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宰相氣度

朱天麟前幾天就上奏本,建議招撫張獻忠,這奏本雖然被隆武帝留中不發,但事先已經在內閣轉了一圈,因爲內容過於敏感,消息已經泄露出來了。

一時間猶如捅了馬蜂窩,各種指責鋪天蓋地般襲來。

幼稚!狂妄!譁衆取寵!居心叵測!張獻忠是什麼人?他不僅燒過朱家皇帝的祖墳,而且是個反覆無常之輩,打了敗仗就假意投降,一有機會又扯旗造反,崇禎朝曾經吃過大虧。

更重要的是,張獻忠現在已經稱帝,公然要把大明取而代之,和普通的反賊完全不一樣,這是你死我活的根本矛盾,絕對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朱天麟卻是個綿裡藏針的性子,遞上去這份奏本之後,就做好了迎接暴風雨的準備,羣情洶洶之下,他卻毫不退讓,無論在任何場合,都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

這下子更犯了衆怒,朱天麟今天路過兵部門口,被一羣中低品階的官員攔住,七嘴八舌地對他開炮圍攻,吵了起來。

一張嘴對幾十張嘴,朱天麟明顯落在下風,但吵架這種事情,只要一方死不認輸,另一方也很難取勝,朱天麟操著一口綿軟的蘇州話,細聲慢氣地闡述自己的理由,那些低品官員一時駁不倒他。

竟然死不認錯!這些低品官員大都是年輕氣盛之輩,言語中越來越無禮。

朱天麟身爲詹事府的少詹事,是正四品的文官,比這些年輕官員的品階高一些,但詹事府主管太子東宮庶務,太子又尚在襁褓之中,所以詹事府是個閒散衙門。清貴而無權,這些低品都不怕他。

“朱道士,你還敢嘴硬!”

有個人突然發出一聲怪叫,立刻引起一片鬨笑,朱天麟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因爲太窮不能供他讀書,朱天麟小時候爲了讀書,曾經當過幾年的小道士,這些官員就以此取笑他。

朱天麟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忍住氣說道:“子曰:有教無類。學生出身農家。卻也是聖人子弟……”

他剛剛說到一半,又有人叫了起來。

“沈家子,快回家跪牀頭吧,小心你娘子發威!”

騰地一下,朱天麟的臉漲得通紅。兩眼似電掃過人羣,幾乎要噴出火來。周圍的官員卻擠眉弄眼。樂不可支,個別人不知道怎麼回事,立刻有同伴熱心向他解釋——朱天麟是贅婿出身。

因爲家裡太窮,朱天麟到一戶沈姓人家做了上門女婿,改名叫做沈天英,後來中了舉人。才“嗣請複本姓,改名天麟”。在封建年代,贅婿就等同於吃軟飯,地位和奴僕差不多。而且被看成數典忘宗的無恥之徒,被所有人看不起。

就像被點中了死穴,從容不迫的朱天麟終於失態了,張口結舌,面紅耳赤,正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衝了進來,手指衆人怒聲斥責。

“汝等何其不堪!理論不過,竟然攻人隱疾……”

說話的這人正是張家玉,他和朱天麟只是點頭之交,但天性耿直,眼裡揉不得沙子,在旁邊看不下去,就衝進來打抱不平。

“哈,這不是張家玉麼!聽說你招降了幾萬賊寇,沒有嚇到令尊令堂吧?”那夥文官裡又有人揭短。

李自成攻破北京的時候,抓住了張家玉,張家玉起初不投降,李自成就威脅要殺掉他的父母,張家玉就跪下投降了……這本來也沒什麼,但張家玉是廣東省東莞人,父母都在東莞老家,李自成想殺也殺不到,張家玉因此投降農民軍,被當成一個笑話在官場廣爲流傳,都說他貪生怕死又虛僞,搞得張家玉聲名狼藉。

