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三章 求援

巡視的第二站是吉安府。

吉安府是楚軍的老根據地,控制的地盤也最大,除了府城廬陵之外,下面還管著永新、龍泉、吉水等八個縣,在江西境內自成一家,只聽湖南方面的命令。

南昌會戰取勝之後,清軍退回了九江一線,吉安府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大後方,周圍都是友軍,南邊的贛州府和南安府是萬元吉的地盤,北邊的臨江府和袁州府大部分則是金聲桓的地盤,只有萍鄉縣在楚軍的控制下,而東北方向的撫州府一半屬於金聲桓,一半卻屬於傅鼎銓管轄。

江西這幾年一直在打仗,所以境內山頭林立,形勢很複雜,最大的幾股勢力除了萬元吉、金聲桓和楚軍之外,還有活躍在江西東北部的揭重熙和傅鼎銓。揭重熙升任四川總督之後,傅鼎銓接任江西巡撫,名義上雖然是萬元吉的下屬,實際上也是獨立的。

當然,這種獨立性是相對的。揭重熙和傅鼎銓在清軍南下的時候毅然散盡家財,召集義兵揭竿而起,並不是想當一個割據地方的軍閥,而是出於民族大義誓死抗清,無論當初的揭重熙,還是現在的傅鼎銓,其實都想從朝廷那裡得到更多的支持。

但是他們手下有好幾萬人馬,除了撫州義兵之外,還有饒州義兵和廣信義兵,以及反正的清將潘永禧等部,萬元吉養不起這支龐大的軍隊,也看不上這羣烏合之衆。所以和對待金聲桓一樣,乾脆放權,不攙和那麼多閒事。

汪克凡如果急著去桂林的話。就該從萍鄉縣進入湖南,但他有心讓朝廷裡再發酵一下,所以向南拐進了吉安府,繼續巡視。

他帶著少量的隨員和護衛,輕裝簡行,一邊走一邊查看民情,到了吉水縣附近。離著府城廬陵還有大半天的路程,意外遇到了傅鼎銓。

兩年沒見,傅鼎銓老了許多。不到四十歲的年紀,兩鬢就染滿了花白的風霜之色,嘴邊兩道如同刀砍斧劈般深深的皺紋,一看就是長期的勞心勞力。纔會變得如此憔悴。

傅鼎銓真的很累。

他是崇禎十三年的進士。屬於東林黨的人,因爲年輕氣盛得罪了崇禎帝,丟官罷職回到江西老家閒居。但是經過這次挫折後,傅鼎銓變得成熟了許多,清軍南下侵入江西的時候,他和揭重熙一起舉兵抗清,率領義師在江西東北部和清軍作戰,從撫州府到饒州府。再到廣信府,一直戰鬥在鄱陽湖以東。

江西的東北部緊鄰南直隸。也就是滿清的江南省,天下錢糧的三分之一都出自這裡,關係到滿清統治的根本,揭重熙和傅鼎銓一直在江西東北部活動,有時候還會進入福建和南直隸,和當地的抗清義兵互相呼應,給滿清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所以他們承受的壓力也最大。

和金聲桓打,金聲桓反正後又和譚泰打,和江南來的清軍打,和福建來的清軍打,和浙江來的清軍打……揭重熙和傅鼎銓面對的敵人一個比一個強大,總是處在弱勢的一方,但他們一直沒有向後方撤退,哪怕被清軍包圍,也仍在敵後堅持抗戰。

敵後根據地是非常艱苦的,沒有後勤,沒有支援,只能來回和清軍周旋,好在揭重熙和傅鼎銓的家裡都是江西本地的名門望族,在士紳百姓的支持下,還能勉強堅持下去。

等到揭重熙去了四川,這個攤子就撂給了傅鼎銓,幾萬人馬的吃喝拉撒睡,從後勤到作戰,所有的擔子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肩膀上,傅鼎銓有些扛不住了。

