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雨眠驚訝:“我哥?他去島上做什麼?”
“好像他公司有個開發(fā)項目。”
想起沈時宴在澳洲的佈局,也不是沒有開發(fā)島嶼的可能。
“老師,往後你如果有需要,可以找他幫忙。”
“你倆說的話都一模一樣。”
“嗯?”
“你哥哥也說,往後有需要就找他,還給我留了手機號。”
蘇雨眠笑開:“那敢情好,您可千萬別客氣。”
“我還真沒客氣,咱們科考小隊每月離島採購日常用品和食物,但船不夠大,每次帶的東西有限,這下好了,提前給個採購清單,他公司的貨船每半個月上島一次,順路就幫我們把東西帶上來了。”
說到這裡,歐陽聞秋忽然感慨一聲:“我知道,我是沾了你的光啊。”
“哪兒的話?我哥是尚老師的學生,憑您和尚老師的交情,就算沒有我這層關係,他也肯定會給您這個面子。”
……
上午剛和歐陽聞秋通了電話,下午蘇雨眠就收到沈時宴的微信。
是一張照片。
他和歐陽聞秋的合照。
兩人站在海岸邊一塊巨大的礁石上,歐陽聞秋慈眉善目,沈時宴也含笑看著鏡頭。
海風吹亂兩人的頭髮,一個兩鬢斑白,一個烏髮正健。
沈時宴:【在Max羣島碰見你老師了】
蘇雨眠直接發(fā)了語音過去:“哥,我知道,老師都和我說了,謝謝。”
那頭也用語音回覆:“我們之間,不用這麼客氣。”
日子一天天往前,轉眼,盛夏換初秋。
燥熱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絲絲涼意。
蘇雨眠的生活並沒有太大改變,每天多數(shù)時間都泡在實驗室,偶爾回學校上課、考試。
十一月中旬,宜敏來京都見石泉。
蘇雨眠有些納悶兒:“就你跟石叔叔這個交情,什麼事不能在線上聊?非得親自過來一趟?”
二中已經(jīng)開學了,加上蘇晉興今年又帶畢業(yè)班,根本走不開,所以並沒有陪宜敏一起。
宜敏放下包,往沙發(fā)上一坐,後背卻挺得筆直,瞬間氣場全開。
“我來是給你石叔叔撐腰的。”
“……撐腰?出什麼事了?”
石泉因爲當初眼光獨到,頂著壓力簽下宜敏,後來兩人合作默契,書一本接一本地爆,版權也一個接一個地賣,IP開發(fā)可謂做到極致。
電子書、實體書、有聲書、舞臺劇、電視劇、網(wǎng)劇、遊戲、代言、角色周邊等等,全面開花。
尤其近兩年,宜敏的創(chuàng)作不僅沒有出現(xiàn)瓶頸期,反而越戰(zhàn)越勇。
不僅寫書,還寫劇本,當起了編劇。
慢慢摸熟影視圈的規(guī)則後,她開始嘗試投資,本就不缺錢,加上伊家這邊的人脈資源,她幾乎沒走什麼彎路。
自編自投的第一部懸疑電影——《誘殺》,就拿下了兩個億票房。
上映時間非節(jié)非假,前期也沒做什麼宣傳,同期還有一部大製作喜劇片要上,演員不是什麼流量,導演名不見經(jīng)傳,除了男女主勉強算個三線明星,其餘配角全部用的新人……
沒想到就是這樣的天崩開局,最後竟硬生生憑口碑實現(xiàn)逆襲。
初次涉足便大獲成功,宜敏像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開始全面涉足影視圈。
當然,小說也沒落下,每天至少更新四千字,每年保持兩本書出版。
其餘時間,她就在影視圈裡“玩”。
她不僅自己玩,還帶著石泉一起玩。
由於宜敏大部分時間都在臨市,京都這邊都是石泉在打理。
什麼前期籌備、試鏡選角、合作商討、拍攝跟組,甚至連後期宣傳都是他在跟。
宜敏提供資源、創(chuàng)意、思路,而石泉就負責執(zhí)行、落地、監(jiān)督。
兩人合作多年,一個戰(zhàn)壕裡的老搭檔了,默契自然滿分。
石泉也因此被帶飛,賺得盆滿鉢滿。
藉著宜敏這層關係,他手裡的人脈不斷拓寬,最後終於成功……
惹東家眼紅了。
石泉在十方出版社任職,職位是高級編輯。
因爲慧眼識珠,簽下宜敏,連帶十方出版社近年也水漲船高。
爲了留住他,董事會破例分了他部分股權。
但同時也把和他向來不對付的另一位編輯升到了副總的職位。
蘇雨眠不解:“董事會圖什麼?”
宜敏:“制衡。三足鼎立,天下才穩(wěn),一家獨大,遲早有一天會變成威脅。”
但石泉還是變成了那個威脅。
他跟著宜敏入圈影視行業(yè),用老婆的身份註冊了一家影視公司,和宜敏共同持股。
十方出版社想要趁機入局,便提出投資佔股。
宜敏不同意。
石泉也沒點頭。
搞笑呢,蛋糕就這麼大,憑什麼多一個人來分?
你說給錢是吧?
可他們既不缺錢,也不缺資源啊。
十方出版社算盤落空,起初還沒什麼,但隨著時間推移,整個出版社上下開始有意無意孤立石泉。
石泉看在眼裡,什麼都沒說。
打算出完手上這本書,就辭職,至於股權什麼的,他也不稀罕了。
卻沒想到出版社動作更快,一個星期前,竟然以收受賄賂的罪名報了警。
石泉被捕。