“我,我……”張家玉如鯁在喉,不知該怎麼辯解,他當時以爲要改朝換代了,就是想投降農民軍,輔佐新朝,但這種話現在肯定不能說。

轟的一聲,場面更加亂了,文官們得意洋洋,圍著朱天麟和張家玉百般羞辱,有狂妄的甚至動手動腳,推推搡搡。辯論的話題已經不重要了,只要把你這個人搞臭,你說的一切自然都是錯的,這些文官們最擅長此道。

“夠了!亂轟轟的像什麼樣子,都不用辦理公務了嗎?快散了吧……”

人羣外突然傳來了威嚴的呵斥,衆人回頭一看,原來是兵部侍郎文安。兵部侍郎是三品大員,而且是正堂官,屬於高級領導,這些官員中有一大半都是兵部的,文安一發火,立刻鎮住了場面。

張家玉還在發愣,朱天麟扯了扯他的袖子,向著文安遙遙一躬,轉身匆匆而去。見他們兩個正主跑了,那些官員只好跟著散了……

朱天麟和張家玉出了六部衙門,家人牽過坐騎,兩人上馬並駕而行,邊走邊聊。一個是貧寒農家子弟,對百姓的疾苦有切身體會,一個是仁義心腸,對農民非常同情,兩個人很快找到了共同語言,聊得非常投機。

說起朱天麟的奏本,兩個人的意見也大致相仿,僅憑大明的力量無法對抗滿清,形勢所迫,必須和大西軍聯手,至於張獻忠如何處理,那是具體的技術問題。

“此事關係重大,不知皇上會如何批覆?!敝焯祺霊n心忡忡。

“不用擔心,當初招撫忠貞營的時候,朝廷裡也是雞飛狗跳,好像天塌下來一樣,最後還不是皇上乾坤獨斷,湖廣纔有今日之局面。”張家玉的脾氣比較直,看不慣的就要說。他是兵部給事中,屬於言官,這也是他的職業習慣,一開口往往就打擊一大片,所以在朝廷裡得罪的人很多,幾乎混不下去了。

“若是百官一致反對,皇上怕也頂不住。唉,你我位卑言輕,幫不上多大的忙啊?!敝焯祺腚m然把奏本遞上去了,但也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但眼下形勢如此危急,他又恨不得立刻和大西軍聯盟。

“其實……有個人能幫忙的。”張家玉沉吟說道。

“噢!是誰?”朱天麟急忙詢問。

“提督操江,汪克凡。”張家玉的話聲未落,朱天麟的眼睛亮了起來。

“哈,咱們想到一起去了,我也正要找他。”

“怎麼回事?”

“陳兆安知道麼?新上任的新安縣令,他是我的老鄉,幾次向我提起汪克凡……”朱天麟和陳兆安都是蘇州人,在官場上,同鄉也是一個重要的紐帶,朱天麟因爲出身低微,仕途坎坷,屢受排擠,陳兆安一直想把他拉進汪克凡派系……

……

汪克凡正在會客,客人是馬吉翔。

馬吉翔出身於廣東官場,原來是丁魁楚的下屬,因爲平定靖江王之亂,得到隆武帝信任,擢升錦衣衛都督僉事,最近在隆武帝的安排下,爲重建錦衣衛做籌備工作。

讓馬吉翔煩惱的是,他在籌備小組中只是二把手,上面還有一個都督同知,照這樣發展下去,他將來肯定是錦衣衛的二把手,當不上錦衣衛的大都督。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馬吉翔精心布了一個局,準備把那個都督同知搞掉,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裡面需要都察院做個小配合,馬吉翔不敢直接去找傅冠,就求到了汪克凡頭上。

他半遮半掩地露出口風,汪克凡立刻猜到了其中的原委,當下也不點破,只是笑呵呵地滿口答應。

“既然馬兄開口,小弟一定把這件事辦妥,不過,小弟也有一事相求?!蓖艨朔惨恢痹诹粢怦R吉翔,有心和他搞好關係。

此人是南明歷史上著名的權臣,溜鬚拍馬的工夫天下無敵,深得隆武帝的信任。在隆武帝面前,有些話汪克凡沒法說,但換成馬吉翔來說,效果卻會好得多。

“噢,什麼事?”這是要提條件了,馬吉翔早有思想準備。

“我即將率部前往湖廣,與孔有德交戰,想請那三百弗朗機兵助戰,馬兄能否助我一臂之力?”