“汪軍門,我這次是來向你求援的……”南昌會戰結束之後,傅鼎銓就給汪克凡寫過一封信,請他支援撫州義兵,派楚軍到鄱陽湖以東打一仗,可是汪克凡跑來跑去的,這封信就在路上耽擱了,傅鼎銓打聽到汪克凡的行蹤後,乾脆親自跑到吉安府來,把他堵在了半路上。

“譚泰縮回九江後,騰出手來清剿長江沿線,饒州府反而更加吃緊,他從福建浙江又調來了一萬多綠營,加上八旗兵和馬國柱的兵馬,對我發起猛攻,如果沒有援兵的話,鄱陽(饒州府府城)怕是守不住了……”

江西北部被鄱陽湖一分爲二,南昌會戰結束後,清軍從進攻轉入防守,譚泰守在九江,可以確保鄱陽湖以西的安全,卻擔心鄱陽湖以東的長江下游出問題,所以督促馬國柱等部發起進攻,給傅鼎銓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復庵(傅鼎銓號)先生親自跑來抓差,學生當然義不容辭,走,咱們去吉水縣裡好好合計一下,看看這一仗該怎麼打!”

汪克凡熟悉明末歷史,所以對揭重熙和傅鼎銓都非常尊重,既然傅鼎銓遇到了難處,能幫肯定要幫一把。

同樣是東林黨出身,傅鼎銓卻和那些只會玩嘴炮搞黨爭的傢伙不同,他和揭重熙一直在敵後堅持抗戰,屬於真正的實幹派,一直堅持到順治八年,湖南和兩廣全部淪陷,永曆皇帝跑到了貴州,他和揭重熙才被佔有絕對優勢的清軍消滅,兵敗殉國。

天要亡我,非戰之罪!

那個時候,清軍已經基本統一了南方各省,江西抗清義兵敗局已定,設身處地的假設一下,哪怕讓汪克凡和傅鼎銓換個位置,恐怕也無力迴天。所以揭重熙和傅鼎銓既是民族英雄,又和那些“事急一死報君王”的酸儒不同,如果可能,汪克凡希望能讓他們加入楚勳集團。

拋開這些打算不說,楚軍也需要在江西開闢一個新的戰場,傅鼎銓求援的正是時候。一來鄭成功如果答應合作,楚軍肯定要從江西東北部進入南直隸,二來譚泰一直守在九江,限制了楚軍的發展,如果不想和他死磕的話,繞到江西東北部在戰略上也更加靈活。

傅鼎銓是坐船來的,就住在緊鄰贛江的吉水縣裡,汪克凡和他一起入城,簡單用飯後展開一場長談。

進攻傅鼎銓的清軍以綠營爲主,兵分三路,氣勢洶洶。

福建來的一路是佟養甲派來的兵馬,從上饒出發一路向西推行,兵鋒直指安仁縣和萬年縣,意圖切斷饒州府和南昌府、撫州府的聯繫,截斷傅鼎銓的退路。

中路的清軍以馬國柱爲首,主要是江南綠營的兵馬,其中還包括熊立春和李國棟的部隊,他們從彭澤出發,從正北方向攻擊鄱陽。

最後一路清軍是譚泰派來的援兵,在清軍水師的配合下,他們乘船從湖口縣進入鄱陽湖,隨時可能在鄱陽附近登陸,繞到西側發起進攻,並且截斷傅鼎銓從水路撤退的可能。

清軍的總兵力大約在兩萬五千人上下,傅鼎銓的部隊雖然有五萬多人,但除了降將潘永禧所部之外,大多是戰鬥力較差的義師,如果沒有援兵,打敗清軍的可能幾乎爲零。

隨著傅鼎銓的介紹,一名楚軍的參謀在地圖上標出了敵我雙方的兵力部署和態勢,看上去一目瞭然,傅鼎銓不由得露出了驚訝和羨慕的神色,汪克凡卻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

“韃子張牙舞爪的,卻有些虛張聲勢的樣子,復庵先生,你覺得呢?”

