州牧劉璋的臉上。

他無法相信,前去收復失地的兩萬大軍,一下子就全軍覆沒了。也將他心中所有希望,都覆滅了。

事到如今,蜀中還是姓劉的嗎?

成都,還能守得住嗎?

他的僚佐和兵卒們,並不知道他的疑問,卻用行動給了他答案。

當馬家軍來到成都城下耀武揚威,當劉循以俘虜的身份出現,城內的兵卒就開始逃亡。

犍爲南安人,費詩費公舉;犍爲武陽人楊洪,楊季休,也在當夜偷偷的逾城牆而出,投誠馬家軍。

與他們同去的,還有同郡人張翼。

張翼,字伯恭。是犍爲郡武陽縣人,高祖父張皓曾任司空,曾祖父張綱任廣陵郡太守,都很有聲望政績。

他的離去,猶如黑夜中指引方向的北極星,讓整個益州籍的僚佐,都蠢蠢欲動。

也讓劉璋心若死灰。

吳班,這位守衛成都城的將領,來到了劉璋的面前,輕輕的說了一句:“使君,此城已不可守。若是不投降,那麼就前往巴中吧。”

頓時,劉璋的眼神,就驚懼無比,也悲涼無比。

他不是不知道,成都城堅持不了多久。而是吳班對他的稱呼,從以前的“主公”,變成了現在的“使君”。

稱呼的變化,讓兩人在瞬間,成爲了路人。

先是吳壹悲忿去職,到現在吳班不再奉他爲主,世局發展到他先父劉焉留下的心腹,都開始拋棄他了。

“哈哈哈......”

劉璋愣了好久,最終,昂頭大笑而去。

既是在笑這個世界上可笑的忠義,也是在笑自己在亂世中偏安一隅的可笑。

翌日,劉璋在兩千賨人兵卒的護衛下,帶領著家眷奔去巴郡的治所江州。與他同去的,只有寥寥數個臣子。

比如董和、費觀、劉巴和許靖,都攜帶家眷隨行。

巴郡太守嚴顏得知消息,親率麾下到江陽郡來迎接,並且直接駐守在與鍵爲郡接壤的漢安縣,防禦馬家軍的進一步擴張。

龐統得知消息後,想讓馬鐵率領羌騎去追擊的。但是收到了一封書信後,便打消了想法。

書信是吳壹的手書,吳班也署了名。

就寥寥一行:“劉使君安然到巴中之時,便是汝得蜀中之時。若是劉使君有不測,成都城焚,某麾下五千兵卒,皆不懼戰死!”

好吧,這是吳壹和吳班,最後一次爲劉氏盡忠。

龐統當即就允諾了。

還很有誠意的,將軍隊撤到城池十里外駐紮。

去追擊劉璋,不一定能虜獲,卻會讓成都變成焦土。不去追擊,就能得到吳壹、吳班和五千兵卒的效忠,何樂而不爲呢?

得了劉璋元從系的效忠,再加上益州世家大戶的擁護,馬家軍就等於在蜀中站穩了腳跟,得到了根基!

區區劉璋而已,一個守成之主而已,放了又能如何!

再說了,巴中之地,他如今根本沒有考慮去攻打。

是的,鳳雛的計劃裡,根本沒有奪取巴中之地。

一方面,是要先穩住蜀中的人心。蜀中之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除了蜀郡之外,他還要去勸降鍵爲等郡縣。

而且,麾下各個將領、投誠過來的僚佐和當地本土世家大戶,這些人的權利分配、利益分割,是個很繁瑣的事務。

若是處理不當,他就成了第二個劉璋。

另一方面,龐統在擔心馬超。他覺得有勇無謀的馬超,挾憤而攻打關中,會失利、會兵敗而歸的可能性,非常大。

就算是有漢中張魯出兵策應。

因此,他要做好準備。無論是分兵去隴右救援接應;還是讓兵敗而歸的馬超,有個容身之地,有個崛起的根基。

嗯,他不愧是荊楚的俊才。

當得起已故名士司馬徽的讚賞:“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事實證明,他的憂慮,很快就要派上用場了。