“這個……,好,我定會在陛下面前進言,把那三百弗朗機兵調到湖廣。”馬吉翔略一猶豫就答應下來了,那三百葡萄牙兵就是派來助戰的,上戰場殺韃子天經地義,派到湖廣正得其所。

兩個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正在這個時候,突然有親兵進來稟報,朱天麟、張家玉和陳兆安一起來訪。

事情正好也辦完了,馬吉翔就起身告辭,汪克凡出門相送,和朱天麟等人碰上了。見到汪克凡和馬吉翔來往,朱天麟等人觀感不一。

主要是馬吉翔的名聲太差,見到這個著名的馬屁精,張家玉明顯有些厭惡,舉止表情上都帶了出來,站在一旁冷眼旁觀。

陳兆安已經加入了汪克凡派系,當然不會讓汪克凡難堪,規規矩矩和馬吉翔見禮,然後退到一旁。

朱天麟卻最爲主動,笑呵呵地和馬吉翔聊了起來,以他正四品文官的身份,這麼做給足了馬吉翔和汪克凡的面子。

汪克凡暗中點了點頭,朱天麟不愧是永曆朝的名相,周旋於李成棟、孫可望、李定國以及吳黨楚黨之間,獨撐危局,保著永曆那艘破船又多開了好幾年,政治能力和氣度比一般人要高上一籌。