“不錯,我和潘永禧也有這種感覺,韃子分明是想把我逼走,確保長江一線高枕無憂。”

清軍的動向有些反常,三路合擊,彷彿要一口吃掉傅鼎銓的樣子,尤其是福建綠營直奔鄱陽以西的萬全縣和安仁縣,乍一看是要截斷傅鼎銓的退路,但是從上饒到萬全縣之間有五百里的距離,這種長途奔襲必然留下一個時間差,足夠傅鼎銓撤到南昌府或者撫州府。

順著這個思路進行逆推,就能猜到譚泰和馬國柱的意圖,南昌會戰失利之後,清軍剛剛打了一個大敗仗,沒有力量立刻再發動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更不願和明軍長期對峙消耗,如果能把傅鼎銓逼回撫州府,就達到了鞏固長江防線的目的。

“說起來是三路大軍,打掉他一路就行了,剩下兩路肯定捏不住鄱陽。”

汪克凡曲起小指和無名指,用剩下的三個指頭比了一個捏拿的動作,然後又曲起大拇指說道:“譚泰和馬國柱的兵馬都從北邊來,算是食指和中指,他們兩個並排使勁,不好對付,福建綠營卻從另一邊來,算是韃子的大拇指,只要把這個指頭掰斷了,譚泰就使不上力氣了。”

“汪軍門的意思,是要先打福建綠營麼?!”傅鼎銓的眼睛裡閃動著興奮的光芒。

“不錯,楚軍也剛剛經過一場大戰,沒力氣和譚泰拼命,但是對付佟養甲的綠營兵,倒還有幾分把握!”汪克凡笑著點點頭。

楚軍正在進行戰後休整,按照汪克凡的計劃,馬上還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整軍,但這並非意味著馬放南山,刀槍入庫,所有官兵天天坐在一起開會,楚軍完全有能力在局部打上一兩仗。