有八萬大兵,分成三路進攻關中的馬超,如今的戰局,的確很不利。因爲司馬徽誇讚的另一個俊才:臥龍諸葛亮。

他給劉備做了建議,而導致了關中的戰局有變。

第二十章、黑毦兵第四九一章、臣命不久矣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三零三章、可願往關中否第二六八章、得展鴻鵠之志第四六一章、曹魏飄搖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零三章、可願往關中否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三四二章、荀公達臨歿之陳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零二章、謀者潛鋒芒第四三四章、謀全局圖野心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八十四章、殺人權第一三六章、文姬願否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吳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二九八章、魏奪嫡之始第一九五章、勸君莫貪身外物第二三八章、六姓家奴雄起第三六七章、孤許久未見汝了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一一九章、因敗再戰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二三七章、謀在三年後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戰第四四四章、人去風波留第二七一章、天下二分之謀第八十三章、西涼鐵騎第二四六章、白眉最良第一九六章、託辭賊寇賺郝昭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二三五章、初掌南陽郡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三章、不作不死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說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三零一章、蜀中有變狡狐出第二一零章、兵者未雨先綢繆第二八七章、大丈夫死則死耳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二二四章、壺關!壺關!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七章、修德行兮有佳兒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六十二章、狼狽亡命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二八零章、何不覓封侯邪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二一八章、謀全域佔先機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二十五章、恩威並施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第四二七章、誓將汝挫骨揚灰第二六八章、得展鴻鵠之志第五十五章、漢武帝之事第四零七章、利益是決策源泉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擲第四一七章、羅侯寇氏子封第三六二章、大漢將迎異姓王第一二九章、窮途末路第三六八章、梟雄狡狐皆奸詐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二一二章、欲天下無羯人耳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四一五章、馬幼常止於此乎第三八八章、漢中戰雲卷天來2第二十九章、年齒尚小第二十八章、賊寇廖化第一一一章、進軍當塗
第二十章、黑毦兵第四九一章、臣命不久矣第四零八章、物是人非銅雀臺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二七二章、某隻好先“死”第三零三章、可願往關中否第二六八章、得展鴻鵠之志第四六一章、曹魏飄搖第二九三章、夫,趨利避害也第一零九章、江表虎臣第三零三章、可願往關中否第三六四章、勝負非止於戰場第三四二章、荀公達臨歿之陳第一零四章、鹿死誰手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二九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一零二章、謀者潛鋒芒第四三四章、謀全局圖野心第一二五章、失道寡助第四七一章、慈不掌兵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二八八章、天意薄周郎第四七二章、向死而生第二十二章、世家的學問第八十四章、殺人權第一三六章、文姬願否第四八七章、三千越甲可吞吳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四十二章、奸雄主公第二九八章、魏奪嫡之始第一九五章、勸君莫貪身外物第二三八章、六姓家奴雄起第三六七章、孤許久未見汝了第一八三章、世家的嘴臉第一一九章、因敗再戰第一五二章、春江水暖鴨先知第一七八章、河北文丑安在否1第三十四章、皆太守也第二三七章、謀在三年後第二零三章、窮途之路莫倉惶第二零二章、問君幾多剛愎第四十一章、匡亭之戰第四四四章、人去風波留第二七一章、天下二分之謀第八十三章、西涼鐵騎第二四六章、白眉最良第一九六章、託辭賊寇賺郝昭第一零八章、初見武聖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二三五章、初掌南陽郡第八十二章、命運軌跡第三章、不作不死第三十五章、年少者說第四九九章、昔日崔琰今鮑勳第三零二章、人心之種子說第三八九章、漢中戰雲卷天來3第三零一章、蜀中有變狡狐出第二一零章、兵者未雨先綢繆第二八七章、大丈夫死則死耳第四四五章、將欲取之第二章、我要學藝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二二四章、壺關!壺關!第九十三章、唯恩威耳第三五五章、千年世家子孫計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九十一章、汝欲活乎第一五四章、司空府論策2第一一二章、兵不血刃第七章、修德行兮有佳兒第四二八章、該兵行險招了第六十二章、狼狽亡命第一五零章、汝遺言可信否第二八零章、何不覓封侯邪第四十七章、心存死志(求收藏)第二一八章、謀全域佔先機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二十五章、恩威並施第九十章、此獠當殺第二二二章、梟雄與毒士之略第四七零章、爲爾等備下棺木第四二七章、誓將汝挫骨揚灰第二六八章、得展鴻鵠之志第五十五章、漢武帝之事第四零七章、利益是決策源泉第五零一章、孤注一擲第四一七章、羅侯寇氏子封第三六二章、大漢將迎異姓王第一二九章、窮途末路第三六八章、梟雄狡狐皆奸詐第三十六章、亂世綢繆第二一二章、欲天下無羯人耳第三四六章、鳳雛未艾臥龍顧第四一六章、恩即是威也第二零六章、玉石引發的血案第四一五章、馬幼常止於此乎第三八八章、漢中戰雲卷天來2第二十九章、年齒尚小第二十八章、賊寇廖化第一一一章、進軍當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句容市| 德格县| 平定县| 简阳市| 合阳县| 湘西| 阿巴嘎旗| 星子县| 东平县| 新闻| 乐安县| 南通市| 大悟县| 志丹县| 沁源县| 张家港市| 花垣县| 永善县| 阳春市| 平度市| 沁水县| 黔西县| 丹江口市| 南皮县| 贺州市| 三门县| 濮阳市| 安图县| 丽江市| 延寿县| 稻城县| 辛集市| 滨海县| 保康县| 林周县| 泰和县| 五家渠市| 四会市| 肥乡县| 浪卡子县| 普兰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