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

見他那模樣妻妾們全都笑了,李香君抱著懷裡的孩子嗔道:“哥哥最壞了,前面五個男孩都有大名了,奇壘兒姐姐跟人家的孩子都沒起名呢,沒見過這樣當父親的。”

陳子強撓著腦袋,嘟囔道:“香香急什麼啊,小六小七纔剛滿月不久,哪有這麼快起名的,再說他們哥哥既然用了仁義禮智信,接下去還有忠恕節讓勇孝悌,咱們大不了接著用就是了。”

他所說的正是儒家經典中提倡的精煉字句,李香君歪著頭想想後說:“唔唔...這樣還行,以後小六兒就叫陳守忠了,奇壘兒姐姐的小七兒叫陳守恕。”

這話別人聽起來沒什麼異樣,可陳子強突然呸了一聲叫道:“不要用恕字,老子的兒子纔不手術呢,叫陳守節。”

大家莫名其妙,陳子強卻是暗自嘀咕:“呀呀呸,手術個屁,老子的兒子一定健健康康的,叫個屁的守恕。”

原來他是想起了後世的諧音字,可別人哪有他這麼多彎彎道道,葉小鸞狐疑地望著他問道:“夫君的意思是以後都不用這恕字了,烏雲娜若是生了男孩,叫陳守讓是吧。”

“唔唔...對對對...不要恕字,什麼狗屁的字眼,差點害了我兒子。”

大家更是莫名其妙,陳子強揮揮手道:“別問那些了,咱們還是想想閨女的名字吧,賢妻啊,你文采飛揚,給起個名唄。”

葉小鸞飛了個白眼,沉吟道:“女子以靜爲美,易坤卦說,含章可貞,黃裳元吉,此之謂也,丫丫既起名爲元,大姐兒,二姐兒就以章貞爲名如何?”

陳子強低語著:“陳司章,陳司貞,唔,不錯,賢妻不愧是有文化啊,不想爲夫就是半個文盲。”

平江侯府衆人皆已習慣這主兒的瘋言瘋語,雖不是很明白他的意思,但大致上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古代的文化和現代是不同的意思,化含有教化的意思,其實說句難聽話,現代漢語中許多詞語完全是日本人那來的。(這觀點南懷瑾大師說過)

明治維新後,日本人翻譯大量的西方著作,中國當時落後,從日本引進許多翻譯著作,正好當時正是白話文興起,取締文言文的時期,故而多是借鑑日本人的語境來充實我們的白話文。

陳子強這邊是滿意的頻頻點頭,李香君不幹了,嚷嚷著叫道:“哥哥,還有呢,圓圓姐姐和橫波姐姐的寶寶呢,叫什麼大名啊。”

顧媚還是叫了顧橫波,誰也想不明白,她怎麼又給自己起了個這字號,陳子強從不理會這事,叫就叫吧,反正顧橫波也挺好聽的,一聽就讓人想起她那春水盈盈的眼波流轉。

陳子強這回腦瓜子轉過來了,趕忙說道:“既然大丫頭二丫頭用了坤卦,那四丫頭五丫頭就用乾卦吧,元亨利貞,元和貞都已經有了,就叫陳司亨,陳司利如何?”

大家聽後都說好,烏雲娜撫摸著大肚子,嬌聲笑道:“夫君把乾坤兩卦好聽的字眼都用了,若是奴家生了個女兒,該起個什麼名啊。”

這一說其他還沒生過的也紛紛附和,特別是瓦妮莎,這位西方的貴族夫人,可不管什麼乾卦坤卦,她現在最著急的是自己什麼時候能懷孕。

拉著陳子強叫道:“夫君咱們的孩子先起個名吧,起名後我一定能懷孕的。”

陳子強被這話弄得哭笑不得,放開巴德瑪和娜木鐘,對她說道:“瓦妮莎啊,哪有不知道男孩女孩就起名字的啊,你看爲夫沒少去你那,你這小腰怎麼還是那麼細呢。”