第二十九章 大年初一的爭吵第一二六章 刺刀和標準化生產第一七九章 演好自己的角色第十四章 米尼槍第四十三章 煮熟的鴨子不能讓它飛了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一二一章 拳頭產品第一三九章 關上大門,隨便你怎麼折騰第七十一章 詭異的豆芽陣第三十三章 呆在撫州幹什麼第九十章 轉機第一百零三章 糾結和點醒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八十二章 方山和湯山第一三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一百零九章 羊不進圈?拿鞭子趕它進去!第二章 土猴子和糖寮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八十三章 方寸大亂第二十四章 周亮工(續)第三十二章 寧州城裡的軍心民意第四十章 湖廣十三鎮第一百零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五五章 錢第一百一十章 值了!第一四七章 勒克德渾來援第三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湖廣會戰第十章 自有鴻鵠隨大鵬第一三一章 思考第二七五章 千里凱歌第十八章 佳人奈何做神棍第二十八章 疾如風兮徐如林第九十一章 讓你喝就得喝第十四章 越是艱險越向前第一一三章 好險!第二二六章 想去廣州?沒那麼容易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六十章 隆武帝的羣嘲技能第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堅守待援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五十六章 考試第十六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十九章 李玉石和史無傷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二六八章 何去何從(上)第二章 彈劾第一二一章 當朝第一紅人第一三五章 湘桂運河第二二零章 援兵第一三七章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第十一章 木驢車和魚梁道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六五章 如你所願(上)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五十五章 鹿角陣不好過第一二二章 明搶第六章 孫可望和揭重熙第五十二章 處在困境中的隆武帝第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四七章 搏殺第九十七章 三個難得的人才第七十二章 殺良冒功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六十六章 應對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八十一章 四徑山伏擊戰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二零三章 說服第四十六章 決死衝鋒第一二九章 舌辯第八十四章 越是精兵,死得越窩囊第一二九章 舌辯第一零一章 牛佺變成了王雙人第五章 雲臺舊將今安在第六十七章 牛刀子戰術第九章 寧爲南鬼,不爲北王第四十章 屠夫之死第八十五章 撫香臀而得妙計第一零五章 王輔臣打了敗仗第六章 玻璃心的新哨官第二六六章 李定國終歸還是二流之將第三十章 問計第八十一章 得到燧發槍的樣品了第十七章 井岡山根據地第五十二章 魯豫皖,三不管第五十七章 貴池第五十五章 赴水火兮,敢遲留?第八十二章 收穫第八十六章 夜戰第二八八章 貴陽(續八)第七十三章 懷疑第七十七章 張天祿終於等到了機會第一四一章 風雷第一六六章 大同第一二六章 寂寞沙洲冷第八十二章 桂王和唐王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一四一章 風雷
第二十九章 大年初一的爭吵第一二六章 刺刀和標準化生產第一七九章 演好自己的角色第十四章 米尼槍第四十三章 煮熟的鴨子不能讓它飛了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一二一章 拳頭產品第一三九章 關上大門,隨便你怎麼折騰第七十一章 詭異的豆芽陣第三十三章 呆在撫州幹什麼第九十章 轉機第一百零三章 糾結和點醒第六十八章 突圍第八十二章 方山和湯山第一三八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一百零九章 羊不進圈?拿鞭子趕它進去!第二章 土猴子和糖寮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八十三章 方寸大亂第二十四章 周亮工(續)第三十二章 寧州城裡的軍心民意第四十章 湖廣十三鎮第一百零五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五五章 錢第一百一十章 值了!第一四七章 勒克德渾來援第三十八章 你死我活的湖廣會戰第十章 自有鴻鵠隨大鵬第一三一章 思考第二七五章 千里凱歌第十八章 佳人奈何做神棍第二十八章 疾如風兮徐如林第九十一章 讓你喝就得喝第十四章 越是艱險越向前第一一三章 好險!第二二六章 想去廣州?沒那麼容易第二四七章 半渡第六十章 隆武帝的羣嘲技能第八十八章 將計就計,堅守待援第三一一章 最後的願望第五十六章 考試第十六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四十九章 李玉石和史無傷第三十八章 封建迷信害死人第二六八章 何去何從(上)第二章 彈劾第一二一章 當朝第一紅人第一三五章 湘桂運河第二二零章 援兵第一三七章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第十一章 木驢車和魚梁道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六五章 如你所願(上)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五十五章 鹿角陣不好過第一二二章 明搶第六章 孫可望和揭重熙第五十二章 處在困境中的隆武帝第七十二章 誘敵深入第一四七章 搏殺第九十七章 三個難得的人才第七十二章 殺良冒功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六十六章 應對第二十二章 選將第八十一章 四徑山伏擊戰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二零三章 說服第四十六章 決死衝鋒第一二九章 舌辯第八十四章 越是精兵,死得越窩囊第一二九章 舌辯第一零一章 牛佺變成了王雙人第五章 雲臺舊將今安在第六十七章 牛刀子戰術第九章 寧爲南鬼,不爲北王第四十章 屠夫之死第八十五章 撫香臀而得妙計第一零五章 王輔臣打了敗仗第六章 玻璃心的新哨官第二六六章 李定國終歸還是二流之將第三十章 問計第八十一章 得到燧發槍的樣品了第十七章 井岡山根據地第五十二章 魯豫皖,三不管第五十七章 貴池第五十五章 赴水火兮,敢遲留?第八十二章 收穫第八十六章 夜戰第二八八章 貴陽(續八)第七十三章 懷疑第七十七章 張天祿終於等到了機會第一四一章 風雷第一六六章 大同第一二六章 寂寞沙洲冷第八十二章 桂王和唐王第二二七章 心存僥倖第一四一章 風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晋江市| 平江县| 潞西市| 五莲县| 烟台市| 北海市| 津市市| 胶南市| 蚌埠市| 徐水县| 龙州县| 库尔勒市| 绥宁县| 双桥区| 涟水县| 南川市| 改则县| 平顺县| 临清市| 甘泉县| 松桃| 寻乌县| 固镇县| 调兵山市| 青冈县| 通辽市| 唐海县| 明溪县| 鄂尔多斯市| 开封市| 陆河县| 河津市| 皮山县| 达拉特旗| 溆浦县| 海原县| 瓦房店市| 泰和县| 平湖市| 呈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