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三章 皇室宗親

說不過人家又不敢發(fā)作的勳貴們,只能低頭默默計算,新的制度實行後自己家剩下的田地莊園,算完後吁了一口氣,還算可以,朝廷並沒有過分克扣他們。

剩下來財產(chǎn)只要不是敗家子式的亂花錢,還是能體面地過著舒適的生活的,當然子弟中不乏敗家子,這隻能靠自己回去教育了。

大部分勳貴接受了新制度,可也有不甘心的人,明著不敢說,暗地裡慫恿皇后的父親,國丈伯爵周大人,去和皇后哭訴,鬧一鬧或許能有好處。

周奎自然要去鬧,就是別人不慫恿他也要去的,大明最小氣的勳貴就是他了,平白被削減了田地他如何甘心。

這位在歷史上奇葩到死要錢的伯爵大人,皇帝號召貴族捐款,他作爲老丈人愣是一毛不拔,皇后知道自己父親的小氣,給了五千兩銀子的私房錢讓他拿去捐獻,做個表率,可他硬是扣下兩千兩,拿了三千兩去捐獻,皇后差點吐血。

周奎這是眼珠子一直在轉(zhuǎn),想著怎樣下朝後去找女兒哭訴,又一個重磅炸開了,周奎眼珠子瞪圓了,內(nèi)閣要幹什麼,想挑戰(zhàn)皇權(quán)嗎?

這是皇室貴族的新章程,在首輔嘴裡緩緩地說出,原本的宗室分封被大肆修改,分爲九等爵位,同樣大幅度削減土地。

爵位分爲超品親王爵,超品郡王爵,超品大公爵,正一品鎮(zhèn)國將軍,從一品輔國將軍。

接著是正二品的奉國將軍,從二品的奉恩將軍,正三品的鎮(zhèn)國中尉,從三品的輔國中尉,增加了一個大公爵和一個奉恩將軍的爵位,減少一個奉國中尉爵位。

щщщ ◆тт kΛn ◆c o

可改變最多的是他們子孫的封號,原本除了各爵位的繼承人世子外,其他的嫡子都是降等封賞的,比如親王的兒子封爲郡王,郡王的兒子封爲鎮(zhèn)國將軍以此類推。

可這回不是了,朝廷不再封賞正經(jīng)的九等爵位,親王郡王大公爵的兒子一律封爲從三品輕車都尉,正二品以上的兒子封爲正四品騎都尉,其餘爵位的兒子一律封爲從四品雲(yún)騎尉。

這裡也對這些勳爵做了修改,原來的輕車都尉是從三品,騎都尉是正四品,雲(yún)騎尉的正五品,這是元朝那承襲來的勳位名稱,在宋以前也有,只是更低些品級。

這樣等於斬斷了皇室宗親大筆的俸祿,品級越小俸祿越少,原本郡王公爵滿地走的狀況將被限制。

大明原本的宗親俸祿是親王一萬石,郡王兩千石,鎮(zhèn)國將軍一千石輔國將軍八百石,奉國將軍六百石,鎮(zhèn)國中尉四百石,輔國中尉三百石,奉國中尉二百石。

現(xiàn)在這些是沒變,可輕車都尉,騎都尉,雲(yún)騎尉的祿米分別是一百二十石,八十石和五十石,這等於讓那些皇室的後人,從原來的衣食無憂到現(xiàn)在的必須從事生產(chǎn),亦或者你不幹事也可以,但必須省吃儉用才能養(yǎng)活自己。

這制度一說完,皇室宗正大聲叱罵道:“汝等欲何爲,不言祖宗成法能否更改,只言這天家威嚴豈能如此作踐,歷朝歷代可有虧待皇室的先例?聖人所言君君臣臣可還要遵守?汝等亦是飽讀詩書之輩,焉敢置聖人教誨而不顧,莫非這綱常都不要了?”