瓦妮莎不樂意地嗔道:“人家都喝了好幾天苦苦的水了,還不是夫君不努力纔沒大起來的,你看烏雲娜後來纔來的,肚子已經三個月了。”

“好了好了,瓦妮莎彆著急,夫君和你都還年輕,會有的。”

葉小鸞作爲大婦,這時候急忙站出來打岔,然後正色對陳子強說:“夫君,此事雖是咱們的家事,您還是要進宮一趟,跟皇叔父和母后稟明的,畢竟咱們家的孩子,都是可以隨意進出內宮的。”

這是崇禎給平江侯府的特權,凡是他的孩子,和皇孫一樣待遇,除了不姓朱,陳家現在就是另一個宗室了。

陳子強忙不迭的點頭,看看時候尚早,急忙拿著書信往宮裡去,海蘭珠現在經常住在懿安皇后那裡,自己也兩天沒見到了,正好去看看這位嬌妻。

崇禎看完信件,沒有反對這事,笑著對他說:“強兒又要當父親了,朕真的老嘍。”

陳子強笑嘻嘻地回道:“不老不老,慈烺才十四歲呢,您可是要長命百歲才行。”

老態龍鍾的曹化淳輕斥道;“胡說八道,皇上是萬歲,別亂說話平白讓人彈劾你不知輕重。”

崇禎呵呵笑道:“大伴啊,說萬歲你信嗎,人生七十古來稀啊,朕要是能活到七十就知足嘍,沒那麼貪心活成烏龜那樣啊。”

曹化淳眉開眼笑地回答:“皇上是聖天子,自然有上天護佑,活多少歲都是天意,豈能憑普通人的歲數來論。”

陳子強不滿地瞟著他,碎碎念道:“老曹越來越會拍馬屁了....你看看小爺,有什麼說什麼,多快活呀.......”

絮絮叨叨的讓王承恩掩嘴直笑,他還好奇地問笑什麼,王承恩嘻嘻笑道:“殿下說曹公公老頭碎嘴,您看看您自己,一說就是一大串...嘻嘻嘻...”

這話讓崇禎開懷大笑,曹化淳也忍不住笑意,看著他揶揄地說:“殿下啊,你怎麼學著老奴著碎嘴的毛病啊,好的不學盡學壞的呢。”

“誰學你呀....誰學你呀...老頭子最壞了。”

陳子強悻悻的嘟囔著,崇禎笑著擺擺手說:“去吧去吧...跟你母后回稟一聲去,回去就不用來見朕了,順便去你弟弟那看看,這幾天他先生說他有點分心,你去勸勸。”

陳子強點點頭道:“知道了,不過叔父,慈烺十四歲了,這年紀的男孩都坐不住,別老關著他讀書,有時候也要出去走走,舒緩一下心情,您沒見我那時候天天跟京營的將士們玩鬧,恩師從來不管我的。”

