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莫做兩朝天子臣

“在下由人工,見過名璧先生(魏耕字名壁)。”

甘剩打量著魏耕,心裡暗暗琢磨著,汪軍門真是神通廣大,竟然能在浙江腹地的紹興找到這麼多的抗清義士。

這幾天暗中調查,甘剩已經確定,魏耕和祁氏兄弟周圍,有一個鬆散的秘密組織,核心成員大都是浙江本地的官宦子弟,名門望族,最少有三四十人。他們主要分佈在山陰、蕭山、會稽、上虞四縣,其中山陰祁氏、山陰朱氏、山陰吳氏、白洋朱氏、蕭山李氏等家族能量最大,如果這個秘密組織能爲楚軍所用,攻略杭州的計劃又多了兩分把握。

“由先生這名字好生古怪,應該是化名吧?還有其他方便的稱呼麼?”魏耕行事縝密,反應也很快,立刻察覺到由人工這個名字的特殊之處。

“在外人面前我叫甘剩,您也可以這麼稱呼我。這是我家汪軍門給你帶來的禮物,多功能跳刀十把,特製短柄火銃五支,鉛子五百發,強力手弩十支,密寫藥水三十瓶,密碼本十五套……”

桌子上放著一口藤箱,甘剩伸手打開,把裡面的東西一件件取了出來,一一爲魏耕展示。

魏耕接過一個圓筒狀的金屬物件,看表面的紋飾像是鎮紙一類的東西,按照甘剩的示範按動機關,只聽啪嗒一聲,前面突然跳出一段鋒利的刀刃,四寸多長,寒光閃爍。

“這個東西藏在身上很方便,不僅是一柄短刀。反過來還能當鋸子用,挖、刺、撬、銼都可以……”

不等甘剩介紹完,旁邊的祁班孫一把把跳刀搶了過來。他是個十七歲的少年,最喜歡這些新奇玩意而,拿著跳刀擺弄不停,愛不釋手。

“這東西真好! 再碰上韃子兵了,突然摸出來給他一下,保證一刀斃命!”

“殺人最好還是用火銃,不管武藝多高。一槍就能幹掉他。”魏耕拿起短柄火銃,爲他們演示如何裝彈,只是前院裡正在開詩會。外人來的太多,現在不方便試射。

“這個傢伙太大了,身上不好帶。”祁班孫看不上笨頭笨腦的短柄火銃,拿起一支手弩研究著。甘剩幫他裝上弩箭。按動機括,只聽篤的一聲,鋒利的弩箭射進柱子足有半寸,尾端還在不停地顫動。

“好厲害!我等都是文弱書生,拿著刀槍也打不過那些兇狠的韃子兵,還是這手弩最實用。”這種強力手弩絕對屬於管制武器,平常很難得到,魏耕和祁班孫的眼睛都冒出興奮的光芒。

“兩位回頭再試試火銃。一定會更滿意的。”

甘剩笑了笑,從筆筒裡取了一支禿筆。反過來用筆桿蘸了些密寫藥水,在白紙上寫寫畫畫,然後再拿出另一瓶藥水,在那張白紙上仔細抹了一遍,漸漸顯出一行字跡。

魏耕和祁班孫目瞪口呆。

“我曾聽說有一種密寫之法,用清水浸泡即可顯出字跡,快打水來試試……”魏耕又用藥水寫了一行字,找來清水泡在裡面,好半天卻毫無反應。

“你說的是明礬,保密性太低,已經被我們淘汰了。我們這種最新的密寫藥水,必須要用配套的顯影藥水才能看出字跡。”甘剩又拿起密碼本解釋道:“只用這個藥水還不保險,最好和密碼本配著一起用,密碼每個月更換一次,如果需要的話,我還可以教你們編寫密碼的方法……”

太專業了!魏耕喃喃說道:“這纔是打仗,這纔是諜戰,我們以前簡直是兒戲!”