大宗正不愧是飽讀之士,一開口就以聖人綱常來質(zhì)問,而不是糾纏於能否改良,在大義上佔據(jù)高度再言其他。

方越貢還未搭話,範景文率先開口道:“先聖教誨我等豈敢忘記,然自古皇室奉養(yǎng)也未曾如我皇明這般,一律以高爵位榮養(yǎng),自秦以來,何曾見過皇室子弟不事生產(chǎn),只靠祖宗恩德悠遊自在者乎,況人有遠近親疏,皇室亦然,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豈有不分親疏,不辯遠近,雖庶子支脈亦以勳爵之位奉養(yǎng)者乎。”

宗正正欲駁斥,黃道周突然上前一步奏對道:“臣彈劾皇室宗正,縱奴霸佔民田,打死不願搬遷百姓三人,傷者數(shù)十,百姓哀嚎求告無門,請吾皇徹查此事,還我大明皇室清明之聲譽。”

“呃”宗正剛要說話被這話堵得差點背過氣去,慌亂地轉(zhuǎn)頭瞪著黃道周,鬍子亂搖嘴脣哆嗦地嘶吼道:“胡說....你....你這是誣陷.....”

既然要對皇室動手,內(nèi)閣豈能不做萬全的準備,要找大明皇室的茬根本不用誣陷,九成九九的皇室,都有強佔民田的劣跡。

錦衣衛(wèi)在崇禎的授意下,早就收集了無數(shù)的證據(jù),崇禎原來還不想動手,被陳子強糾纏不過才讓錦衣衛(wèi)偵查的,可那些證據(jù)被呈上後,觸目驚心之餘,不由得哀嘆,不動手怕是大明就要毀在自己家人手中了。

見宗正還想抵賴,崇禎冷哼一聲道:“宣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駱養(yǎng)性,朕今日豁出去揚一揚家醜了,九邊將士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可朕這些親人都在幹什麼,怕這祖宗基業(yè)完的太遲嗎?朕想不通,大明若是亡了對他們有何好處?”

崇禎這是氣急了,連亡國都說出來,想想也是,歷史上李自成等能夠有資源支撐造反,不就是那些王爺皇室被搶後,才越發(fā)壯大嗎,一個個肥的豬一樣還一毛不拔,也算是中國歷史的一道奇觀。

駱養(yǎng)性本是要上朝的,他今天在整理這些證據(jù),數(shù)量太多了,有些還不能見光,總要給皇室留些顏面,給皇帝看是一回事,拿上朝堂是另一回事。

到皇帝召他時堪堪把宗正府那些皇親的證據(jù)整理好,其餘的各地藩王還未曾動,趕緊小跑著過去,到殿外整理一番自己才進去。

看著他手中一大疊的資料,宗正府衆(zhòng)人如喪考妣,明白這事恐怕早就被查個底朝天了,根本無法抵賴。

隨著一樁樁一件件被說出,崇禎再次聽聞此事,還是情難自禁,哽咽道:“朕之臣民何其不幸啊,天災連年,還要被人禍作踐。”

“吾皇仁愛,惠澤萬民....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殿大臣趕緊三呼萬歲,宗正府各人面如死灰,明白這事已經(jīng)無可挽回,只能跟著勸慰皇帝,這世上最不能做的事就是犯了衆(zhòng)怒,小到個人,大到家國,莫不如是。