第十六章 來了一隻虎第十一章 宰相氣度第二二二章 內亂第六十七章 難以判斷的敵情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一二一章 當朝第一紅人第七十章 直插心臟的匕首第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七十六章 捨命一擊第三十一章 權威第二零五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三十六章 二打吉安府第一六一章 奶油小生靠邊站第四十七章 強攻堅城不可取第九十六章 蕭惜遠的軍令狀第二七一章 千里烽火,千里反攻第二九五章 貴陽(續十五)第二十三章 弓箭教官第八十一章 軍閥比太監更管用第四十八章 臨戰之夜第一六七章 虎口奪食不容易第二章 愛情第一二九章 暴風雨轉中雨第六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零九章 羊不進圈?拿鞭子趕它進去!第四十九章 泄密第二零九章 第三次北伐第十九章 據城堅守第六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九章 掌嘴第三十六章 二打吉安府第三十一章 大將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三十四章 執行力第九章 節節相制百勝軍第五十一章 中計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四十九章 泄密第四十五章 除死無大事第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一八章 商稅和礦稅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二九章 亂(中)第一八九章 股票第六章 本將在籌劃一件大事第八章 軍紀第五十九章 興國州和大冶第二八五章 貴陽(續五)第六十四章 內閣第三零八章 鈍刀割肉第二九六章 貴陽(續十六)第三十八章 隆武帝準備跑了第一四一章 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第一五九章 亂象第五十二章 魯豫皖,三不管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五十七章 第二道拒馬槍前的禮物第一六零章 耿仲明的援兵來了第八十二章 收穫第一章 逃跑還是留下第四十三章 煮熟的鴨子不能讓它飛了第六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三零一章 劉黨賀和大後方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一七二章 心虛氣短第一七零章 站隊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四章 見駕第九十章 轉機第一百零六章 開局不利,兆頭不妙第六十九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一二七章 擡槍第二十九章 大年初一的爭吵第二一四章 點醒第一一二章 囂張的滕雙林第二七九章 貴陽(中)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一九三章 騎馬的步兵第一七七章 憋悶和狂喜第八十四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十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五一章 屠殺第二三零章 亂(下)第二零八章 末路和奪城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二八章 示恩第二九三章 貴陽(續十三)第七十四章 替死鬼第一二三章 將有五危第十九章 吉安營第一四零章 準備收官第一一七章 決一勝負吧第三十五章 攻守易位,平江營完勝!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三五章 奮鬥和凝聚第六十一章 時間到了,開始吧第二三九章 舍此白頭就刀斧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一零七章 不能當董卓
第十六章 來了一隻虎第十一章 宰相氣度第二二二章 內亂第六十七章 難以判斷的敵情第一一七章 肥的拖瘦,瘦的拖死第一二一章 當朝第一紅人第七十章 直插心臟的匕首第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七十六章 捨命一擊第三十一章 權威第二零五章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第三十六章 二打吉安府第一六一章 奶油小生靠邊站第四十七章 強攻堅城不可取第九十六章 蕭惜遠的軍令狀第二七一章 千里烽火,千里反攻第二九五章 貴陽(續十五)第二十三章 弓箭教官第八十一章 軍閥比太監更管用第四十八章 臨戰之夜第一六七章 虎口奪食不容易第二章 愛情第一二九章 暴風雨轉中雨第六十三章 迎頭痛擊第一百零九章 羊不進圈?拿鞭子趕它進去!第四十九章 泄密第二零九章 第三次北伐第十九章 據城堅守第六十五章 功虧一簣第三十九章 掌嘴第三十六章 二打吉安府第三十一章 大將第四十六章 救鳳駕第三十四章 執行力第九章 節節相制百勝軍第五十一章 中計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四十九章 泄密第四十五章 除死無大事第十八章 紅衣大炮第一一八章 商稅和礦稅第二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二九章 亂(中)第一八九章 股票第六章 本將在籌劃一件大事第八章 軍紀第五十九章 興國州和大冶第二八五章 貴陽(續五)第六十四章 內閣第三零八章 鈍刀割肉第二九六章 貴陽(續十六)第三十八章 隆武帝準備跑了第一四一章 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第一五九章 亂象第五十二章 魯豫皖,三不管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五十七章 第二道拒馬槍前的禮物第一六零章 耿仲明的援兵來了第八十二章 收穫第一章 逃跑還是留下第四十三章 煮熟的鴨子不能讓它飛了第六十一章 顛倒黑白第三零一章 劉黨賀和大後方第二五一章 人心所向,天數註定第一七二章 心虛氣短第一七零章 站隊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七十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四章 見駕第九十章 轉機第一百零六章 開局不利,兆頭不妙第六十九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一二七章 擡槍第二十九章 大年初一的爭吵第二一四章 點醒第一一二章 囂張的滕雙林第二七九章 貴陽(中)第一四五章 “絕境”第一九三章 騎馬的步兵第一七七章 憋悶和狂喜第八十四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十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第一五一章 屠殺第二三零章 亂(下)第二零八章 末路和奪城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二八章 示恩第二九三章 貴陽(續十三)第七十四章 替死鬼第一二三章 將有五危第十九章 吉安營第一四零章 準備收官第一一七章 決一勝負吧第三十五章 攻守易位,平江營完勝!第六十四章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第一三五章 奮鬥和凝聚第六十一章 時間到了,開始吧第二三九章 舍此白頭就刀斧第九十七章 這個年代的火炮還算不上戰爭之神第一零七章 不能當董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竹北市| 报价| 西贡区| 衡东县| 湟源县| 和林格尔县| 武威市| 临邑县| 金川县| 马公市| 忻州市| 陵川县| 云林县| 巴楚县| 隆尧县| 北安市| 偏关县| 临漳县| 错那县| 惠水县| 吉水县| 杭锦旗| 綦江县| 大悟县| 松原市| 特克斯县| 阳朔县| 勃利县| 策勒县| 舞钢市| 静安区| 固安县| 凤翔县| 柘荣县| 贡山| 平安县| 临漳县| 遂平县| 潞城市| 轮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