甘剩正色道:“名璧先生這話說的不對,工具只能起輔助作用,真用上這些武器的時候,說明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諜戰的關鍵還是和人打交道,首先要注意保護自己,只有嚴格的紀律和嚴密的組織形式才最可靠,我們有一本專門的小冊子講這些東西,名璧先生儘快看一看,有什麼不懂的儘管問我……”

魏耕等人的地下組織過於原始,缺乏自我保護機制和應對風險的能力,是一種很鬆散的,只憑思想道義和友情維繫的秘密政治集團,沒有規章、綱領、紀律和組織的約束力,在歷史上正是由於叛徒的出賣,這個秘密抗清組織遭到了滅頂之災。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楚軍情報局準備了一份工作指導手冊,對很多流程進行了規範化改進,甘剩拿著這本小冊子,一條一條仔細講解著。

剛纔的那些武器和工具,固然讓魏耕和祁班孫大開眼界,聽到甘剩的這番講解後,對他們的心理才形成了真正的觸動。諜戰中所有的一切,只要你能想到的,這本薄薄的小冊子都有明確的流程解說,照著做就能規避大部分的風險,遇到意外情況時採取哪種應對方法,其中的利弊也都分析得很清楚。

在汪克凡攻略浙江的計劃裡,山陰祁氏寓園是一個重要的棋子,除了蒐集各種情報之外,還要通過這裡爲跳板,加強和鄭成功的聯繫。要知道,楚軍幾萬人馬一頭扎到海邊來,全靠鄭成功補充軍糧給養,如果出了什麼岔子可是要命的事情。

甘剩講的仔細,魏耕和祁班孫聽得認真,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了,突然有人在外面拍門,咚咚咚聲音急促。

“名壁先生,奕喜,出大事了,前面已經亂套啦,快出來!”

魏耕和祁班孫臉色一變,連忙起身收好東西,開門一起向外走去,甘剩也跟了上來。

門外站著祁班孫的堂兄祁鴻孫,也是這個抗清秘密組織的核心成員,奇怪的是,他雖然說出事了,神色卻並不緊張,臉上竟然還帶著喜悅的笑容。

“大兄,怎麼回事?”祁班孫問。

“剛剛傳來消息,我大明官軍已然攻入浙江,連克常山、江山兩縣,韃子衡州府和處州府連連告急……”祁鴻孫雖然盡力壓低聲音,卻難掩興奮之意。

“啊啊啊啊啊——!當真!你可不要哄我!”祁鴻孫猛地衝上去,一把緊緊抱住他,祁鴻孫身子瘦弱,幾乎被他勒得喘不過氣來。

砰的一聲,魏耕重重一拳砸在門框上。

……

滿清入關以來,清軍一直佔據著戰場的主動權,明軍只能被動挨打,從來沒有發起大規模的反攻,在很多人看來,滿清肯定會一統天下,有所區別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今天來參加詩會的士子中,一半都參加或者打算參加滿清的科舉,大清剛剛立國,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這個時候燒冷竈及時投靠,中第升官是很容易的事情。

沒想到,萬萬沒想到,明軍竟然會攻入浙江!大清兵馬不是剛剛在南昌打了一個大勝仗麼?怎麼會讓明軍攻過來?

有人愁自然有人歡喜,另一半的士子都同情大明,拒絕參加滿清的科舉,聽說明軍發起反攻,有些性格外露的忍不住歡喜雀躍,對那些和滿清妥協的士子冷嘲熱諷。

一來二去,兩邊就吵了起來,好在大家都是斯文人,君子鬥口不動手,暫時還沒有老拳相向,祁氏兄弟和魏耕又及時出面,宣佈詩會結束,矛盾就沒有進一步激化。

出了祁氏寓園,王命嶽和陸求可仍然氣惱不已,他們剛纔和一羣士子對罵,因爲大節有虧,在爭吵中始終處於下風,被對方罵得不輕。

“x他娘,這幫傢伙剛纔已經在吟反詩了,我要去衙門告發!”