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兩百三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變法的第二步第六十八章 秦淮雙美第五十七章 紀念碑第六十章 監(jiān)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三十章 小妾美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五十三章 突圍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四十六章 備戰(zhàn)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三十九章 聖眷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兩百四十六章 消弭禍患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兩百二十四章 翟家抄家第兩百四十二章 商稅的爭議第兩百四十六章 消弭禍患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zhàn)計劃第六十九章 募捐第兩百一十章 曹化淳第一百六十五章 吐血的皇太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瀋陽城中的暗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一百零三章 虎軍規(guī)矩第七十九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三十二章 從良的李貞麗第三十八章 奉旨北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軍制改革的試點第兩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各處拜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二十九章 秦淮名妓第兩百六十四章 插漢部的無奈第一百五十六章 多爾袞的奇謀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朝鮮偵查第兩百五十一章 廷辯第七十五章 赴京面聖第兩百一十七章 晉王府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襲第兩百五十四章 再戰(zhàn)遼東第兩百四十八章 聖旨南來第兩百二十一章 晉商的法子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zhàn)計劃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一百二十章 師兄弟的密談第兩百六十四章 插漢部的無奈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說服何可綱第六十七章 虎衛(wèi)分兵第九十七章 黃道周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自異域的三女第兩百七十一章 兩廣總督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大淩河堡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八十三章 皇太極最後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前預測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零七章 海蘭珠的悲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六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九章 秦淮名妓第一百七十六章 名士相聚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兩百四十四章 調(diào)兵遣將第五章 推廣番薯種植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投靠大明的蒙古三部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三章 傳承文武藝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九章 結(jié)仇溫閣老第兩百三十八章 祭奠第二十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噩耗傳來第五章 推廣番薯種植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六十五章 政爭第兩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七十一章 禮成風波第兩百二十六章 血流成河第兩百一十一章 吳偉業(yè)與江陰兩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投靠大明的蒙古三部第兩百四十二章 商稅的爭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勳貴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前預測
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兩百三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九章 變法的第二步第六十八章 秦淮雙美第五十七章 紀念碑第六十章 監(jiān)軍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三十章 小妾美姬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五十三章 突圍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四十六章 備戰(zhàn)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三十九章 聖眷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兩百四十六章 消弭禍患第兩百六十一章 女真三降將第兩百二十四章 翟家抄家第兩百四十二章 商稅的爭議第兩百四十六章 消弭禍患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zhàn)計劃第六十九章 募捐第兩百一十章 曹化淳第一百六十五章 吐血的皇太極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瀋陽城中的暗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一百零三章 虎軍規(guī)矩第七十九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三十二章 從良的李貞麗第三十八章 奉旨北上第兩百七十七章 軍制改革的試點第兩百八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各處拜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二十九章 秦淮名妓第兩百六十四章 插漢部的無奈第一百五十六章 多爾袞的奇謀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朝鮮偵查第兩百五十一章 廷辯第七十五章 赴京面聖第兩百一十七章 晉王府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夜襲第兩百五十四章 再戰(zhàn)遼東第兩百四十八章 聖旨南來第兩百二十一章 晉商的法子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zhàn)計劃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一百二十章 師兄弟的密談第兩百六十四章 插漢部的無奈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一百一十六章 說服何可綱第六十七章 虎衛(wèi)分兵第九十七章 黃道周第一百四十三章 來自異域的三女第兩百七十一章 兩廣總督第一百一十二章 回大淩河堡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八十三章 皇太極最後的決斷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前預測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零七章 海蘭珠的悲喜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六十九章 募捐第二十九章 秦淮名妓第一百七十六章 名士相聚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兩百四十四章 調(diào)兵遣將第五章 推廣番薯種植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投靠大明的蒙古三部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三章 傳承文武藝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九章 結(jié)仇溫閣老第兩百三十八章 祭奠第二十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噩耗傳來第五章 推廣番薯種植第兩百章 布木布泰的憂心第六十五章 政爭第兩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七十一章 禮成風波第兩百二十六章 血流成河第兩百一十一章 吳偉業(yè)與江陰兩英雄第一百六十二章 投靠大明的蒙古三部第兩百四十二章 商稅的爭議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明勳貴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zhàn)前預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璧山县| 武义县| 灌南县| 泽州县| 昭平县| 鞍山市| 保靖县| 亚东县| 南城县| 库尔勒市| 大足县| 兰坪| 茌平县| 万盛区| 新绛县| 聂荣县| 万年县| 忻城县| 连江县| 北流市| 都江堰市| 卢湾区| 德兴市| 旌德县| 孙吴县| 涟水县| 池州市| 彰武县| 云浮市| 舟山市| 巴林右旗| SHOW| 大关县| 宾阳县| 普兰店市| 西贡区| 全州县| 高平市| 保定市| 乃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