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零一章 廷議第三十三章 再次試種新品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兩百六十九章 封賞誥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丹汗的最後一位妻子第兩百三十四章 閒談中的靈光一閃第一百二十一章 倪元璐的決斷第一百七十八章 復社四公子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帶大的皇太子八十七章 豪格撤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七十八章 海軍種子培訓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兩百零一章 李倧的王爵名份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三十七章 大勝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一百八十四章 陳家子女(上)第九十一章 京師報捷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兩百七十二章 府兵制和衛所軍制度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一百零九章 襤褸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八十一章 伏擊第兩百二十三章 回大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六十二章 理論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一百六十章 頓兵堅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愁的駱養性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五十章 再見彈劾第兩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多爾袞的奇謀第八十九章 突襲車隊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六十章 監軍第兩百一十七章 晉王府的野望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一百零八章 談判結果第兩百六十九章 封賞誥命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微求救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兩百四十五章 可能的變故第四章 神童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兩百三十一章 聯合勳貴的奏章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兩百三十四章 閒談中的靈光一閃第兩百二十九章 宮廷問答第二十四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兩百八十章 蒙古科爾沁第兩百二十章 太原晉王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三十一章 大婚之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都複查第六十三章 初言改革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九十二章 遼東備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兩百二十三章 回大同第七十二章 家事國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北上的鄭森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是大勝第兩百五十二章 被降職的陳子強第六十六章 密摺第五十章 阻擊第一戰第九十五章 慈母訓子第一百五十章 李自成張獻忠的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彈劾薛國觀第八十章 戰前佈局第一百五十章 李自成張獻忠的覆滅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虎軍規矩第八十二章 逃跑的虎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八十二章 逃跑的虎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晉商的法子第一百八十章 洛陽福王第兩百七十八章 海軍種子培訓第二十五章 戰後升遷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革從皇室宗親開始第九十六章 內閣分歧第五十章 阻擊第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兩百零八章 大同煤礦第兩百零一章 李倧的王爵名份第二十一章 土製手榴彈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送禮
第兩百七十九章 無題第一百零一章 廷議第三十三章 再次試種新品種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兩百六十九章 封賞誥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丹汗的最後一位妻子第兩百三十四章 閒談中的靈光一閃第一百二十一章 倪元璐的決斷第一百七十八章 復社四公子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一百八十六章 被帶大的皇太子八十七章 豪格撤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七十八章 海軍種子培訓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兩百零一章 李倧的王爵名份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三十七章 大勝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一百八十四章 陳家子女(上)第九十一章 京師報捷第兩百三十三章 南下南下第兩百七十二章 府兵制和衛所軍制度第兩百八十四章 新的作戰計劃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一百零四章 皇太極求和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一百零九章 襤褸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八十一章 伏擊第兩百二十三章 回大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岳貢的失誤第六十二章 理論第四十二章 營救大儒第一百六十章 頓兵堅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愁的駱養性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兩百五十章 再見彈劾第兩百八十二章 無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多爾袞的奇謀第八十九章 突襲車隊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六十章 監軍第兩百一十七章 晉王府的野望第兩百三十五章 到達南京城第一百零八章 談判結果第兩百六十九章 封賞誥命第五十九章 說服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兩百四十七章 王微求救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兩百四十五章 可能的變故第四章 神童第四十五章 曹化淳的提議第兩百三十一章 聯合勳貴的奏章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兩百三十四章 閒談中的靈光一閃第兩百二十九章 宮廷問答第二十四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兩百八十章 蒙古科爾沁第兩百二十章 太原晉王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三十一章 大婚之夜第一百八十二章 成都複查第六十三章 初言改革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九十二章 遼東備戰第兩百七十四章 初見吳六奇第兩百二十三章 回大同第七十二章 家事國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北上的鄭森第一百六十四章 還是大勝第兩百五十二章 被降職的陳子強第六十六章 密摺第五十章 阻擊第一戰第九十五章 慈母訓子第一百五十章 李自成張獻忠的覆滅第一百零六章 彈劾薛國觀第八十章 戰前佈局第一百五十章 李自成張獻忠的覆滅第兩百六十六章 風起遼東第一百零三章 虎軍規矩第八十二章 逃跑的虎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功說過第八十二章 逃跑的虎軍第兩百二十一章 晉商的法子第一百八十章 洛陽福王第兩百七十八章 海軍種子培訓第二十五章 戰後升遷第一百七十四章 改革從皇室宗親開始第九十六章 內閣分歧第五十章 阻擊第一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舊識巡按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地都不太平第兩百零八章 大同煤礦第兩百零一章 李倧的王爵名份第二十一章 土製手榴彈的誕生第一百三十九章 送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东方市| 郁南县| 闽清县| 尼玛县| 洛宁县| 柯坪县| 武平县| 桃江县| 阿瓦提县| 莱西市| 佛坪县| 阿克| 十堰市| 曲靖市| 屏东市| 社会| 宝山区| 五大连池市| 荆州市| 太康县| 禹城市| 台北县| 开远市| 临湘市| 绩溪县| 乌恰县| 邵阳市| 油尖旺区| 晴隆县| 平度市| 云龙县| 昌邑市| 临夏县| 汝州市| 陇川县| 应用必备| 红桥区| 蓬安县| 灵丘县|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