王命嶽複述道:“‘百人詩會會百人,一半清朝一半明,寄語山陰諸學子,莫做兩朝天子臣。’你們看,憑這首詩就能砍掉他們的腦袋!”

“空口無憑,告上去也未必管用,如今朝廷正在對南明用兵,未必會管這些小事。”王庭勸道:“如今大局未定,心念前明的人還是居多,朝廷也只能睜一眼閉一眼,況且這只是口舌間的意氣之爭,倘若我等告官,日後必爲士林公敵。”

“難道就這麼算了嗎?”陸求可剛纔也被罵的夠嗆,憤憤不平說道:“一羣螳臂當車的無知之徒,只聽個小道消息就鬧翻了天,我就看不得他們的囂張模樣!”

“諸事終有因果,今日不必與他們計較,以後走著瞧吧。”王庭轉過身,向姚啓聖問道:“熙止兄,你方纔爲何一直不說話?”

“哦,我在想一件事,南昌之戰既然得勝,南軍又怎會攻入浙江,這裡面也許另有隱情。”姚啓聖沒有把話說透,但大家都是聰明人,立刻明白了他話中的含義。

“這個……,難道是謊報軍功?”

“如此說來,我們以前都小瞧了南軍!”

“若是這樣,天下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呀!”

陸求可,王命嶽,王庭面面相覷,心中驚疑不定。

“姚某勸諸位仁兄一句,寓園的事情先放在一邊,祁氏兄弟和魏耕等人行蹤詭異,最好不要和他們有什麼瓜葛。這些日子嚒,只管閉門讀書,靜觀以待變,方爲上策。”姚啓聖抱一抱拳,轉身自顧走掉了。

第三十五章 孤忠良將第一五二章 完敗第六十三章 逃走第一二四章 愛民可煩第十四章 離開廣州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二九三章 貴陽(續十三)第一七一章 意氣洋洋好風光——何騰蛟是唯一的主角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四十章 湖廣十三鎮第四十四章 倉皇奔逃第四十一章 更加意外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二七三章 千里迷蹤第五十九章 情報第二二一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十三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無情方爲大丈夫第一百章 兩個好奇寶寶第三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四十二章 拔刀相向鬧盛典第六十九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一一三章 死循環第五十五章 赴水火兮,敢遲留?第三百章 風雲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一七五章 喋血第四章 動員(上)第八十一章 軍閥比太監更管用第五十一章 以主待客佔先機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十四章 一石換一石第二六四章 調整第九十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七十九章 能殺人就不放火第一五三章 火槍兵的對射第十章 打鐵就得自身硬第十八章 學校第六十章 孔有德的反應第七十五章 移風易俗的榜樣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二五九章 我看這大清國,長不了第三十七章 拂葉穿花一處飛第九十二章 我準備出山了,你看怎麼樣第二一六章 清江浦第二一九章 束手無策第八十三章 方寸大亂第一一八章 商稅和礦稅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一七一章 浪卷千堆雪第六十九章 悄悄跟來的尾巴第八十九章 當今天子,確有中興之象第二二八章 亂(上)第十八章 十五萬大軍攻打吉安府第一七五章 喋血第一六四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十七章 大顯神通花教主第三十二章 當朝首輔歿於王事第三零一章 劉黨賀和大後方第七章 又出現了一個好機會第二七一章 千里烽火,千里反攻第一七九章 演好自己的角色第一四七章 勒克德渾來援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五章 雲臺舊將今安在第十八章 只愁風雨似秦淮第六十二章 臨危不亂第一六七章 安息第二一四章 點醒第六章 本將在籌劃一件大事第八十七章 拼第一一五章 真的是關門打狗第一七六章 信我一次第二十五章 送糧第三十二章 將軍同道是高人第一三四章 鄭成功的回信第一一五章 刺刀見紅第八十八章 流產的政變第一百零一章 濟爾哈朗的碾子戰術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三十五章 把韃子堵死在這裡!第二十章 技止此耳第十四章 連克三昌,轉進吉安第十一章 宰相氣度第三十六章 棄城突圍第二章 漢家衣冠漢家發第三章 對衡陽兵工廠的要求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二二五章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第二零八章 末路和奪城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一七七章 接旨第二十四章 又增加了兩千人馬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二九零章 貴陽(續十)第二六七章 孫可望纔是真正的一代名將第六十三章 逃走第四十八章 論敵後抗戰第二十一章 四菜一湯第一二七章 我有我的規矩
第三十五章 孤忠良將第一五二章 完敗第六十三章 逃走第一二四章 愛民可煩第十四章 離開廣州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二九三章 貴陽(續十三)第一七一章 意氣洋洋好風光——何騰蛟是唯一的主角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四十章 湖廣十三鎮第四十四章 倉皇奔逃第四十一章 更加意外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二七三章 千里迷蹤第五十九章 情報第二二一章 第一次交鋒第三十三章 溫柔鄉是英雄冢,無情方爲大丈夫第一百章 兩個好奇寶寶第三章 崽賣爺田不心疼第四十二章 拔刀相向鬧盛典第六十九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一一三章 死循環第五十五章 赴水火兮,敢遲留?第三百章 風雲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一七五章 喋血第四章 動員(上)第八十一章 軍閥比太監更管用第五十一章 以主待客佔先機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十四章 一石換一石第二六四章 調整第九十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七十九章 能殺人就不放火第一五三章 火槍兵的對射第十章 打鐵就得自身硬第十八章 學校第六十章 孔有德的反應第七十五章 移風易俗的榜樣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二五九章 我看這大清國,長不了第三十七章 拂葉穿花一處飛第九十二章 我準備出山了,你看怎麼樣第二一六章 清江浦第二一九章 束手無策第八十三章 方寸大亂第一一八章 商稅和礦稅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一七一章 浪卷千堆雪第六十九章 悄悄跟來的尾巴第八十九章 當今天子,確有中興之象第二二八章 亂(上)第十八章 十五萬大軍攻打吉安府第一七五章 喋血第一六四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十七章 大顯神通花教主第三十二章 當朝首輔歿於王事第三零一章 劉黨賀和大後方第七章 又出現了一個好機會第二七一章 千里烽火,千里反攻第一七九章 演好自己的角色第一四七章 勒克德渾來援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五章 雲臺舊將今安在第十八章 只愁風雨似秦淮第六十二章 臨危不亂第一六七章 安息第二一四章 點醒第六章 本將在籌劃一件大事第八十七章 拼第一一五章 真的是關門打狗第一七六章 信我一次第二十五章 送糧第三十二章 將軍同道是高人第一三四章 鄭成功的回信第一一五章 刺刀見紅第八十八章 流產的政變第一百零一章 濟爾哈朗的碾子戰術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三十五章 把韃子堵死在這裡!第二十章 技止此耳第十四章 連克三昌,轉進吉安第十一章 宰相氣度第三十六章 棄城突圍第二章 漢家衣冠漢家發第三章 對衡陽兵工廠的要求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二二五章 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第二零八章 末路和奪城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一七七章 接旨第二十四章 又增加了兩千人馬第四十七章 救駕第二九零章 貴陽(續十)第二六七章 孫可望纔是真正的一代名將第六十三章 逃走第四十八章 論敵後抗戰第二十一章 四菜一湯第一二七章 我有我的規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沽区| 昌乐县| 达拉特旗| 龙岩市| 临西县| 健康| 青川县| 阜城县| 新乡县| 宝鸡市| 阳信县| 敦化市| 醴陵市| 永川市| 文水县| 富宁县| 郁南县| 博罗县| 安康市| 金堂县| 红原县| 威海市| 安塞县| 将乐县| 洪湖市| 延寿县| 安泽县| 伊通| 克东县| 磐石市| 阳高县| 德阳市| 河曲县| 金平| 宜兴市| 凤山县| 翼城县| 临沧市| 安庆市| 安岳县| 兴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